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三百三十二节 日军后撤我军上

非和平崛起 第三百三十二节 日军后撤我军上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3 来源:笔趣阁

readx(); 不知不觉在中央堡垒的工事群里,德军和日军已经拉锯十天了,日军伤亡过千,一个联队被打残。倒不是日军付不起这个代价,但是这千人的伤亡却没有带来寸进,德军的伤亡虽然不明确,但是看来也并不严重,而且德军的防御一改往日的教条,各种损招怪招迭出,两天前的日军已经接近到中央碉堡的五十米内,却不防对方扔出了一堆催泪瓦斯弹,然后带着防毒面具的德军轻松的收拾了日军鼻涕眼泪一大把的突击部队,恢复了先前丢失的阵地。

第二天的冲锋,日军倒没有碰到催泪*弹但是对方的手里居然有了和自己装备的掷弹筒一样的东东,而且像是一个个大号信号枪一般,可以端在手上发射,射出的榴弹在两三百米距离上仍然准确无误,即使是分散冲锋的日军也经受不住对方的榴弹漫射,在伤亡过半的时候又可耻的转进了。

对方本来似乎有些不济的弹药,这两天也充足了许多,机枪火力点不住的增加,甚至有的地段一公里的防线上轻重机枪达到一百五十多挺,这种密度的火力根部就不是步兵们能逾越的,对方的阵地虽然并不算太险要,但是日军的步兵炮却无法有效的射击,如果抵近射击,在旷野上无遮无拦的就会成为对方榴弹炮的靶子。日军配属的重炮联队还在从烟台到胶州的路上,没有十天八天的根本到不了。

最终经过五天的苦战,日军山田旅团彻底打残,整个十八师团也损兵折将,无力进攻了。眼看着开战已经三十天整,日军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攻击失利,不过当初约定如果中国国防军不能在十天之内完成对青岛的接管,协约国是有义务在远东地区继续清剿德军的。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日军士兵撤下阵地,虽然疲惫沮丧,但是看着身穿花花绿绿的迷彩服、戴着钢盔的国防军进入阵地,日军官兵脸上似乎也有些幸灾乐祸的笑容。

“山田君,你觉得中**队能在十天内攻下这五个要塞吗?”中村参谋看着撤退中的山田旅团,他属于第五师团的参谋,难得和列强交火,这些参谋们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都想看看帝**队和德国人的优劣之处,毕竟日本也是协约国的小弟,说不定就有到欧战参加战争的机会。不过中村参谋想破了头也觉得除非德国人发癔症全体投降,否则想攻下这五座堡垒没有一两个月是办不到的。当然联合舰队能进胶州湾进行火力支援的话就另当别论,可是江田岛那帮家伙们怎么可能拿着宝贵的战舰和炮台拼消耗呢?加上还有水雷封锁,想从海上进行支援,也不是一半个月能办到的。

“德国人的工事修的非常合理、火力强大、弹药充沛,我没有发现对方有什么弱点可以利用。如果你询问我的意见,那么我认为除非对方有牺牲十万人的勇气,不然就不要想在十天内获胜。”山田旅团长觉得十天速胜简直就是个笑话,是对山田旅团几千阵亡士兵的侮辱,他很不客气的回答也证实了中村的想法。正在两人小声议论中国人可能的战术的时候,一个士兵进来报告。中方的指挥官到了,希望能立即接管这座指挥所,山田和中村相视一笑,看来中国人也知道时间紧张,可是节省这么点时间有什么用处啊。

“山田将军,我是中国国防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吴禄贞。这是贵国和我国签订的关于青岛问题的协议副本,请你审阅。”一位身穿将校呢军服的中年军官进了指挥所,根本没有寒暄就开始交代公务,不过山田和中村看着对方大红的领子上金灿灿的三颗将星当然明白对方的身份,按照军衔互敬军礼之后,山田接过对方副官递过来的副本,也没有仔细查看。反正自己的师团长已经转达了陆军的命令,自己只要做好交接就行,完全没有必要去和对方计较。不过作为没有完胜对手就匆匆换将的日军将领,山田的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吴桑,文本确认过了。我军已经完成撤退,请贵军接手阵地。”他和中村两人转身跟着一大群抱着文件地图的参谋们一起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多天的地方。临出门的时候,中村忍不住回头说了一句“吴将军,这些德国人的火力很强大,祝你们好运。希望我们还能再见面。”

“呵呵,土鸡瓦狗而已。”吴禄贞轻笑一声,说道。中村不禁一愣,好狂妄的口气,也好,就让中国人的血肉铺满这块丘陵吧。

“骄兵必败,这些中国人注定不会成功,中村君没有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还是想想如何对付这几个堡垒,反正十天之后还得靠我们来攻取。”山田少将拉着中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吴禄贞站在观察口面前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丘陵上硝烟中若隐若现砖石堡垒,嘴角一丝无奈的微笑,总座的那种战术太霸道了,今后的战争除了炮兵就是那帮长翅膀的鸟人的天下,步兵除了当哨兵就是收尸队的干活,他这个手握数万精兵的大将居然无用武之地,这又是怎么回事啊?难道自己正当壮年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了?

