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九十一节 江浙齐鲁携手进

非和平崛起 第九十一节 江浙齐鲁携手进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我荣家与吴大人共进退,唯吴大人马首是瞻,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和刘家争个是非曲直。”荣家兄弟毕竟是年轻人,虽然在商海打拼多年,但是热血仍未熄灭,无疑这番表态把其他江浙商人都晾了,若没有其他人跟进,这荣家恐怕就成了江浙商会里的吴党,容易遭人杯葛啊。

“荣家兄弟所言甚合我意。”朱志尧早就没有撇清的机会了,他的厂子几乎是在标准厂一手扶植下建立的,这一点江浙商界无人不知,所以这家伙也很赶眼神的表了态“吴老弟虽然贵为一省藩台,但也仍然是我商界中人。远的不论,就说我的求新厂,要是没有吴老弟的大力提携,现在不过是个大点的铁匠铺子而已。都说同行是冤家,吴老弟的心胸实在是让朱某人心服口服。没说的,既然这案子是洋人爪牙坑害咱们民族商人,那就不是荣家一家一户的事情了,这洋人和洋奴们尝到了甜头,包不齐下一个就轮到谁家遭殃,所以我提议江浙商会的同仁在此事上一定要和吴老弟步调一致,哪怕捧个人场,也得让洋鬼子好好瞧瞧咱们中国商人的风骨。”

“好。”“说的对。”“不能让洋鬼子和二鬼子们白白欺负咱们商人,跟他们斗到底。”

江浙商会的同仁也很场面,都纷纷赞同此事,连陆老爷子都频频颔首,“刚刚同仁们群情激奋,老朽也细细琢磨了一下,是这个理。”陆老爷子一开腔,其他人纷纷降低了音调,听老爷子的训示“这官司不光是八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在此事上给洋人个硬钉子,或许今后很多事情就能有个转机。而且这官司最难的就是海外取证,既然吴老弟都替我们这些江浙商人照顾周全了,咱们本乡本土的怎么能袖手旁观呢,老朽忝为商会的话事人,给诸位打个商量,每家出银子一万两,凑个十万两的律师费,支持荣家打赢官司如何?”

“没说的。就按陆老的提议走着。”江浙商会的诸人哪个不是家财万贯的主,一万两听着不少,其实也就是在秦淮河几顿花酒的消费而已。荣家倒也不差这十万八万的银子,但是背后有江浙商会和吴宸轩等众人的鼎力支持与以前自己兄弟俩单打独斗的差别可就大了,顿时觉得胆气横生,更是决心要讨个公道了。

“此事先议到此处,待有了消息,我会电告诸位前辈的。”吴宸轩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谈,自然不愿多纠缠此事“刚刚陆老提到了江浙商会和山东商会的联谊,在这里我想先请孟大哥给大家讲解一下山东商会的一些条例,让大家做个参考。”

孟老大接过去,将原来济南商会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商会的一些条条杠杠的给大家细细讲解了一遍。江浙商会的众人听完之后,大为感冒,我们几个山东商会的理事分别回答了江浙众人的问题。首先是代表会员和衙门打交道,不光能省下几成的摊派银子,而且有些事情官府也不好做的太过火,毕竟商会人多势大,关系也是盘根错节,不到万不得已相信官员们也不愿意找不自在。其次是茶话会这个平台,既有商界精英的悉数参与,又有会员的限制,而且还提供一些商机和价格与物流趋势,实在是讲求实效的商界大佬们心目中完美的交流平台嘛。再次还有各地驻庄的优势,这会员到了各地再也不用自己东奔西颠的求告无门了,办起事情来自然是顺当许多。最后这商会还要提供会员仓库,建立同业拆借平台等等细节,简直就是为了豪商们量身定做的一般。江浙商会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会,多少都有些以大欺小、强行摊派的事情存在,所以商会中人也未必对这个平台有多少归属感。听完了孟老大的讲述,江浙众人才明白,同样是一省的商会,但是山东商会的作用和功效,早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时间江浙商会的众位贤达竟有种恨不能生在山东地的想法。

这样的变化逃不过孟老大的眼睛,他悄悄的和吴宸轩两人对了个眼神,两人眼里的笑意如同偷了母鸡窝的小狐狸。果不其然,在随后晚上的宴请中,陆老爷子和两位江浙商会的名宿提议,其他人附和,一致要求仿照山东商会的模式改组江浙商会。吴宸轩这厮自然是不可能放过这个插足国内工商业最盛行的两江地区的机会,主动提出来山东商会和江浙商会间建立互通平台,两家的会员资格互相认可,定期派人互访,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甚至人才等等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平台内的鲁商浙商都具备同等的会员资格,享受对方商会会员的一切待遇。这次被称为后世历史称为“鲁浙合流”的访问首日在四喜楼的车马喧嚣中落下了帷幕。

