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肥前之狼的野望 > 第二十四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肥前之狼的野望 第二十四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者:狂言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19:42 来源:笔趣阁

妙法丸不会种地,青方正盛更不会种地,因此春耕是完全放权给下面去做的,父子二人都没什么可做,只要保证战事和普请不会影响到农事即可。

妙法丸倒不是什么都没做,一件事是给奈留光平设计了个薄本食谱,要求奉公众参照食谱做饭——主要是增加了鱼的比重,五岛不缺鱼和各式贝类,如同鲍鱼、青口贝之类的海产品简单易得。吃饱饭、吃好饭的效果是明显的,奉公众们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耐力和力量就有了明显进步,操练起枪阵来也有模有样了,更为妙法丸所看重的是——其中有几人已经逐渐恢复了一点夜里的视力,这让妙法丸有了新的设想。

另一件事则是水力工具的实验,最早被广泛推广的是设计上先进了一些的水车,结构简单效率高,比当世那几百年一点变化没有甚至还退步了的破水车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几个木匠几乎天天往外跑去给农人修水车。此外水磨也在弄,但是荒川流量少水流缓,效果并不好。

至于铁匠们,他们可高兴坏了,尤其是作为领班搬到福江岛的冶卫门——现在得叫福江冶卫门了,成了御用铁匠的冶卫门从妙法丸那弄到了新技术。

首先是高炉和风箱,炼铜的那个小炉子是妙法丸亲自督建的,风箱也只是告诉了烧窑的怎么用而已。冶卫门为首的一干铁匠敏锐地感觉到风箱的用处,学着做了些用在锻铁上,制作速度快了许多。而高炉炼铁则是妙法丸叫那几个一直以来除了烧窑啥也没干的陶工们试着拿高岭土烧砖成功之后才教给冶卫门的。祖上也算是体系内刀匠的冶卫门虽然起初并不清楚为何用高炉,但起了一次炉以后,冶卫门就再也不想用老办法炼铁了——低温冶铁的效率简直太惨,想要质量就得费劲吧啦才能炼那么一小块,想要速度那造出来的东西就惨不忍睹。虽然这个小高炉一炉也就炼千斤铁,可传统手艺的老办法一个月有没有这点产量都难说。而且按照妙法丸亲自演示的方法,层层填入均匀打碎的铁矿、木炭和石灰石(这东西五岛就产),之后炼出的铁虽然太脆,但质与量都出乎冶卫门的意料。

其次就是炒钢法制熟铁和灌钢法制钢了,妙法丸并不清楚为什么这俩恨不得千年前上国就在用的办法没传到日本,但不妨碍这帮铁匠学会了之后用的飞起。这两种办法并不难,但是想要掌握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年代想要准确把握铁里各种物质的含量是不可能的,妙法丸只能大概告诉冶卫门一点关于碳含量的皮毛原理,至少让他能理解一点什么才算是好铁,至于其他硫、磷等元素,这个年代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的。

妙法丸万万没想到的是,讲了没一半呢,冶卫门竟然面色凝重地跪下来向八百万神明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这“天下一奥秘”,吓了妙法丸一跳。虽说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冶卫门又是如此认真的架势,也就随他去了。对妙法丸来说,农具和武具的产能和质量才是他的关注点。

此外,妙法丸本来想要试着弄一台人力轧机出来的,可惜材料不过关失败了。不过铁匠们意识到了这东西的好处在哪里,冶卫门表示以后可以试着看能不能慢慢搞出来。

至于现在,因为妙法丸希望能补充护甲的数量,先为侧近众下了五十副的订单,铁匠们不得不先忙这件事。

“……大人,就算不缺铁,我们也不是制甲人,五十副甲恐怕很难……”

“本家要求的甲是这样的。”妙法丸对于这群没有一点创造精神的家伙非常头疼,只好画出图纸,仔仔细细地说一遍,“胴只要用前后三五块铁片围成桶一样可以挂束在身上,袖和护肩只要用几层织物钉上板,草褶也只要四片或六片地挂在胴上。如果赶不上就不用做护腿,来得及的话就用一对的弯铁片做护腿就行,绑起来或者钉在织物上!”

