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三百五十一节 无疾而终落帷幕

非和平崛起 第三百五十一节 无疾而终落帷幕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早在1916年秋,双方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谈论和平。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德国许多主要人物承认,全面胜利不可能,小心谨慎地探听如何按照过得去的条件结束战争。即使是鲁登道夫将军,也不再夸口可以获得决定性结果了。协约国方面,黑格保证在1917年实现最后胜利。如果任何人怀疑这一点,罗伯逊将军就生气。霞飞保证,德国人会被消耗得筋疲力尽,他指望由英国人抵挡战争的冲击。但霞飞的声望已今非昔比。他铸成的大错使法国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他的影响正在迅速下降。1916年头十个月,法国部队阵亡负伤失踪或被俘的,逾八十六万一千人。在法国国民议会里,霞飞由于伤亡人员增加和他对他们不关心而受到议员们的抨击。1916年初,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都举行秘密会议,讨论军事上的挫折。愤怒的议员们反映大众的情绪,必要时准备推翻政界和军界的最高层人物。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自己的前程也在危险中,仅仅由于以撤换霞飞为条件,才获得信任票。本来索姆河之战失败了,当地指挥官罗贝尔?尼韦尔将军却和中国远征军方面商议制定了一个突袭计划,下令进行奇袭。德军措手不及,退出了早些时候他们攻占过的所有地方,眼里尔,甚至把战火引向比利时的可能性都有了。对尼韦尔来说,这是鸿运高照的时刻,更重要的是霞飞为了自己的荣誉把本来进展顺利的突袭硬生生叫停,然后从后方把准备不充分的第六集团军调动上来,强令已经疲惫不堪的士兵继续用集团冲锋的战术去和德国人的马克沁拼命,说实话,朱云阶觉得没搞出一个兵变就算法国兵遵纪守法了。战果当然是惨淡的了,第六集团军跨过运河后前进了十五公里就碰上了德军的一个师,没有中国空军的压制,德国人的空军迅速占领了运河以东的大片空域,学习中国空军的战术,先对着后面的炮兵进行突袭,消灭了法军的火炮之后,就开始对行进中的法军进行袭扰,德国陆军第二军团趁机在里尔以西紧急修筑了两道堑壕工事,虽然不甚完备,但是面对毫无重武器的又是疲兵的法**队,德军打得游刃有余,终于法军丢下15000具尸体后不得不来了个半程马拉松的大溃退,在艾尔运河的几座铁桥上差点没造成踩踏事件。德军当然不会放过好机会,于是比洛将军派出了此前没有受到打击的两个国民步兵师进行追击。就在法军被拥堵在艾尔运河东岸的危急时刻,中国轩辕教导师的秘密武器1917式6管牵引火箭炮大发神威,一顿密集的炮弹把德军两个国民师给打得焦头烂额,虽然由于队形疏松损失不大,但是这种密集的炮火让德军不敢造次,在法国第六集团军和德军之间硬生生划出了一道一公里的隔离带。等到第四联队赶到艾尔运河上空,德军见势不妙不得不收缩兵力,而他们的重炮也不敢太过靠近前线,炮击的力度也就差了许多,第六集团军算是捡了条小命回来。至此索姆河战役的尾声才算终结。法国人渴望有一位英雄,虽然霞飞最后把一场大胜搞的鸡飞狗跳,但是由尼韦尔力主开展的这次艾尔运河突击战差一点就变成光复里尔的重大胜利,所以巴黎的报纸都把他称为胜利的缔造者。而在白里安的印象中,他是霞飞的适当代替人,于是把霞飞“升迁”为法国元帅,随后把他放归田园去了。尼韦尔夸口说,他掌握着胜利的关键,但他拒绝透露他的战略。白里安也不催逼他。由于霞飞退休,眼下的任务已经足够地完成了。罗贝尔?尼韦尔将军在被任命为法国陆军总司令时,已六十岁了,他出生于一个具有长期军事传统的家庭。他进过索米尔的骑兵学校,后来又改学炮兵,成绩优良。大战开始时,尼韦尔的军阶是中校,升为上校后,在马恩之战期间,他的大口径大炮知识,得到了用武之地。因为在他前面的法国步兵崩溃,他命令他的炮兵穿过被破坏的防线向前推进,向冯?克卢克将军的部队进行近距离射击,也就是玩了一把大炮上刺刀的战术。1916年4月的索姆攻势之前,霞飞已经不满意贝当在凡尔登的战略。他的解决办法是把贝当提升,领导中央集团军群,而以尼韦尔来代替他。不久,这位炮兵专家就着手使德国人停止前进。引起所有协约国遐想的有名的口号“他们不得通过”,虽然常被人认为是贝当所创造,其实是尼韦尔创造的。这样的一位胜利将军上台,让容易激情高涨的法国人又开始忘记这两年血的教训,再次以全面击败德国甚至是灭亡德国为战争的目的,而这一点怎么也不是已经多度失血的法国能担负起来的了。尼韦尔于1916年12月12日去尚蒂伊担任法国陆军的最高统帅时,充满了信心。