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四百九十七节 白色计划取波兰

非和平崛起 第四百九十七节 白色计划取波兰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划归波兰,被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飞地。【頂【点【小【说,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西塔拉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可以说德国从一开始复兴就注定要与波兰有这样一场生死之战。

由于众所周知的“绥靖政策”,民主工人党的扩张终于到了露出獠牙的时候了,在西塔拉的精心策划下,德国正式拉开了侵略的序幕,而波兰成为了继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后的第三个牺牲品(奥地利算不算牺牲品或许还有疑问)。当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为了消灭英法在中欧的主要盟国波兰,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补充军事经济资源和建立进攻红俄的前进基地,波兰成为了首要的目标。太初十六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但泽(格但斯克),有权在“波兰走廊”修筑公路、铁路,但被波兰拒绝。同一天,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于31日给予波兰安全保证,这更坚定了波兰的信心。4月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颁布了《关于武装力量一致准备战争的训令》。在鹰巢形成的白色计划已是箭在弦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三大欧洲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解体,原本其领地内的少数民族纷纷**为民族国家,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小国、芬兰、南斯拉夫以及波兰,这些国家形成的欧洲态势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其中,波兰第二共和国人口约2,700万,领土面积为388,000平方千米(排于全欧洲第六位),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之一,但随着德国与红俄逐渐自一战与内战的创伤恢复,这些**出来的新兴小国感受到两欧洲大陆强权国的威胁,同时其本身国力又不足以对抗,遂开始寻找盟国以保障其本身安全,波兰便寻求英国与法国的协助。

英国与法国虽为传统盟国,在一战中对抗德国和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时皆并肩作战,但面对波兰的要求则有了不同的回应。英国为保持欧洲的均势,不愿过分削弱德国而令法国变得过强,因此在20年代波兰请求帮助时皆予以拒绝。英国认为,波兰是法国的盟友,对于英国本身并无利益,首相大卫??劳合??乔治甚至连波兰领土西里西亚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曾说过:“波兰人民从未在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有能力维持长久的**。”这样的大实话。外相奥斯丁??张伯伦爵士也曾于1925年2月表示:“任何英国政府都不会、也永远不会为保护波兰走廊而牺牲一名英国掷弹兵的性命。”,这倒是力主绥靖的张伯伦最后付诸实现的言论。法国则是波兰的盟国,希望后者能取代俄国的作用,因此在德波领土问题上总是站在后者一边。然而在另一方面,法国与波兰间的关系又并非对等,法国有时会因为本身目的而损害波兰的利益,而波兰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其掣肘。换句话说,倘若法国背弃波兰,后者在欧洲大陆上即会丧失唯一的有力盟友,将陷入军事上孤立无援的境地。

欧洲大陆上其他的小型国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三国组成了所谓的“小协约国”,波兰在寻求邻国盟友的过程中也想加入其联盟,但遭到捷国的拒绝,因而怀恨在心。两国间又彼此煽动其境内的少数民族冲突,捷国煽动波兰内的乌克兰人,波兰则鼓励捷国的斯洛伐克人反对捷克人。在波兰领土四周,仅有罗马尼亚始终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21年3月还曾签订同盟条约,以应对俄国的威胁。虽然到了1939年该条约已经过期,但罗马尼亚仍对后来波兰政府、士兵与难民的逃亡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战败,被迫接受协约国的《凡尔赛条约》,放弃东部历史上曾属于波兰的大量领土,而俄罗斯帝国崩溃、红色俄国成立后,波兰趁此机会**,并与后者发生了波俄战争,结果波兰在华沙战役中扭转局势,让红俄无法将其并吞。中国牵制俄国的同时也给予了德国很多帮助,所以德国和红俄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但是面对中二又弱小的波兰,两头食肉巨兽的选择似乎根本不需要解释。

