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三十二节 肥城教案变乱起

非和平崛起 第三十二节 肥城教案变乱起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我在悠闲的调教两姐妹(好变态的说法啊)的时候,济南府已经翻了天,各个路口上都被官兵或者保险团的士兵把守,济南府更是大中午的四门紧闭,老百姓都圈到家里,这时候上街纯属没事找死,万一被当成乱匪给抓进去,岂不冤枉。布政使司也是大门紧闭,张炜咸不得不坐困愁城,派出去的几批戈什哈连城门都没摸到,穿公服的还好点,到了城门被告知袁巡抚钧令,济南府奸人作乱,谋刺朝廷命官,全城戒严,大索凶徒,一干人等除非有巡抚衙门的手令否则一概不得进出城门。没穿公服的几名贴身家人出了府就音讯皆无,大概齐都被人控制了,能有如此胆量和手段的无非袁世凯和济南商会的那些铜臭商人。手中无兵,无奈之下,张老大人不得不修书一封,示意师爷放信鸽传讯京城,老大人站在假山上看着家人放飞的两只信鸽扑棱棱展翅飞往北方,张炜咸不禁老泪纵横,但愿菩萨保佑,京城里的诸位清流贤达能接到信息,赶紧在朝堂上揭露此事,他袁世凯为了讨好几个满身铜臭的商贾居然私自动用军兵,还封锁省城,扰民害政,搅扰的地方不靖。正在思虑万千之时,突然两声枪响,眼看着刚刚飞到大明湖边的两只信鸽直直的坠落下去,把个张炜咸吓得一跤跌倒,一屁股正墩在太湖石的棱上,咔擦一下,当时就疼的两眼一抹黑,昏死过去。醒来时已是掌灯时间,这位张老大人听着身边的老家人和郎中在谈论,也没慌着睁开眼,想听听自己的病情到底如何。

“方郎中,你可得瞧仔细了,老大人身系朝政,万万轻忽不得。你不是说老大人有骨折吗,为何不见你给我家大人打上石膏绷带呢?”

“张管家,老夫行医也是三十多载,这点问题还能瞧不出来吗?老大人是优思过度,又有喜悲刺激,一时目眩才会跌倒,不巧的是偏偏尾骨骨折,如何打的了石膏,用了药静养百日自当痊愈,只是这今后房事只怕就...不过老大人已过耳顺之年,这房事嘛还是惜福养身的好。”

听到此处,气的张炜咸当时就诈了尸,坐起来就要大骂庸医误人,老夫我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有所为,正是享受第二春的好时光,你个庸医居然说老夫房事的不行了,简直是婶可忍叔不可忍,老夫不行了,那刚刚娶进家门的还是二八娇*娘的八姨太难道便宜了你个糟老头子不成。奈何一起身牵动了尾椎伤处,疼的张老大人眼前金星乱窜,一口气没上来又直挺挺的轱辘到床下。把个管家吓得不轻,还算是张炜咸运气不错,当场有方郎中在,一番针石汤药,总算是捡回半条命,当然半身不遂就非药石所能挽救的了。

好歹我第二天吃饱喝足,没事和度娘返回标准厂里,顺便报官好处理一下被我生擒的两名凶徒。昨天晚上,度娘用两粒诚实胶囊就叫两个意志薄弱又被吓得半死的家伙都交代了,两人和被打死的大师兄都是上海滩上青帮不知名的小字辈,受到帮中长辈的差遣,来济南出趟红差,至于那十二个拿刀枪的家伙是本地人,他们来到济南就住在长清的一个小村子里,这十二个人就是来接他们的当地暗桩带来的,说是什么大人吩咐的,这些人也是和他们的目标有私仇,所以他们全力配合他们不求报酬但求能杀人泄愤,反正不分他们的酬劳,所以大师兄也没反对,据他们反应,大师兄说过他们都是八极门的功夫底子,而且都有点年头了,看样子原来也是干过江湖买卖的人手。问明白差遣他们的长辈名号,就让度娘帮他们休息了,十二小时内就是被烧烤了他们也醒不过来。今天正好报官,下午让官府的衙役捕快们劳动一下,省得度娘自己提着两个百八十斤的壮汉进城,吓坏了小朋友什么的。果然济南府的刘大人这次没让我失望,从缉捕凶徒(在我的指点下,去我乡下的老屋提人),到开堂公审就只用了两天。袁世凯得知我没死,还生擒了凶徒两人,击毙了十三人,不禁对我的护卫力量感到咋舌,我不得不用两只改了9mm口径的驳壳枪交差了事。当然度娘的枪法也着实让袁世凯的护卫们大吃一惊,毕竟当时的国内枪法如神的还不多见,至于像度娘那么个小姑娘居然手把两只盒子炮左右开弓,二十发打掉一百步(八十米)外的十五个靶子,而且中间的五个靶子上都是胸口一个洞,眉心一个洞(其他的都是眉心开了第三只眼),让痴迷枪械的张勋惊为天人,直接就打算拜师学艺,好歹拿一支大红九驳壳枪打发了他,至于那另外一支驳壳枪贿赂了谁,我就不得而知了。

