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帝国再起 > 第八十章 乱象

帝国再起 第八十章 乱象

作者:张维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21:37:04 来源:笔趣阁

闰三月十五,清广东提督李成栋宣布反正,广东、广西两省立刻便宣布易帜,改奉明廷永历帝为主。这等大喜之事,于永历朝廷而言,亦是经过了反复的打探和确认才敢解除疑虑。

广东反正,李成栋的贺表、奏疏送抵行在南宁府,永历帝当即便册封了李成栋为广昌侯,佟养甲为襄平伯,升耿献忠为兵部尚书,而后者也派出了使者,迎请永历帝移跸广东的广州府,在这座华南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统筹全局,分遣诸君恢复江山社稷。

然而,李成栋的提议在南宁的行在当即便遭到了包括大学士瞿式耜在内的大批文武官员的反对。究其原因,无非是唯恐朝廷迁至广州,在李成栋的老巢会遭到反正官员的操纵。但是李成栋盛意拳拳,永历帝也不可能始终窝在南宁府,总要东进以皇帝的威信来安抚和威慑反正的金声桓和李成栋,干脆选择了一个折衷的所在,肇庆府——那里是永历帝当年的登基之地,既处于广东地界,又不在李成栋的核心势力范围之内,总算是做到了两全其美,而且有理有据。

六月初十,永历朝廷自南宁启程出发,李成栋派遣养子李元胤到梧州迎接圣驾。至八月初一,圣驾抵达肇庆府城,李成栋郊迎朝见,并在行宫中准备了一万两白银供永历帝赏赐之用。

初见永历,李成栋可谓是激动万分,回到家中便与养子李元胤言及:“诚不出袁藩台所言,龙表酷似神祖,此诚上天庇佑之祥兆!”

永历帝相貌不凡,颇有人君之相,让人望之而生敬畏之心。这是一件好事,起码他的颜值和气质给了部分臣子的忠诚度加了分。奈何,随着永历朝廷在肇庆府正式展开了运作,李成栋很快就发现,这个朝廷和他原本想象中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江西的金声桓在反正之初乃是遵奉隆武皇帝为主,但是很快就得知了隆武的死讯,便转而改奉永历帝为皇明正统。但是,金声桓在反正之时便已经自封为豫国公,永历朝廷原本是封其为昌国公,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了其人的豫国公爵位。

金声桓举一省反正,李成栋造成的影响更为巨大,所以永历朝廷干脆也将李成栋的广昌侯晋升为惠国公,以免遭致其人不满。对此李成栋很是感激,对朝廷的政令便更加持尊重态度,甚至就连广东和广西两省的人事权利也进行了移交,全然不似金声恒以及其他军阀那般任用私人,称得上是一个忠心耿耿。

然而,随着金声桓和李成栋被册封为国公,广西军阀陈邦傅便以护驾之功,要挟朝廷加封,而永历朝廷竟然真的同意了册封其为庆国公,这份至国家名器于不顾的行径,着实让他大跌眼镜。

朝见过后,李成栋返回广州继续布置军务,没过几天,颇得永历信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文安侯马吉翔便前来拜会,对李成栋言及:“上念贵标诸镇将从公反正,功不可泯,尚未颁爵赏。烦疏姓名,以便上闻。”

马吉翔此言,说白了就是让李成栋开具封爵的名单,由他去运作。一是借此拉拢李成栋,来对抗其他朝臣,二则也是在向李成栋证明其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赐爵,这终究是好事,就算他已经是国公了,他麾下的众将都是追随多年的老部下,总也要有个体面才好。眼见于此,李成栋思索了一番,干脆便与马吉翔面对面的提及了他麾下的众将在清廷的品级以及这些年来的功绩,尤其是在反正一事以及反正以来的劳苦功高。

对此,马吉翔默默的听着,到最后干脆掏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空白奏疏,找李成栋要了笔墨便书写了起来。

“杜永和——江宁伯、阎可义——武陟伯、张月——博兴伯、董方策——宣平伯、罗承耀——宝丰伯、郝尚久——新泰伯、黄应杰——奉化伯、杨大甫——乐安伯、张道瀛——镇安伯,范承恩、杨有光、叶承恩、马宝为都督同知。”