为他的“艾尔运河战法”所震惊,人们对他的堂皇宣告是没有争议的:“这个经验是确定了的。我们的战法已经经过试验。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一定胜利。”尼韦尔不象霞飞和贝当,是能说会道的,这使他说服了许多政客同意他的观点。议会陆军委员会的一位年轻和好议论的成员阿贝尔?费里对尼韦尔写道:“印象良好,清澈的眼睛直视着你,清楚而精确的思想。说话不虚张声势,对每件事都通情达理。”彭加勒总统和劳合-乔治首相,尽管他俩不信任军人,也都被尼韦尔的风度所迷惑。他甚至迷惑首相,把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置于他的属下,并批准他于1917年筹划的酿成大灾难的攻势。1917年元旦后不久,劳合-乔治首相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总理和一批意大利政界高级人物在罗马开会,讨论大战的令人失望的发展。当时没有将军们在场,这就反映了他们对他们的军事领导人缺乏信心。所达成的唯一明确的协议,是拒绝批准将军们所赞同的即使夺得一个小地区也甘愿大量流血的主张,显然这是索姆河战役带来的恶果。他们还承认,德奥重新开展的攻势,将迫使意大利人退出大战。为了拯救他们的南方盟国,西线再次开展一次战役是必要的,但没有一个领导人提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尼韦尔将军于1月15日谒见劳合-乔治,提出他的包括迅速而集中突击的彻底新攻势的计划,与已在艾尔运河作战中中国远征军的成功地证明了的计划相似。英国文职领导人都对这位英俊的将军印象良好。他是新教徒和他的母亲是英国人,构成了又一种联系。没有任何潜在的仇英心理会损害彼此的关系。尼韦尔的计划引起了首相和有关人员的兴趣。他们了解他的夺回杜奥蒙炮台的战略,对他想大规模应用这同一方法表示赞同。可是,英国总参谋部的有些成员却并不感到有什么吸引力。他们认为,把对杜奥蒙之类单独的要塞进行的个别的成功的进攻,重复用来对付象德国主要堑壕系统这样疏开的战线,是不一定有效的。尼韦尔得胜了。劳合-乔治深信他有大胆的想象力,同他手下的将军们说,如果他们有更好的计划,他将倾听。他告诫他们,政府不会批准又一次索姆战役,这是几个月前黑格和霞飞递交的唯一计划。黑格及其在法国的部队,奉命对法国总司令要“遵从其意见”,以“执行所有与作战实施有关的命令”。这样,黑格就从属于尼韦尔了。在他的左膀右臂达朗松上校的敦促下,尼韦尔加快了准备攻势的步伐。法**队分成几个集团军群:由弗朗歇?德斯佩雷将军率领的北方集团军群,由贝当将军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由米什勒将军率领的强击部队,即后备集团军群。第四个集团军群,是由卡斯特尔诺将军率领的东方集团军群。尼维尔当然没有忘记邀请中国远征军来参加这次他全权负责的战役,但是让他失望的是,远征军婉拒了他的邀请,除了已经更换了大多数飞机和飞行员的“空中霸王”法国空军外籍第四飞行联队之外,只有刚刚赶到瑟堡的第三批远征军轮战部队的独立重炮集群可以在战线后方进行火力支援。而尼维尔最渴望得到的“岗楼”坦克集群却没有被容许参战,不过作为补偿的是,法国可以出资购买这批坦克,而中国坦克手包教包会,让他们可以开着二手的中国坦克参加战役,至于这些训练一周就上阵的坦克兵能发挥的如何,大概谁也不敢太过奢望吧。尼韦尔的集团军群将领不断接到他关于这个战役的指令。他的基调是明确的:“我坚持,暴力残忍和迅速的标志必须成为你们攻势的特征,尤其是,第一步的突破,必须一举而夺取敌人阵地和靠他们的炮兵占领的所有地区”(着重点是尼韦尔加的)。尼韦尔的计划,包括由法军与英军对一个巨大的无掩护的德国突出部位进行双管齐下的强击。在索姆之战期间,协约国曾削弱沿着埃纳河由东至西形成曲线的德军防线。这个突出部现在仍易受到来自北面的英军和来自南面的法军的攻击。这个全面计划要求英军先法军几天向前猛冲,以吸引德国防守者向北移动。那时南面,即无掩护的德国侧翼,将受到法军的冲击,预期他们将冲过去,在这个将被埃纳河水所淹没的德国堑壕系统中打开一个七十英里的缺口,然后以决定性的胜利结束。尼韦尔的计划并不是没有优点的。德国的突出部兵力配备薄弱,易受攻击,在1916年夏的索姆之战,防御部队牺牲惨重。但是,如果德军事先知道,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实际上,德国人拿到尼维尔的作战计划仅仅比起各个英法军队的集团军主官慢上一个小时,或者说在英法军队的师长们还在等候上级的攻击命令的时候,德军总参谋部已经根据对方的作战计划制定下发的相应的防御方案,而反击的方案也已经交给威廉陛下亲自审阅了。尼维尔的茶几上也摆满了杯具,战争在1917年的春天并没有停下脚步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