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七十八节 编练新军建军校

非和平崛起 第七十八节 编练新军建军校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太后懿旨,恩准我山东商会保险团正式整编为大清武翼新军,暂编一镇万人。”会议上我先开门见山的把武翼新军成军的事情给大家传达一下,其实当时在老营传旨之时不少人就在场,但是毕竟此次会议是确定编制和人员,人事无小事,还是传达到位的比较合适。听到要扩军,手下的六大金刚各自表现不同,杜子成、吴禄贞都是一副兴奋难耐的表情,两个学院牌的军校生,自然希望成为正规军,手下多多益善。老魏和贺老八也算是比较高兴,比较之前是团练武装,说难听的就是看家护院的武装家丁而已,但是现在一旦整编为新军,别的不提,一副五品六品的武官顶戴总是有的。肖明峰和杨士海则比较淡然,肖明峰加入时间短,人又年轻,自知无法和其他的支队长相比,加上他一向喜欢在队伍里和士兵打成一片,改编对他而言似乎影响不大,倒是杨士海虽然是孟老大推荐的人,但是出身江苏昆山又是开平武备学堂高材生的他为何放弃江苏新军的哨长而情愿在一个团练武装打工,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不过杨士海带兵练兵比起吴禄贞和杜子成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再有孟老大这个硬保,我也不想深究。

“现在咱们和武卫右军一样就地筹饷,有了商会的保障,钱粮不愁,山东修械所马上要移交北洋,但是标准机械定制的曼城兵工厂的枪械生产成套设备和毛瑟厂的子弹装配线已经调试完成,下月就能量产。我们将面临的是枪等人而不是人等枪,诸位都是未来武翼新军的骨干,如何扩军强兵将是大家不可推卸的重任。下面咱们议一议如何扩军吧?”我先给大会定了调子,就是讨论编制如何扩充,而且明确大家今后在武翼新军的元老地位,几位队长都是心领神会,自然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如何扩军的同时确保战斗力不大幅下滑的讨论中去。

“我先抛砖引玉吧”魏克仁是保险团的奠基人之一,虽然回到济南后,他在我的指示下逐渐淡出日常训练,现在他的地位不一定能排在前列,但是老队长的身份让他更加超然,不必担心引起其他队长的猜忌,他来打头炮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我昨天就和他私下交谈过的,我不在乎他的意见如何,但是希望他能开个好头。“我想了一下,扩军的事情我们也经历过几次了。我赞成按照原来的方式,统一招募,统一培训,由大人指派,在兵源地设立招募站,建立新兵队甚至新兵营,集中训练。三个月到半年训成后,分配到各个单位,各单位以老带新,用掺沙子的方式扩军。”说完老魏坐下,期待其他队长的意见。

“我同意魏队长的意见”杜子成也举手示意,我点头同意他站起来发言。“首先这种方式我们都很熟悉,操作起来风险小。其次部队里老兵能起到骨干作用,战斗力下降少,恢复快。但是也有缺点。”说道这里杜子成顿了一下,看了看我的表情,我一笑示意他继续“第一是扩军的周期过程会比较长,新老比例不能超过3:1,不然部队就会一盘散沙。第二是集中培训需要大量专业初级教官,这个当然可以抽调小队长和老兵充当,但是一样是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抽调过多的话,老部队也很难接纳新兵。我的意见完了。”

贺老八也举手了,平时开会他可是基本上就是个闷葫芦。“我觉得就像我们矿山上带徒弟,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手把手教,十个能教出八*九个。但是一个师傅带一个班十几个小徒弟,那就看个人造化了,弄好了还好,弄糟了十几个承用的不过三五个。这部队也是这个理,炮兵我其实也是半吊子,不过玩炸药我带的兵都能个顶个,但是你要让我带出一个队的合格炮手,没有个三四年是甭想。我寻思着这个师傅才是最重要的。”

吴禄贞得到我的同意,也发言了“诸位队长,所言极是。其实我比较了日本和武卫右军的培养模式,我觉得日本人就地招兵,入伍后一起训练的方式,耗时太长,但是练出来的都是精兵。武卫右军的兵参差不齐,就是入伍后没有系统培训就编入队伍,全凭个人的悟性和勤奋,有点象,嗯,有点象放羊,反正撒出去爱吃不吃草,都济着个人。入伍集中培训,有了基本素质然后交给部队再以老带新是个好办法,就像铁矿进了炉子,练出铁坯再交给铁匠们锻打,省了功夫还有效果,但是现在我们是缺乏教官。我琢磨着可以先从武卫右军借一批,我和我的同学们打打招呼,老杜你也要写信给天津武备的同学,看看能多找点人手吗?”

