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四百四十九节 一弹一星铸脊梁

非和平崛起 第四百四十九节 一弹一星铸脊梁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3 来源:笔趣阁

乌里雅苏台“后羿计划”基地,大城候张绍曾看到的是成片的厂房、研究所、宿舍和生活区,几乎是在大草原上拔地而起的一座新城,不过在任何一张地图上这里都是一片风吹草低的牧场。

“这就是797工程的生产基地了吧?”张绍曾问道“你们建设这么一座城市,那些建材都是哪里来的?”

“报告长官,我们这里从大战结束后就开始筹建,一开始是第七集团军的一个兵站,后来兵站撤销后,我们就利用这兵站和临时铁路从白音赛博运输建材和物资来,到今年已经是八个年头了,才有了这个草原城市。”

“嗯,你们辛苦了。你们对祖国和国民的贡献,虽然现在还不能宣传,不过一定会记载在我们国家的史册上的。”

“谢谢长官理解。”看着有点支吾的基地总务处长,张绍曾和蔼的一笑。

“马处长,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尽管说嘛。大家都是军人,痛痛快快的。”

“就是那些科研人员反应咱们的火箭都已经开始量产了,凭啥美国佬宣布他们发射了第一颗液态火箭,咱们的外交部不去澄清呢?”马处长一咬牙把干部战士们的想法抖搂出来了“要是不相信,咱们可以把“羽箭”火箭运到国内的大城市,发射两枚不就都清楚了?”

原来去年三月16日,罗伯特??高达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镇宣布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液态燃料火箭。其实在二十年代,美国,奥地利,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德国及俄国相继出现研究火箭的组织,二十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开始实验能到达高空及长距离的液态推进火箭。一群业余火箭工程师在今年更是组成德国火箭学会,而在四年后将会发射了一枚液态推进火箭(使用氧气和汽油)。看来797工程的科研人员和干部战士对于这个世界第一让迟到了五年的美国人摘走非常的愤愤不平,当然张绍曾明白他们这是出于一种集体荣誉感,而并非贪图个人虚名。

“光是科研人员的反应吗?我怎么觉得你们也有些牢骚呢?”张绍曾的话里话外已经让马处长有点吃不住了,就在他要请求处分的时候,张绍曾又开口了。

“马处长,你和战友们的心思我能理解,你们也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吗?这份爱国情怀是好的。但是我们作为干部就要从大局出发,如果宣布了我们的进度,那么敌对国家还会对797工程漠不关心吗?他们会不会寻机刺探甚至是破坏呢?我看这是一定的。我知道你们为了保卫797工程不怕流血牺牲,但是我们为了一个虚名让敌人掌握我们的虚实有没有必要呢?你说呢?”

“是,长官教诲,属下铭记在心,一定好好开导战士和科研人员。”

“嗯,爱国热情值得赞赏和保护,但是要脚踏实地,毕竟我们还是弱国。嗯,你的眼神是不是不相信啊?对,我们是打败了日本和红俄,我们也恢复了原来被清廷出卖的国家利益,但是我们还没有达到像英法美那样的水平,总体上而言我们还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初级化的强国,我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地位比起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强不了多少。所以这时候我们还有戒急用忍。不过我来的时候,总座特意嘱托我给诸位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和埋头科研的学者们表达他衷心的感谢,总座说你们的成果铸造了我中华民主帝国手里最有威慑力的长弓,你们的贡献绝不会被埋没,除了爵位和勋章,帝国的史册上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奉献。总座让我给你们送来了一幅字,希望你们能理解总座的教诲。”说着张绍曾把一幅照片从文件包里取出来,马处长当然明白自己没有资格去接总座赐给整个基地的书法,这幅照片正是总座题词的照片。上面四个工整刚劲的魏碑大字“帝国长弓”

“谢谢总座,谢谢长官。”马处长激动的双脚并拢,给张绍曾敬了一个端正的军礼,张绍曾也整理了自己的军装,一丝不苟的回礼。“长官,这是总务处拟定的今天的行程,您看?”

“客随主便,行程什么的你确定就行了。”张绍曾一摆手“不过,我要首先去一个地方,这可是总座的嘱托。”

“是,长官。请问您要去哪里?下官来安排。”马处长订的行程本来就宽松,只要在基地里,就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基地的烈士墓地。总座听说基地从建设到现在已经牺牲了76位干部战士,悲痛之余嘱托我来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他在烈士墓前上柱香,告慰这些国家英烈。替这些烈士修一座纪念碑,总座亲自题写的“国家英灵永垂不朽”碑文,你们一定要选最好的石料用最好的雕工,明白吗?”

