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隆中对开始 > 第二百五十九章 会面

三国:从隆中对开始 第二百五十九章 会面

作者:怦然鑫动28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13:58 来源:笔趣阁

雷绪瞬间顿住了脚步,盯着面前这位年少成名的猛将,上下端详起来。

“你,你说......你留下来?”

“不错。”魏延点点头,指着旁边雷脩道,“我与脩公子一同留......”

不等魏延说完,雷脩几步便冲了上去,大声质问道:“你什么意思!”

“阿脩!”

雷绪大喝一声,站到了两人中间。

“我并非轻视脩公子,只是这灊山大营范围太大,一人恐难以掌控。”

魏延盯着雷绪,面色不变。

“好!”

雷绪侧开身子,抬臂将魏延和雷脩的手掌放到了一起,感激的说道:“有魏将军相助,阿脩定能完成任务!”

雷脩轻哼一声,不情愿的将头撇到一旁,不愿与魏延对视。

在他看来,这本是自己展现能力的最佳舞台,却被魏延横插一脚,分走部分权利不说,还徒增了不少压力。

“阿脩!莫要逞一时英雄!”

雷绪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叮嘱道:“魏将军愿意留下来,全是为了我等数万人的安危,你要与他好好相处,共渡难关!”

“可!”雷脩犹豫片刻,随即向雷绪问道,“万一我与他有分歧,听谁的?”

雷绪正要开口,却被魏延打断:“我只负责建议,至于听与不听,全在脩公子计较。”

雷脩木然杵在原地,顿时无言以对。

......

不得不说,雷绪作为盘踞数十年的一方豪强,确实颇有手腕。

整个灊山大营瞬间便开始了动员,陈兰、梅乾等人也迅速派人,将撤退消息传达到周边村落、堡坞,整个庐江在短短一天时间,便已完全换了副样子。

第二日一大早,雷绪便与诸葛亮先行离开,快马加鞭赶往枞阳,去会见刘备。

而撤退事务,则暂由陈兰、梅乾二人共同负责。

至于魏延和雷脩,同样迅速进入了状态,依照诸葛亮的计划,将留守的士卒全部动员起来,开始布置现场,竭力伪造出大军死守的态势,只等曹军到来。

------

“军师,七日了......”

长江滩头,刘备与诸葛均同坐在舟上,眉间略过一丝愁色。

距离诸葛亮担保的时间已经整整多了两天,二人在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安危到底如何,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刘备的心绪。

“主公莫要担忧,有文长在,不会出事的......”

诸葛均强装一副镇定的样子,内心实则更加焦虑,诸葛亮可是他的亲生哥哥,倘若真出点什么状况......

“哒哒,哒哒......”

耳边似乎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蹄声,刘备眼神瞬间便亮了起来,猛地从甲板上站起身,朝北面眺望过去。

只见茫茫山林中,荡起了一股不小的烟尘,给原本干净的树林抹上了一层灰雾。

“有马!”

刘备心中一喜,纵身便跳下了船,朝岸上奔去。

诸葛均也不甘落后,赶忙拍拍屁股,起身跟了上去。

“哒哒,哒哒!”

马蹄声愈发急促,山林中逐渐显现出十几条身影。

“是他们!”

刘备捂着胸口,心中一块巨石落地。

不错,来人正是诸葛亮、雷绪和几名贴身仆从。

他们甩开大部队,一路轻装,朝枞阳飞奔而来。

即使如此,路上还是因为沿途安抚难民,耽搁了不少时间。

好在双方最终顺利会师,雷绪也总算松了口气。

“主公!”

诸葛亮翻身下马,指着旁边雷绪说道:“幸不辱命!”

雷绪见状,赶忙拱拳相拜:“庐江雷绪,见过刘皇叔!”

“果真是雷将军......”

纵然心中早有准备,但此时一见到雷绪,刘备还是感到不可置信。

不费一兵一卒,仅用时几日,便将数万人的势力收入囊中,这是刘备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剧情。

可如今,雷绪就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又如何能让他不相信......

诸葛亮......真是不一般啊!

一番寒暄后,刘备和诸葛均也从二人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具体的经过。

“如此说来,文长留下了?”

刘备面色平静,没有因为魏延擅自行动而感到不满。

在他看来,事急从权本就是一员将领应该具备的素质,死守教条,墨守成规,反倒会让他感到不适。

诸葛亮点点头:“有文长在,灊山大营也能多层保护......眼下要事,便是让援军尽快赶到,威慑曹军。”

“援军?”

“援军?”

刘备,诸葛均二人同时发出一声惊呼,互相对视一眼。

雷绪见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不是已从江夏出发了么?”

诸葛亮脸色没有丝毫变化,继续平静的说道:“算算时间,也应该快要到柴桑了吧。”

“对,对,对!”

诸葛均率先反应了过来,疯狂对着刘备眨眼,并立即补充道:“翼德前两日轻舟送来书信,已到鄂城了。”

“翼德?”

雷绪面色微变,忍不住问道:“莫非是之前八百勇士大破孙权的那位张飞,张翼德么?”

“嗯......”

刘备也是人精,赶忙接话:“三弟一直在江夏驻守,离这边也近......”

雷绪顿时松了口气,下意识说道:“有此等猛将相助,我便放心了。”

几人尬笑起来,将此事掩盖过去。

“对了。”

刘备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忙对诸葛亮问道:“孔明,你在灊山大营安排疑兵,倘若曹军围而不攻,反而分出一支精兵去追击逃难部队,该当如何!”

此言一出,诸葛亮却一脸轻松,似乎早有准备,“一路上我亦在思考此事,直到路过一处地方......雷将军?”

雷绪闻言,忙在怀里摸索一番,将一张皱巴巴的行军图摊了出来。

“主公请看......”

诸葛亮将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条无形的粗线,“大部队逃难路线如此......出灊山大营后南下,四十里有小霍山,再往南一百七十里便是天柱山,过天柱山一百百里还有座横山,再往南,便是松兹,寻阳,也就到了江边......”

不等他说完,诸葛均便立即问道:“二哥莫非是想,沿途依山布置防御工事,阻挡曹军追击?”

“不错。”诸葛亮点点头,将手指缓缓划向一处地方,“前半段这些山路我已走了一遍,小霍山地势平坦,不易阻击敌军,但这天柱山,却完全不同。”

说到这里,雷绪赶忙上前补充:“不错,天柱山奇崛险峻,山道斗折蛇行,绵延二十余里,至于其它洞穴、深壑、小谷之类,更是不计其数,足以隐藏大量兵力。”

与此同时,诸葛亮伸出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圆圈,“天柱山最为险要者,是一个狭长隘口,名曰擂鼓尖。此间道路极为狭窄,仅容双人并肩通过,两侧则都是千尺悬崖,敌军绝无可能翻越!”

他看着刘备,缓缓开口:“这里,便是曹军大队人马追击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我们唯一能将他们死死堵住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