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三百二十三节 离奇的萨拉热窝

非和平崛起 第三百二十三节 离奇的萨拉热窝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这一对苦命鸳鸯在他们俩的结婚典礼上,哈布斯堡家族出席结婚典礼的只有斐迪南大公的母亲和姐妹,连他的弟弟们都没来参加。↗搜“兰涩書把”,看醉新章節虽然这个婚姻非常幸福,他们生了一女二子,但是索菲在皇宫里没有任何地位,不能跟丈夫一起骑马参加皇室游行,不能一起参加国宴,甚至不能跟丈夫在同一个包厢看歌剧。斐迪南作为皇储参加宫廷舞会时,索菲被安排在最低等级的皇族女士后边。他们只有到外地来,到帝国的殖民地,才可以抛掉维也*纳宫廷的束缚。斐迪南大公觉得,这里可以给妻子应有的尊重。看来奥地利人天生的浪漫还真是好情人,可惜不可能是好军人。

为了彰显奥匈对于波斯尼亚的拥有权,王储准备巡查波黑,但是此时的巴尔干已经是一触即发了。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南部,濒临地中海,这里长期受土耳其人的统治。19世纪以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巴尔干地区的一些国家相继**。由于这里主要居住着南部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是同宗,而且俄国是打击、削弱土耳其的主要力量,所以,巴尔干半岛各国与俄国有着密切联系。20世纪初,奥匈帝国开始加紧染指巴尔干地区,特别是力图阻止波斯尼亚的黑塞哥维那同塞尔维亚合并,波黑当时还是土耳其统治下的两个行省。1908年,奥匈趁土耳其发生革命时,直接吞并波、黑两地,激起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极大愤怒。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开始部署武装力量,俄国准备支持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奥匈也向边境集结军队,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这时德国出面支持奥匈。1909年3月21日向俄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承认奥匈吞并波、黑两地的既成事实,否则将对塞尔维亚开战。俄国在日俄战争失败后力量削弱,也没有得到英法的支持,不得不暂时让步。奥匈在德国支持下实现了吞并波黑的野心。

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的惨败,充分暴露了这个帝国已经腐朽不堪,大大鼓舞了500年来饱受奥斯曼帝国压迫的巴尔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和解放的斗争。在巴尔干地区,当时已有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建立了较大的**王国,这些国家积极酝酿建立同盟,准备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以求彻底摆脱土耳其对这个地区的统治。这种情况下土耳其这条死狗已经不能作为泄愤的主要目标,斯拉夫人和奥匈帝国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这种情况下大公夫妇的到访除了羞辱对手之外,塞尔维亚人不可能对他有别的理解。

于是,共和六年6月28日,犯二的斐迪南大公带着妻子兴致勃勃地坐着敞篷汽车来萨拉热窝巡游。对于奥匈帝国来讲,挑选6月28日在萨拉热窝搞军事演习是最二的决定,没有之一。

因为这一天,是塞尔维亚半个世纪前在科索沃战役中失败、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斐迪南以征服者的形象来访问,不亚于九一八在沈阳举行一场日本歌舞伎花车巡游,不揍你都对不起观众。于是,塞尔维亚“黑手会”和波斯尼亚青年会密切联络,制定了行刺计划。当然满脑子浪漫想法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对此一无所知,完全沉浸在小夫妻度假的快乐气氛中。

6月28日清晨,“青年波斯尼亚”组织便在奥皇太子所要经过的大街上布置了7名刺客。上午10时左右,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坐敞篷汽车傲然自得地进入萨拉热窝城。一长列皇室汽车缓缓驶过人群拥挤的街道,只有稀疏的宪兵和警察布置在道路的两旁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辆车上,索菲亚坐在他的右边。波斯尼亚军政府长官奥斯卡波蒂奥雷克将军坐在左边的位上,司机旁边是侍从官哈拉希伯爵。

当车队经过市中心米利亚茨卡河上的楚穆尔亚桥,驶进阿佩尔码头时,埋伏在这里的第一个暗杀者没能动手,因为一个警察走过来站在他面前。相距不远的另一个暗杀者察布里诺维奇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车掷出一枚炸弹,这个炸弹是朝着大公夫妇的坐车飞过去的,但是司机反应敏捷,立刻踩油门加速行驶。斐迪南大公也看到了炸弹,还下意识地回手做了一个阻挡的动作,炸弹又向后飞了一段距离,在大公夫妇身后不远处落地爆炸,在第三辆车前爆炸,碎片击伤了波蒂奥克雷将军的副手和索菲亚的侍女。但大公夫妇没什么事儿,只是夫人的脖子被弹片擦了点儿皮。斐迪南故作镇静地走下车,察看了现场,对被警卫捉住的察布里诺维奇瞄了一眼,然后登车挥手说:“先生们,这个人发疯了,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进行。”车队迅速驶进市政厅,斐迪南夫妇参加了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可以说当时的刺杀还是相当业余,如果让伊拉克的抵抗组织来搞,怎么样也得布置个雏菊之类的大礼包啊。

