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一百四十五节 两淮崩坏谁堪用

非和平崛起 第一百四十五节 两淮崩坏谁堪用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这次秋操和历史上的河间秋操大不相同,作为北上进攻的第二镇在武翼新军一个标的帮助下,几乎是兵不血刃的打开通道,而作为防守方的第三镇不仅步兵损失惨重,炮兵骑兵更是几乎全军覆没。如果不是阅兵典礼后陆军部大臣铁良就已经先行返回京师,同为阅操大臣的袁世凯都不知道自个的脸该往哪里搁。

饶是如此,各国驻华武官、中外记者、各省代表等487名应邀观操,这回儿不光曹老三的面子彻底被踩在脚下,连名义上获胜的王英楷也难得露个笑脸,整个北洋被武翼新军的表现给硬生生的弄成了绿叶。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首席记者莫理逊虽然写了多篇通讯报道,大肆吹捧北洋军在河间府举行的秋操,但是各国武官和记者可不是瞎子,武翼新军从此和北洋并列大清的军界双壁,再也没有几个人好意思说武翼新军是团练了。当然有得必有失,虽然老佛爷一直希望能有一支军队和北洋分庭抗礼,但是真等武翼新军崭露头角,叶赫那拉氏却也禁不住有些惶恐,毕竟两支军队都是鲜明的兵为将有的军阀,而且还都是汉人掌兵。至于朝中亲贵和清流们,不管是那支军队崛起,只要不是我辈中人,一律扣上一顶拥兵自重的帽子再说,倒也没有什么可以避锋芒的。至于北洋一脉,吴宸轩其实很是矛盾,既想韬光养晦,但是又很担心北洋过于轻视自己,又是一个直隶一个山东的作邻居,一旦被人挑唆,可能轻启战端。如果北洋和武翼新军两家发生冲突,不管武翼新军是否获胜,其结果都未必有利,日本人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凭借一个川岛可阻止不了小鬼子的毒计。

这次河间秋操,出征之前给肖明峰面授机宜的时候,吴宸轩就提出来要争取一切机会立威,除了何大壮的特种兵小队和不要轻易暴露实力之外,其他的尽量施展就是。这也是为什么不让更有带兵经验的杜子成和吴禄贞带兵参加的原因,这两位持重有余,表现不足,而肖黑子是那种人来疯的性格,表现.超强。这种吓阻敌人的任务交给他,才是轻松加愉快。只要能给武翼新军争取两到三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地盘扩大一倍以上,吴宸轩自信等到大清寿终正寝前的日子里,只有自己欺负别人的份,断没有哪一支国内势力敢掠自己的虎须。至于何大壮被派遣其实一方面是利用特种兵的侦查技能为武翼新军寻找战机,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对方的过度刺探,同时也要监视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至于不稳定因素自然是号称徐小扇子的徐树铮,不过又铮的存在,不仅让北洋和武翼新军的沟通有了渠道,能避免真的擦枪走火,而且从徐的口中说出的武翼新军的情况更能取信于北洋诸将,从而让他们不敢低估武翼新军的实力。

秋操虽然落幕,不过应各国使团的要求,武翼新军的这个标和配属单位都没有立即返回驻地,而是临时加上了一场观摩表演和场外交流。不用说,日本、德国、俄国和英法美这些列强中都不乏有识之士,新武器新战术的优势和不足不是一场秋操就能展示的,反正秋操本身就是在德国教习的组织下实施的,临时加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袁世凯见自己这个名义上的东主依然被晾在一边,面子上实在敷衍不过去,干脆宣布因为各地匪情严峻,命令第二镇第三镇速速返回驻地,剿灭乱匪、绥靖地方。

直隶河南的匪情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最大的乱党乔大炮正在全力支持的泰州起义实际上已经烟消云散了。现在的泰州城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过陶成章和几十号革命青年被关押在府衙的地牢里,而那些青帮子弟则被关押在城门附近的城隍庙里。现在人心思定,百姓们不管是革命党当权还是大清国主政,日子总归是太平的好。不过也有人不希望这种太平日子过下去,比如当了革命叛徒的童虎臣童营座,若是吴宸轩要阴他,只需要一句话,他就得陪着被自己出卖的革命同志一起被枭首。所以这些日子自觉的已经没什么可以出卖的童虎臣坐卧不宁,生怕被吴大人给一勺烩了。前日里去知府衙门请示,是否把被抓获的乱党一起枭首报捷,却被武翼新军的卫兵挡了驾,天知道是不是吴大人已经对自己动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心思了。

这一日童虎臣再也靠不住了,把李锦请到运河边的酒楼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狠狠心拍出五百两的银票,恳求锦鲤兄弟给指点迷津。

“李兄弟啊,哥哥我这几日来思前想后,总觉得不踏实,你是大人身边的近臣,对吴大人的心思自然比哥哥了然。还请老弟给哥哥我指条明路。哥哥在这里谢过了。”童虎臣说着就要离席下拜,李锦身手敏捷的给架住了。