在此时期里,德国对于波兰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英法等国,原因包括英国对德国的态度转向容忍、法**事思想转为防御为主、并还有士气萧条的情况,故不易另起战端,且在一战结束时,德国只丧失了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给法国,这两省在历史上曾多次易手予他国,民族成份复杂而难定其归属,但在波兰的情况中,德国不但要让其恢复1772年时的领土,还要丧失西里西亚此一重要的工业产煤区(作为败战之惩罚)、割让但泽这个纯德国城市以及“走廊地区”给予波兰(该市超过95%的人都讲德语),在名义上成为**的“利伯维尔”,导致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分隔,严重限制了后者的发展。大战结束后,德国总计丧失帝国时期的13%领土与12%的人口,其中波兰又占其极高之比例。出身自东普鲁士一带的塞克特对波兰更是痛恨,曾说道:“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与德国本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波兰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并灌输军队中“毁灭波兰”之信念,后来此主张也同样为柏林的高级官员所接受,魏玛共和国总理约瑟夫??魏尔斯(josephwirth)曾公然发表过“波兰必须受到惩罚”的言论,而英国首相乔治??洛伊德(geelloyd)也曾说过:“波兰被给予的太多,以后会造成大麻烦。”1925年6月起,德国开始对波兰进行关税战,并对其境内德意志侨民宣传复仇主义,鼓励其分裂运动。

因为从东线一直被中国轮番痛殴的惨痛经历,红俄只有把掠夺的眼光放在西面,斯拉夫人对土地的贪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吞并了乌克兰和土耳其的里海领土之后的红俄也曾经打波兰的主意,不过却在毕苏斯基的波兰军队面前遭到失败。刚从战争中结束时红俄与波兰的关系可想而知也同样紧张,尤其是《拉巴洛条约》的签订更是让后者感到极大的威胁,认为德俄两**队未来可能发动向华沙进攻的巨大箝形攻势。但实际上,红俄这时正忙着从经济萧条的欧美汲取营养,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不愿在国际事务上发生冲突,故对外采和平外交。波兰提出除了维护其现有的《里加条约》规定的边界外,在其他领土上已无所求,加上面对逐渐壮大且不友善的德国,波兰无力再抽身对付红俄,红俄尽管对现行边界不满意,但还是愿意与其重修关系。1922年6月,波兰与红俄签订《波俄友好条约》,外交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两国间从领导层、军方到普通民众仍存有相当的不信任。1926年9月,红俄向波兰外长提交一份互不侵犯条约的草案,波兰同意,并建议红俄同波罗的海三小国都签订相同的条约,红俄亦答应。然而两国间的谈判又因为领土问题而陷入胶着,红俄认为立陶宛应拥有波兰领内的维尔诺省,而波兰认为这违反了《里加条约》,双方关系急速恶化,甚至在1927年6月,红俄大使遭到波兰的白俄罗斯侨民刺杀身亡。一直到1929年,红俄与波兰签订《白里安-凯洛格条约》,双方协议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执行工具后,波俄关系才解冻。

但是这一切都在太初十六年九月的那个清晨改变了,一位波兰的边境警察提着面包和蔬菜汤到边境检查站上班,这平静的日子似乎始终看不到头,或许今天可以从哪些德国佬手里收点油水好让日子宽裕一点,免得婆娘老是像牛虻一样骚扰自己的耳朵。

可是今天的边境检查站似乎特别的安静,虽然隔着一层薄雾,但是往日等候过关的人们那种嗡嗡的噪音却没有传来,难道今天轮到自己守关没有人过关了?这时候一个人影从渐渐变得淡化的雾中出现,那是,一名穿着铁灰色制服的德**官。军官走到了他的面前,一个立正敬礼之后,很有礼貌的说了一句“为了你的生命安全,我真诚的建议您向德意志帝**队投降。”同时伸出手来,似乎要接受他的什么东西。

张口结舌却发不出一声质问的波兰警察童鞋彻底蒙圈了,这是什么情况?完全没有理智的情况下,这位警察把手里的面包和饭盒递给了军官,哭笑不得的军官只得将这些东西交给身后的卫兵,然后亲自弯腰从波兰警察的腰带上解下了配枪,然后示意已经彻底石化的警察让路。面对一辆辆轰隆隆的开过他面前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辆,还有拖着大炮的欧宝卡车,就像是为他一个人举行的阅兵式,但是这些钢铁家伙过境肯定不是去波兰郊游的,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枪声但是战争在此刻已经爆发了。意识到自己是第一位被缴枪的波兰战俘的他羞愧的转过了头不再看那些耀武扬威的铁流,站在他身边的那个年轻的几乎和他儿子差不多大的德军宪兵冲他微微一笑,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