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八十九章 千帆看尽

抢救大唐 第八十九章 千帆看尽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其实唐代已经有玻璃的存在了,玻璃是约四千年前由古埃及人发明的,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制造的彩色玻璃经由印度传入东方。

屡见于秦汉古籍的“壁流离”或“流离”(后来写作琉璃)就是梵文玻璃(spahtika)一语的早期音译。

秦始皇地宫有琉璃鱼、琉璃龟;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中,有琉璃耳杯、琉璃盘等秦汉琉璃实物。

最初,古人误认为琉璃是天然宝藏,东晋学者葛洪首次明确指出琉璃是人造品,他在《抱朴子内篇?论仙》中说:“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水精指的就是琉璃。

根据葛洪的进一步记载,当时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已有人能制作琉璃。

但葛洪的话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在他死后八十余年,有大月氏商人在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用石头烧制琉璃,这才打消了人们对葛洪说法的怀疑。

从西汉以后,“中国琉璃遂贱”,并且有了琉璃作坊。

但琉璃的制作方法不久失传,隋朝工艺家何稠只好用绿瓷作代用品,这就是后来用作建筑材料的“琉璃”的滥觞,和玻璃其实沾不上边儿。

因此制造玻璃的工艺,其实是完全不缺的,缺的,只有配方。

不到十天,第一批玻璃就做出来了,都是无色玻璃。

然后,李泰初拉着一群大唐帝国的大匠们开始磨玻璃。

玻璃在军事上的用途,只有一个望远镜,因此李泰初弄玻璃出来,也只是为了方便望远镜的普及。

所有权和贩卖权,现在是李梦祈的。

等第一批望远镜出来,还得靠李梦祈卖给唐玄宗和军方。

至于配方,想来唐玄宗是拉不下那个脸,和自己女儿抢东西的。

大不了按时交税嘛,有什么大不了的,税交高点,顺便拉一下国家税收标准,等弄死李林甫后再想办法让土地赋税降低,完美!

李泰初之前没想那么多,现在发现,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干脆搂草打兔子,一起办了。

镜片磨好后,李泰初首先试了试,两块凹凸镜组成的望远镜,放大了大概接近十倍,算不错了,只是镜片磨得不太好,显得有点扭曲。

众多大匠啧啧称奇,然后研究了起来,李泰初没管他们,而是挑了一个磨得比较好的望远镜秘密入宫了。

身为准驸马,入宫自然是不成问题,见李隆基也很容易,毕竟李隆基每天也不怎么上朝,只是玩乐,李泰初借献宝的名义自然很轻易的就见到了李隆基。

把玩着望远镜,李隆基啧啧称奇:“这是你做的?”

“是。”

“这琉璃哪来的?”

“造的。”

“造的?”

李隆基惊讶的看着李泰初,道:“成本几何?”

“不清楚。”李泰初摇了摇头,道:“我只是个武夫,外加有点小聪明,因此得了配方后,便全部交给了梦祈,这件事情是她在负责,因此我并不清楚。”

“你倒是个疼娘子的,这可是一场泼天的富贵,放的下?”

“我的便是梦祈的。”

李泰初的回答,让李隆基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这个女儿,眼光当真不错,不过,这物件既然是自家女儿的,那就不好下手了啊……

李泰初自然看出了李隆基的窘迫,于是开口说道:“圣人,我与梦祈商量过了,我们希望圣人参股,出钱扩大生产,然后每年纯利润的三成上交皇室内库,两成为商税,还有两成,一成将用作救济穷苦百姓,另外一成收购粮食,平抑关中粮价,同时在必要时开仓赈灾,至于剩下的三成,我全部交给梦祈处理。”

李隆基听到这话,看向李泰初的目光显得有些复杂。

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当年自己年轻时也何尝不是这般?

只是年岁渐老,自己已无那般心志了,只是想着守成——在李隆基看来,自己确实是在守成。

毕竟,是不会有人告诉李隆基,这些年来,各地的具体情况的,李隆基依然以为,现在的大唐还在走上坡路,依然是繁荣昌盛,或许有什么隐患,但觉不会动摇国本。

所以,李隆基咸鱼了。

不过,他听到这段关于玻璃利润的分配后,倒是有点咸鱼翻身的意头了。

李隆基开口说道:“这样吧,从我参股的那三成里面,拿半成出来,商税那边拿一层,也加入到平抑粮价里面吧。”

“是,谢圣人恩典!”李泰初脸上泛起一阵喜色,立刻行礼,可眼中却涌现出一丝失望。

内库是皇帝的钱,商税是国家的钱,虽然大多数时候,两个地方的钱都会混用,但是国库里面的钱,大部分还是用之于民的。

李隆基抽内库利润自然是好的,可是内库抽半层,国库抽一层是什么意思?

李泰初心中满是失望,李隆基没救了,这个老者,他所有的雄才大略,雄心壮志,实在是那一颗为大唐的心,差不多已经没了。

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他没有看过有关平民百姓的奏折了。

李泰初掩饰着自己的失望,继续开口说道:“圣人,这望远镜可由军方大量采购,配给作战将领和斥候,如此一来,我军战力必然大大增强。”

李隆基点点头,倒是没有反对:“你说的不错,此物战场之用极大,倒是可以配一些,你去找兵部尚书,不,还是朕亲自下旨吧,到时候,就让万春派人和兵部谈,然后分配到各个节度使处。”

李泰初连忙开口说道:“臣以为,此物当严守秘密,不如先在安西,北庭,剑南,岭南四镇暂时使用,其他节度使方面未有大战,不如暂缓,而且命令众人严加保密,非相关人等,不可拿走,以免此物失窃,被敌国所学。”

“可。”李隆基应许了,李泰初自然是满意的离开了。

这个提议,完全就是为了不让安禄山得到望远镜而已,或许持续不了太久,但是能既然保密,那还是保密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