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二百六十七节 夺宝奇兵在行动

非和平崛起 第二百六十七节 夺宝奇兵在行动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准备好了吗?”

一根大拇指竖起来,他身边的那些黑色作战服的队员都紧握着手里的短管子枪和带着瞄准镜的精确秦弩步枪,神色轻松的像是在郊游,不过考虑到他们埋伏的位置,就有些特殊了。从领头的那名军官看过去,身后的白塔在夜色里依稀可见,而他们面前就是非常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故宫角楼,现在还叫紫禁城呢,虽然里面的皇帝和太后已经无法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宫墙以外的任何地方。

共和元年的秋初,清帝溥仪退位还不到一年,四岁的他还在“一岁金两岁银,三岁四岁烦死人”的最后阶段,不过除了皇额娘的唉声叹气其他对于他而言还都没有什么变化。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和清政府议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和他的一些臣民仍旧居住在北京紫禁城中。

深夜,古老的皇城按照自己的固有节奏在运转着。不过睡下的人们很快被噼里啪啦的爆裂声惊醒,火光和浓烟已经冲向云霄,火光冲天甚至连皇城周边的百姓都看的清清楚楚。紫禁城建福宫花园突然燃起了一场神秘的大火,藏有大批佛像、书画、古籍和珍玩的建福宫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无数珍宝葬身火海。半个多世纪后,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在电影《末代皇帝》中艺术地再现了当年这段史实,他用这场大火来隐喻中国末代皇朝的残阳夕照,颇具象征意味。

面对这场大火,载沣痛心道:“我刚想查太监偷盗珍宝的罪状,他们就烧毁了建福宫花园毁灭证据!”在大清王朝的末日,古老紫禁城的这场神秘大火还是很有故事的,多年之后,这一夜的很多细节依然是个谜团。

先说说这个建福宫花园,它位于紫禁城西北隅,坐北朝南,建于乾隆初年。园子以延春阁为中心,周围环绕有玉壶冰、凝晖堂、妙莲花室、碧琳馆、敬胜斋、吉云楼、慧曜楼和积翠亭等建筑,这些亭台楼阁皆以游廊相连,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既有江南园林之精巧,亦有皇家禁苑之优雅,是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建福宫花园是由旧时宫殿改建而成的,明代时称为乾西五所,与东路的乾东五所相对称,是皇子的住所,乾隆皇帝少时就曾在此居住。乾隆即位后,将这里改为建福宫花园,作为休闲游乐、吟诗作画的地方。乾隆非常喜欢建福宫花园的清秀典雅,经常陪太后和皇后来此休息赏景。众所周知,乾隆一生最喜写诗题字,据清代文献记载,建福宫花园里的许多匾额和楹联都出自乾隆亲笔,在其诗作中,至少也有十几篇与建福宫有关,其中有一首云:“腊雪犹然鸳鸯瓦,东风全不发绫花。愿将建福宫中福,赐与寰区万姓家。”

乾隆皇帝喜欢收藏古玩珍宝,他把收藏到的异珍都放在建福宫里,不时把玩。乾隆当了60年太平皇帝,还做了好几年太上皇,他在这里藏了多少珍宝,谁也没有数,但宫里的后妃、女官、宫女和太监们却都知道建福宫是乾隆爷专门藏宝的地儿,知名度极高。1799年,88岁的乾隆皇帝驾鹤西去,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命令将建福宫收藏的珍宝、玩物全部原样加锁封存,后来又经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几朝,谁都没有启封,更没有查库。直到90多年后,刚刚接过慈禧的位子的隆裕和载沣这叔嫂两人,手里的银子实在不够花用的,宫里的库房也已经空的饿死老鼠了,这座连八国联军都没有动过的宝库才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他们的计划显然并没有变化快,在保皇的宗社党攻进紫禁城的时候,这座宫殿群的院门被打开过,不过似乎没有丢东西。当时曹锟逼宫,天下大乱,谁也没心思清点这一切,直到大清尘埃落定,作为皇帝老爹的载沣才有闲暇经常在宫里转悠。

