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帝国现状

抢救大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帝国现状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黄渭,一个二十来岁的铁道工人,归属铁道司。

他此时,正坐在自己修建铁道的火车上,望着窗外,期待着回家。

他是天宝间出生的,幸运的是,生在渭河之畔,所以取了个渭字。

家中有几个兄弟,压力挺大的,田地不够,因此,他身为次子,就自己跑去长安城讨生活。

后来铁道司招工,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了,这几年,他修过从长安到岭南,还有从长安到安西的铁路,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也是铁道工人里面的老人了。

这次,他请假回家,就是想家了,虽然还没有婚娶,但是家中老父亲,老母亲,长兄和两个小弟,他也是想极了。

“嘿!”一旁,一个年轻人推了推黄渭:“渭哥,你这是想家了?”

“是啊。”黄渭笑了笑,看着窗外,出神道:“好几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嗨,肯定是越过越好呗。”你年轻人笑道:“渭哥你每个月可是三十枚银宝,这在长安,也够养活一家三四口人了,渭哥,说不准家里面两个幼弟都已经娶妻了呢!”

“或许……”黄渭愣了愣,道:“你呢,赵林,你想不想家?”

赵林打了个哈欠,道:“不想,傻逼家,家里阿爷好赌好酒,我阿娘又早死,其他兄弟姐妹也不喜欢我,我才不想家呢。”

黄渭笑了笑,拍了拍赵林的肩膀,道:“反正这次请了三个月假,你可以找个小娘子,提个亲,到时候,你就会想家了。”

小黄渭两岁的赵林听到这话,愣了一会儿,然后挠了挠头:“可以吗?我只是一个修铁路的,工钱一个月也就二十个银币,现在在关中种田,一亩田一年也几个银币呢……”

“安心。”黄渭笑了:“哪有你想的那么夸张,关中小娘子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势利,再说了,秦王殿下不是说过吗?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是在为帝国做贡献,为帝国的壮大添砖加瓦,要是没有我们,帝国的军队,可没办法在安西获得大量粮草,然后扩张,所以自信点。”

赵林点点头,眼中泛起一丝忧愁,虽然口上说着不想家,可是……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在火车上面的厕所排队洗漱了一下,就开始睡了。

他们住的是四人硬卧,铁道司福利,都是回家的铁道工人,因此,倒也没什么好提防的,所以二人径直睡下了。

蒸汽机车的车轮和铁道摩擦的声音并不小,可是他们两个却睡得极安心,因为他们曾经无数次伴着这种声音入睡。

早上,黄渭揉了揉眼睛,看着窗外投进来的阳光,打了个哈欠,他望了望下铺,发现没看到睡自己下铺的赵林。

他看了看另外两张床,上铺也没有人了,但是下铺的兄弟正在铺床。

黄渭开口问道:“兄弟,另外两个人呢?”

那铺床的人头也不回的回答道:“出去买朝食了吧,现在都辰时了,过了这个时辰,火车上面基本上就不提供朝食了。”

“哦哦!谢谢啊!”

“嗨,多大点事啊。”

黄渭笑了起来,然后穿上衣服,下了铺。

刚下铺,赵林就回来了,他手上还有几张报纸包起来的东西,鼓鼓囊囊,也不知道是什么。

赵林向黄渭打了声招呼:“渭哥,早啊!”

“早什么啊……都睡过头了。”黄渭笑着答了一句,然后看着赵林手上的报纸,问道:“这是……”

“哦,这是我买来的吃食。”赵林把报纸发床铺上摊开,里面是四个大包子,有点冷了,但是却还是很香,而且,还带着墨水的气味。

“里面都是肉?”黄渭抓起一个,有点惊讶:“我以为,我们的工地餐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火车上面吃的也这么好。”

“是啊。”赵林也有点感慨:“而且也不贵,就十来个铜子,比拳头还大呢,里面都是肉。”