其实大概就是几十年后盛行的桶川胴的样子,只是这年头还没有烈度那么高的战斗,足轻们不会统一配甲,比起华美的大铠和略微简化的胴丸尚不多见,但是论制作难度、速度,桶川胴可是比腹卷之类的护甲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这么一听铁匠们就松口气了,这种要求的话,一个月内出五十副甲到是非常轻松的,甚至可以丢给小工练手,还能多打些别的东西。

手工作坊这边差不多没什么好安排的了,恰巧新屋左卫门手下的伙夫放下新运到的铸币材料,妙法丸赶紧上前询问左卫门跟大井的近况,得知两人都很好后妙法丸也算安心,之后又让伙夫替他捎一封信给左卫门,让他想办法弄大量的石炭(煤炭)来。

接着妙法丸又花钱请人来砌窑——应该叫土焦炉,妙法丸准备直接土法炼焦,这已经是妙法丸能想得出的可能实现的唯一一种能熔铁的燃料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妙法丸又跟他老爹商量着制土硝的问题。这倒是很容易地说服了青方正盛,听到一斗硝石三贯四百文的价格以后老头子两眼发直,一听有办法自制,赶紧让妙法丸详谈。

办法其实很简单,起点就是建公厕,但是土硝生产速度是很慢的,今年开始准备的话,三五年后才能有点产量,因此青方家的办法是让各村里自己动手干活——让他们自己在干燥见太阳的地方搭上公厕,大小便分离,自行取硝,然后由青方家收购或是按照比例抵扣每村的岁贡。有这么条政策发下来,各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妙法丸又制作了一份讲解硝土的储存方法的布告四下分发出去。

之后某天,妙法丸视察铸币厂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日本的铜里含银。若是把银提炼出来则还能挣一笔。想到就做,他指挥着烧了半年炉的炉工们对现有的铜炉做了些改造,使得铜水能从下层流出,再在上层加入铅,这样银就会混入铅中,分离到上层,再让银铅合金在灰上溶解,铅就会进入灰中剩下银。起初的尝试很是失败,可妙法丸坚信自己的思路没有问题,再过几十年住友家的“南蛮绞”说的就是这么个技术,但一时不成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地试。此外铅这东西得从明人手里弄来,也不算便宜,一直搞不出来银的话妙法丸也很肉疼的。

又过几日,新屋左卫门带着大井亲自登岛来见妙法丸,他的营生倒是铺开得很快,光是大量吃铜这一项就让他在博多渐渐有了名声,铁、倭铅一类的事物他也没少往五岛运,“五金左卫门”的外号逐渐地在博多等地为人所知。不过半年的时间,仅他自己行动的时候已经可以调动三条伊势船了。

“哎呀呀,左卫门近来很好嘛。”在江川城拜见过后,妙法丸跟着新屋左卫门来到码头看伙夫们往工坊拉材料,再把铸好的钱一车一车地拉回船上。

“承蒙大人挂念,生意确实比以前强得多了,最近在博多也有了门店,也算是逐渐走上正轨了。”新屋左卫门笑道。

“不过说回您之前需要的石炭,”他颜色一转谈起正事,“价格倒不是问题,虽然货源有限,但物价极贱。”

“如此甚好呀。”妙法丸回道,这正是他所预料的,这一时期由于日本本土炼铁技术的落后,以及林木资源的丰富,煤这种燃料的使用并不广泛——毕竟平时使用的话木炭质量比煤要好得多,铁制品所用的铁有不少是走私来的上国铁,二次加工的话木炭也完全够用—这也是为何妙法丸能大肆收购铁砂、铁矿的原因,这玩意儿也不值钱,一般来说打一把刀的成本在100文~150文之间,足轻的胴甲三倍于刀,若是购入铁矿,成本在此基础上还能减不少。说句不好听的,拉铁矿过来炼成钢再拉走,去掉运费等成本还能赚四五成。

“但是有个问题,若是大量购入石炭,在下的新屋暂时运力有限,恐怕无法支持运转。”新屋左卫门说到。

这倒是妙法丸忽略了的,现实中又不像某游戏里,几十万兵粮一秒到货。至于像新屋左卫门用金属作压舱石一样,把压舱石换成煤的办法也不行,煤密度太小,压不住,眼下来看只能放弃,继续用理论上比煤贵得多的木炭炼铁。

“对了,若有价格便宜的硫磺替我多屯些。”思来想去黔驴技穷的妙法丸忽然想起今年最重要的事件马上就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