有一天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这位爷叫太监打开建福宫那边一座库房。库门封条很厚,至少有几十年没有开过了。载沣看见满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箱皮上有嘉庆年的封条,里面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上来。他叫太监打开了一个,原来全是手卷字画和非常精巧的古玩玉器。后来弄清楚了,这是当年乾隆自己最喜爱的珍玩。乾隆爷去世之后,嘉庆下令把那些珍宝玩物全部封存,装满了建福宫一带许多殿堂库房,而载沣所发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库。有的库尽是彝器、有的库尽是瓷器、有的库尽是名画,意大利人郎世宁给乾隆画的许多画也在内。在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他还发现了许多很有趣的“百宝匣”,据说这也是乾隆的玩物。这种百宝匣用紫檀木制成,外形好像一般的书箱,打开了像一道楼梯,每层梯上分成几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是一样玩物,例如一个宋瓷小瓶、一部名人手抄的寸半本四书、一个精刻的牙球、一个雕着古代故事的核桃、几个刻有题诗绘画的瓜子以及一枚埃及古币等。一个百宝匣中,举凡字画、金石、玉器、铜器、瓷器、牙雕等,无一不备,名为百宝,实则一个小型的匣子即有几百种,大型的更不止千种。还有一种特制的紫檀木炕几,上面无一处没有消息,每个消息里盛着一件珍品。惊叹中的载沣并没有发现看库房的老太监眼里那闪过的如同京城人士鄙夷乡下土老帽的眼神,其实监守自盗最严重的恰恰是这座看似尘封已久的仓库。

载沣在宫里的亲信太监带给这位爷一个揪心的消息。就在地安门街上,最近新开了许多家古玩铺,这些铺子的老板不是太监,就是内务府的官员,里面卖的大都是从宫里偷出来的东西。有些东西就是类似的百宝匣,显然是从建福宫里倒蹬出去的。

大清国就剩下紫禁城这点地盘之后,宫内的偷盗行为愈发猖狂,载沣既然已经无政可摄,就对金银财宝这些东西更加感兴趣了,他决定采取措施,杜绝后患。最后,隆裕也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清点宫中的藏品。谁知这样一来麻烦更多了,毓庆宫的库房门锁不知什么时候给人砸了,乾清宫的后窗也被打开了,甚至连隆裕陪嫁的首饰头面也神秘失踪了。

看着事情越来越不像话,这些主子们能做主的也就是这宫墙内的小天地了。为了追查盗案,隆裕命令敬事房组织人员会审当事太监,有的甚至还动了刑,但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建福宫的清点刚刚开始,当天的夜里便突然起了大火,清点的和未清点的全部烧个精光。载沣当然对太监监守自盗的鬼把戏看得很透彻,他愤怒地对身边人说:“我刚想查太监偷盗珍宝的罪状,他们就烧毁了建福宫花园毁灭证据!”但是他并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他错怪了这些太监们,当然他们的本意倒是正如摄政王所猜测的那样,不过他们显然疏忽了给他们提供便利的幕后金主,根本就没有打算用钱摆平此事,他用的办法更加简洁有效,虽然和铜钱同样是铜制品,不过子弹的价格显然要便宜的多。

夜晚发生的火灾是一个名叫马来禄的太监首先发现的。据说当时大火是从建福宫的敬胜斋开始烧起的,马来禄起来打更时,发现火焰已涌出窗门,烧向相连的回廊。马来禄见状大吃一惊,连忙报告了敬事房,但内务府的官员和太监对消防知识一无所知,呆若木鸡,任凭火势蔓延。大火将宏伟高大的延寿阁烧塌,燃烧的椽梁倒在其他宫殿上,又将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等化为一片火海,就连那一棵棵的古松翠柏,也变成了燃烧的火树。附近老百姓都看见紫禁城西北角红光满天,火焰高达十丈余,听到内里夹杂着噼里啪啦的燃烧声,还有惊慌失措的哭叫声。

位于东交民巷的意大利公使馆消防队首先发现了火情,消防员们马上开着救火车赶到紫禁城。此时虽然城外已经是民国,但城内仍旧在遵照清朝宗法的规定,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都不能踏进皇宫内苑一步。守卫宫门的敬事房太监刘炳礼一边阻止消防队进宫,一边派人报告隆裕和载沣,等在紫禁城西侧的一座宫殿里找到载沣时,大火已经燃烧了一个多小时,载沣略微考虑一下还是命令打开紫禁城侧门,让消防队员进宫救火。

