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三百七十九节 闽系海军之没落

非和平崛起 第三百七十九节 闽系海军之没落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3 来源:笔趣阁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无湘不成军”的典故,不过后来湘军逐渐没落,被淮军代替,而袁大头的北洋系正是脱胎于淮军,但是随着同样是团练起家的武翼新军逐步壮大,成为中国国防军的唯一前身,陆军自此以武翼新军为源。请大家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小说大清国曾经盛极一时的海军分为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以及广东水师,除去广东那些个小舢板不算,南洋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就已经损失殆尽了,但是在刘公岛上驻扎的北洋水师却鲜有北方人的身影,这支大清海军的正朔里,英语和福建话(当然里面包含了闽南客家等地方方言)才是通用语言,一直延续至武昌革命之后的十多年。闽系海军之所以形成,并非偶然,而实有其地理的历史的及人文的种种错综复杂因素。福建省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位于欧亚大陆的东侧边缘,海岸线复杂曲折,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加以其地山多田少,必须衣食于海,因之自古以来闽人即擅长海上活动,而以精于海战著称。如明代平定倭寇的名将俞大猷即为泉州(晋江)人,其“俞家军”与戚继光的“戚家军”几于齐名。其后的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均曾称雄海上,闻名于时。台湾收归大陆后,清代东南沿海的江浙闽粤各省水师总兵提督等高级将领,多为闽省的水师将领所出任,诸如康熙年间的万正色(晋江)施琅施世骠施世纶(晋江);雍正年间的林亮(漳浦)蓝廷珍(漳浦)吴英(莆田)许良树(同安);乾隆年间的陈伦炯(同安)蓝鼎元(漳浦)等人无不来自于闽南的漳州与泉州。嘉庆年间著名的海盗,以及平定海盗之乱的李长庚皆为福建的同安人(泉州府),更是一时传为佳话。降至近代,绿营水师没落,新海军肇兴,海军仍为福建人的天下,所不同的仅是闽南人已为福州人所取代。这自然是因为福州船厂与马尾船政学堂均设于福州之故。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设立福建船政局,设马尾船政前后学堂,前培育造船人才,后培育驾驶人才。马尾,成为中代海军摇篮。清末民初,全国海军被闽人垄断,上至总长司令,下至士卒杂役,多为福州人,闽系海军成为中国海军的代名词。而所谓“闽系”,实为“马尾系”,绝大多数人是马尾船政出身步入海军的。马尾船政学堂采用英国海军学制,招14岁少年入学,多由海军内闽籍人士推荐,施以8年海军军官养成教育。非常不幸的是他们几于一开始就认为海军是一条登龙的捷径有利可图,远于第一批留学英法的“闽厂生徒”回华之前,即表现“一得自矜贪慕荣利”。声言:“创办铁甲,正我辈富贵之日,苟非高官厚禄,切不可就。”及至回国进入海军服务,逐渐地由偏裨而荐至将校,更是俾倪不可一世。视海军为其专利。尤其是民国初年刘冠雄出任海军总长时代,先后十年,连任八次(每易阁揆为一任);李鼎新继之,又于四年之间连任五次,俨然是海军的不倒翁。闽系海军依附军阀,把持海军,以中央的海军正统自居,排斥异己,遂使闽系海军的势力盛极一时。其后杜锡圭杨树庄陈绍宽继之,虽然不属于“船政系”(或马尾系),但依然同为福州人,闽系的结构并无改变。以海军部的人事为例,根据《大清缙绅全书》清末时期大体尚为福建与广东藉者各半,维持一个巧妙的平衡。可是一到共和国前十年,即大为不同,如在革命党政府海军部编纂的《海军部职员录》中,海军部内共有204人,其中福建人即有142之多,约占全数的70%。其他海军总司令及各舰队司令,乃至各海军机构的首长,也是非闽人莫属,其垄断可见一斑。从清末沿袭至革命党政府,闽系控制中国海军的历史始终未变。但是今天闽系海军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潮。三年前革命党倒台的时候,作为闽系老大的刘冠雄辞职后,寓居天津,不再过问世事,整日以种花植树自遣。作为闽系当家堂把子的萨镇冰不得不做出决定,带着战舰跟着革命党远赴广东。