“嗯,等一下下车我把钱给你。”一边说着,黄渭一边拿起包子,吃了起来。

“嗨,我们之间说这个干嘛。”赵林满不在乎的回了一句,也吃了起来。

黄渭默默地记在心里,然后中午的时候,他去买了饭,与赵林分着吃了。

至于晚上……没有晚饭了,因为,到长安了。

从火车上面挤下来,黄渭和赵林差点失散,好不容易出来后,天已经黑了。

看着黑夜中依然灯火通明的火车站,还有那些正在执勤的不良人,以及外面的天色,二人一合计,干脆在火车站找了个地方睡下了,准备明天再回去。

嗯,睡火车站不要钱,要是去邸舍,哪怕是睡大通铺,一晚上也得十来个铜子呢,而且还不一定有火车站安全。

于是,两个人带着行李,就靠着睡了。

没有失眠,很快就睡着了,他们修铁路的时候,累狠了也是随便找个地方睡觉,因此对这种情况,并不觉得会怎么。

第二天,两个人终究还是分道扬镳了,赵林家在长安南,不是城南,是在长安城外,往南五十里左右的一个小镇,而黄渭家,在长安东边,出了城以后,还有顺着渭河走百多里,才能到。

这么远,自然不能腿着走过去,而且还有行李呢,所以二人找了个车马行,心疼租了两匹马。

因为没有抵押的缘故,他们还因此多花了一半价钱,车马行的员工嗨骑着马,准备和他们一起走,等他们抵达目的地后把马匹带回长安。

两人没办法,只能答应。

走了大概一天时间,到了傍晚,黄渭才终于到了家。

家门已经贴上了对联,还有门神和新的桃符,黑色的木门显得极为厚实,在黄渭记忆中,这门可是从来没关严实过……

原本在黄渭心里低矮的院墙,现在也高了许多。

两个红灯笼,散发着微弱的灯火,照在门口,照亮了黄渭家的家门,虽然看起来蛮简陋的,可是,却有种家的意味在里面。

近乡情怯,黄渭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在车马行员工的催促下敲了门:“我说兄弟,你敲门啊!天都这么晚了,你总该留我睡一晚吧?”

“自然自然。”黄渭答了一句,然后敲响了门。

敲了好一会儿,才有人一边喊着来了,一边打开了门。

黄渭看着自己眼前扒着饭,啃着肉,呆滞的看着自己的幼弟,笑了:“四郎,好久不见。”

黄家四郎差点碗筷都掉了,他脸上迅速浮现出喜色,喊了一声:“二哥!”

四郎冲过去,抱住了黄渭,然后继续喊道:“阿爷!阿娘!大兄!大嫂!三哥儿!二哥回来了!”

四郎一嗓子,惊动了黄家所有人,他们丢下碗筷就跑出来了。

黄渭看着这一幕,感动不已,他紧紧的抱了抱四郎,然后又抱了抱自己的三弟和大哥,再向大嫂行礼,最后,他朝自己的爷娘跪下,哽咽道:“阿爷,阿娘,小二回家了!”

“回来好,回来好……”黄渭的阿娘抹着泪,扶起了黄渭,心疼道:“黑了,也壮了,我儿,你在外面吃了多少苦啊……”

“不苦,一点都不苦。”黄渭眼中带着泪水,能回家,他真的一点都不苦……

一边,黄渭阿爷也忍不住偷偷抹了抹泪水,几年不见这个二子,他也想呐……

车马行员工看着这一幕,都觉得鼻子有点酸,明天都年关了,自己却还不能回家……也不知道,明天回去能不能赶着晚饭……

一刻钟后,黄渭坐上餐桌,吃了起来,和自己的家人们聊起了家长里短,车马行的员工则是开始了自己的隐身之旅。

这几年,黄渭往家里寄了不下数百银币,因为这些钱,家里的房子翻修了,三郎也已经定亲了,还养了十多头猪,二十几只鸡,补贴家用。

黄渭听到,家里人把这些东西的功劳全部归功于自己的时候,憨厚的笑了笑。

黄渭阿娘为黄渭装了一碗饭,端到黄渭面前,然后说了起来:“这几年啊,自从新圣人登基以后,把国事托付给太子和秦王,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就说那个养猪,长安有人专门教我们养,听说,还是秦王的主意,你说,那秦王为什么连这种事情都知道呢?话说,这次回来准备待几天啊?”

