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四百二十七节 第一属国的光复

非和平崛起 第四百二十七节 第一属国的光复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3 来源:笔趣阁

“金圣熙,本贯全州李氏,生于黄海道平山郡。早年研习汉学,科举屡试不第,1894年进入培材学堂(后来的培材大学)就读,后参与独立协会运动,1899年被大韩帝国政府逮捕判刑。1904年获赦,曾作为高宗皇帝李熙的密使出使我国。共和二年年获得青州政法大学学士学位,共和五年、七年相继获得山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与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投身三韩复国运动。”余健合上夹子,看来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过在统调局的眼里,这样的货色才配他余大局长出手啊。

金圣熙像当时其他朝鲜年轻人一样,自幼接受汉文教育,企求考中科举,走一条仕宦的道路。他在家塾中学习儒家经典,并在1887年首次应举。遗憾的是到1894年为止,他参加的11次科举考试无一不是名落孙山(看来落榜生改变世界真是个规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鲜实行甲午更张。在这次改革中,科举考试被废止了。金圣熙生路已断,而转型中的朝鲜亟需外语人才,他为了做官,便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监理会在汉城创办的教会学校——培材学堂(培材大学的前身,当时朝鲜规模最大的新式学堂)就读。他在培材学堂学习英语,开始广泛接触西方人士、沐浴西方文化,完成了由儒生到开化派的“华丽转身”。于是,金圣熙脱胎换骨,并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1896年,著名开化派人士徐载弼从美国归国,创办《独立新闻》,组织独立协会,在朝鲜播种民权思想。徐载弼对金圣熙影响至巨,可以说是青年金圣熙的导师。徐载弼从1896年5月开始的1年时间里,每周都要给培材学堂的学生开展一次关于世界地理、历史、政治及西方启蒙思想的讲座,同时在他的建议下培材学堂内部也展开了名为“协成会”的定期讨论会,由讨论内容均为社会与政治改革问题,徐载弼经常亲临“协成会”指导。金圣熙是协成会的13名发起人之一,担任该会书记的职务,在徐载弼的熏陶下,金圣熙立志为民权与独立而奋斗。

1897年7月8日,金圣熙从培材学堂毕业,并以优等生作为毕业生代表对培材学堂师生、徐载弼及政府大臣及美国驻朝外交官发表题为“朝鲜的独立”的英语演说。此演说回顾了传统的中朝关系、因为甲午战争而实现的朝鲜独立及将来的朝鲜应该做些什么来挽救危局,被评为“这天毕业典礼上最有野心的作品”。此后他担任培材学堂的教师,并积极投身启蒙事业。

1898年1月1日,《协成会会报》创刊,金圣熙参与编辑工作,常在该报发表爱国文章。1898年3月,独立协会为排斥俄国干涉,召开万民共同会,金圣熙参与了这次盛大的群众集会,并在集会上发表了呼吁同胞团结一致守护主权的慷慨激昂的演讲,这可以说是他迈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在金圣熙等人不屈不挠的斗争下,高宗皇帝李熙不得不作出妥协,暂时放过独立协会,并于1898年11月29日任命包括金圣熙在内的17名独立协会会员为中枢院议官。

当时逃亡到日本的开化党人朴泳孝之部下李圭完、黄铁等潜回国内,与金圣熙等独立协会少壮派取得联系,试图利用韩国乱局浑水摸鱼,促使朴泳孝回国执政。金圣熙等被收买后,于1898年12月召开万民共同会,继续展开反*三韩殖民政府斗争,并且扬言要召还朴泳孝回国。当时独立协会会长尹致昊对金圣熙的激进冒险活动极其不满,评价金圣熙“很没理智,做事不计后果”。[9]朴泳孝是高宗的心腹大患,坊间亦流传开朴泳孝回国做总统或当皇帝等阴谋论,因此高宗断然对独立协会采取镇压政策,于1898年12月22日动员军队将独立协会召开的万民共同会强制解散,并于12月25日下旨取缔独立协会。

金圣熙曾经秘密来华,不过那次他是代表高宗皇帝李熙来天朝求救的,但是时机不对,自然也没有收获。他回国后为了生存他投身到一家美国公司驻三韩的代表处当起了二鬼子。共和元年,他因为发表了反对日本殖民政府的言论而再次被捕,不过很快就被释放出来,秘密保释他出狱的是日本内务省特别高等警察课的山口闻喜中佐,而山口中佐是出于何种目的而保释他出狱外人就不得而知了。他从此就从三韩的土地上销声匿迹了,直到三年多以后,金圣熙出现在上海,开始到处宣传三韩复国独立和朝奉天朝上邦的思想,拉拢了很多流落中国的三韩人。并在上海五角场成立了三韩复国独立联盟,作为创始人的金圣熙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会长,金九、安昌浩等人纷纷投奔金圣熙,在统调局的秘密资金支持下,逐渐建立了一支三千多人的三韩复国义勇军,转移到松原地区接受国防军内卫部队吉林纵队的训练。在中国方面的支持下,这支部队从流亡三韩人中大量补充兵力,日本为了贸易并没有封闭中韩边境,大批三韩义士从三韩来投奔,让这支部队滚雪球一样扩大,除了少量的国内夹带的资金,绝大部分还是要靠中国方面提供,所以金圣熙在联盟内确立“复国独立”和“朝奉天朝”的两大原则都很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他虽然没有像金九那样在军中任职,也不像安昌浩一样四处奔走宣传三韩复国,但是依靠统调局的支持和把持资金的分配权,一直将复联掌握在手里,而现在就是这条统调局养肥的狗为主人做贡献的时候了。

