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帝国再起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侠客行(九)

帝国再起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侠客行(九)

作者:张维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9 22:15:53 来源:笔趣阁

跑声响起,在他视线之内的二伏却没有任何动静,李定国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是三伏那里出了问题。因为按照战前指定的计划,本该是在清军彻底进入伏击圈之后,由一伏的窦名望部率先发号炮为信,而后二伏、三伏响应,各自向当前伏击范围内的清军发动进攻。而他则在磨盘山顶上指挥后军,一是作为大军后劲,二是配合二伏吃掉清军的中军,使其首尾彻底截断。惐

山道伏击历来是大同小异,可现在却是三伏率先发炮,清军是否全部进入包围圈尚未可知不说,那里肯定也出了他暂时无从得知的意外状况,较之最初的计划显然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失控。

然而,比之按照既定计划行事,他更清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越是出现了意外状况,就越是尽可能快的临机决断。哪怕是事后证明是错的,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发炮,进攻!”

在三伏的号炮声响起后,磨盘山主阵地的号炮紧随其后,接下来,二伏也迫不及待的作出了响应。一时间,喊杀声响彻山间,从山坡的植被后纷纷起身的明军从山下的视角看去,竟仿佛是火红的岩浆吞没了草木,正顺着山坡倾泻而下。

比之明军更快的是滚木礌石,明军只是用力一推,或是砍断绑缚的绳索,那些物什便如本能般随着重力的驱使滚落而下。这一带山坡的坡度算不得陡峭,但也好不到哪去。明军下坡的速度确实不怎么快,再怎么说也得看好脚下,可这些滚木礌石哪会管得了这些,一旦开始滚动,便是越滚越快,几乎就是一眨眼儿的功夫就已经滚下了山道。

山道狭窄,清军宛若长蛇,礌石还好,被命中的倒霉蛋儿终究有限,可滚木那玩意儿覆盖面儿实在不小,清军密集的队列更是无从躲闪,几乎每一根滚木落下,便会砸出数个骨断筋折出来。而且更加可怕的,由于李定国此番的兵力比之历史上要翻了整整一番,他便果断的选择了分兵两侧的山坡,而非单单是从与磨盘山同侧的那一面发起攻击。这一遭滚木礌石的馈赠,便自然而然的给了清军以双倍的惊喜,双倍的快乐!

突遭袭击,清军登时便是大乱,紧接着滚木礌石落下,更是乱上加乱。这样的局面之下,伤亡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想要全身而退,乃至是反败为胜,首先便须得尽可能快的重新恢复秩序。惐

奈何,连战连捷,几乎是一口气吞下了云南的腹心之地,清军早已不知道自己行老几了。恰恰就在这么个最为骄横的时候,却遭到了明军突然袭击,便如同是被一根闷棍直接敲在了后脑勺儿上,满眼的小星星,一闪一闪,还顾得上什么。

兵找不到将、将亦找不到兵,更要命的是,紧随在滚木礌石之后的便是明军铺天盖地的箭雨。尚未接战,清军便已然每时每刻都在有人倒下,或伤、或死、或者干脆就吓得无处可踏了只能隔空学起了鸵鸟。但是,八旗军毕竟名声在外,军中老兵甚多,哪怕已然大乱,没有办法有效的组织起兵力,他们仍旧有不少人干脆以个人为单位持弓向明军发起反击。

箭矢零零星星的从山道向两侧的山坡射去,换来的却是铺天盖地的箭雨从两个方向的夹击。分则寡、聚则众,此乃无须识数也自会明白的道理。况且,并非是牛顿力学体系诞生后才有了重力加速度这东西,明军居高临下的箭矢在亘古长存的地心引力的加持下,其飞行速度、动能和造成的伤杀自会更上一层,反观清军这边儿,哪怕是射出去了也难免落得一个绵软无力的评语,这怎么比嘛!

