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冲直撞闯大明 > 第四百九十四章:张书堂的谋划

横冲直撞闯大明 第四百九十四章:张书堂的谋划

作者:酒中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1:30:48 来源:笔趣阁

这南阳张府,自然是全南阳最安全的地方!

“阿大,孩儿回来了!”

张书堂弯腰开口道。

“坐吧!”

张一山指了指一边的椅子。

老黄却是将火塘拨弄的更加的旺了一些,然后开口道:“我去守着门口!”

“不用了,你是我身边的老人了,张家的事情,没有什么能瞒你的!”张一山挥手示意老黄留在这里。

王婶却是开口道:“少爷饿不饿,我去给你做饭去!”

“一身酒气的,王妈去做了醒酒汤过来!”

张一山继续道。

“哎!”

王婶就要离开。

张书堂摇摇头:“王妈给我砌杯茶就好了,不用麻烦了!”

王妈见到张一山不曾反对,于是端来了茶水,然后离去了。

张书堂坐在椅子上,开口道:“战报已经详细的告诉了阿大,孩儿就不在重复了,这一次陛下交给孩儿的是八府总督之职,父亲有什么看法?”

张一山看了张书堂一眼:“我儿却是厉害,这一次倒是出了为父的预料太多啊!”

张书堂轻笑:“无非是兵甲犀利罢了,当不得什么!”

张一山点头:“南阳这边你是一个什么章程,可曾有了草案?”

张书堂知道,这是老爹在询问他对于未来的应对的!

张书堂知道,这时候自己做下的一切应对,就是关乎着今后她能够走多远的。

“阿大,南阳这边,虽然他们之前的时候,想要踩了我们一脚,但是,孩儿不打算报复回去!”

“恩!”

这个方案在张一山的预料之内,他也不惊奇,当即继续道:“说说!”

而老黄始终都是低着头,在拨弄着火塘。

他正如张一山所说,是张家的老人了,实际上不单单是他,就连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一样是张家的老人的!

能够被张一山呆在身边的,作为了张府的管家,这老黄自然是要比张家家族的一些人,还受张一山相信的。

张书堂开口道:“孩儿打算许利出去,将他们编织起来的!”

张一山轻笑:“这个利从哪里来?”

张家现在的手上,也就是一个南阳码头是一个财政大头,然后就是郧阳那边的货运,一样是不输与南阳码头的,只是,那边的产出是要支撑郧阳营的军费的,因此,张书堂说是许利出去,若是动了码头的利益,自然是就要损坏了之前被他们拉拢的将士的利益了!

这样一来,虽然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是,终归是会在一众合伙人的心中留下疖藓的!

“商队!”

张书堂说了两个字,然后喝了一口茶,继续道:“阿大,现在山陕商路断绝,正是我等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孩儿这一次坐镇郧阳,怕是轻易不会在动的。

如此,有了郧阳营的士卒,若是我等组建一支商队,然后西北接上汉中出来的川蜀商旅,正北接上山陕,乃至于九边,甚至出了关外!

东边这边是王室们的商路,我们暂时不动,至于南边,孩儿的打算是将现在运粮船进一步的扩大,最好是能够出了海,与倭国人贸易,甚至也可以试着联系郑家,与吕宋、占城那边商贸!“

张一山皱眉道:“我儿可曾知道,那四大家至今,乃至于李旦,每一个出了海的虽然可以富甲一方,但是,却是不能长久啊,莫看而今郑家富裕,但是,他也是长不了的!”

张书堂轻笑。

“阿大多虑了,彼等不能长久,是因为将海洋看得比本土还要重要,虽然彼等海上实力庞大,但是,在陆地上,便是一个府尹也是能够收拾了他们的,孩儿所做的乃是以四省八府为中心,然后就像是耀马扬鞭一样,将鞭子深入了大海的,只要是我等在八府的兵权不失,就没有人能动得了我们!”

只张一山仔细想了想,然后开口道:“那郑家虽然是已经被封为五虎游击将军,但是,此人却是一个官迷,只消我儿派遣一二大将,然后许他一些职差,便能与此人和平共处的!”

这郑芝龙却是一个豪杰一般的人物,他的生平更是堪称是奇迹。

郑芝龙小名一官,父郑士表。万历三十二年人,他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个小官吏家庭。

郑一官十七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偕其弟赴香山澳(后世的澳门)投靠舅父黄程。

郑芝龙到过马尼拉,并学会了卢西塔语和葡萄牙文。

此时,横行环中国海的霸主正是李旦。

黄程举荐郑芝龙投靠了李旦,然后帮着他运送货物。

到了长崎之后,因为人地生疏,郑芝龙始以“卖履”为业,或兼“为人缝纫以糊其口”。

后转经商,为其舅黄程贩卖白糖、奇楠、麝香等物。

郑芝龙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后寄身李旦门下,帮助李旦做生意,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海商李旦的属下,并“以父事之”。

李旦资本雄厚,拥有一支船队,专门从事海外贸易,是当地华侨的首领。李旦觉得一官能干可靠,“抚为义子”,交给一部分资产和船只让他到越南做生意,获大利。

不数年,郑一官成为巨富,常往来中国、日本间,居日华侨,咸推重之。

平户藩为当时日本对外贸易中心,各国商船云集。由于郑一官熟悉海外事情,又善外交,为日本政府所重视,初召后“屡访藩士家”。

后迁肥前国平户,受到当地诸侯松浦氏优遇,松浦氏为其在平户附近的河内浦千里滨(即今长崎县松浦郡千里滨)赐宅地建新居,并介绍平户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

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

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

郑芝龙欲投降明朝中央政府,郑芝龙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

九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