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月落故国 > 第十八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落故国 第十八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者:游走的枯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9:38 来源:笔趣阁

上百骑人马已经从身边就要奔了过去,果然是柳大哥的人马。

红娘子心里砰砰跳个不停,还是去寻柳星月的影子,夜晚的火光下,哪里看的清楚马上的骑手,都是一样的衣着,一样的劲装大汉。

蹄声已经越来越远,红娘子还是痴迷的看着远处,眼里的留恋和不舍,更是写在了脸上。

“妹妹是想见什么人不成,难道你和这军中人马,还有熟识的吗?”

马上的永宁已经在问到。

红娘子支支吾吾,过了半晌才说到:“他已经走了,我这辈子就是要陪着姐姐的,这城里已经乱成一团,还是快快出城吧。”

红娘子已经跃上了马背,搂住了永宁的腰。

“妹妹不说我也知道,我们还是去襄阳吧,那里是左良玉的大军驻地,也安全很多,往北走的话,离着京师越来越近,我的心也是慌得很,江南我更不想去,到了江南我人更是难过。”

永宁悠悠说着,红娘子知道姐姐的苦,却是不明就里,更不好去问个究竟,只好把脸颊紧紧贴在了永宁的秀发上面。

女人的悲苦,在乱世之中,更是难以想象。

一边活命逃生着,一边回忆着心酸或者甜蜜的往事,这样的心路历程,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而属于你的人或者生活,你又抓不到,或者已经失去了,谁的心里不难过,这乱世之中,又有谁能够从容应对。

六七年漂泊无定,永宁的心已经死了,更没有他半点的音信,他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永宁心里的苦痛,也让她几乎绝望了。

红娘子却是一个曾经对生活充满了期待的少女,就像当年的卓玛央金一样。

但是生活也是让她灰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又有几个六七年呢,更何况年轻女子的青春,更是千金难买。

姐妹二人,出身相差万千,可是一样的命运多舛,又让她们紧紧相依,互相慰藉,谁也脱离不了你的时代局限,无论你贵为王侯,还是一介布衣。

------------------------------

这一日,二人行到了湖广省的襄阳。

路边的茶馆人头攒动,一个说书的老者在里面挥舞着扇子,一边说书一边做着动作,说到动情之处又是泪流满面,茶馆内的看客也是受说书人感染,一会哄堂大笑,一会群情激动。

永宁拉着红娘子走了进去。

这时,说书老者环顾了一下茶馆内的人,抱拳说到:

“崇祯三年,自边关宁远城来到了襄阳,白老头承蒙父老乡亲们赏脸,才混了口饭吃,不至于饿死在街头,老夫非常感谢大家的厚爱,刚刚说了一段岳飞传,今天老夫再加一段当朝的大事,说给众位来听。”

茶馆内的众人听到说书老者白老头又要说到国事,都是鼓掌叫好。

白老头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

“天启六年正月,金主老汗王努尔哈赤引兵十几万杀奔宁远城,那时我刚好就在宁远,袁崇焕督师以两万之众击退金人十几万铁骑,还让金人死伤一两万人,神衣门主阳昆仑孤身一人,独闯金营,重伤努尔哈赤,以至于金人撤兵退去。

更有皇上特使楚流风,独上盛京,千里追凶,可惜流风公子在返回京师的路上,被长白真人打下了万丈悬崖,想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红娘子这时看到永宁已是泪流满面,赶紧拿出了手帕帮着永宁擦拭着。