马吉翔如是写着,李成栋则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如果只是建议朝廷册封爵位,决不当如此行文,尤其是不该连爵位的等级和名称都详加书写,而是应当阐明功绩,谏言册封,爵位等级自有天子决定,便是封号,天子不决,也可由翰林院来代拟,内阁代为审定。马吉翔如此明目张胆的在他面前这般行事,更是让他看了一个心惊肉跳。

写过了奏疏,马吉翔与李成栋又谈了片刻,饮宴一番,便启程返回肇庆。数日后,永历朝廷下达旨意,册封李成栋的一系列部将以伯爵爵位,以彰显和奖励反正之功。

“……册封总镇杜永和为江宁伯……”

“……册封总镇阎可义为武陟伯……”

“……册封总镇张月为博兴伯……”

“……册封总镇董方策为宣平伯……”

“……册封总镇罗承耀为宝丰伯……”

“……册封总镇郝尚久为新泰伯……”

“……册封总镇黄应杰为奉化伯……”

“……册封总镇杨大甫为乐安伯……”

“……册封总镇张道瀛为镇安伯……”

“……晋旗鼓范承恩、杨有光、叶承恩、马宝为都督同知……”

负责宣诏的太监操着公鸭嗓子句句念出,李成栋不同于那些部将们的激动,回忆着数日前与马吉翔所言的那些,心中当即便是凉了一片。

宣诏结束,李成栋回到住所,与李元胤言及:“人都说马皇帝,马皇帝什么的,原本我还不信呢,今天看见了这么一出,才算是真的知道了——朝廷名爵,五等显秩,有爵位的武将在朝中便可以与文臣高官并驾齐驱,分庭抗礼。可是马吉翔,一个文安侯而已,为旁人求取爵位尚且如呼吸一般容易,何其神也?”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成栋更是不免有些灰心丧气:“元胤,我等弃老母、幼子而不顾,只求能够中兴大明,不负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今日见此权奸,试问这大事如何能成?”

永历朝廷的昏乱不堪,实在是让李成栋失望非常,但是他已经降来降去了太多次,便是比起吕布都不遑多让,又怎敢再生旁的心思。越是想到此处,李成栋就越是不畅快,干脆自顾自的斟了杯水酒,一仰脖便灌了下去。

“义父,事情已经这样了,喝再多也是无益。现在要考虑的需是如何站稳了脚跟,既然朝局如此,咱们就更得握住权柄,以防万一啊。”

“元胤,你说得对,正该如此。”

李成栋点了点头,近日来,他也听了一些风声,据说那些原本便跟着永历颠沛流离的大臣们,尤其是以大学士瞿式耜为首的那群人对他们这些反正归来,说明白的就是剃发过的人物很是不屑。朝廷内部党争的事情,他在弘光朝又不是没见过,无非,当年是东林和阉党,现在是守节和反正罢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朝中的事情,咱们联好马吉翔,顺带着让袁彭年他们去与瞿式耜那些人抗衡。咱们是武人,说到底还是要在打仗上面建功立业才能站稳脚跟,得到皇上的信任。不过,这广东现在已经不只是咱们一家了,必须要尽快把那些福建佬赶走,咱们欺其甚深,断不可让那些家伙有机会改换门庭,与瞿式耜他们一同来对付咱们。”

“义父所言甚是,广东,必须是咱们说了算,才能控制得住局面。”

“正该如此,反正现在施福和施琅、黄廷他们已经被咱们分作了水路两部。既然马吉翔有能量,就让他去说服皇上,让这些福建佬滚回福建去。”

“可是义父,郑家可是已经杀入了潮州,这岂不是放虎归山吗?”

陈凯智取潮州府城,郑成功席卷潮州南部沿海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广州,李成栋更是亲自问过了那个广东巡抚衙门的幕僚,对于陈凯的狡计百出和郑成功的气吞如虎也不可避免的心生出了几分忌惮来。

此刻李元胤问及,亦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反倒是李成栋却胸有成竹的解释道:“无妨,施福是水师,他回去咱们拦不住。但是,施琅、黄廷那伙人却是陆师,要从韶州府走回福建,这一路上我已经给他们备好了份厚礼,就等着他们签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