箭矢铺天盖地的射下来,更加不利的是,明军多是云贵人士,山地作战本就是强项,虽是下山须得减缓速度,但常年与山地打交道,此间亦可称得上是一个如履平地,以至于明军的射手可以一边拉弓射箭,一边向山下冲去,箭雨不光是密集,更是一个绵延不绝。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清军被明军射杀,而明军的伤亡确实微乎其微,这样的交换比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于是不少悍勇的清军干脆持着兵刃反冲向了山坡。

然而,这里可不是辽东的老林子,他们也不是他们那些从老林子里杀出来的祖辈、父辈,满清入关都十五六年了,攻入辽东平原更是已经四十多年了,这些在辽东平原上出生、长大的满洲武士的登山能力早已是大不如前辈。此间辛苦的向上攀爬,面对的却是如履平地的明军,而且甚至就连那些穿着红色军服的明军将士他们也大多没能有机会面对面的战上一回,便迅速的被一众髡发跣足、身披毡布,还时不时的发出呜呜哇哇怪叫的汉子如砍瓜切菜一般杀了个精光。

一如东南明军的掷弹兵、铁人军、藤牌阵,西南明军同样有着战象和罗罗这样的特殊兵种。这些悍不畏死的彝族武士在毛葫芦兵被李自成剿灭、白杆兵被张献忠覆灭后,几乎已经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东亚最强的山地步兵了。此时此刻,只见得他们呈散兵线健步如飞般的冲下了山坡,挥舞着手中的双刀冲入了已然饱尝箭雨之苦的清军之中,残肢、断臂、鲜血、惨叫登时便成为了山道的主旋律。惐

这已经不是被动挨打那么简单了,完完全全是一边倒的屠杀。此刻,受到二伏两面夹击的正是中军的前部,作为统带这一部清军的主将,多罗贝勒尚善眼见着战况如斯,不顾戈什哈的阻拦,一跃便跨上了战马,一边挥舞着将旗,一边大呼着让前部的清军立刻向他的将旗处集结。

步兵无阵不战,这是兵家铁律,虽说清军的中军乃是以满洲和汉军的八旗军组成,战马众多,但在这种环境下以骑兵作战还不如干脆下马步战呢。突然有了主心骨,前部的清军纷纷向尚善的方向退去。

可明军哪里会让到嘴的鸭子就这么跑掉,在罗罗和其他已经冲下山道的明军的围追堵截之下,清军每退一步便要付出十数人,乃至是数十人的伤亡,清军急剧收缩的同时,其兵力也在迅速下降。

而此时,当山道上的肉搏混战爆发之际便已开始向多尼帅旗所在的中军中部方向移动的明军射手们纷纷停下脚步,下一个瞬间,又是一阵箭如雨下。贝勒爷的铠甲自是不凡,哪怕被明军射成了刺猬犹自挥舞着大旗号召清军向他靠拢。奈何战马却是无甲的,只是一声哀鸣过后,便倒了下去,将尚善和尚善的将旗尽数摔在了地上。

古代交战,都是以旗鼓指挥,尚善的将旗一倒,前部清军的士气登时便跌入了谷底,而明军趁着这个当口对着清军更是大肆砍杀。等到尚善从轻微脑震荡的眩晕感中稍稍缓过些劲儿来,视线重新焦距的刹那,看到的却是一个被发跣足的彝族武士那笔直的彝刀正径直的对着他的脖子砍来!

鲜血喷溅得毫无意外,将那彝族武士本就已被血痕星星点点的点缀着的面庞更是喷了一个如刚刚从地狱中爬出来的饿鬼似的。

如此,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亲孙子,大清的多罗贝勒,曾随豫亲王多铎败李自成、攻灭弘光朝廷的爱新觉罗家新一代的将帅,未来三藩之乱中的安远靖寇大将军爱新觉罗*尚善,就这么死在了云南的山沟子里,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卒的手中。而此刻,那个无名小子连他的首级也懒得去砍了,舔了舔嘴角的血迹,满脸兴奋的持着双刀与其他明军一同冲向了另一个清军的高级军官辅国公爱新觉罗*干图……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