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一百一十三节 进京之前先准备

非和平崛起 第一百一十三节 进京之前先准备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额,明天召老弟你进京面圣?”端方最近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整日里在大明湖上包了条游船,听听京城来济南拜码头的几大班子唱堂会,闲暇钓鱼吟诗,还在秋柳诗社结识了几个饱学之士,舞文弄墨的很是悠闲。

“是啊,不知抚台大人可有京城的消息?现在下官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秋收大忙的季节,朝廷如何会召我入京啊?”吴宸轩其实也通过庆王爷和商会的暗桩知道了点信息,但是需要多方印证一下。端方已经是半隐退的状态,加上本旗的老大*荣禄已经挂了近一年了,眼看自己也任期将满,更不关心朝中的动向了,所以吴宸轩这一问,倒让端方意识到自己还算是一省的抚台,也有点太闭塞了。

“朝中倒也没听说有什么不利于老弟的言词,眼见着上半年淮河大涝、河南大旱,只有山东还算丰裕,只怕是朝廷惦记山东的钱粮,要咱们想办法多给朝廷分忧啊。”端方也只能瞎猜,别说毕竟是当着一省书记的角色,这瞎咧咧也能沾边,确实是政治觉悟颇高的政客啊。

“啊,既然如此,下官告退,赶紧回去整理府库账目,看看还有多少可供调拨的钱粮,为朝廷分忧解难是我辈官员的分内之事,不好懈怠了本职。”

“吴老弟果然是公忠体国的能臣干吏,老实说,刚到任上老哥我还担心着你老弟军功彪炳,年纪又轻,生怕两厢难以调和,谁知道和你老弟共事数载,方知吴老弟为官方正、忠心报国、对于我这个上官也多有臂助,和老弟相处的几个年头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听老哥的意思,怎么不打算再留任一届了?莫非有什么神仙下界要为难与您?”

“没有的事,老哥我还有自知之明,说什么垂拱无为的,都是哄上面的,咱哥俩就不玩虚的了,老哥我做的最正确的就是不贪权、不争利,有老弟和一众官佐的同心协力,这山东府就是大清国的世外桃源。人要惜福,老哥我当了这两年的安乐官,这辈子,够了。”端方本来也是在敷衍吴宸轩,但是说着说着也动了真情,干脆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个折子,递给吴宸轩“看看吧,老弟。哥哥我该退了,再霸着这位子就要不落好了。老哥最后能给你老弟和山东父老做点善事,就是力荐你老弟接老哥我的位子。”端方说着又不好意思起来,继续说道。

“都说烈士暮年,老骥伏枥之类的,老哥我临了也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商量。”

“老哥您尽管吩咐,小弟照办就是。”吴宸轩拍了胸脯,反正知道这端方的仕途也不可能就此打住,接下来署理两江,其后,他还将调任湖南巡抚。两年后被召回北京,升任闽浙总督,未及上任,便被派遣了更为重要的任务,出洋考察宪政。回国后还要升格当全国文帅的第二把和第一把交椅---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在直隶总督任上,因为没处理好和小德张那些阉党的关系,因为福生照相馆借着端方府里人的身份偷拍慈禧入殓的照片,被抓获后纠缠上了端方,被权阉们鼓动清流对端方进行攻击,压垮了端方的防线,摘了他的顶戴花翎。端方由此创下了两项之最,最短命的直隶总督,最早因偷拍事件落马的官员。

“就是商会办的那个商会图书馆,老哥我倒是没有意见,齐鲁的文人雅士们对图书馆这种大兴文风的雅事上心的很,但是对冠名商会二字很是不敢苟同,这你也理解,啊,咱们山东是儒家故土,自古讲究耕读传家,这商贾之事从管仲那时候起就被这些文士颇为鄙夷,若这图书馆能改名山东大图书馆的话,自然就更能让各方都满意了。”

虽然吴宸轩心里嘀咕“我怎么觉得商会不满意呢?”但是脸上却没有任何不耐烦的意思,反而一副受教的表情“倒是小弟孟浪了,这图书馆里里外外都是商会掏银子的,也就顺口叫了商会图书馆,其实左右不过是支了万把两银子的小事情,老哥既然说到了这里,那就一事不烦儿主,请您挥毫题个匾额,今后就把您的墨宝留在济南,让子孙后代都瞻仰您教化万民的心血之作。”吴宸轩心里了然,离开商会这个图书馆就是个无底洞,谁家有钱搁的住这么糟蹋啊。既然不担心图书馆会姓了爱新觉罗,吴宸轩也就做个顺水人情,给端方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算是表彰他没有给自己捣乱的功劳,这一点上端方比起铁良、良弼之流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端方其实还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和省立图书馆的创办人。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开创者,在外国考察时,见国外名都均设有官方公共藏书机构,民众教育普及,使他耳目一新。遂奏请设立公共藏书机构——图书馆,成为创办图书馆、发展图书馆事业促进派。我国最早的几个官办公共图书馆,如江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等馆的创立,他出力甚多。为完成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过渡,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保存中国古代文献亦有贡献,光绪三十三年江南藏书家丁丙经商失败亏资百万,欲售其藏书。他恐“八千卷楼”重蹈“皕宋楼”复辙,奏请政府以75000大洋尽购丁丙的藏书,藏于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可以说端方也算得上科教兴国战略的首倡者。在文化传承方面很值得后世那些教育口的官员尊重,至于那些能把教育当买卖,不,完全是披了官皮的绑匪,手拿印把子,劫财害命比起山匪水贼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后世只有穿路政制装的车匪路霸,着执法服色的泼皮无赖,却不见专职据山设寨、拦路劫财的土匪惯犯,原来是业务水平都比不上一帮玩笔杆子的大腹便便的官吏,一个个都羞愧难当,弃恶从善,也混进人民*公仆的队伍里当起了公*务员了。

