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四百零七节 原敬内阁总辞职

非和平崛起 第四百零七节 原敬内阁总辞职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温文尔雅的原敬几乎要跳起来指着内田康哉的鼻子质问,一直以来记者和外交官出身原敬几乎从来没有和内阁成员们有过高声争执的情况,内田康哉几乎一下子被问蒙了。当然当他看到那份日本外务省外交密电的内容后,可真的蒙圈了。

“中国*zf已经通过一项zf议案,决定单方面划定台湾及关东州问题解决时间表,最迟共和十四年底前要求日本撤出*台湾及关东州。如日方继xu 以和谈为掩护进行拖延或拒绝中国*zf制定的时间表,将视为拒绝中国*zf的最后通牒,中国国防军将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为依据,向占据关东州及台湾的任何非中国合法武装进行清剿,恢复行使中国在上述地区的国家主权。”

“这…怎么会呢?”内田康哉觉得自己的脑袋上长了老长得一对大耳朵,敢情曼谷和谈中顾维钧和那个叫周仲辅的小家伙都是在戏耍自己,他们那几乎每次谈判都要重申一遍的主权声明让会议记录人员都感到无比厌倦了,谁能想到经l 了四次和谈,大小会晤二百多回,在大家都以为这场和谈的结束将会遥遥无期的时候。中国方面却突然策划发动了一次外交突袭,如果不是黑龙会的桥本和参谋本部的川岛,他这位日本外相还像一个傻瓜一样被中国外交官玩弄在股掌之间,得到了下次会谈,等中国代表把这份照会放在自己的桌子上那就一切都完了。

内阁的小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几位内阁长官都皱着眉头思考着。中国的这份外交照会如果是真的,那么只能意味着一件事情,中国即将对日宣战。如果中日之间爆发 战争,且不论谁输谁赢,原敬内阁倒台将会是第一个结果。因为原敬内阁一上台就大力推动中日关系缓和化,并且主动削减军费主要是为了限制萨长藩阀,做出和平的姿态。中国方面也算配合,一直压制自己国内的学生们的主张,在香港和澳门问题都得以顺利解决之后没有把台湾和关东州问题提上议程。中日之间的贸易也在稳步上升,很多日本的财团和中小公司都在为中国订单而提高生产能力,是日本经济也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繁荣。失业率下降,米价稳定,日本的很多社会问题都得以解决,军部就算是挑事也没有成功的机会。这一切都是建筑在中日和解和日本没有吐出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如果中日一旦爆发 战争或者日本被迫要交出*台湾和关东州,那么不仅仅是军部藩阀势力会抬头,民众和天皇那里也没法交代,大家不会记得他们这一届内阁到底降低了多少失业率,减少了多少米骚动,为日本国库和老百姓的口袋里多放进多少日元,只会记得他们承诺的中日友好共荣被中国无情的一巴掌扇灭了,或者只会记得他们是把明治时期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无数军人流血牺牲才换来的领土拱手让人,是不折不扣的国贼。这件事情一旦被揭开,那么原敬就坐在火山口上了,回想起当初刚刚当选的时候的踌躇满志,原敬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但是胸口依然沉闷的很。他不是恋栈首相的荣位,而是在惋惜自己的那些能带领日本走向繁荣的主张怕是没有实现的机会了。

原敬就任首相后,曾经应东京商工会议所邀请发表施政演说,1提出改善教育。特别是扩充高等教育机关;2整备交通机关。完善、扩充铁道、海运、邮电、电报电话等交通通信网络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3充实国防。防止外来侵略,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教xun ,从国家防卫视点出发完善军备;4控制 米价等物价政策。这就是所谓政友会主张的“四大政策纲领”。原敬大力扩充高等教育机关,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竞争已由军事力量转移到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时代,为此必须培养大量受过高等教育,有专门知识的人材。这也是受到中国崛起的影响,因为中国在吴宸轩带领的商会势力的影响下,大力普及基础教育,扶植高等教育,并且利用商会和大企业以及军队的资金和人才大办职业教育,为中国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

他在组阁不久后的1918年12月,在已有的国立大学之外正式承认庆应、早稻田等专门学校为大学,并增设高等学校,将一些学校升格为专科大学,以此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机构。他还果duan 地作出向私立大学提供zf补助金的划时代的教育改革政策。

原敬根据向公众承诺的“充实国防”方针,打出以建立“八八舰队”战列舰8只、巡洋舰8只为代表的武器机械化、近代化、完备航空兵等大规模增强军备计划。受到中国空军在欧洲战场大显神威的刺激,日本也在扩张其空中战力,但是技术上的限制和人才的匮乏,让日本只能建立了四个战斗机联队和两个轰炸机联队,装备的也都是中国在欧洲战场上就已经淘汰的雨燕3等老式战斗机,仅仅有一个联队已经开始换装英国仿制中国的“雏鹰”1型战斗机。而轰炸机联队更是用德国赔偿给协约国的“哥达gv”轰炸机,老旧不堪。

