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潜龙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唐玄宗西逃

大唐潜龙 第三百三十六章 唐玄宗西逃

作者:执笔念红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7:00 来源:笔趣阁

因关东道路狭窄,不利退兵,叛军又抽兵在南山设疑,以精骑直逼黄河,横截官军。

在黄河北岸督阵的哥舒翰,忙令运粮船百余艘驶行黄河南岸运兵。官兵竞相争渡,船不胜载,多被沉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全军覆没。

哥舒翰麾下百余骑奔首阳山西渡到潼津驿,出告示收编散卒,西奔人关,多半又被陷入潼关堑中。

哥舒翰检点兵士,只剩下8000余人,最后哥舒翰率八千残兵退回潼关。

第二天,崔乾佑率叛军趁势攻打潼关,唐军士气低落,坚守半天后,潼关陷落,哥舒翰率千余名残兵逃往长安城。

至此,天下险关潼关落入叛军之手,叛军兵锋直指长安城,天下大势随即变幻莫测!

??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日,关内道岐州

此时岐州一阵风平浪静,百姓们仍享受着盛唐之下的余辉,官员们仍在城中吃喝享乐,却不知关内道门户潼关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局,潼关已落入叛军之手。

就在岐州一座大山里,一支风尘仆仆的数千骑兵抵达这座大山内,在大山内隐藏起来。

这支数千骑兵正在从幽州出发,向东行军经河东道,然后南下关内道的杭州精骑。

然而这支四千杭州精骑进入关内道后,并没有直奔潼关而去,而是绕道来到长安城以西不远的岐州内隐藏起来了。

“将士们,长途跋涉一个多月甚是辛苦,今天众将士们好好休整一晚,明天再出发!”

在这座大山隐藏起来后,李兴立即命令将士们就地安营扎寨休息。

“将军,卑职心中有一些疑惑不解?”

这时,荔非守瑜来到李兴身旁悄悄的询问。

“说吧!有什么疑惑?”

李兴就猜到荔非守瑜可能会为军队偏离方向而不解。

“将军,我军的目的是支援潼关,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直奔潼关,而是反方向来到岐州了?”

茘非守瑜原本以为军队进入关内道后,会直奔潼关,谁知军队反方向而行之,因此这几天荔非守瑜一直疑惑。

“你认为安?山为什么敢起兵叛乱吗?这安禄山的叛乱为什么会掀起如此大的波动?”

这时,李兴没有直接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提出另二个问题。

李兴和荔非守瑜谈话时,李兴故意慢慢将荔非守瑜带到无人的地方,以免他们的谈话被人听到了。

“因为安?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掌握戍边十几万大军实力强大。至于安禄山的叛乱为什么会掀起如此大的波动,是因为我朝能打仗的部队都在边关,内地都是不堪一战的军队,如何是边军的对手?安禄山趁边军回援之前,打我朝措手不及!”

这个问题自从安?山叛乱以来,荔非守瑜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虽然安禄山的十几万边军战力强悍,但还不是朝廷的对手。安禄山之所以有胆量起兵叛军和叛乱会掀起如此大的波动?是因为原因在朝廷,朝廷自名相张九龄罢相后,朝廷的权利便落入奸相李林甫的手中。这李林术虽然贪恋权利,但是治理国家还是有一把刷子的,还能震住边关大将。但是李林甫逝世后,杨国忠当宰相,但杨国忠能力不足,无法震住边关大将。朝廷**,地方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民不聊生,安禄山见朝廷**内部空虚,自然有胆量敢兴兵叛军。”

李兴将历史上对安史之乱的一些总结告诉荔非守瑜。

“那将军的意思是?”

荔非守瑜听了李兴的话,有些茅塞顿开,天下人都认为安禄山最起兵叛乱,是因为手中握有十几万戍边大军,却不知安禄山叛乱的真正祸因在朝廷之中。

“奸相不除,无法平定叛乱,无法复兴盛唐气象!”

李兴斩钉截铁地说出了自己为什么不挥军直奔潼关,而是反方向到岐州。

??

第二天清晨,休整完毕的杭州精骑便再次出发,前往陈仓地区与姚州军汇合。

“报,紧急军情,这是荔刺史送来的信件!”

就在行军途中,一名传令兵来到李兴面前翻身下马向李兴禀告,同时传令兵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递给李兴。

“哈哈哈,天助我也!”

李兴打开信件浏览一遍后,忽然脸色高兴的大笑不己。

“将军,何事如此高兴?”

这时在一旁的荔非守瑜见李兴看完信件后高兴,便开口询问。

“这是你弟弟送来的信件,上面说朝廷嘉奖我军在九门大捷,朝廷特封本将为剑南道节度副使!”

李兴这才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荔非守瑜。

荔非守瑜闻言非常高兴:“太好了!”

原来李兴在杭州任刺史之时,派人去朝中花重金为荔非守瑜的弟弟荔非元礼谋取到岐州刺史之位。

李兴自所以要为荔非元礼谋取岐州刺史之职,是因为李兴要在岐州搞秘密军事研发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快速平定安史之乱而准备的。

“出发”

李兴心情特别好,原本他还有担心与姚州军汇合后,姚州军不听他指挥。现在有了剑南节度副使之职,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指挥姚州军。

随着李兴一声令下,四千杭州精骑直奔陈仓地区。

经过二天的行军后,李兴率四千杭州精骑抵达陈仓地区。

果然姚州军七万大军已在安营扎寨,这姚州军也是刚刚到陈仓一天。

李兴率军和姚州军汇合后,两军便一起在陈仓休整待命。

这一夜,李兴和刘治田就唐军和叛军当前局势彻夜长谈,刘治田听了李兴的平定叛乱的战略后,对李兴是彻底地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此以后,刘治田便死心塌地的跟随李兴征讨叛军,平定安禄山叛乱。

第二天,李兴召集两军众将议事,李兴使用剑南节度副使的身份,正式接管姚州军军权。

姚州大都督刘治田对李兴非常佩服,刘治田当即宣布七万姚州军听从李兴的号令。

至此,李兴手握七万姚州军,成为堪比郭子仪一样实力雄厚的军方大佬。

??

关内道长安城

于此同时,唐玄宗所在的长安得知潼关失守后一处混乱。

六月十日,百官中上朝的不过一两个人,皇帝到勤政楼颁下制书说要亲征,众人都不信。

唐玄宗又任命哥舒翰为长安城留守使,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让将军边令诚掌管宫殿的钥匙。

唐玄宗假称剑南节度大使颖王李将要赴镇,命令剑南道准备所用物资。

这天,皇帝的禁军仪仗迁到了大明宫。傍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编六军,多赏赐钱财,从马厩里挑出九百匹马,外面都一无所知。

六月十二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