其实在武昌革命爆发,当时的清朝海军曾受命前往汉口镇压革命,但海军官兵大都同情革命,准备发动起义,海军提督萨镇冰默认了起义行为,11月晚11时萨镇冰发出“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各舰艇好自为之”的信号,黯然离开舰队,11月15日海军九江易帜,宣告了晚清海军灭亡,在清末海军的基础上诞生了共和海军。但是隐居福建闽侯的萨镇冰在革命党几位大佬的力邀之下还是答应重新掌管海军。没想到乔夫大总统死后,革命党政权居然不到两年就关张大吉了。和北佬没有什么联系的萨镇冰在与闽系将领商讨之后,决定率领所有的军舰接上海军军人和随军家属一起前往广东,以图后变。此时的共和国第一海军舰队还有七艘老旧不堪的巡洋舰,分别是“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肇和”“应瑞”“飞鸿”;驱逐舰:“飞霆”“飞鹰”“龙湍”“建威”“建安”“建康”“豫章”“同安”;鱼*雷艇:“海龙”“海犀”“海青”“海华”“辰”“宿”“列”“张”“湖鹏”“湖鄂”“湖鹰”“湖隼”;浅水炮舰:“鲸波”“江鲲”“江犀”“永丰”“永翔”“江元”“江亨”“江利”“江贞”“楚泰”“楚同”“楚豫”“楚有”“楚观”“楚谦”“舞凤”“联鲸”,训练舰“通济”,虽然都是清末海外订制或者马尾船厂自产的军舰,舰龄就没有几艘低于二十年的,但是也算得上阵容庞大。萨镇冰自认为可以待价而沽,没想到广州事变后,国防军却没有对黄埔港停泊的大批海军军舰有任何行动,也没有接触闽系海军的任何一位大佬。自觉的热脸贴了冷屁股的萨镇冰程璧光沈寿堃等人带着舰队再次起锚前往澎湖驻扎。本来以为国防军忙完了统一之后,就会跟他们这些海军精英们谈谈收编的价码,没想到对方似乎眼里从来就没有闽系海军的影子。整军案中,居然任命了一个从美国归来的广东鬼佬,玩飞机的冯如当上了国防军巡防舰队司令官。更可气的是中国居然是一战的战胜国,堂而皇之的分得了六艘2000吨以上的大军舰,其中还有德国新锐的两艘巡洋舰,不日就经过台湾海峡驶往青岛港,与现在正在青岛港停泊的四艘自行建造的4000吨重型驱逐舰会和,组成一支十艘大战舰的海军舰队,更加不能容忍的是,上面的海军将领竟然仅仅只有三四名福州人,其他的多数是江苏山东辽东的渔家子弟,而各船的舰长都是从美国安纳波利斯军校进修的山东商会留学生,一帮从来没有下过海的北侉子居然驾驶着中国最新最大的军舰,这让所有的闽系海军将领都感觉自己的脸上**辣的。本来澎湖列岛上就贫困不堪,海军军人和家属几千人拥挤在一起,粮食全靠从大陆的福州老家购置,没有军饷就靠舰船出海帮助商人运货和护航(其实也偶有客串海盗,抢劫不是闽系海运的船只)来养活岛上的老小。这一年多来,船只年久失修,拆东墙补西墙的过活,海军将士们早就怨声载道,不断有人趁着船队离港逃离澎湖。甚至“楚有”号炮舰在管带郑汝霖的带领下私自脱队,将一家老小都带上,驶往香港,向港英当局申请了避难,一条船上的几十名水手都成为香港难民营的一员,而郑汝霖却拿着自己的私房钱买通了管营,成为移民澳洲的一名华侨富商。前有车后有辙,只怕这么下去还剩下一堆破烂的闽系海军就要分行李散伙了。万般无奈的萨镇冰也后悔当时就该学刘冠雄刘老当个逍遥的寓公,就不用管这个烂摊子了。最终放下颜面的萨镇冰派遣非闽系的第一大将程璧光,带着“海容”“海筹”两舰前往青岛,电告国防部要求谈判。终于在四天后,“海容”“海筹”喷吐着黑烟才算靠到大港码头上。被汽车接到汇泉湾舰队司令部的程璧光终于见到了同为广东老乡的国防军巡防舰队司令冯如冯达飞少将。结果程璧光的架子还没端起来,冯达飞就直接把一份文件递给程璧光。“?”一头雾水的程璧光迷惑的如,心里话这是什么意思?收买我们的价码?这也太直接了吧?哀的美敦书?可,可还没谈话呢?“程将军请坐,不忙着谈话,您先个。”冯如见到程璧光一脸茫然,不忍心的说道:“要是不能决断的话,就发个电报给澎湖的萨总司令请示一下,您拟好电报就可以,如果要通话的话,下午我们的巡逻机就能把无线电送上澎湖,您也可以通过电话与萨总他们商议一下。不过十天的期限绝无宽贷的可能,如果有这方面的打算就请免开尊口了。抱歉,兄弟我有些公务,您且宽坐,我去去就来。”“《闽系海军接收安置方案》”里这份不长的文件,程璧光差点没哭出来,敢情自己和闽系众人都是想多了,人家国防军根本就没有己那几艘破船,除了海字头的几艘比较新的船充当海军学校的训练舰和海岸巡防队的巡逻舰之外,其他船都作为海军和空军的训练靶船,用来击沉到海底当礁盘的干活。闽系海军的老人都可以自行选择隐退或者到商会办的海运学校任教,至于海军学校,人家说就不麻烦你们这些老古董了,年轻军官和水手可以经过商业海运学校的培训,考核后在渔业和海运部门领取上岗资格,当然愿意另谋职业的也可以登记一下领一笔遣散费分行李散伙。瞧这意思,本来那些准备争取的海军官位纯属基围虾炖鹌鹑蛋-----瞎扯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