但刺杀还没结束,实施刺杀计划的共有6名年轻刺客,他们除了炸弹还带着手枪。从有人扔炸弹算起,到车队抵达市政厅,斐迪南夫妇的轿车,沿途驶过了三个刺客的伏击地点,但这三个刺客都没有采取行动。然后,斐迪南大公来到市政厅,接受市长的欢迎。市长知道刚刚发的事儿,却在欢迎词中宣称:萨拉热窝全体人民都非常尊敬斐迪南大公,并对他的来访感到高兴,当然政治本身就是这么回事,听听而已谁也不会当真。我敢担保,就算是奥巴马访问朝*鲜,金三爷私下里想掐死他的心都有也得以礼相待,说不定牡丹峰的表演还得让奥黑看个全套,比起北京人的福分都大。

如果此时斐迪南大公按照计划结束一天的行程,也可能事情就此峰回路转,最少不会接着爆发战争。结果大公为了耍酷,或者说为了让索菲一整天的以王储夫人的身份显摆,说刚才受伤的人里有自己的随从,坚持要去医院看望他们,显示一下君主对臣民的关怀。大公要求夫人留下避免危险,但是夫人拒绝了,表示无论如何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在一起,还真是不离不弃的同命鸳鸯。把大公夫妇送上鬼门关的是波斯尼亚的地方长官,这人信誓旦旦地向大公表示,萨拉热窝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了,他说自己很了解塞族狂热分子,说这帮人能力有限,每天只能组织一次刺杀行动,说的跟恐怖组织是他姐家开的似的。

也许是命中注定,斐迪南大公要在萨拉热窝画上生命的句号。在经过一个路口时,大公的司机发现走错了路线,只好停车换挡,准备掉头。一个令人震惊的巧合出现了,司机掉头时,恰恰停在一个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人面前,离他只有几米远。普林西普时年19岁,是刺杀小组的最后一名成员,也是刺杀小组的组长。

本来是去医院,但司机偏偏转错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处守候的普林西普。刺杀的机会来了。普林西普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拔出手枪,刚要举枪射击,离他不远处的一个警察发现了,箭步冲上来欲抓住他的手臂。真是太巧了。就在这一瞬间,刚好赶到这里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萨拉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挥手犹如一道闪电,朝警察颈部猛击一拳,警察冷不防一个趔趄。枪响了,连开两枪,不仅击中了大公夫妇,也带走了最后的和平。

如果轿车在行驶中,不见得能打准。但此刻,轿车停下了,历史就此改变了轨迹。当车子再次启动的时候,一股血流从斐迪南大公的嘴里喷射出来,大公夫人在尖叫:“我的上帝,你怎么了?”说完这句话,她自己也中枪昏倒了,头正好落在丈夫的两膝之间。同车的波斯尼亚地方长官还以为他们俩是被吓昏的呢,没当回事儿,但是大公明确意识到,自己遇刺了。大公说:“亲爱的索菲,亲爱的索菲,别死!为了我们的孩子,你要活着!”

这时候有人跑过来,围住大公,撕开外套,想检查一下哪儿受伤了,大公硬撑着因为他是军人连说:“没事,没事。”

与此同时,这名刺客举枪瞄准自己的头部,人群当中有人制止了他;在搏斗中,他吞下了一瓶氰*化物想自杀,没想到毒药是从地摊贩子的手里买的,已经过期了;他还挣脱了警察,想跳到河里淹死,结果河水太浅。这哥们儿三种死法都没死成,也够悲催的了。

开枪打死斐迪南皇太子的这位名叫加费格里普林西普,当时他只有19岁,还是个中学生。普林西普其实并不机警,完全是一系列偶然因素使他成为刺杀斐迪南的塞尔维亚民族英雄。由于不满20岁,按照当地法律不能判死刑,就被判了20年监禁。他还说自己没计划刺杀索菲,对她的死表示遗憾,说明这小伙子还有点儿绅士情结。事後普林西普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在1914年10月被判20年有期徒刑。狱中的普林西普因为健康原因接受了切除手臂的手术,1918年,他死在了监狱里。其实如果他不死的话,一战中1000多万亡灵的索命也足够他受的了。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消息传到维也*纳,立即引发了骚动。当时83岁高龄的奥匈帝国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不知是喜是悲,他不喜欢这个侄子,但是又见过了太多亲人的非正常死亡:儿子自杀;他的一个兄弟去墨西哥当皇帝被枪毙;另一个兄弟放弃公爵头衔后离奇失踪;最惨的是,老婆茜茜公主被人用锉刀暗杀,凶手是个有神经病的无政府主义者,本来是要刺杀意大利国王,因为没钱买火车票,就转而把她刺杀了。这时候,皇帝已经有点儿糊涂了,他的私人秘书记得皇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种更高层的力量,已经重新恢复了秩序。唉,这是我难以做到的。”老皇帝确实糊涂了,他绝对想不到,要想恢复秩序,得有一场空前惨烈的世界大战!虽然这不是他的本来目的,但是架不住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啊。一下“非和平崛起”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