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十八节 捐官拜见徐卜五

非和平崛起 第十八节 捐官拜见徐卜五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3 来源:笔趣阁

徐大人的行在比较简陋,就暂居在曲水亭街的一处客栈内。虽然是人来人往的客栈,但是孟大哥和苗二哥都规规矩矩的请小二将帖子送到徐大人的家人手里,我们三个在前面的铺面喝着茶,店老板是长清万德人,对我们几个大买卖家都很仰慕,所以撂下手里的账目陪着我们喝茶唠嗑。不多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家人从后院转出来,向我们三个一拱手“几位官人请了,我家老爷请诸位大人到后堂相见。”

随着老人家的脚步,来到后院,申字号房的门帘已经挑起来了,一位身材中等,面相颇为威严的中年人正坐在堂屋里的太师椅上,见我们进屋,不疾不徐的起身迎客。双方都没穿官服,所以也就简单的抱拳施礼。

“洛川兄,你们几位都是济南府的豪商巨贾,不知道今日联袂来访,有何见教?”

“此次拜见徐大人,实在冒昧的很”孟洛川颇有老大的气魄,其实两人在朝*鲜袁世凯麾下就打过交道,算是比较相熟的关系“一来多年未曾谋面,特来探望徐大人,见到您风采更胜往昔,洛川不胜欢喜之至;这二来介绍两位本地闻人与徐大人,洛川虽然痴长春秋,但论及才干眼光,远不及二位贤弟,欣闻朝中已经议定袁督克日督抚山东,特来荐才给大人,或能供袁督驱驰。”

我和苗二哥赶紧站起身来谦虚两句。徐世昌也和颜悦色的摆手示意,待大家又坐定。徐世昌才不紧不慢的开口道:“洛川兄过谦了,您的才干见识,袁督很是赏识,常言恨不能早见兄台,否则你我二人一定可以共效袁督门下。苗兄弟和吴兄弟既然是洛川兄推崇之人,必然怀有经世之才,但不知二位兄弟现在是何出身?”

“嗨,卜五兄”孟洛川是个精明人,一看这情况,显然是徐世昌已经动了纳才的心思,不趁热打铁怎么行。“不瞒您说,我这二位兄弟都是白手起家,在这济南府创下偌大家业,特别是吴兄弟从海外归来不到一年,已经是济南府第一大买卖了。只是两位贤弟忙于生意,无暇攻读圣贤学问,现在一些刁民滑吏时不时的骚扰商家,所以二位贤弟想报效朝廷,捐个一官半职的,日后也好免些麻烦。”

“呵呵,洛川兄都是三品顶戴了,恐怕不是来让我这七品的芝麻官给你跑堂的吧。看来你老兄果然是消息灵通啊,是冲着我现在侍奉的那位吧。”徐世昌一听就明白了“这内相的路子也不是不能走,但是未必能比户部吏部的省银子。”

“这个倒没什么,关键是趁此良机赶紧给两位贤弟讨个蓝顶子。”孟洛川也是有话直说“银子我们几家还算宽裕,就是希望这刘总管能够办的顺溜。”

“这内相的声誉未必多好,不过捐官的事情走宫里的路子一定是比六部的老爷们快一点。”徐世昌也点头认可“这样吧,后天管事刘到济南,我递上片子帮你们约一下,大约三五天的空,总能见着面的。”

“那就有劳了”孟洛川“此外袁督处洛川也是多年未曾拜会,请卜五兄代为致歉,这是我和两位贤弟奉上的一点程仪,山东父老都希望袁督早日督抚山东。”

“好,洛川兄有心了,我代袁督谢了。”徐世昌来山东的目的之一就是联络当地士绅,为袁世凯任巡抚打造良好的社会基础。“洛川兄,袁督此次来山东就任,您可有什么高招教我?还请洛川兄畅所欲言。”

“好。那我就信口开河了。商人无非是希望袁督来山东能行宽仁执政,山东这几年还算风调雨顺,民间少有饥馑。倒是有些士绅联乡自保,一些团练被白莲邪教掌握,生出不少事端,袁督手中新军彪悍,自然能从速进剿,还我山东父老一个朗朗乾坤。对了,宸轩老弟,你可有何计较,不妨一起参详一下。”

“承蒙徐大人和洛川老哥看得起,在下一介布衣,在二位大人面前也壮着胆子胡言乱语一番,还请见谅啊。”我看情势和谐,不由得想多少说道一下“齐鲁农业方面不算落后,如果黄河河工近期整修顺利,粮食供应当无太大的风险。山东民风朴实,但工商业不算发达,如果只是准备粮草应该不算太难,但是军械弹药方面恐怕就没什么帮助了。在泺口倒是有个前些年官办的山东修械所,由于上官频繁更迭,近日里已经很少有所产出。袁督新军虎狼之师,但是如果枪支弹药都受制于洋行,恐怕不是万全之策。如果修械所完全官办,恐怕到了最后只能养肥一干佐吏,很难有所改观。所以我建议袁督可以将山东修械所改为官商合办,对外招股,厂子大头自然是归巡抚衙门,但是放出四成九的股份,让专业的人来管理,将材料采购、用工管理都由官商两方各自定出规矩,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后就按照定规组织生产运作,工人计件拿钱,管工分部门算效益,按照效益计算年俸,再就是奖励创新,凡是能想出办法节约物料创新产品的都给予晋升和提薪。引进国外和华人技师,一方面指导生产,一方面按照教授技工的质量数量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教得好不妨也出银子重奖,混差事的就让他早点滚蛋。这样一番改造下来兴许能让修械所为袁督提供充足便宜的自产枪支弹药。练强兵光靠买械可难成事,需要有自己掌握的军械供应,才能两条腿走路,不至于偏废啊。咳咳,”