此事前后不过半个月,济南府又恢复了以往的繁华与平淡。只是张老大人半身不遂还坚持理政让不知情的百姓感叹果然是勤政的清官,而那些士子和候补们都直撇嘴,老不修的口水都打湿了半扇衣襟,还死抓着印把子不放,真是个要权不要命的官迷,不知道多少年轻力壮的等待着为国效命的好位置吗?当然反正张老大人的下面也没啥用了,就不如连家里的几房佳丽也一起让出来,免得佳人独守空闺。不过张炜咸带病坚守岗位的事迹让清流首领翁同龢甚为感动,特别是在他刚刚要和清流们商量给张老大人请个双眼花翎、全国官员系统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之类表彰的时候,储秀宫传过来的一份折子和附着的粘杆处的密报转到了军机处,让老翁自觉地被慈禧扇了一记重重的耳光。于是被张炜咸老大人的英模事迹感动莫名的翁同龢与其他的清流联名上奏,弹劾贪赃枉法,意图不轨的山东布政使张炜咸。老张的学生门吏们纷纷第一时间发表檄文声讨欺世盗名的恩师,远在湖北的家族也开了宗族大会把身为族长的张老大人从宗族里开革,死后不得葬入张家祖坟。朝堂上的动向永远比旨意来的快,张炜咸老大人做了最后一件他还能自己做主的事情,在将他革职查抄,发配宁古塔为奴的圣旨传到济南府的时候,一盒子福寿*膏兑着白酒让张炜咸老大人驾鹤西归,永登极乐,也让未能送张老大人刺配宁古塔最后一程的我深表遗憾。愿他能得到孔老二先师的原谅,少抽他几记耳光吧,阿门。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0月29日,英国传教士卜克斯由泰安返回平阴,义和团民孟光文(茌平人)、吴方成、吴经民(均系肥城人)、李同官(长清人)等13人,因教民欺诈平民,在肥城县张店街(距平阴境20里)路遇平阴县城南关基督教堂英国传教士卜克斯,将其挟至平阴、肥城交界的“四棵树”处杀死。案发后,巡抚衙门命“严缉凶犯”。此事惊动了英国的领事馆,参赞大人也给我传来了信息,英国人看来对大清国的官吏也是失望透顶,萨默塞特参赞甚至希望我动用江湖力量尽快处理此事,看来是动真格的了。义和拳已在西三府的乡下飞速的传播开,甚至越过济南府向西南的泰安、曹州、兖州、沂州等府县传播,不过尽是些装神弄鬼的把戏,我还特意请教了刘韩二位镖头,他们对义和拳也是有所了解,知道他们是白莲教的分支,不过张乐行主持之后,义和拳通过联村联防,练拳健体,施符治病等手段迅速扩张,现在已经是大半个山东的乡村都成了义和拳的天下,现在已经开始干预政务税收。很多县的政令不下乡,税赋不上县,县城与乡下已经被分割开来,但是大清国的这些鸵鸟官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而袁世凯虽然意识到义和拳的问题,但是对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平肥教案正是个机会,保险团虽然也曾经在保镖过程中与拦路的蟊贼发生过枪战,但都是以多打少,以快枪打棍棒锄头,用杜子成的话说“那不叫打仗,那叫行刑。”我当然知道后来的历史,明年的2月7日,地方清军和武卫右军先后将孟光文等5人逮捕,解至省城审办。英国派驻上海副领事伯乐来济南“会同审办”。老袁也会亲理此案,判孟光文、吴方成绞刑,吴经民监禁,庞蒸木杖刑,李同官因瘐死不再追究。在伯乐的要胁下,巡抚衙门赔偿教会白银9000两,允购地5亩扩建平阴县城南关总教堂,责令出事地点群众集资为卜克斯营建“纪念碑”一座,将泰安府候补知府曾启埙参处,肥城县知县金猷大革职,永不叙用。且不论此事的是是非非,但是从此以后袁世凯才改抚为剿,大肆屠戮义和拳的。

现在我好不容易把西三府的经济通过商会带动起来,当地的官府或多或少的也被商会所左右,减少了以往一味残酷压榨的策略,懂得养鸡下蛋了。如果义和拳蔓延开来,明年一年山东的经济一定会陷于崩溃,而济南商会的大多数原料和市场都受到了义和拳的巨大威胁,况且义和拳也并非像红色史书上记载的完全是群众自发的爱国主义反帝运动,恐怕更多的是封建会道门和迷信组织盲目的或别有用心的围剿洋教和一刀切的反洋人。从经济层面上讲,是农村小农经济对市场经济的一次反攻倒算,而且发展到后来完全成了打砸抢烧的反*社会的骚乱行为,居然还得到那个缺心眼的清政府和慈禧老娘们的支持,企图祸水外引,结果玩砸了,不光把洋人招进来了,还搭进去两亿两白银和一座北京城。为了不让这股浑水搅乱民族觉醒的步伐,我和孟洛川等商会的首脑们一商议,决定应萨默塞特参赞的邀请,向袁大巡抚请战,派出保险团协助地方军队清剿平肥教匪。看来咱也得当一回被红色教科书上批判的狗血喷头的资产阶级反动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