“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马处长和负责接待的几位军官眼里噙着泪水,一起向张绍曾中将敬礼,他们的身影和远处发射塔上高耸的探空火箭一样挺拔。

“空军在经过论证以后,确定了发展一种小型而又廉宜的自航火箭的发展计划。这种火箭计划射程在250公里到300公里,可携带一个800公斤(1,760磅)的弹头,能够打击到特定的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自航火箭依靠很高的速度和超低空飞行来避开拦截的飞机和炮火。为了保密的需要,这个计划被掩饰的称为“概略射击武器”,或者在文件中称呼其为“防空用靶机设备”。在计划中自航火箭准备使用脉冲式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这种装置由标准咸阳兵工厂在去年研制成功,有关的资料空军已经在由总装备部获得。”张绍曾站在国防部的保密会议室里,面对总座、段总参和各位将领介绍他五天前视察797工程的情况。

“我们现在采用的脉冲式喷气发动机就像是一个小而旺的“火炉”,咸阳兵工厂决定使用这种发动机用于导弹的发展研究主要的因素是看上了其简单实用且成本低廉。它产生动力的基本原理是被吸入的空气在燃烧室内燃烧后向后喷射气流。被吸入到发动机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后被火花塞点燃,在混合物燃烧前进气口的活门急速关闭,燃烧产生出很大的脉冲推力从排气口冲出。在这之后进气口的活门再度打开以吸入空气。发动机每秒可以完成42个这样的周期。当然这种脉冲式喷气发动机还是一种比较简陋的发动机,它只能在较低的海拔高度工作,且维修和保养很困难,同时其进气口的活门很快的就会被磨损穿透。但是对于自航火箭这种一次性使用的武器而言,这种发动机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推力大—可以达到270千克(600磅)。此外,它可以使用低标号的汽油作为燃料,而不是使用宝贵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

张绍曾的介绍让参加会议的空军杨士海、魏礼煌他们都频频点头。虽然已经立项,但是发展飞弹的控制权一直不在空军而是在总装,他们这两位空军掌门人也并不是十分清楚其中的发展进度。吴宸轩很明白这种自航火箭充其量是针对敌方城市的面杀伤武器,或许可以造成恐慌,但是却很难导致实质性的摧毁,不过今后不能总是依赖基地的支持,爬科技树的最佳途径可不是寻找最短路径,没有一些技术储备和支撑的话,中国的科技发展将会走上畸形道路,最终会毁在薄弱的科技基础上,即使他完全能提供最佳的路径也难以避免,所以在国力日益雄厚的今天,帝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允许类似这种没有多少前途但是却能让科技队伍得到锻炼的项目上马了。

“我们的弹道火箭发展的怎么样?”段总参在基地的熏陶下,也明白这种看似便宜实用的武器其实是个鸡肋,倒是交给标准军工交易给德国人或者英美换点实惠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更关心的是有一定运载能力的弹道火箭,这才是797工程的核心。

“弹道火箭的试验原型在去年12月由一驾b4弹道轰炸机进行了空投滑翔试飞,并在圣诞节那天完成了自身动力推进试飞。第一次自身动力推进试飞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感到痛苦,它只飞行了1公里,并且原型机在这次试飞中失控坠毁。不过我去的时候,他们研制的滑道起飞的滑翔式飞弹倒是实验成功了,这种代号“小鸟”的滑翔飞弹是通过一套简单的导航系统飞向目标,依靠一套与飞弹一体的陀螺仪维持飞行的稳定,一个磁性罗盘控制导弹的方位,还有一个气压高度器控制其飞行高度。他的主要参数如下:翼展:4m(17呎8吋)总长:3m(27呎4吋)全重:2160公斤(4760磅)弹头重:850公斤(1870磅)速度:645公里/小时(400哩/小时,350节)射程:260公里(160哩,140浬)。可以预见在进行后续研究后,一定能研发出载重超过5吨,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飞弹。”

吴宸轩明白这种“小鸟”飞弹也是一种临时上马的独创性武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廉价武器。不过他的运载能力一旦提升到要求范围的话,配合上799工程研发的第一代热核武器,中国将第一个拥有实质性的战略核盾牌,在目前的条件下,几乎完全不用担心外敌入侵对新生的中华民主帝国的颠覆。有了枪再有了弹,在这个丛林世界里,who怕who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