“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怪了?”青岛驻军的肯普夫将军拿着国防军发过来的专用函电有些摸不着头脑。对方竟然要求自己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把俾斯麦南炮台的士兵撤出三公里以外,并保证对方不会偷袭这个堡垒,而是要展示他们接下来要使用的战术,希望能让德**人和百姓明白自己的处境。

“是对方的诡计吗?将军。毕竟战争史上还没有要求对峙的一方毫无理由的让出一个堡垒就为了展示一下战术的先例。中国人的计谋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也许是他们的虚张声势的伎俩。”一位青岛的殖民政府官员说道。

“那么放一些活鸡鸭和大型动物在堡垒里的要求怎么解释,而且对方并没有要求我们放弃堡垒,只是暂时撤出,对方的军队都在堡垒之外至少十公里以上,而且还有其他堡垒的监视,他们怎么做手脚?”一位上校也觉得对方的要求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对于对方是否能借机偷袭德军防线,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确保对方的企图不会得逞的。

“中央堡垒、湛山堡垒、台东镇、伊尔底斯兵营诸炮台加上俾斯麦北炮台都在控制之中,对方的任何方向的进攻都无法直接抵达俾斯麦南炮台。城内的中国人都已经被驱逐了,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想呢?”肯普夫少将的脑子里一片昏暗。

“既然想不出来,就回电同意对方的要求吧。”德国胶澳总督区总督助理莫登海姆开口了,他代表的是总督,他的意见大家也都得尊重。莫登海姆知道这是总督阁下的秘密电令,但是原因他也没有得到解释。不过莫登海姆觉得既然青岛必将失陷,不管是打上一个月还是一年除了死的人多少之外对于整个战局毫无意义,既然这样何不在中日这两个远东的强国之间埋下一颗地雷呢?

中午十二点,一百多名德军士兵撤出了炮台,留下了三十多只鸡鸭和两头骡子。大家都在附近的小鱼山、观象山的战壕里等着看看*中国人的展示有什么神奇之处。

“嗡嗡”什么声音?德军士兵四处寻找,青岛的蚊虫虽然多但是还没到了成群结队的地步,这嗡嗡声由远而近,似乎是天边的滚雷,可这天高云淡的不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啊。

“那边。”一个观察哨差点把手里的望远镜给扔了,谁在天空中突然发现一个巨大的圆柱体上瓷牙咧嘴的鲨鱼头也会吓一跳的。“飞艇,好多飞艇啊!”

“这是?”德**人一瞬间都明白了对方的进攻并非来自地面,而是空中。可惜德军唯一的飞机已经不知去向,大概是被日本人击落了吧,布吕肖夫中尉也大概殉国了。虽然机枪架在山坡上也可以对空射击,但是对于飞行在三四公里之外的两千米高度的飞艇来说,鞭长莫及了。

几名德军觉得就这么傻傻的等着对方的飞艇慢悠悠的飞到头顶上有些面子挂不住,在一个少尉的指挥下,几个人架起一挺马克沁就开始往山坡上跑。还没等他们到了小鱼山的半山腰,两架雨燕从飞艇附近一压机头就尖啸着俯冲下来,机枪像是火镰把山坡打得烟尘四起,等烟尘散去,马克沁已经翻到在地,冷却筒上大大的弹洞里水正在往外汩汩地冒着,四周几名德军士兵的尸体被打得七零八落,那名少尉连脑袋都被打成烂西瓜了,这让观战的德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中国飞机,霸气外露啊!

“轰隆、轰隆。”这六艘飞艇排成一排,缓慢的在俾斯麦南炮台上空飞过,一捆捆的炸弹准确的扔下去,炮台上腾起了烈火浓烟。后面的飞艇还是不紧不慢的继续下蛋,一颗颗黄色的航弹带着啸声像是乳燕归巢一般扎进炮台,这些混合燃料燃烧*弹的加入,让南炮台变成了烈焰地狱,别说约定好的三公里无人区,就算中国人允许德国兵靠近他们也没办法办到,距离十公里之外的观象山上都能感到热浪扑面,可想而知堡垒里面的情景。终于,在一声山崩地裂的爆炸中,南炮台弹药库里的弹药殉爆了,整个炮台成了漫天烟花,至于活物从刚刚的轰炸中就早登极乐了。

“钧座,您说这德国佬会投降吗?不是说他们是天下陆军第一吗?”一名参谋递给吴禄贞一杯茶,顺便凑趣问“咱们这次带来的燃烧*弹就剩下一个基数了,可不敢再玩这么一回了。”

“你是知道弹药数量,难道德国佬也知道了?他们不投降等着变叫化鸡啊。”吴禄贞还是没放下手里的望远镜“这空军还真是给力,这下子就算德国人打算死守也办不到了。不过就是太费钱了,这么一顿烟火都够老子扩编一个师了。”

德国人打仗是把好手,投降也不含糊,当天下午三点就派人来接洽移交胶澳总督区主权的问题。

德军四千多人投降,此前德军战死150人。至此,德军最后一道防线全线崩溃。7时,德军在观象山悬挂白旗投降,到此时中国国防军一共攻击了不到48小时,就全线接手青岛。陆军更是无一伤亡,甚至连一发子弹都没有发射就打着背包进青岛了。德军在投降前夕,将炮台火炮自行炸毁,军舰、浮船坞自沉海中。吴禄贞除了对阻碍航道的两艘沉船表示愤慨之外,对于其他的武器装备被毁坏并没有提出抗议,实际上国防军的武器自成体系,德军的装备对于南方军阀或许是镇宅利器,但是对于国防军根本就是累赘,炸了还省的自己爆破拆除呢,好在德国人在移交城市其他设施方面没有任何的阴招,吴禄贞也就不计较了。

原本经过日德战争,日本取代德国成为青岛的殖民统治者。最终,青岛主权和山东问题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经过斗争和外交谈判,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

但是现在国防军轻描淡写的取得了胜利,青岛和平回归。日军270人战死、113人负伤;防护巡洋舰高千穗号沉没,水上机母舰若宫号重创,英军160人战死、23人负伤,却成了他人的嫁衣裳,还真不是个滋味。

德奥方面除了那百十名战死者,总共有4715人被俘,此外就是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奥匈帝国),一艘鱼*雷艇,四艘炮艇自沉,自此德国在中国的兵力彻底被瓦解,山东也再添一个州——胶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