“哥哥说的哪里话,小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小参谋。俗话说得好,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李锦当然明白这位童大人折节下交的用意,不过和自己任务也不冲突,所以乐的虚与委蛇“哥哥不妨说说你的想法,小弟帮着参谋一下还是在行的,反正我本来就是机要参谋。”

“老哥我主要是担心朝廷里的衮衮诸公不肯放过哥哥我以前做的错事,本打算讨要些乱党来杀头,以表我忠于朝廷的心意,奈何难以见到吴大人当面剖白心迹。”

“这事情我倒是明白一些,这些乱党中可能藏有乱党的重要头目,吴大人自然要顺藤摸瓜,当然不会让你胡乱砍了交差。不过老哥的想法也不差,终须斩杀一些乱党才能彰显我朝的镇反决心,也对朝廷是个交代。”

“正是如此,要不我们搜捕些帮着对抗大军的刁民来?”童虎臣情急之下就打算杀良冒功,反正在大清国这也是武官升官发财染红顶子的不二法门。

“对了,那些漕船怎么还停在河道上?”锦鲤没有回答他的试探,反而走到窗前看着运河上往来的商船。

“呃,船工倒是有,大多在岸上看着船。不过船东大多是青帮子弟,还没审理过,不敢随意放掉,过几日自然就处理清楚了。”

“嗯,大军过后,粮食军火运输都要用船,暂时征用这些船应应急,不知道童大人是否做的了主?”

“征用?好,其实也不必征用,这些船本来就是给乱党送军火粮食的,按律抄没也不为过。再说那些船东都是青帮,在城隍庙压着呢,还有人敢说半个不字?”童虎臣突然眼前一亮,对着李锦一拱手“哈哈,李锦兄弟,多谢你指点迷津,老哥我欠你个大人情,以后有什么吩咐,老哥我定然不会推辞。”

“唉,老哥言重了,再说我只是想为大军粮草转运献计献策而已。至于这镇压乱党的功劳,自然是大人您居功至伟了。”两个贱人相视大笑,把门外的两名卫兵吓了一个哆嗦,心里却对这位李参谋敬佩有加,心说这位大概今后就是咱们的二当家了,断不能惹他,不然“小白脸子,没有好心眼子”,自己的小命要紧啊。

第二天夜里果然出了大事,上百名被囚禁的青帮子弟不知道得到哪位大侠的搭救,居然冲出城隍庙,企图翻城逃脱,还好童虎臣童大人巡查时发现及时,调动一个队的自强军在瓮城里把乱党团团围住,不由分说一阵乱枪打过。这一夜,周边两三家旅店喂马的大铡刀都被大兵给强借了去,在瓮城里绮丽咔嚓的忙活了半宿,第二天还铡刀时,旅店主人赫然发现,上好钢口的铡刀都卷了刃,而且血腥气挥之不去,要不是天气变凉,只怕苍蝇都要吹响集结号了。

天刚蒙蒙亮,四里八乡来泰州赶集的农人也惊讶的发现,虽然没有听到有什么红差,但是城门口居然吊了百十颗新鲜出炉的乱党首级,一个个呲牙咧嘴、死不瞑目的。曝尸三日之后,这些首级自然都会被知府衙门的差人装进石灰坛子送到京师报功请赏。

忙活了一夜的童虎臣童大人神清气爽,邀请李锦兄弟一起回到自己在城里的住处,打算安排婢女服侍好自家兄弟,然后和三房的再来点闺中密戏。一挑帘子,大马金刀的坐在太师椅上的居然是被自己出卖的两名队官和伍师古那个白面书生。到底是新军出身的武官,童虎臣自知不妙,抽身就要往回退,奈何他快后面的人更快,一柄军*刺的剑刃已经从前胸透了出来。童虎臣嘴里咕咚咕咚的吐着血,仰面朝天的躺在台阶上,看着昨天和他一起谈笑风生的李锦老弟放开军*刺的手柄,跨过他的尸体和伍师古他们一起商谈如何将队伍拉出泰州的事情,全然把他当成了死人。

“吴大人手下的密探是革命党?那吴大人也是革命党吗?可是革命党如何又要打革命党呢?”可惜这些问题只有他童大人带到阴曹地府去细细揣摩了。

三天之后,京师接到泰州急报,叛乱的自强军一标,不仅降而复叛,还杀死了童虎臣等忠义之士,并且趁着武翼新军下乡清剿乱党残余的时机离开泰州城,从此这支起义军在以伍师古为首的革命党人率领下纵横两淮,裹挟百姓,屠戮盐商、劫掠资财,将富庶的两淮变成了烽火连天的战乱之地。为了剿灭此股顽匪,武翼新军也得继续驻军两淮,专注剿匪,但苦于军费不足,恳请朝廷速速划拨军费为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