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冲直撞闯大明 > 第一百八十四章:吴三桂

横冲直撞闯大明 第一百八十四章:吴三桂

作者:酒中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1:30:48 来源:笔趣阁

“砰砰砰!”

清脆的猎枪射击声响起,一个个达子栽倒在地。

更有自觉瞄不准的士卒,射中了战马的腹部。

不管是达子还是战马,高速旋转的子弹,带着巨大的动能,在人马的身体里横冲直撞。

战马临死时的悲鸣,达子的惨呼……

这一切交织着战场进行曲。

狭窄的镇门,倒是给了猎兵们从容的发挥,甚至这一切竟然比打靶的时候,还要容易瞄准的多!

多伦速亥急的大叫,但是狭窄的镇门,却是让麾下的儿郎通过的很是缓慢,看着大量的骑兵拥挤在镇门口,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枪声。

多伦速亥大吼道:“全员下马,给我冲出去!“

他这才想起了镇门实在是难以让骑兵快速出击,只是先前慌了脑子,才会下达了骑马冲锋的命令。

……

京城。

后金大营内。

皇太极坐在主位上,身边是三大贝勒们。

他开口道:“诸位,满桂部三万余人已经被我们堵在了城门口,这一次我们就当着全城人的面,给我全歼了满桂部!”

帐篷里坐着十几员大将,在场的都是各部的旗主们,甚至就连蒙汉旗主也在列。

听到大汗如此说,想着这一次进关获得的巨大收益,自从关宁军走了之后,没有了骑兵的威胁,他们可是如鱼得水的很。

这些天来都已经抓捕了七八万精壮了,至于缴获的财务粮食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人能够做到旗主,自然不是可以小觑的,因此他们都明白,只有全歼了敢于出战的满桂部,最好是做到一个不留,才能给各地的明军一个巨大的打击。

一次,就连三大贝勒也是开口道:“知道了!”

多尔衮看着面南而坐的四人,脸上一片平静,只是转动的眼珠子和浑身的杀气,让身边人知道他内心里正在经受着挣扎。

皇太极笑了笑,开口道:“十四弟,明日你部在汉军旗之后,就上战吧!”

多尔衮眼神眯了眯,浑身的寒气又盛了几分。

“知道了!”

多尔衮服软,皇太极却是笑笑不语。

这三兄弟可是掌握着后金一小半的兵马,而且还是上三旗,可不能小觑了,一定要尽量的削弱他们!

实际上多尔衮才是努尔哈赤钦定的继承人,他将亲自掌握的最大的两旗,其中一旗给了多尔衮的两个兄弟,而剩下的一旗,则是指明了要在死亡之后交给多尔衮的!

哪知道老汗死了之后,他皇太极先行一步,率先赶回了盛京。

然后以多尔衮母亲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通奸的名义,除掉了代善继承汗位的可能性,然后又大肚的以绕代善不死的名义,获得了代善一派的支持。

此时,他已经拉拢了一半的兵力,然后乘着多尔衮三兄弟带兵在外不在京城的时候,处死了阿巴亥。

失去了母族的支持,又见到了皇太极的狠辣,剩下的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纷纷倒向了皇太极。

而赶回了京城的三兄弟,此时若是放手一搏,只要击溃了皇太极的本身人马,就足以扭转局势。

只是若是这样做,反倒是会让明廷有了可乘之机。

是以,在大玉儿的劝说下,多尔衮只得听从老情人的意思,放弃了汗位的争夺。

但是,自从皇太极登上汗位之后,非但没有信守承诺,让多尔衮自立一旗,反倒是不断的打压三兄弟,因此,这时候的多尔衮却是心中恼怒的很。

若不是此时明朝太强,他们窝里斗只会让明廷白捡了便宜,多尔衮一定不会让过他的!

见到多尔衮服软,自己削弱多尔衮的目的已经达到,皇太极也不再多做逼迫,举杯道:“那么,就让我们明日一战斩杀南蛮子最后的野战力量吧!”

众人举杯:“敬大汗!”

皇太极哈哈大笑。

看着面色不虞,却不得不举杯的多尔衮三兄弟,他只觉更开心了!

让多尔衮上可以一个秒旗,他此时正是领着十五个加大号牛录,挂靠在多铎的旗下,只要是多尔衮上了,那么多铎夜跑不开!

而三十个牛录,就算是加大号的,也不过是一万多人罢了,这一次更是只带出来了几千人,以满桂那小子的蛮近,一定会坑掉他们一层皮的!

想到了这里,皇太极更开心了,却是连连的举杯相邀!

……

离此地十几里的地方,驻扎了一个一万多人的大营盘,正是祖大寿带着的宁远系人马。

一年耗费朝廷五百多万两的宁远铁骑,终于被孙承宗追了回来。、

此时他们驻扎在京城之外,远远的离开了后金的兵力和满桂大营。

吴三桂正在与祖大寿商谈。

这两人正是亲亲的舅甥两个,也可以说是吴三桂的姑父!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后来祖大寿又娶了吴三桂的姑姑,

也就是说吴襄与祖大寿实际上就像是这时代盛行的换亲一样,两人互相娶了对方的姐妹。

因此,吴三桂实际上已经是宁远系的第二代嫡系了!

只听到吴三桂开口道:“舅舅,我们这样,以后若是朝廷怪罪起来,该怎么办呢?”

吴三桂说的并不是逃跑的事情,他值得是另外一件事。

当初祖大寿带着宁远系走了之后,崇祯亲自写信过来,要祖大寿带人回来,甚至还让祖大寿做了袁崇焕的督军的职务。

当时,祖大寿暂时停下了脚步,然后给崇祯回信道:“军饷不足,请陛下发饷!若是朝廷补发签下的宁远士卒每人五两银子,那么我们就会回去。”

天知道今年才领了五百万两的宁远系是如何军饷不足的。

崇祯收到了信是什么反应,吴三桂不知道,但是当朝廷真的送来了十几万两银子的时候,吴三桂却是看到了商机。

果然,就在宁远系收到了银子,反而继续的朝着宁远退去的时候,孙承宗再次写了信过来。

这个一手创建了宁远系的老人,一边大大感情牌,一边讲述朝廷的困难,甚至还派人在军中宣扬其自己召集宁远系返回的事情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