“努尔哈赤死后,四贝勒皇太极即位,皇太极第二年又是率领铁骑十余万侵我边关,双方交战十余次,再次被袁督师打败而回。

崇祯三年,皇太极看到宁锦一线突破不了,转而从漠南蒙古翻越燕山,侵我京师。

袁督师率领数十万关宁铁骑,回转京师勤王,又击退了皇太极的人马,可是袁督师在这次大战之后,却被皇上下狱,后来又是凌迟处死。

众位乡亲,这些事想必大家都是知道了,你们到现在还是认为袁督师是金人奸细,这是大错特错啊,金人用的是借刀杀人之计。

想我大明最近十几年来,自孙承宗老督师告老还乡,熊廷弼,袁崇焕都是铁骨铮铮,他们驻防边关,以至于金人不能南下一步,可是后来这些功臣都是没有死在战场,却被自己人杀了。

老天有眼吗?我是哭了这么多年了,已经快要哭干眼泪了,国之栋梁已去,谁还能再来护我边关啊。”

白老头说完,仰天长叹后就是嚎啕大哭。

茶馆内众人都是沉默不语,有的也在哭泣起来。

这时已是崇祯八年,虽说袁崇焕被斩首五年,街头巷尾也有人议论袁崇焕不该死,但是还没有人敢在公众场合公然议论甚至否定朝廷。

白老头敢说出来,是看到国家连年内战,边关又是危机重重,国难思良将,老者是心忧天下,一份爱国之心自是不惧生死了。

白老头哭完,又是说到:

“而今陕西流寇风起云涌,势不可挡,闯贼高迎祥战陕西,出潼关,纵横黄河两岸,又掘我皇上凤阳祖坟,现在是挥师西去,杀回了陕西,中原战乱七八年了,剿来剿去,流寇却是越剿越多。

我现在已是六十有六了,老夫行将就木,只想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袁崇焕督师,孙承宗督师,还有楚流风这样的英雄出现,我的大明才能重振万历爷时期的中兴,穷苦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这时候的永宁已经是泣不成声,几乎瘫倒下去,红娘子见状,急忙把永宁背回了客栈。

红娘子一直以为永宁是在伤心国家残破不堪,伤心过度以致。

几年来,永宁和红娘子一路走来,看到长江以北都是受战乱影响,尤其是河南陕西十室九空,有些路上白骨堆积如山,百姓骨瘦如柴,大部分儿童都是营养不良,不到十岁就夭折了。

永宁是越来越心惊,这曾经强盛的大明帝国,服夷四方的天朝,不到十年间,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以至于最近的心情是越来越压抑。

加上说书老者,再一次提起了楚流风的名字,压抑在内心深处快十年了的名字,被老者说出来,无尽的思念和刻骨铭心的情感,一下子就爆发出来,才哭晕了过去。

从下午到晚上,永宁一直躺在床上滴水未沾,红娘子摸了摸永宁的额头有些发烫,吓得赶紧出去找药铺,想开点药回来给永宁吃,因为连年战乱,药材需求量剧增,以至于很多药铺都没有常用的药材,红娘子在街上转了很久才找到一家有药的,让先生开了几付退烧和镇定安神的药,急着往客栈赶。

红娘子进了房间,看到地上一大绺头发,床上永宁的一头青丝已经荡然无存。

红娘子震惊不已,扑在永宁的身上哭道:“姐姐!你这是何苦啊,你要想开点啊,国家总会有好的一天的。”

永宁撑着身子慢慢坐了起来,拿过来铜镜看着自己,镜中的人已是红颜不再,近十年的风餐露宿,风吹雨淋,加上心力憔悴,已经把当年的韶华少女变成了蹉跎妇人,心里更是悲凉如水。

“妹妹!你也不必为我难过,我是不仅仅为了国家的现状而伤感。今天说书老者提到的楚流风,当年在金陵,是他为了救我奋不顾身,后来在京师紫禁城又为了保护天启皇上身受重伤,总之他为了这个国家付出太多了,为了报觉华岛死难同胞之仇,几千里追凶却死在了关外的长白山,这份情感我压抑快十年了,今天我终于控制不住了。”

说完永宁放声痛哭,红娘子也哭了起来,这时窗外又下起了秋雨,哗哗的雨声和二人的哭声,痛煞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