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四百五十七节 太初元年的落幕

非和平崛起 第四百五十七节 太初元年的落幕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海原地震发生两个月后,民政部、教育部和建设部才协同派出谢家荣、翁文灏等6人的专家考察组,再次来到灾区进行历时四个月的实地考察。这次考察所形成的报告,在中国地震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对地震发生的情形做了详尽描述之外,谢家荣、翁文灏等人也表达了对于地震预防及应对的很多意见。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后曾任帝国政务院办公厅秘书长的翁文灏,在《为条陈调查甘肃地震意见呈请》中表示,地震之烈是世界所恒有,但此次海原大地震死人之多却是各国所罕闻,外国地震,人民大抵受伤者多,而死亡者少,海原地震则死者甚多,受伤而生存者甚稀。分析原因,他认为和这里民众多穴居黄土坡内,即便有房屋也多是泥筑有关。翁文灏由此提出的改良办法,包括“宜劝人民建筑时,务用木柱梁柱相维,庶能支持”,还包括培植森林和开浚水利。

有关地震研究,翁文灏亦建议中央观象台和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应通力合作,改变一无专门设备,二无专精人才的局面。他还特别提及“地震仪”的设置:“汉时张衡造地动仪,陇西地震长安先知。是我国原为地震仪发明最早之国,惜继起无人,遂至失传。近代欧美、日本所用之地震计,则视古代地震仪尤大进步,能于波动状态为极精细之研究……此不可不早为之计者也。”

和后来地震前兆及其预报更有关联的,是谢家荣院长《太初元年十二月海原地震报告》,其中提及地震前后的奇怪气象、鸣声及井泉涨缩现象,并附有自己的见解。定西、静宁等县知事的报告显示,地震时多有大风晨雾,甘州、玉门等县则报告地震次日大风晦暗,黄沙飞天。海原县知事还表示,震时“见红光”。谢家荣认为,“地震时发生尘雾或昼晦,乃因尘土烟灰等,经震动而飞扬,或因土山崩塌,黄土散满空中致,有此现象固无足怪也。”至于红光现象,谢家荣无法解释,认为“恐不尽确实”。

有关海原地震的前兆,主要被归结为地下水、动物、地声、地光、气象等方面。“以后的地震前兆基本也是这些类型,只是海城地震前多了个地气雾。”他们最终写了一份报告,用蜡纸刻了二十几本。中国地震预报的第一枪就此打响。

海原,这个甘肃的偏远小县,少有人知。然而,仅凭几个数字,海原大地震也该被永远铭记——震级里氏8.5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它不但在中国史上罕见,也是世界最大地震之一。当时,世界上的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海原大地震也由此被称为“寰球大震”。而且如果不是救援得力,原本的历史上,海原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7万人之巨。地广人稀的西北荒僻之地,地震死亡人数竟超过唐山大地震,足见其惨烈。

“红俄远东方面军向我伊尔库茨克驻军进行了突袭,双方交火激励,红俄还出动了空军空袭远北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干线,企图掐断我北方军区的补给线路。”段芝泉微闭着的眼睛里精芒一闪,看来老虎不发威,还真以为我们是在打盹呢?

“命令北方军区各部队加强戒备,不必固守地域,以机动歼敌为要,拖住敌人,等候第七集团军的主力部队赶到。另外让中央集团军在土库曼进行拉练的盛唐师结束训练,向红俄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运动。请杨士海总长安排皇家空军进行战略支援。把情况汇报给总座,请求下一步的指示。”段祺瑞吩咐之后,副官就去安排。段老靠在椅子上继续闭目养神,许久咕哝了一句“蠢货。”

“嗯,段老处置得当,就按段老的意见办。通知杨士海,皇家空军全力配合。另外让空军制定一份瘫痪红俄的工业和科研基础的战略空袭计划,既然敢趁火打劫,就不要怕引火烧身。”吴宸轩结束了十天的灾区视察,正在返回西安的列车上。对面的元首夫人王蕴宁正心疼的给大儿子的伤口换药,看着黑瘦的儿子,时不时的还狠狠瞪吴宸轩一眼,弄的吴大官人有些不好意思,好在二公子吴泰巽写完作业正在车厢里摆弄牵牛花自行火炮的模型,听说要打仗,这个小战争贩子跑过来问东问西倒让吴大官人摆脱了尴尬。