“哎呀,吴老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这一番见地不同寻常啊。”徐世昌原本不太重视我们,只是给孟大掌柜的面子才与我们交谈许久,听到我对于军械生产的分析,大为叹服“袁督的麾下骄兵悍将不乏其人,但是在工商方面也就我和盛公能为袁督稍作筹划。刚刚听到吴兄弟的一番高论,愚兄茅塞顿开。古人诚不我欺啊,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接下来,苗老二也不怯场,三言两语就让徐世昌大为感叹,齐鲁孔圣故里果然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啊。我们谈的入巷,老家人进来点灯,我们才感到天已经渐暗了,于是在孟大掌柜的力邀下,四人一起到汇泉楼共进晚宴,酒桌上一番推杯换盏,谈兴更浓,一顿饭吃了两个时辰,直到子时才各自散去。第二天,徐世昌就差人来传了口信,后日刘公公行经济南府,到时在汇泉楼再摆一桌,酒桌上就把蓝顶子给我们俩讨来。

到了请刘公公的日子,我怀着对历史上最后一代太监的好奇来到汇泉楼,苗老二也早就到了。我们两人正坐在二楼的雅间里喝茶聊天,突然门被人推开了,徐世昌当先进来,我刚刚要问候,就被身后飘进来的一阵浓烈的茉莉香气给呛了一口,差点让我倒不上气来。这时一个身穿石青色官袍,胸前没有补子,袖子上倒是绣着几道金线的官员进来了,面色姜黄,踱着官步,背着手进来,拿鼻孔扫视一圈就椿那儿等着人招呼了。原来这香气来自这位,不知道是不是挂了几十个香囊还是撒了半斤香水,反正在他身边是蚊虫不兴,百邪退避。孟洛川也进来,看我和苗二哥愣着,赶紧上前介绍:“这位是宫里的大管事刘公公。还不快来给刘公公见礼。”没办法,顾不上细看,赶紧打千见礼。“哼,免了。咱家是奉敕令下江南督办贡绣的,这路过贵境倒也不好不叨扰一二。这席面就免了吧,别让御史台的再给李大总管他老人家驾前上咱家的眼药。”

一时间,我们几个手不是手脚不是脚的,尴尬的时候,刚刚笑眯眯的在一旁的徐世昌开口了“这几位都是下官的旧相识,也是济南府商界的领袖人物,这位孟大掌柜还是袁督在朝*鲜的老部下,说起来也没外人。都是仰慕公公克己奉公,勤于王事,略备薄酒,不成敬意。还请公公赏脸才好啊。”

几句场面话一说,算是圆过这一场了。看着徐世昌点头微笑,孟大掌柜的心有灵犀,一打厚厚的银票塞在信封里,就手递到那位刘公公的袖管里。大约对银票的厚度很是满意,刘公公的脸上立马变了暖色调,刚刚的横眉立目就烟消云散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位刘公公也放开量了,不住的诉苦,好像宫里吃不饱穿不暖,连光绪爷都要喝稀饭啃咸菜度日了。借着话头,徐世昌把我们要捐官的意思透了出来。刘公公倒是个爽利人,“没事儿。包在爷身上,左右不过是俩琉璃蛋的事,凭什么那些个清流一边立牌坊一边数银子,让老佛爷驾前的奴才们打饥荒啊,吏部户部的面子,他给不给的咱不稀罕。赶明个就把告身送过来,回了京拿大总管的片子一块儿往吏部一投,看哪个不开眼的敢拨了咱家的面子。”

看着这位出溜到桌子下面的德行,我和苗二哥对这银子的作用就有点打鼓,这点小心思倒让徐世昌看出来了,他笑着一摆手,放心吧,京城的爷们还没下作的不认酒账,这些宫里的人更是要面子,明天一准给你办理好。果然第二天吃过中饭,就有青衣小帽的小厮送过来了两套空白的告身官凭,也就是说填上名字籍贯,只要不是逆贼家眷、天聋地哑就算是大清国的官老爷了。这公务员资格也太好拿了,哪像后世的国考,还得弄些个萝卜坑对号入座,几个关节都疏通到位,才能换来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位子,要想买个副厅级的官位那操作难度几乎可以挑战吉尼斯纪录。所以说苗二哥说的对“这.也得.的有效率有信用才好啊。”美中不足的官服啥的还得自己备,而且想在明湖俱乐部显摆的想法被孟洛川一句话就浇的透心凉“你们俩要是敢穿了官服进俱乐部就等着站到门口端茶递水吧,老夫的红顶子还得敬陪次席,剩下的红顶子还有七八个,哪里轮到你们这些四品的蚂蚱官有凳子坐啊。”

我靠,感情往常勾肩搭背的这帮肥头大耳的家伙居然官都比我们大,欺人太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