“三个月呢!”黄渭笑道:“一时半会不急着走,不过三个月以后就得离开挺久了,帝国正准备修建两条新铁路呢,一条到安东,一条到南诏,我准备去修南诏的,虽然苦了点,但是钱更多,到时候三郎结婚也有钱了,还可以谋个营生。”

三郎听到这话,喜了:“好啊!谢谢二哥!”

四郎连忙说道:“我!我也要娶小娘子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黄渭笑了起来:“不急,到时候,哥哥赚钱给你娶。”

“好!谢谢二哥!”

“去安东。”黄渭阿爷忽然开口了。

家里人把目光看向黄渭阿爷,有些不解,黄渭阿娘问道:“为什呢?南诏不是也挺好的吗?”

黄渭阿爷摇了摇头:“少赚点就少赚点咧,南诏总是比安东苦一些,家里的责任,也不能你一个人担,这几年你送回来的钱,我留了一些,再加上你身上的,应该够娶个小娘子了,我让人帮你说媒,你也是时候成家了,家里一切都好,三郎,四郎他们想要娶娘子,想成家,我和你大兄来想办法,总不能你一个人全办咧。”

“没事……”黄渭听到这话,鼻子有点酸,父亲有时候考虑的是最多的啊……

黄渭阿娘听到这话,也点了点头:“你阿爷说的对,少点钱就少一点吧,三郎也这么大了,你这么大的时候,可就已经是一个铁道工人咧,他也是时候该自己谋个营生了。”

“是啊。”一直沉默的黄家大郎开口了:“我也会想办法的,家里的事情不能让你一个人扛。”

“嗯嗯!”黄渭擦了擦眼睛,努力的扒着饭,他觉得,自己的眼睛有点花了,那是泪水吧……

“眼里进沙子咧。”黄渭咧着嘴,笑着说了一句……

第二天,日上三竿,黄渭才醒来。

在家里的感觉,和工地上面,是真的不一样,黄渭觉得,自己是真的不想起床,当然,这其中也有他和家里人聊太晚的缘故。

黄渭一起来,就看到了正在忙前忙后的众人,他准备帮忙,但是其他人都不让他动手,黄渭阿娘还停下手里的事,为黄渭下了一大碗面条子。

黄渭端着面条,蹲着地上,看着众人忙碌,晒着太阳,幸福的笑了。

他在心里暗下决定,他不去安东,去南诏!

危险肯定是有一些危险,辛苦程度也会大很多,但是帝国给的补贴,是真的多!

黄渭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的,平时只要小心一点,肯定没什么危险。

比起赵林,自己家实在是好太多了,所以,黄渭觉得,自己该更加努力才是。

吃过面条,黄渭被他阿爷喊住,说起了娶亲的事情。

三郎对这件事情也极为上心,连猪草都不打,猪都不喂。

大概是因为,黄渭这个二哥没娶妻,他这个老三也不怎么方便吧!

关于娶妻,黄渭并没有什么要求,只是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不丑,肯平时帮衬一下家里就行了,也不需要干太重的活。

这么宽松的条件,自然是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了,不到一个月,黄渭就成亲了。

倒也没什么爱不爱之类的问题,黄渭这辈子没喜欢过什么人,对于爱情,也就那样吧……

黄渭觉得,自己这个娘子倒也不赖,人长的不错,也吃苦耐劳,他要是去南诏,也可以放心家里。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大唐元年三月,黄渭再次登上火车,和赵林一起,前往修建通往南诏的铁路工地。

如黄渭,赵林这般的人,还有数十万之多,他们奔向南诏,安东,安南等地,为帝国修建铁道,成为帝国战争机器上的一部分,为唐帝国的扩张,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