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二百三十七节 养精蓄锐三两事

非和平崛起 第二百三十七节 养精蓄锐三两事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3 来源:笔趣阁

(); “老段还真下的去手啊。”船到了上海,吴宸轩携准夫人王子衿到十里洋场暂作休憩,择日入京,看着眼前的电报,吴宸轩满意的笑着“这下子项城兄不会再死心塌地的给人当枪使了吧。”

“恐怕北洋上下都寒了心,谁还替这个朝廷卖命啊。”张绍增现在已经是浙东编练使,总兵衔的大员,手下记名的将士就有万余也算是东南的一大势力,但是他手里的基层官兵都是枣林军校的毕业生,加上轮训制度,可以说官兵心思都在武翼新军一边。武器弹药更是来自山东军械的供给,7.62的口径可不是现在从市面上随便能买得到的。军饷更来自于江浙商会的赞助和当地士绅的筹措,吴宸轩一句话就能让张绍增粮弹两缺、军心全无,张绍增也不是什么有野心的军阀,他能在士官学校毕业不到五年的时间就爬上*将军的宝座,手下更是万余精兵强将,早已经是踌躇满志,只希望能在吴宸轩麾下再建功勋。“这下子咱们是不是考虑一下向北向西扩张。”

“我看可以,但是动作要轻柔,不要出现大动作。扩张的主要方向是西面,重点要巩固六府的地盘和临近地区,向西到浙赣边界一带,我会让情调处和统调处来配合你的行动。在城镇要依托商会,交好乡绅,稳定地方,对于乡村则建立保甲,扩张后备兵员,严防会党和革命势力的渗透。”

“好的,我会按照总座指示行事,如果会党和革命势力打入新军,我该如何处理?”

“会党的人坚决清除,就当成乱党交给清廷处置。”吴宸轩毫不犹豫,作出指示“至于革命党的人吗,发现了就礼送出境,若是革命党不识时务的话,交给情调处处置。”

“是,总座。那北面怎么办?”

“派出一部分兵力警戒太湖方向即可,今后长江方向可能不素净。你们就不要搀和了。在六?合安庆方向,我会让苏北的蓝天蔚向南发展,找机会打通交通线。另外控制好宁波港,保持海上交通线的畅通。”

“总座,我担心您此次进京会不会有什么风险。要不我们在浙东造点声势出来,也好..”

“敬舆的好意我心领了,此次进京是朝廷和我们的一次妥协,我的姿态做出来了,朝廷如果不打算全国大乱,他们是要对我的安全负责任的。一句话,你们在外掌住兵权,我在京城稳如泰山。政治敬舆还是不要掺乎了,搞好军事就是对我的最大帮助,我先谢谢敬舆了。”

“总座,何出此言。”张绍增赶忙站起身来“总座知遇之恩,敬舆没齿难忘。总座将上万虎贲交与敬舆,钱粮器械一应俱全。敬舆若不能为明公练出一支铁血精锐,如何能对得起总座。总座但请放心,翼镇上下皆翘首北望,明公但有召唤,我翼镇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晓得,晓得。”吴宸轩赶忙扶住就要下拜的张绍增,“敬舆,这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你行事沉稳,遇事不慌,将浙东交与你手我很放心。有事及时通过电台联系我,另外要多和人杰兄商议,人杰兄才干胜我数倍,又多有急智,你要多和人杰兄沟通才是。”

“谨遵总座教谕。”张绍增起身敬礼,然后对着坐在一边一直没有吭声的张南江也敬了个礼,“还请人杰兄多多提点小弟。”

张南江扶着拐杖艰难的站起身来,“我说你吴大官人火急火燎的招我回乡,感情是早已经安排好了工作给我。也罢,就当是为乡梓做做善事,免得几年后战火焚城。”