打开大门后,闻讯赶来的警察和消防队员急忙进宫救火,但紫禁城内没有自来水,消防水管无法使用。后来只好将所有的水管接在一起,取紫禁城外御河之水扑救,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最后无奈之下,训练有素的意大利消防队员指挥大家拆除房屋,隔断火道,这样才将大火扑灭。

载沣也来到救火现场,他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呆了,有位宫内的侍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看见摄政王和皇太后站在一堆焦木上,黯然凝视眼前的景象。几位亲王也抵达了现场。内务府的人员对灭火之事一窍不通,却煞有介事地对着秩序井然的消防员吆五喝六。”

人们眼里这位已经有些落拓的摄政王其实并不傻,他明显看出了某些人借救火之名趁机揩油,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救火的时候,中国人、外国人、紫禁城里的人、城外的人,人来人往,沸腾一片,忙成一团。除了救火还忙什么,这是可以想象的。但紫禁城对这一切都表示了感谢,毕竟他们带走的比起他们挽救的整个紫禁城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确如载沣所言,他对所有帮忙的人都表示了谢意,还专门为消防员提供了水果、茶水和糕点以维持体力,事后还派人为警察和消防队送去两万银元的酬劳费。

在救火的场面上演之前,另外的一幕已经在北海边上悄悄的开锣了。一辆接一辆的马车被一个个从宫墙上顺下的篮子里面的东西给填满,等到最后一名涉事太监从宫墙上下来的时候,天色还很黑暗,在这个宫城的角落里,今天当值的侍卫已经在另外一个角的角楼里开了赌局,大把挣点外快的机会没有人会错过。

“曹爷,我们都到齐了,您看。”一个首领太监模样的家伙对着后面一招手,让那些大小宦官们都噤声,他和眼前这位京城最大的珠宝行老板可有一笔天大的买卖要敲定。

“诸位辛苦了,这样吧,我们到我们会馆去,银子货物当面两讫,黄公公您看如何?”

“行啊。客随主便嘛。”

两位像是亲兄弟一样勾肩搭背的就上了头一辆车子,其他太监也佝偻着腰上了其他车子,一行二十多辆马车静悄悄的离开宫墙,开始望北海边上绕过去。

“这位爷,您是济南的吧?”一个小太监对一个黑衣护卫没话耷拉话。对方一阵子沉默,似乎哑巴了一样。

“嘿,要是前些年,让老子睬你才怪呢,什么东西?”这位觉得失了面子,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样子。“这位壮士,你这位弟兄不是天聋地哑吧?”

看着一副趾高气昂神情的小太监,另一侧的那个护卫的年龄大了些,有些沧桑的脸上有些可怜的神色,他努了努嘴唇还是说了一句“他只是不习惯。”

“不习惯?”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小太监追问道“不习惯什么?”

“和死人说话。”那个年长的护卫诡异的一笑,说道。等太监疑惑的看看他,再想去看看另外那个护卫的脸是否能看出什么端倪的时候,一道亮光闪过,他的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那个年长的护卫轻轻托住小太监的头,把领口给他掩了掩,挡住了血液的喷溅。两名护卫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三人继续跟着前面的车子前行,当然现在已经变成了两个人和一具太监的尸体而已。

在半路上,这些车辆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在北海边卸下了一些负重后,开始转运货物,等船只驶往对面的岸边的时候,那些马车被护卫塞上石头推进了湖里,一阵涟漪之后,这些都消失在夜幕之下。

建福宫大火官方的说法是电线失火。当时负责保护清室安全的步军统领聂宪藩也亲自到现场指挥救火,事后他曾发布通电说:“本月26日夜12时,神武门电线走火,由德日新斋(‘敬胜斋’内悬挂匾额的题字为‘德日新’,所以‘敬胜斋’又称‘德日新斋’)内延烧。”当时紫禁城里经常放电影消遣,电影机、电灯房就设在德日新斋,负责管理的太监缺乏用电常识,漏电失火也有可能。另外当时宫里还有一座小型发电厂,专供宫内照明之用。由于电线质量差及线路铺设使用不得法等原因,宫内经常发生漏电走火现象,只是未酿成大的火灾而已。

共和肇始,大家的心思都在南京政府的名额分配上,这样的一个小插曲微不足道,实际上在特战总队的司令官何大壮的营房记录里,这一天的记录仅仅是一句“训练正常进行。”而已。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