“可以,但是是不是太慢了,毕竟马上就冬闲招兵了。”杜子成很配合,但是也担心远水解不了近渴。

“是慢了点,可是这不是急招想不出来吗”吴禄贞一脸的不爽,他也明白杜子成也是为了公事,但是两人或明或暗的竞争一直存在,其他队长也都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不过我知道两人都是顾全大局的主儿,倒不担心他们会互相拆台。

“这教官一时半会儿也搂不到,且找吧。洋人的军队里倒是有教官,可惜咱们听不懂他们的鸟语,不然让老阿尔弗雷德帮忙找一批英国教官来…那个,那个,就当我没说”肖明峰也觉得有点慢,但是也没好办法。他信口开河,惹得杜子成瞪了他两眼,声音变低下去,还是很怕他的这个师傅的。

我也很是犯愁,“洋人教官,英国陆军教官教的军官不适合我们的队伍,教新兵倒是可以,但是人少了不顶用,人多了这个钱可花的海里去了。”突然灵光一现,对了,当年的东北民主联军不是找了一批免费的教头吗?一年时间不光部队正规化大幅提升,连飞机坦克都会鼓捣了,愣是把五大王牌中的两支给打了个落花流水,一直到溃散都没闹明白,怎么打着打着老觉得是在和关东*军在对阵呢。“日本教官怎样?”我突然问道,大家停止争吵看着我一脸茫然“虽然陆士的教材老掉牙了,不过小鼻子的基本训练还是很有点道道的,咱们手里可有一大批免费的日本教官呢,可别浪费了啊。”我一脸坏笑的说。

“大人,你是说腊山那些”吴禄贞先明白过来“可是他们不是被咱们打伤俘虏的,就是迷晕的,一路上又遭了不少罪,怕是不能同意教咱们的兵吧。”

“怕啥,大人,大不了砍上几个敢炸毛的,不怕吓不住他们。”贺老八一副土匪做派,让吴禄贞直撇嘴。

“不用,山人自有妙计,管保让日本人乖乖当教官。”我有度娘,三尸脑神丹之类的低级玩意都不用,直接上高档货,精神控制类的药物成品不多,但是配方和配料都是现成的,现在福寿*膏都是满大街的叫卖,我搞点升级换代的安非*他命之类的保健品不算过分吧,算这些小鬼子命好,这么高级的玩意都能提前享受,美不死他们。

教官问题算是告一段落,大家一致举手决定通过扩军的基本步骤:分兵源地招募身体健康、家世清白、无不良嗜好的良家子弟,反正军饷和福利诱人,不怕招不到兵员。然后成立三个新兵营,每营三百五十人,配三十名教官,其中保险团的教官不少于五人。采取三个月的短训,基本队列、条令条例、行军和基本射击技术就可以了,至于战术技能就到各个班里,跟着老兵学习,同时也开始随营讲武堂,培养合格的基层士官。这样半年的时间能培训不少于两千新兵,加上目前保险团的一千老兵,再招募部分军官,加上提升的士官,一个协的架子就能基本搭起来。到时候各支队先扩编为营,建立个六营制的武翼新军左协。步兵每营5*00人左右,编制为4个步兵队,1个火力队。装备步枪450支,马克沁机枪3挺,炸药包抛射器6门,仿制日式89掷弹筒10支(当时为了进京救驾应急制造的汽油瓶抛射器太过儿戏就被取消编制,封存储备了)。另外炮队扩编为炮兵队,编制5*00人左右,装备1898年克虏伯70mm山炮6门(瓦德西同意半价卖给我用来营救人质的,其实人质就在我的控制中,所以基本上德国人是按照本国装备价格卖给我的八成新的山炮。)、77mm意大利造加农炮3门(意大利军带到中国来的,但是没机会开炮北京就沦陷了,精于计算的意大利人觉得运回去也是回炉的干活,干脆就通过礼和洋行连八百发炮弹一起打包卖给了我)、马克沁机枪10挺,还有长身管炸药包抛射器12门(相当于两个铁皮桶的长度,精度略高,主要用于前沿破障)。其实这次淹没在众多会议中的不起眼的筹备会议恰恰奠定了一个后来的国防军不同于其他任何军阀军队的特点,那就是摒弃了“兵为将有”的大军阀套小军阀的封建军队模式,统一招兵,统一训练,分配使用,使得中高级军官对基层官兵的控制力度大为下降,除了他们的职务职权之外,军官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控制士兵和士官的,后来的军队后勤集约化、专业化和部队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则彻底杜绝了大规模叛乱和分裂军队的可能性,一直到建国后军队都是稳定国家的中流砥柱,即使发生了高级将领叛逃的事件,最终对军队的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

至于新兵营长我打算不动用现在的支队长,就由杨士海、张绍曾和蓝天蔚担任,他们三个的日语都不错。上午讨论告一段落,趁着午间休会,我赶紧和吴禄贞去公事房见一见后世著名的“后士官三杰”。所以说起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着在公事房里喝茶等待的张绍曾、蓝天蔚两人,我只想大喝一声“快到碗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