次日的大观园之行,让经营百货业的马静斋马先生大为赞叹,没想到他上次欧美之行之后,还在脑子里酝酿推出的百货商店业态居然已经被大观园商场远远的抛在了身后,也就是济南府不是海港城市,如果上海早一年出现这么个百货业的怪物,自个的金城百货店就可以直接关张大吉了。当下拉着吴宸轩和苗二哥洽谈三家合作起在上海的静安寺开一家同样规模的大观园的意向,原来的账房老吴已经成了大观园的执行董事,这些问题就让他和苗二哥烦心吧。吴宸轩这厮和孟洛川、乐镜宇几位带着陆老和荣家兄弟、朱志尧他们一行直奔泺口的标准厂。现在的标准厂几乎已经成了组装车间,原来的厂房结构已经不能适应需求,经过度娘的科学设计,几个仓库和车间都用传送带连起来,电动流水线提前上了台面。厂房里再也看不见油污遍地、污水横流的场景,济南青铺就的石头地面,混凝土足足铺了三十公分厚,这样的地面就是安装万吨水压机都不成问题。地面一色的浅灰色水泥原色,用油漆刷的红黄蓝三色的区域规划和箭头标示,工人一个个身上穿着的是统一的保险团样式的浅蓝色茄克工装,胸前还别着金属编号的牌子,头上都带着刷了清漆的柳条盔,蒙着防尘的纱布口罩。一个个在工位上或站或走的跟着一个个传送带或者悬挂轨道上缓缓运行的机件,从统一制式的工具车或工具箱里取出一个个的螺栓、配件装在固定的位置上,速度飞快、动作娴熟,如同电影的快镜头,旁边就是推着车子按照标线来回巡视的送料工,那个人工具箱的配件减少到一定的数额,自然会有一个基数的配件送上,安装和送料的两人连个眼神交流都不需要,一切都是程序设定好的一般。如果说还有不太程序化的工人,那就非带着红袖箍,挎着检测仪器随时抽检的检查员们莫属了。他们随时的抽检半成品,把存疑的物件都移出生产线,放到车上推回去检测,要是合格的话自然皆大欢喜,要是不合格那就是从扣工钱到辞退都有可能了。从一个个框架到成品,从二层的巡视通道上看的一清二楚,走出最后一个缝纫机车间,看着从电动传送带尾端被装箱的一架架缝纫机被送到成品库,这边一辆辆平板车的送进去,成品仓库的另一头开门冲着码头,小清河上的货船就在码头上排着长龙,平底托盘车一箱箱的搬运,一艘小船装满就接着启程,过程中没有丝毫的纠缠忙乱,显然这样的流程不是一天两天了,经年累月的运作才能培养出如此娴熟默契的装卸。本来神态轻松的江浙诸人看完整个过程后都沉默不语,其实这些商界精英只要简单计算就不难得出我这个厂子的出产量,虽然不知道利润率等指标,但是如此庞大的产销量加上独门生意的优势,这里面的利润想想都让人醉了。

“我们这一辈啊,老咯。”陆老长叹一声,想想自己和陆家两代子弟不弃涓滴的艰苦创业,才打拼出.纺织的今天,而这个标准厂不过是建厂两年多的新买卖,看样子无论销量利润早就不是.纺织能望其项背的了,在钦佩之余不禁有些意兴阑珊。

“陆老是老骥伏枥,晚辈等还指望陆老给指点照拂呢。”吴宸轩自然也看到陆老的情绪低落,连忙出言开解。

“就是嘛,你老哥不过年长我两岁而已,没见我现在早都不称老朽了,你老哥至于一竿子打落一船人吗?”孟老大佯装忿忿不平,其实也是在请将不如激将“你老哥才来济南府一天就觉得混不下去了,我这两年来天天守着宸轩这个怪才,眼睁睁的看着他白手起家成为齐鲁第一大商家,照你老哥的样子,我还活不活了。”

众人会意的笑声中,陆老也神采焕然,不服老的劲头又窜了出来,当下决定也从标准和求新厂订购一条缫丝生产线,打算在温州一带扩建一座.三厂,一统浙江的丝织市场。

三天后,江浙商会诸位豪商大贾带来的厚厚一打银票变了一摞合同协议,虽然重量上未必有了增加,但是其中的打着跟头往上翻的惊人利润在日后才会逐渐显露出真容。江浙商会众人来时的些许轻视,些许忐忑都已经化作大干快上的豪情壮志。江浙商会的同仁们返回上海后,平地掀起一股鲁沪商界合作的风潮,建成的合作项目无数。未来我进军江浙的时候,可以说是旗开得胜、水到渠成,究其根底,未尝不是今日齐鲁江浙商会大碰撞结出的硕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