看来端方这里,一个牌匾就算打发了,吴宸轩也就赶紧开始自己下一步的准备工作。李安达也算是仗义,虽然现在老佛爷的宠爱已经放在梳头匠小德张的身上,但是李大总管还是老字号的大太监,宫里的大事小情还是难逃他的法眼,这不李莲英大总管有点宿疾,每月都要到同仁堂去针灸汗蒸一番,调理残躯。突然下旨召我进京的来龙去脉,也就随着按摩搓澡时候的闲谈透了个底掉。话说虽然吴宸轩安排了李总管和庆王爷一明一暗两个帮手,但是架不住得罪的人也多了去了,光是挡住的想去山东捞油水的清流、满官和各位京官就不下数十,挡人财路若杀人父母,加上之前荣禄的旧部,里面也少不了袁世凯袁大头的暗手。借着“以鲁税补河工”的动议,手头紧巴巴的户部先开了头,一时间山东在朝廷里成了香饽饽,协饷、河工、盐道、漕运、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赴德国专使道歉团的差旅费都打算拿到山东去报销,理由是拳匪起自山东。“冤有头债有主,南下过河是政府”,北京城里一时间群情激愤,一副南下吃大户的伙势。

吴宸轩已经有了情报,自然不会没有应对。一时间山东春旱夏涝,粮食减产绝收,百姓流离失所,加上前一段的黄河决口,灾民逾万,各个州府都上奏朝廷要减税要赈济,说的跟马上就要爆发第二个太平天国似的,一时间朝廷里也摸不着头脑,只得先派出监察御史前来巡视,等他们吃饱喝足,拿了银子回京复命,秋税都过了,看看朝廷还怎么加收摊派。

现在分驻各地的武翼新军也都练兵扩军,新兵训练也已经实现了规范化,三个月的集训,分配各部队,然后提士官再进老营集训,军官基本上都有天津武备和几家讲武堂的正规毕业文书的。现在一个协的编制显然已经不足了,武翼新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次大整编迫在眉睫。

“总统制到。”吴宸轩这厮穿着一身武翼新军的军官装,虽然没有佩戴任何军衔,但是袖口、领章以及大盖帽檐上的金绣万字纹,就在红果果的告诉列位军官,这位才是咱们的正牌老大。会议桌两侧军官左右排列,这时候都是立正肃立,帽子放在身侧的台面上,笔记本和钢笔摆的整整齐齐,白手套贴裤缝,双目平视前方,一副委座驾到的架势。

“全体都有,坐下。”随着当日值星军官何大壮的一声令下,哗啦一声全体军官都坐好,连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大老粗贺老八都严格的遵守军容军纪条例的规定,坐姿一丝不苟。

“下面宣读整编方案。请注意纪录。”何大壮接过师爷递过来的一个文件夹,在吴宸轩的示意下打开,清了清嗓子,宣布道:

“武翼新军整编方案如下:步一标、步二标、步三标、步四标扩编为武翼新军第一至第四混成协,原各标标统肖明峰、吴子玉、杜子成、吴禄贞及下属标本部军官均提升为协本部军官。原炮标拆分,第一至第四70山炮、77野炮混编中队扩编为对应各协炮兵标,纳入各混成协编制。以第五混编中队扩编为炮兵训练基地,原炮标标统贺老八任基地司令,负责炮兵新兵培训工作。原炮标特编榴弹炮中队扩编为武翼新军直属炮兵标,原炮标标副张绍曾任直属炮兵标标统。辎重标第一至第四中队扩编为对应各协辎重标,纳入各混成协编制。原辎重第五中队扩编为武翼新军后勤训练基地,原辎重标标统杨士海任基地司令。骑兵标暂不改编,改为武翼新军直属骑兵标,旭烈兀(热布丹嘉仁送来的一个马夫头,上了士官培训班后,主动要求加入武翼新军。)任骑兵标标统。直属标的编制不变,仍由何大壮任直属标标统。”

眼见着升官人人有份,这帮人的腰身一下子好像有些塌陷,吴宸轩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敢情这帮家伙都在担心自己的位子,一帮官迷!鄙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