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四百九十九节 钳形攻势闪击战

非和平崛起 第四百九十九节 钳形攻势闪击战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58 来源:笔趣阁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即将向德国宣战。『≤頂『≤点『≤小『≤说,据西塔拉的译员希米德回忆,当西塔拉接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他沉默静坐不动。而戈林则回过头来对他说:“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上帝应该饶恕我们。”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作答。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晚,西塔拉将他的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利嘉”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

德军指挥部为隐蔽的突袭波兰,预先在两个方向上隐蔽地展开了部队。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3集团军(司令官屈希勒尔上将)和第4集团军(司令官克鲁格,下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总指挥官为冯??博克上将。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集结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14集团军(司令官李斯特上将)、第10集团军(司令官赖歇瑙上将)和第8集团军(司令官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总指挥官为龙德施泰特上将。这两个集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司令为凯塞林将军)和第4航空队(司令为勒尔将军)提供支援。德军共投入了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步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共计6万人,这里也包含了从中国不远万里归国的那三千名德**人和他们的钢铁坐骑。进攻波兰的白色计划中,如果算上预备队则兵力为62个师,160万人。

在亚美利嘉号开始运作的同时,在波兰南部前线,曼施坦因中将和他的国防军第七装甲集群开始了一个漂亮的右勾拳行动。身后上百辆“猎犬”3乙型中型坦克、170辆“八爪鱼”轮式装甲车、300多辆中德合资的欧宝10吨六轮卡车,拖曳着l21-105毫米榴弹炮。说起来曼施坦因对于这种大炮最为满意,该炮重量轻,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机动性较好,配用弹种较多。身管用高强度钢制成,无炮口制退器。焊接钢结构的大架为单轴开脚式。用卡车牵引,配用榴弹、火箭增程弹、榴霰弹、子母弹、破甲弹、发烟弹、化学弹和照明弹,不过配给德军使用的就没有这么些弹种只有前四种和发烟弹、照明弹。但是比起克虏伯的100毫米榴弹炮要轻一半多,榴弹射程却要远一倍,而且发射速度能达到每分钟5发。

面对维斯瓦河西岸的喀尔巴阡山集团军,第七装甲集群是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的前锋也同样是整个南部集群的尖刀。在9月1日

喀尔巴阡山集团军仅仅在利沃夫地区才展开,原计划他们要在9月6日才能抵达塔尔怒福地区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再往西在秦思妥霍瓦和新马克特质检的地域在缉拿了一个集团,也就“克拉克夫”集团军,将配属6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一个摩托化旅。它应当防御整个上西里西亚地区并与维纶地域的“罗兹”集团军协同阻挡德军南线进攻集团的前进步伐。

面对尚处于行军状态的波兰军队,啸鹰带着死神的问候就俯冲而来,被打散的波兰军队还没有机会集结,105榴弹炮的火力急袭就不期而至,等五分钟的密集炮击之后,上万名战士已经再也不能回到队列里了,不过他们的战友面对天边蜂拥而至的钢铁怪兽也一样不好过。

第七装甲集群的兵力已经相当于三个德军装甲师,而猎犬和八爪鱼的成熟技术让装甲部队的故障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面对旷野和公路上的波兰军队,曼施坦因的装甲部队几乎是收割生命的联合收割机。45毫米35倍径的坦克炮没有多少开火的机会,7毫米火舌机枪的铿锵鸣奏让波军的阵型变得稀疏混乱。

等“八爪鱼”轮式装甲横冲直撞的到处抓俘虏的时候,对于德军和波军而言都是大局已定了。曼施坦因中将在通话要求属下的一个坦克营通报战果的时候,得到了非常经典的回答。

“俄,报告长官,我们还没来得及清点这些俘虏,只是卸掉了他们的枪械。我周围方圆三公里的范围里除了死人就是战俘,已经没有任何抵抗力量。”闪击战的威力震惊的可不仅仅是那些因循守旧的波兰将军们,而且还有德军的兄弟单位,以至于最糟糕的时候,第七装甲集群已经渡过维斯瓦河的时候,第十集团军主力才深入边境30公里。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伦斯德的南路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掩护下,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以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为主力,向东直插“波兰走廊”,另以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及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本土出产的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也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理论,率领第19装甲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第19装甲军隶属北路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辖有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它既是第4集团军的中路,又是集团军的攻击前锋。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9月1日晚渡过布拉希河,9月3日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古德里安战后在其回忆录中描述道:“到9月3日,我们对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的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兹以北和格劳顿兹以西的森林地区里面。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得我们坦克的性能,结果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途中为我们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架桥纵列在撤退中被捕获,其余全被歼灭。” 至9月4日,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一共只死亡150人,伤700人。第二天,西塔拉来到第19装甲军视察,古德里安在向西塔拉谈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威力的缘故。”古德里安对于坦克集群的结论,给西塔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波军统率部原以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德军会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毫无准备。英**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就此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波军首脑)的思想落后了80年。”而波军统帅部又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并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队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以为只要实施坚决的反击,就可以取得胜利。这种毫无战略纵深的部署,使波军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为留在德军后面的孤军,抵抗迅速土崩瓦解。英法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英**事史家富勒写道:“当波兰正被消灭之时,西线也正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奇的冲突。它很快就被称为‘奇怪的战争’,而更好的名称是‘静坐战’。”9月6日,波军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下令所有部队撤至维斯瓦河以东,组成维斯瓦河——桑河防线。波兰政府当日仓惶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大局已基本决定。冯伏尔曼上校对西塔拉说:“剩下来的只不过是打一只兔子,从军事角度看,战争已经结束。”

至9月7日,龙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团军群重创波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集团军,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团军的前锋曼施坦因的第七装甲集群一路狂飙于9月8日进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路。博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并重创波“莫德林”集团军,占领了“波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到了9月8日,北路集团军群所属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渡过纳雷夫河,开始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迅速推进。9月14日,南路集团军群所属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和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以西一举合围从波兹南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半被合围的状态。至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其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路集团军群的右翼李斯特的第14集团军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与此同时,第14集团军的前锋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军,包围了科沃夫之后继续北进,9月16日在符活达瓦地区与北路集团军群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已于9月16日越过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