虽然洛东江以东以北还没有光复,日军还盘踞在釜山附近,但是三韩87%的国土已经在三韩人自己手里掌握了(如果不算中国国防军的话),建立三韩共和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匆匆昭告各国领事馆之后,汉城在元月建国之后,终于在共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举行了开国大典,只不过阅兵式上只有金九的第一纵队三个师(另有一个师维持首都秩序)和两三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不过以自大的棒子民众的眼光,这样的复**已经足以和日本驻屯军师团相媲美,三韩也可以向列强国家靠拢了,直到作为受邀出席阅兵式的国防军第22装甲师和第5机步师各一个团上百辆坦克、装甲车、牵引火炮驶过青瓦台前的时候,最乐观的棒子也不得不把他们和列强之间的距离拉开了一点点,免得让天朝上国嗤笑。三韩开国之后,中国立即承认了三韩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很快在中国的斡旋下,美国、德国、法国相继承认三韩复国的事实,英国也羞羞答答的把代*办处升级为公使馆,一个月之后除了日本和红俄之外,主要的国家都已经承认了三韩政权。

当然作为三韩政权的掌门人,金圣熙总统也宣布复联作为唯一执政党,确定了今后的两大国策“民族独立”和“朝奉天朝”。在金圣熙的国策演讲里,他把中国比作一位含辛茹苦抚养众多儿子(属国)的母亲,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这位母亲依然为了儿子而辛勤劳作,直到一个蛮横凶残的暴发户邻居强行打伤了母亲,夺走了儿子去当奴工,为了保护儿子不被残杀母亲违心的签下了儿子的卖身契(《马关条约》)。如今母亲虽然还不富裕,但是终于积攒了一点实力,从伟大母爱的角度出发,勇敢的和凶残的暴发户邻居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终于把一直在皮鞭下苟且偷生的儿子给抢回来了,回到母亲身边的儿子虽然还不强壮,但是身为人子的他怎么能看着母亲为了自己而和恶邻拼命,自己却袖手旁观呢?金圣熙讲到动情处,老泪纵横,他大声的向台下的各地士绅、商人、学生、士兵代表疾呼:

“天朝上国之前可曾剥削我们三韩?可曾夺我田地、淫我妻女、杀我父兄、掳我百姓,把我们的骨肉送去矿山当牛做马,以至于尸骸满谷,夜闻鬼嚎?”

“不曾!”

“天朝上国的军人现在可是为了我们三韩人摆脱倭人的淫威,而爬冰卧雪、甘冒枪炮,与凶残的倭寇浴血奋战乃至牺牲性命?”

“是的!”

“那我们三韩士绅百姓、军人学生、工农行商。告诉我,你们可愿意尽你们的一份心力,复我三韩故土、永奉天朝正朔?”

“愿意!”一片群情激愤的场面,场内的几个试图摆脱中国控制,力争三韩彻底独立的士绅不禁暗自摇摇头,但是也不能不一起举手高呼愿意,不然这韩奸的帽子就戴上了。心里暗骂金圣熙这个老匹夫,太过阴损,把复国和朝奉捆绑在一起问,一时之间谁能说不同意?这一声声愿意喊出口,今后再要反对朝奉天朝,那就是言行不一的小人了,丫丫个呸的。于是三韩的两大国策就此在全体起立、热烈鼓掌、一致赞同、无一反对的情况下圆满诞生。

这次演讲史称三韩的“国父三问”,三韩从此以天朝第一属国自居,对于后来光复的属国多有鄙视。虽然如此,吴宸轩对三韩军民不辞劳苦的在三个多月打通了西线两条贯穿南北的公路交通线,让国防军在三韩的洛东江前线以战代练,轮战练兵的计划顺利实施,一时间从丹东、满铺、惠山等地的铁路公路上中国国防军的军列军车如同走马灯一样来回穿梭,而两个空中优势联队六个轰炸机联队(其中四个是战术支援联队)也顺利的进驻了三韩南部的机场,没有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的日军,只能在洛东江前线用他们三寸丁的身材和比他身高还略微超过的重炮炮弹抗衡,果然是死的连渣都不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