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二百一十八节 登陆汉堡访德国

非和平崛起 第二百一十八节 登陆汉堡访德国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3 来源:笔趣阁

readx;“汉斯,你觉得埃尔伯是不是疯了”一名德军总参谋部的通讯中校拿着一份电报递给正在伏案工作的少校副官“他竟然相信清国人可以造出不次于毛瑟的新式步枪,还有什么单兵随行火炮,天啊,他以为大炮是一个步兵可以用自行车推着走的东西吗?”

“咳咳”施里芬元帅从自己的办公室里出来,他的手里是一份关于日俄战争中堑壕战的一些德**官的报告,让他担心的是法国人显然也派人去观摩了,即使是他们不在意,善于学习的英国佬也不会放过这个细节。他主持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已经完结,不过他自己却没有机会看着这个计划去实现了,再过一个月就是他退役的时间,虽然根据皇帝陛下的要求,他延后退役了八个月,但是终究要离开他为之奋斗了近二十年的总参谋部。

但是日俄战争的爆发,和双方在地面战争中出现的那种堑壕战的新模式让欧洲强国都十分的重视,在堑壕、铁丝网、重机枪和速射火炮面前,防守方对进攻方的优势被放大到五比一以上,更重要的是堑壕战对时间的拖延是非常致命的,像是黑沟台战役里,俄国佬的堑壕把日军两倍以上的兵力拖在野外鏖战了将近一个月,如果俄国佬的手里有足够的预备队和战略纵深,日本人再多的血肉也未必能填满一道道的堑壕。

施里芬计划现在面临的尴尬是没有办法提高突破法军的堑壕工事的速度,如果进攻速度不能保证,那么很有可能是突破一道防线的时间甚至比不上重新设置一条防线的时间,那么德军将会遇到这种情况,千辛万苦的突破一道堑壕防线,然后会发现敌人在之前没有任何工事的地方又设置了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突击将变成纠缠,等到德军主力被死死脱在堑壕战的泥潭里,就该作为蒸汽压路机的俄国毛子的灰色牲口就该发挥作用了。东线的十几万德军将要面对至少两百万的俄军,这场战役如果拖入僵局,那么就是意味着德国的绝境。

“汉斯,今天有什么新的邮件吗?”施里芬准备去吃午餐,出门之前循例要问问自己的副官。一个传统的普鲁士军人不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吃东西,即使再忙也要到餐厅用餐,就像刺刀是用来杀死敌人而不是当撬开罐头的开罐器的,能拿刺刀开罐头的军人或许是美国大兵或者意大利人,但肯定不是一名合格的普鲁士军人,一切按照规定执行的固执已经深深印在每一名普鲁士军人的精神里。

“呃,常规的邮件下午3点会送到您的办公室,不过驻美国使馆的武官埃尔伯中校有一个加急邮件给您,说了一件比较荒诞的事情,我本来想等下午再给您汇报,既然您来了”汉斯少校把那份加急电报从文件夹子里抽出来,递给老元帅。

“让我看看,埃尔伯在美国难道有什么发现,也许是英国人又在美国捣鬼,他们总是…嗯?”看着电报的施里芬突然停住了话语,“该死的,汉斯你去通讯处,埃尔伯的电报一来就给我送到办公室,你要亲自送,除了译电员和你,任何人不得接触这份电报,否则军法从事。对,现在就去,立刻马上。”

“感谢上帝,这个点子太妙了,手持式超轻型臼炮。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解决了发射*药包的单位推力?”施里芬一边嘟囔一边转身望办公室走去,突然他转过头“汉斯中校,您立了大功了,祝贺您。”

一脸迷茫的汉斯大脑已经当机了,老大今天这是怎么了,午饭都不吃了,还让自己去守着电讯室,埃尔伯一个上校武官的信件有什么重要的,另外汉斯中校是个毛意思?莫非自己要…

施里芬老元帅在辅佐老毛奇与瓦德西(就是吴宸轩打过交道的八国联军统帅,赛金花的姘头)时,便对两大强敌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并失去了盛产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是法国陆军却雄风不减,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反观俄毛子,虽有600万常规部队,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仍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德国参谋本部正在着重研究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但同样,落后的道路也大大不利于德军在俄罗斯广袤领土上的征伐,同时宽广的东西长度提供的战略纵深与漫长的补给线、恶劣的冬季环境、数量巨大的‘蒸汽压路机’都将使俄国战场成为持久战。在仔细研究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施里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与高明的智慧,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调动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自然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利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直插内地。

这就是为什么可恶的超级浪费时间的堑壕战的出现,让施里芬近乎崩溃了。从十五年前起,也就是他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里芬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利芬采用了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来欧洲大战的基本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里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里芬主导进行了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但是这份计划的最核心的就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埃尔伯无巧不成书的送上了一份大礼,新型单兵随行火炮(掷弹筒)的出现让德国人看到了迅速突破的希望,只要拔除了敌人的机枪和大规模的步枪兵散射,那么铁丝网本身没有什么难以克制的,八路军都会用一床棉花套子解决的问题肯定也难不倒德国陆军。

“他们该来了吧?”施里芬看着第二份电报的内容“每两人配备一门新型单兵随行火炮(掷弹筒),用火力密度来克服敌人的堑壕防御,然后用长柄手榴*弹配合刺刀和工兵铲来解决敌人的残余,剩下的就是压制敌人重炮,掩护步兵进入二百米冲锋发起地的任务,步炮协同的战术还是德**队先提出来的,这方面德**队并不缺乏优势。不过这位肖恩将军还真是个军事天才,或许他的访问可以让施里芬计划变得更加完美。”

施里芬已经决定在几天后亲自接待这位大清国的将军和使团副团长大人,“真不知道这位肖恩将军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惊喜?你管这玩意叫惊喜。”看着手上的那把镀金的大钥匙,递给对面那位从大使馆派来的翻译官。那位翻译官满脸上是苦尽甘来的笑容,好像今年有个金钥匙就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算了,不能吃不能用还不是纯金的,还送给你们大使馆当摆设吧。”

此时的吴宸轩刚刚踏上德意志的土地,汉堡的码头上已经是旗帜招展,人头攒动。其实汉堡的市长和议会还是很重视这一只穿着奇装异服的远东代表团的。虽然看来那个脑袋上插着鸟毛的酋长年龄更老一些,但是他身后的那名穿着军装的青年人似乎更有气派,天知道哪一个是这代表团的首领,于是汉堡的议长把一束鲜花献给了一脸莫名其妙的戴鸿慈大人,嘴里叽里呱啦的德语让翻译忙的口舌生烟,知道了对方官员的好意,戴鸿慈大人只好无奈的捧着一束鲜花和一个外国老头子合影留念,好死不死的是这束花里面除了康乃馨和郁金香之外还有一圈菊花点缀其中。而汉堡市长很有眼光的把城市的金钥匙送到了吴宸轩的手里,当时觉得如此大一坨金子就到手的吴宸轩深感荣幸,知道他回到宾馆才熟练的用牙鉴定出这是金包银的工艺品而已,没多少实际价值。翻译官见到堂堂二品大员居然和乡下老农一般用牙齿来鉴别黄金的纯度,这也太奇葩了吧?

“对了,怎么没见王晟王公使?。”说着吴宸轩想起了船上的那一段插曲,嘴角不禁翘起了一个角度“说到惊喜,其实在船上那后几日才算是这趟环球旅行的亮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