“人杰兄坐镇,江浙无忧矣。”吴宸轩大笑道

“少来这些三国的腔调,整点真格的才是。”张南江整天在山东接待各方豪杰,处理内外交道,这方言习惯都被传染了不少。

“人杰兄,放心吧。江浙商会理事会里有了你张家的一席之地,山东那边的标准纺织厂也和张家联营,整个胶东加上日后的东三省都是你的专售范围。”吴宸轩当然明白张南江的意思,本来想让马儿跑就一定要先把好料准备齐整,空头支票谁跟你玩啊。吴宸轩见窗外王子衿正在拉琴,不禁技痒,反正事情也交代完成了,不妨多陪陪娇妻。张南江和张绍增也知机的告退了。

“人杰兄,你这是?”离开了山东商会在上海的会馆,推着张南江的轮椅上了马车,在车上张绍增忍不住问道。

“敬舆兄,你是不是觉得我张某人见利忘义,是个十足的见钱眼开的小人?”

“不敢,先生大才,此中必有深意。”

“什么深意啊,王翦李靖的故技,不足挂齿。”张南江叹了口气,“敬舆兄,你是军人,不妨建功立业,反正上面还有段总参和五大金刚,怎么样也轮不到你头上。我就不同,张家,呵呵,若是个小门小户的也就罢了。敬舆兄只需记得不要给南浔张家任何特殊照顾就算是帮了老哥我了,我在此先行谢过了。”

“这个…”张绍增还第一次听说有人拒绝给自家开绿灯的,刚才明明是个索财纳贿的小人行径,这回儿却成了一派清廉大夫的模样,张绍增摸不着头脑。“好的,谨遵先生吩咐。”

“木秀于林而根基庞大,绝非善缘。”张南江见张绍增为人方正,忠厚诚恳,也不禁多说了一句“张将军多读读曾文正公的文章自然会有所心得。”

等到了地方,张南江被他的管家推进门,张绍增在转身上车的一瞬间听到了若有若无的一个叹息“君心难测啊。”

张绍增摇摇头,上了马车,直奔军营而去,可惜的是张南江和其他人一样并没用看到张绍增脸上一闪而过的鸡贼一笑。

清廷其实从庚子年后就开始了新的一轮变革改制,光绪二十六年八月,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九月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枣林军校也是趁机转正为山东武备学堂的,不过大家熟悉了枣林军校的叫法,一直以来也没改口而已);次日就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至此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八年底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光绪二十九年九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次年也就是吴宸轩等宪政考察大臣们出洋的时候,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当然他能指挥的不过是陆军部站岗放哨的那几百名卫兵而已。到了今年年八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含北洋最初的三个镇)、山东3镇(不算武翼新军中镇,因为这是编练成为禁卫军的底子)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但是直至清朝覆亡,只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又4标及禁卫军1镇,约26万人。武翼新军控制的山东、苏北、浙东当然都编练了新军,武翼新军的前、左、右三镇名正言顺的成为大清新式陆军的一员,当然军饷什么的就是浮云了,每年能拨下来十来万两银子就算烧高香了,还不够一个镇半年的人吃马嚼的。

此外,清廷还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去年,度支部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统筹外债借还、考核各省银号以及规定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之惩处。

由度支大臣载泽兼任督办盐政大臣,统理全国盐政行政用人之权履行。而在现代财政预算的组成上,今年福州道御史赵炳麟奏请中央制定全国预算。最终,清廷於三年后首次编制第一次全国预算,当然清廷也没有机会再编制下一年的预算了,那也不是他的责任了,因为下一年正是辛亥清廷关张大吉的年头。

在政治上,此时的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末新政前,清政府基本上还是封建的政权机构。在清末新政期间,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光绪三十一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及设立商部、练兵处、巡警部、学部等;还表现在当年11月重新更定官制,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海军部、军咨府、资政院、审计院。到此,清政权虽然仍是半新半旧的,但这毕竟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时期的开始。而吴宸轩吴大官人也就荣幸的成为刚刚开业的大清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的首任ceo。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