“让人通知一下796的石雅明石工,让她到西安行营来见我。”吴宸轩的命令被邓先贤记录下来,秘书处的人自然会去传达,不过邓先贤一直以来就听说797和799工程,传的沸沸扬扬却从未听说过一个796。当然他的政治智慧不低,知道这个工程肯定是国防部门的机密,自己的级别和身份还不能闻知如此高层的机密。如果他知道这个796工程对外是山东东明化工的生物实验中学的话,或许就能猜出一点端倪了。

“总座,您看我们在抽调部队防御北方红俄的时候,是不是再三韩进行一次联合军演,好警告蠢蠢欲动的小鬼子。”张建元建议道,他作为新任的秘书处军事科科长,这次调集各部队抢险救灾让他受益匪浅,之前在三韩协调第七第八两个老牌集团军协同作战的经历,让他向着总参谋长的宝座再次靠近了一步,吴宸轩也在有意识的锻炼他的统筹协调能力,今后的总参谋长不一定是一位战将甚至不一定是一位帅才,他所要做的就是沟通协调统筹规划,这其中有军队内部的事务,但是更多的是让军事服从和服务于政治需要。一个太过政治化的军人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但是没有敏感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政治手腕的军人也做不好一名总参谋长。

“嗯,有这个必要,你和段总参沟通一下,动员第九集团军和中央集团军的驻三韩部队和辽东、山东部队以及海军青岛基地进行一次联合军事演习,代号就叫“桥头堡2年联合防卫演习”。皇家空军方面主要出动一些战术联队参加。等到了西安,你就辛苦一下,坐飞机去找段总参请示军演事宜,我希望你能担负起联合军演的担子来。”

“是,总座。坚决完成任务。”张建元当然能明白一方面是借助他在三韩统领国防军大败日军6个师团的余威,震慑小鬼子不要生事。另一方面也是给总参和各军种一个明确的信号,吴宸轩要栽培张建元再上一个台阶,名正言顺的接过老师段祺瑞的虎符。

“仲辅,你留在西安行营,会同当地官员指挥救灾重建工作。你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周仲辅这些天也是到处奔波,对于灾区的百姓十分的牵挂,能有这个机会再为灾民做点事情他自然是愿意的。周仲辅的两道浓眉皱着,救灾重建千头万绪,不过他在心里早有腹案。

“总座,除了救灾物资和人员之外,我希望能得到各大商会的支持,主要是派员来灾区考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重建灾区还是要从经济恢复上着眼。所以,在优惠政策和金融方面…”

“嗯,我也有同样的想法。仲辅能抓住这牛鼻子,我很欣慰。这样吧,山东和江浙两大商会先期会组织一个投资考察团,估计半个月左右就会到。标准企业方面一定会有大动作,你让灾区的干部群众都放心,不仅国家要帮助他们,就是社会力量也会支持他们的重建工作的。”

有了两大商会和标准系的担保,别说重建这几个小县城,就是在灾区重建一个百万人的大都市也是非常正常的。吴宸轩让周仲辅留下来指挥重建,其实也是锻炼他在主导综合工程和地方政务方面的能力与经验。现在地方政府的选举都是采用民主直选,吴宸轩也不好直接指派,但是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这样的统筹工作就是中央派员主持的,吴宸轩自然要让未来的首辅大臣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维常,你也留下配合仲辅,要做好救灾重建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

“好的,总座。我会配合好仲辅老弟的工作,把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里的,不辜负总座的期望。”

“好,我相信维常的能力和信心。先贤,你和我一起返回济南。仲辅、维常不在,你的担子就更重了。”

“总座放心,属下必当竭尽全力。”手下的四大金刚都分配完毕,吴宸轩也回自己的卧铺车厢给夫人赔罪去了,不知道总座夫妻间如何交流的,反正第二天王蕴宁夫人神采奕奕的接见西安妇女界代表,还出席了西安的捐助灾区的公益演讲。总座则到了中午饭后才接见了西北的政府和军队要员们,对下一步西北地区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做出进一步的指示。

不知不觉中,帝国的第一年已经渡过,虽然并不平静,但是随着时针毫不犹豫的指向天空,太初元年落下了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