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构想

抢救大唐 第二百二十三章 构想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哥舒翰病重的消息,传到了李泰初手上,李泰初并不意外,只是他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

李泰初看着眼前的几封信件,陷入了沉默。

这是三道消息,哥舒翰病重,安思顺接位,鉴真法师抵达日本,还有……李颀卒……

第一件事和他有关系,第二件事,他基本上没有起到丝毫影响,而第三件事情,他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李泰初总觉得,自己大概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蝴蝶,有一些事情,该发生还是发生了,他的影响力,实在是有限……

唯有改变这个天下,李泰初才能真正的挽回一些事情……

李泰初发着呆,一旁,身为岭南军军使的十一郎开口说道:“当真可恨,如今哥舒翰将军病重,合该将节度陇右之职给将军才是,没想到居然被那安思顺抢去了!”

“不要胡说。”一边,十郎回了一句,然后开口道:“不过这件事情,确实是朝堂有所偏颇了,节度使,这件事情……”

李泰初摇了摇头:“这件事情不重要,义父和我,在圣人眼中乃是一体,我青云直上,那义父自然会被圣人忌惮,因此,义父如今这职位已经够了,再升下去,长安城里面那位圣人……”

李泰初冷笑一声,然后问道:“十哥,这鉴真法师的消息,是怎么来的?”

“王家那边来的。”

“王元宝吗?”

“是。”

“嗯……”李泰初望向窗外,陷入沉思,那外面,是正在施工的南海港。

李泰初种下的种子,终于发芽,帝国的商人,率先抵达倭国,为帝国未来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快了,就快了……”李泰初的目光中满是深邃,等这里还有对岸的港口建好,铁道一通,便是大唐征伐四夷,威服万国之时了,商贾为前驱,军队随其后,大唐将获得大量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

今年,户部奏,天下有郡三百二十一,县一千五百三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人口数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是为大唐户口最盛时期,算上隐户,现在应该有接近六千万人口了。

若不是安史之乱,这盛世持续下去,二十年内,大唐人口,应该可以破亿!

到时候,上亿张嘴巴,等待着帝国喂饱,一旦帝国喂不饱他们,那这大唐,也走到头了。

李泰初自然可以保证安史之乱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发生,就算发生了,李泰初也有信心迅速平定,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把大唐都打烂了。

不过,多出来的这几千万人口,终究还是要解决吃饭问题的,南洋这个时代应该没有什么人,大唐完全可以移民过去,还有大洋洲,放牧种植都完全没有问题,不知道可以养活多少人。

李泰初其实一直以来都蛮遗憾的,华夏历代王朝实在是太不重视航海了,要不然,可能大洋洲和南洋早就是华夏的囊中之物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

李泰初起身,看着自己身后凭借记忆画出大概的世界地图,笑道:“总有一天,大唐会将这个世界纳入囊中,公辅兄,你喜不喜欢钱财?”

一旁,正在处理文件的元载听到李泰初喊他,迷茫的抬起头,然后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然后元载仿佛意思到什么似的,连忙摇头道:“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视黄金如粪土,怎么可能喜欢呢?”

李泰初微微一笑,也不揭穿元载,而是开口说道:“往东数万里,有两块连在一起的庞大大陆,那里,有殷商之民所居,且黄金白银堆积成山,还有一座传说中,由黄金建造而成的城市,除了这个,还有可亩产千斤的农作物,便宜到泛滥的辛辣香料……如果有一天,大唐的船只可以到达那里,那么我们不但可以得到无数的土地,还有数不尽的财富和工人,农民,只要,渡海而去。”

房间里面的众人听到这话,都惊讶不已,元载捏了捏袖中的金币,心中激荡不已。

把玩金币是他的爱好,以前只有铜币,可是当大唐改革币制后,这个黄灿灿的小可爱,就捕获了他的心,他明白,自己这辈子最想做的事情,从有钱变成了躺在金币海中。

如果,有一天去到李泰初口中那个殷商遗民之地,那么……

李泰初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现在转移所有人的注意力,让他们将目光从国内转向外面,等他们得到切实的利益后,那便是大唐上下一心,共同征伐四方的时候了。

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不过不急,时机未到。

南海港口在五月完工,并且投入了使用,大批古老木料造成的海船开始下水,将人运过海峡,到港到,还有海南岛,开始修建港口。

李泰初见事情已渐渐步入正轨,便回长安叙职了。

李泰初一回长安,安静许久的长安,便搅起了一番风云。

因为李泰初,天子特意召开了一场朝会,让众多处于帝国中枢的高级官员听一下李泰初的工作报告。

众多官员齐聚一堂,其中几乎都是紫袍,甚至还有太子亲王。

李泰初朝上面的李隆基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说起了南海港如今的情况。

“再有一年,将会有超过千艘海船下水,一艘海船可载人数从上百到数千人不等,等铁路贯通后,大唐一次可将十万数级别的人运到南洋,到时候,南洋将迎来一场大开发,大量的粮食将会种在南洋的土地上,然后通过海船运回长安,由于天气缘故,南洋水稻可以一年数熟,如果开垦的土地足够多,大唐以后就不用太担心粮食短缺问题了。”

李泰初的话朴实无华,可是却描绘出来的情景却令所有人都沉醉不已,那么大的土地,他们肯定可以从中分到一部分,南洋离长安又这么遥远,他们以后家中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还可以去南洋避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