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 > 20、日常、整顿骑兵

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 20、日常、整顿骑兵

作者:光头德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10:24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邓武又双叒叕神清气爽的起床了。修炼了一会儿燎原百击,打了一套九阴真经上面的拳法和步法。

对着旁边鬼头鬼脑的儿子邓艾说道:“走艾儿,我送你去老师那里。作为一个男子汉,不仅要闻鸡起武,还要学习古人悬梁刺骨的精神。别整天除了练武,就是到处乱跑瞎逛。要是我听到你在外面有什么不好的传言,哼哼……”

邓武说白了也是一个武夫,前世学问也不上不下。本想好好教育教育自己的便宜儿子,没想到三句不对头,又冒出脏话来了。

“爹…爹什么叫,哎呦!”邓艾刚想问什么?邓武就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说道:“给我把话捋直了,好好说。”

“爹……什么叫闻鸡起舞?什么又叫悬梁刺股?”邓艾说完,扬着脑袋看着邓武。

嗯,慢慢来吧!现在以前好多了。看着说完这两句话,就憋的小脸通红的儿子。邓武解释道:“闻鸡起武,就是:听到鸡叫声就起来练武。悬梁刺股嘛,就是:前朝有一个很有名的人,为了学习,为了读书。经常一读,就读到深夜。后来他把自己的头发绑在梁上,这样防止他读书的时候打瞌睡。后来发现,这样还是不管用。就准备了一把锥子,每当顶不住打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疼痛强行让自己打起精神来,这就是悬梁刺股。”

邓艾刚听着,还懵懂地点头。当听到打瞌睡,就是刺大腿的时候,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于是说道:“爹……我…我们快点…走吧!别…别让老师等…等急了。”说完,向门外快速的跑去。

看着邓艾怕怕的,向门外跑去。邓武满意的点点头,只是感觉有哪里不对?“嗯!等等!臭小子,又给我说话结巴。你给老子站住,老子这次,绝对不会打断你的腿。”说完,大步向邓艾追去。

……来到太守府,找到正在专注雕刻书籍的蔡邕。邓武朝邓艾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就轻手轻脚的走到书架旁边,拿起两本竹简就看了起来。

说实话,这个时代的书籍。因为,大部分都是用竹简刻录上去的。所以,几乎全部都是文言文。邓武也是无聊的时候,拿来当故事看看。文中,所诉说的深意什么的。能理解个大概意思就行,就这样囫囵吞枣的看下去。

看着看着啊!就见旁边的邓艾捅了捅邓武,小声说道:“爹…这是什么意思啊?”

邓武放下手中的书简,朝邓艾那边看过去。只见邓艾手中拿着一本叫‘三十六计’的竹简,并指着上面的第一计‘瞒天过海’说道。

“瞒天过海啊!意思就是: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这不就是瞒天过海的意思吗?”

“可是,爹!孩儿……孩儿还是不懂!”邓艾看着那上面的备注说道。

“唉,真笨啊!说明白点就是。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计谋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可能是敌人给你的假象,让你习以为常,放松警惕,然后偷偷的实行别的计划或者阴谋。”邓武恨恨地解释道。

“太守大人对兵法的见解,真是独树一帜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蔡邕走到旁边,听着邓武对36计之瞒天过海的解释。

“啊!伯喈先生,何时过来的?”邓武站起身来惊讶的问道。开玩笑呢,这后世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的理解。

“哈哈,老夫刚过来不久。就在太守大人教子的时候,老夫才刚刚过来。要是早知道太守大人,对兵法的见解这么深刻。老夫绝对不允许错过,太守大人的高见。”蔡邕先是哈哈一笑,随后又认真地对着邓武说道。

“呵呵,让伯喈先生见笑了。一点浅见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倒是犬子,要让先生多费心了!”

“太守大人客气了,小艾很聪慧。字都能认识,老夫平时也是让他自行学习,随便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和生僻字,就来问我。”

蔡邕沉默了一会儿,又继续说道:“只是…只是小艾优爱兵书啊!以前过来都是专找兵书看,太守大人也知道,老夫这里基本都是文学书籍。唯有几篇兵书,还是残篇的。就是最近几天,常常随身携带者那部兵书。某前几天也叫琰儿刻录了下来,未经过太守大人的允许,某就私自刻录了。还忘太守大人,莫怪。”

邓武奇怪的望着邓艾说道:“书哪来的?”

邓艾缩了缩脖子说道:“在您书房拿的。”

那是平时邓武闲的无聊,记忆前世的兵法所刻录兵法,准备以后拿来收买人心的。当然也没记全,大概刻录了20条计策左右。

听完邓艾的话,邓武开口对着蔡邕说道:“无妨!无妨。只是,先生刻录并书是为了收藏,还是为了传给弟子啊?”