面对巨额财政负担,原敬果duan 地改革所得税和法人税税制。支撑日本经济的大战景气在共和十三3月15日以股价暴跌为标志而终结,随之而来的是战后经济大恐慌,日本经济陷入慢性衰退。由于经济形势激变,zf不得不对军扩计划进行根本性修改。原敬对美国提出的裁军方案表示欢迎,表示将参加华*盛顿裁军会议。这一方面是出于他坚持日美协调外交路线的考虑 ,一方面也是考虑 到日本的财政状况。原敬认为军备终究是相对性的,如果能控制 在低水平就不要超越它,大规模的扩军是无益的。美国总统哈汀呼吁召开裁军会议无异于给了原敬一个很好的台阶。对于军事力量的作用,原敬始终认为“政治应高于军事”。为了抑制逐渐膨胀的军阀势力,他试图废止参谋本部和殖民地长官武官专任制,允许文官担任。关于第二点,原敬的意图是想要把对殖民地的统治地从力统治改为文官统治,起因是1919年在朝鲜爆发 的“三一运动”朝鲜民族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运动。当时日本zf出动军队进行了残酷镇压,造成大量死伤。以此为机会,原敬主张在朝鲜不仅要实行文官统治,而且当地的教育制度也应和日本本土一样,即在朝鲜推行“内地同化”政策。

但是原敬内阁最出彩的业绩是通过数轮谈判,终于说服中国放气 了先解决领土争端再恢复两国国家贸易的谈判主张。虽然从共和十年一战结束后,中日就开始谈判,历时两年多也没有谈出个结果,但是至少谈判让中日之间没有发生战争的可能,这大大加强了中日两国贸易的往来,中国*zf和商会大量从日本采购各类工业产品,同时也把很多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比如汽车、家电出售给日本,这样的贸易有的时候还会搭上暹罗,印支那等地,中国的技术和核心部件在日本组装完成成品后卖给暹罗换取大米出口日本,然后日本再用工业产品来抵偿中国的技术和核心部件的价格。这样一来整个贸易链条顺畅无比,己方共赢,原敬内阁也在大力倡导和支持这种中日和东南亚各国的多边经济往来。这也成为原敬内阁能降低失业率,繁荣经济的一**宝。

原敬内阁受到国民欢迎,不仅是舆论,就连在野党宪政会和国民党也对政党内阁的诞生表示欢欣鼓舞。这种好评源于原敬的“平民首相”形象和国民对政党内阁取代藩阀官僚政治的期待。原敬冷静地看待了这种欢迎气氛,他说过:“国民的期待感太高了。期待我在短时间内做很多事。”充分表明了他的心境。组阁不久的11月11日,持续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原敬亲自说服西园寺担任日本zf全权代表出席战后媾和会议。派遣西原寺和牧野伸显等亲英美派出席和会表明原敬认为在战后国际社会中与英美特别是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对日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他在日记中写道:“日中美英四国进行合zuo 对国家的将来极为有利。反之,如果日本与中国关系疏远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在原敬内阁成立前一年爆发 的俄国十月革mng 使山县有朋和军部策划的通过日俄合zuo 对抗英美,进而在大陆上对中国作战,扩大领土的外交战略从根本上破灭。原敬上台后,为了应对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新变化采取了与英美进行协调的外交路线。为了避免日本在国际上受孤立,山县也不得不对原敬外交抱有期待。原敬与山县之间的力学关系不知不觉发生了逆转,可以说原敬内阁已经取得了对藩阀势力的优势,不过这种优势还不是很稳固,藩阀势力仍然在寻求反击的机会。

原敬的外交政策首先表现在调整对华政策上。他认为迄今日本不应寻求对中国实行扩张主义政策,这样将会招致日本在国际上受到孤立。在不干涉内政的方针下,原敬把日中友好做为对华基本政策。当时中国南方还残存着一些革mng 党的势力,但是面对革mng 党求助于日本zf的机会,原敬还是坚决的制止了军部势力趁机出兵割据华南的独走。原敬确定了由中国的国防军将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平定南方政权,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中央政权,日本将和这个统一zf建立友好关系的基本政策,以此来换取中国的贸易往来日本认为自己将会处于顺差的有利地位扩大,并且让主张对外不断用兵的藩阀军部势力边缘化。但是这一切被这一份情报打击的粉碎。

残阳如血,小会议室里已经沉寂了很久。原敬一个个的看着这些同僚们,他们的脸上满是愁苦和无奈。原敬站起身来,轻咳了一声,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

“诸位同仁,原敬感谢诸位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理解,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政策出现了重大的疏漏,作为对天皇负责的大日本首相,我觉得我们这一届内阁应该有勇气承担起这份责任,明天我期待着各位和我一起觐见天皇陛下,请求陛下恩准我们内阁的总辞职。拜托了!”原敬深深的鞠了一躬,内阁的其他人也都赶紧站直身子,一起向首相鞠躬,在夕阳的映衬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平民首相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尽头。

一下“非和平崛起”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