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月落故国 > 第十九章 人有悲欢离合

月落故国 第十九章 人有悲欢离合

作者:游走的枯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6:53:05 来源:笔趣阁

永宁哭完,心情好了一些,摸着红娘子的脸心里很是不舍,却又是别无选择。

“妹妹还小,总是这样跟着我也不是办法,我已经拖累你这些年了,现在中原大地,很多都是一片凄凉景象,国运又是越来越不济,前几年我都是幻想着有一天楚流风能够回来,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这马上就十年了,我也不再抱什么希望了,我知道他真的死了。

放眼世间,我已经没有任何快乐而言,我的心也早就死掉了,出家这事这也是当初我离开京师的时候就决定了。

襄阳城外有座承恩寺,明天我就准备过那边去了,出家的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和任何人说起我在承恩寺。你还是回归德府,找个好人家嫁了吧,这样我也心安一些。”

“为什么啊,为什么是这样啊,姐姐,你的命太苦了。”

说完红娘子又哭了一阵,才起身拿着药包给永宁熬药去了。

——————

承恩古刹位于襄阳城西南五十里处,隋朝末年隋炀帝亡国后,杨广女儿南阳公主就是隐居在此寺终老的。

后来本朝明英宗朱祁镇,为了报答叔父的恩情,对承恩古刹进行了修缮。

寺内都是女尼,主持慧如师太帮着永宁剃度完毕说到:

“以后你的法号就叫做静清吧。”

一旁的红娘子忍不住哭道:“我不走,我就在寺外搭个茅屋,你有什么事我也好照应你。”

永宁眼睛红肿,站起来安慰着红娘子:

“妹妹,你走吧,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缘分也到此了,记住我的话,照顾好自己。”

红娘子在承恩寺外守了几天,几次去找永宁,永宁都是避而不见,万般无奈之下,红娘子只好带着永宁留给他的一些手饰离开了。

一人一马走了有十几里远,一阵钟声从远处传了过来,红娘子知道这是姐姐出家的承恩寺的钟声,悠扬的钟声在山谷里面响来响去,红娘子心中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路上走了两天,红娘子又到了南阳府,心想豫东家乡归德府那边多年大旱,草木不生,几乎是千里无人烟,爹娘死去多年,亲人也没什么了,戏班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茫茫天下却是举目无亲。

想起了承恩寺的永宁姐姐,红娘子心里更是难过,忍不住又是流下泪来。

“你那同伴呢,姑娘一人又是来到这里?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一个白衣青年走了过来,却是见过的李信。

红娘子有些意外,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嗯了一声。

南阳城街上人们谈笑往来,谁还记得之前的大战,柳星月的几万人马出城北上,仿佛也是这里的过客一样。

谁又不是这世间的过客呢?匆匆而来,又是匆匆而去,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而已,灵魂深处的那个自己又是去了哪里,谁又知道。

“你和你那同伴,都不是寻常人等,乱世之中,两个女子游历江湖,却也是少见啊。”

李信有些感慨,又是看了一眼红娘子。

“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相识一场不也是那么回事么?我还记得你的话。”

红娘子说完,李信脸上略显窘态,又是哈哈一笑道:“姑娘伶牙俐齿,李信之前言语有失,还请见谅才是。”

“我从小就飘泊江湖,性格最是简单直接,你这书生意气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

红娘子说完,催马又向前走去。

“书生可以安邦治国,书生更能御外敌于千里之外,春秋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国之栋梁,信陵君在世,魏国平安无恙,更是两次击败强秦,信陵君死后十几年,魏国就亡国了,他是一个书生。”

李信又是追了上来。

“主战宁远大捷的袁崇焕督师,更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是当世英雄,可惜冤死京师。”

红娘子心中不禁一动,拉了拉缰绳,李信已经跟了上来,二人并辔而行。

李信一身白衣,红娘子一身红衣,却似天作地设一般。

不知不觉,二人出了南阳城,道路旁边一条河流,千帆竞发,都是满载着明军官兵和粮草辎重的顺流而下。

“这些都是左良玉的人马,和李自成打了一仗,为了自保,就撤回到襄阳武昌那边了,国事艰难,当今天下谁又能力挽狂澜。”

李信又是感叹到。

“如你看来,我们老百姓岂不是混日子等死罢了,金人又要南下,李自成高迎祥这些人又是到处兴风作浪。”

红娘子十几岁开始和戏班子四处求生,耳闻目睹也有了一些见识,更不用说又在永宁身边几年。

“姑娘游历江湖,当然也是感触良深,我也不知道这个国家会走向何方,国运天命,没有极其睿智的天子,在这厄运连连的时候,也是难以改变啊。”

红娘子心里更是难过,不再说话。

二人继续向前行着,夏日的中原,更是酷暑难当,远处一座凉亭,有人摆了几张桌子,卖些茶水什么。

二人把马拴好,坐了下来。

一杯清茶喝下去,暑气也消了一些。

红娘子放下茶杯,抬起头忽然看到李信的面庞,刚毅脱俗,有着说不出来的一份气质。

“你这是打算再去那里呢,恕我冒昧问一句。”

李信转过头问到,红娘子急忙低下了头,又去拿茶杯。

“我也不知道,这世上我也没什么亲人了,我有两个义姐,一个刚刚不要我了,一个却是不知道现在何方?”

红娘子想起了永宁和卓玛央金,又是想到了柳星月。

“姑娘品貌应是天下一流人物,当是吉人,而吉人自有天相,好运气早晚会找上门来的,只是时候未到,你也不必感伤。”

“你是安慰我呢,还是寻我开心。”

红娘子虽然这样说的,心里还是有些欢喜。

“李信学问不在当世任何人之下,看人品人也是自有心得的,我怎么会寻你开心。”

李信说完,看了红娘子一眼,站起身来走向了拴在一旁的坐骑。

红娘子心中一惊,以为李信一言不合,就要上马而去,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忽然琴声响了起来,如高山流水般,悠悠绵长,却是李信捧着一把古琴在弹奏着。

红娘子听的有些痴了,人也恍惚着,仿佛已经忘却了世间的苦恼和无奈。

李信捧着古琴已经走到了河边,这时又是唱到: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唱的却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李信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心境可见一斑。

红娘子听的似懂非懂,人也走了过去。

琴声愕然而止,李信转过身来,看着走过来的红娘子。

“我这穷酸书生,又让姑娘见笑了,还不知道你的芳名?”

红娘子脸上一红。

“小女子只有艺名,红娘子有缘结识李公子,现在才知道公子也是忧国忧民。”

李信哈哈大笑。

“如此说来,我们也同是天涯沦落之人,这里到洛阳不过四百余里,我正好要去洛阳见一个人,你也没有去处,红娘子何不与我同行。洛阳牡丹花开虽然已经过了,十几朝古都也是值得一游。”

红娘子莞尔一笑,人已经走向了坐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