说完邓武狠狠瞪了邓艾一眼,兔崽子。想看,就在我书房里面看啊!带出来干嘛?

“哦,太守大人也知道的,我刻录这部兵书,是为了给文远那孩子的。那孩子也酷爱兵书啊!”蔡邕还在一旁解释道。

尼玛,不说张辽还好。一说为了张辽,邓武心里面就无名火起,突然之间烦躁异常。蔡邕这老头,绝对就是故意的。邓武不相信他看不出自己的意图。

心里烦躁的邓武也不想在这里多待下去,于是就对着蔡邕说道:“哦,那我就替文远那孩子,多谢先生的偏爱了。只是昨日我已将他调往军营,先生不如把兵书给我,由我转交给文远那孩子。”说完眼睛定定的看着蔡邕,看的蔡邕都不好意思得说道:“兵书就放在那书架上,我去拿给太守。”

邓武拿到兵书,就起身对蔡邕说道:“如此,某就先告辞了。”

说完又转身交代一句邓艾,说道:“小艾,跟着先生好好学习文学,要想学习兵法,晚上可以来找我。”说完径直朝门外走去。

望着邓武直接走了,蔡邕有点微微的出神。最后化作一声叹惜“唉!老夫又何尝不知道,太守大人的心思啊!只是太守大人,你已是有妻室之人的呀!如果琰儿嫁过去,这让琰儿如何自处啊?老夫可就琰儿这么一个女儿啊!哎……”

邓武走出门一会,深呼吸几次。把心中的那股邪火给压下去,这次去打秋风,一定要把张辽给带着。唉,想来想去还是谋士太少。戏闫的性格,根本不适合阴谋诡计,他还是更擅长大局观和布局。想了想三国中,适合这种比较阴险设计的谋士。想到这儿,邓武无比想念郭嘉,也不知道那一瓶‘虎骨人参酒’喝完了没有?都快两个多月了,应该喝完了吧?对这种事情问戏闫是肯定没有办法,但是问郭嘉那绝对有办法……。

出了太守府,邓武又去了一趟工匠营。工匠营就是上次,准备做出骑兵三宝的时候建立的。以赵德柱为主官,集合了各方面的工匠。邓武跟进了一下,三宝的进度。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肯定了赵德柱和几个副官的功劳,又勉励了几句就走了。

午后又去了奋武营,吩咐将士们多练习骑术。虽然马蹄铁还不能全军装备,双边马蹬也不能做出来。但是邓武还是吩咐众将士,用麻绳在马蹬的另一边系上两个圈。将士们还是做的很好的,甚至还有的将士编织的麻绳马蹬,都快赶上铁质的双边码的了,效果一点也不比铁质的差。

邓武想了想,既然做了出来。也就没去制止,干脆吩咐那个将士,教会全军怎么编制那个马蹬。然后又找裁缝马大娘,缝制出踩脚裤一样的套子,把‘双边马蹬’给隐藏起来。

骑兵三宝这东西,既然做出来了。那肯定会泄密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当然,对邓武而言,泄密的越晚越好。这次北上,这些东西是绝对绝对,不能给泄密给异族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启发。

如此三日之后,邓武集合了全军的骑兵到齐。邓武站在高台上,身后一排将校,当然张辽也在后面。

看着下面的2000余骑,心中又是自豪又是气愤。自豪的是,这些骑士有大半是邓武建立起来的。气愤的是,雁门郡,地处边关。自己太守府原本就有500骑,加上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的努力。东拼西凑,凑出来的1000骑。也就是说雁门14个县,接到邓武的召集令,一共就给派来500余骑。而这500骑还大部分骑的下等战马,甚至还有骑驽马的,只有几个骑的中等战马。一看就知道是弃子。

邓武这次北上打秋风,这些骑士当然不可能全部带走。把各县召集起来的骑士,派300到雁门关,接受黄忠指派和训练,200骑让高顺带走。

剩下1500骑,就是邓武准备带走的。这些骑兵中有全部的奋武营将士,和原本太守府的骑兵。忠诚度都非常高,最低的都有90以上。

然后邓武开始整队,把全部体力好的将士和战马集合起来。分发全套重甲,包括马铠,武装到牙齿,用作冲阵之用。说白了,就是重骑兵。骑射好的组成一队,配两弓一弩,弓弦5根。其他的就普通骑士,和骑驽马的后勤营。

经过整队之后共得,重骑兵37人,包括典韦,何仪何曼和几个将校在内。弓骑兵162骑,骑驽马的后勤营500骑,其他骑士都为普通骑兵,配备5到10根不等的投矛。斥候队14人,这14人都有三流水平,邓武不满。把这14人拆开,组成7队斥候,两人带一队,共70人。

整队完成,然后就是针对性的训练。偶尔也问问张辽的意见,毕竟在邓武军中张辽,可以说是对骑兵战术最了解的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