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肥前之狼的野望 > 第二十一章 新年计划

肥前之狼的野望 第二十一章 新年计划

作者:狂言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03:09:58 来源:笔趣阁

很快就到了腊月,虽然五岛不会天寒地冻,但也是冷,町民除非有要事,不然几乎是不再出门的。下半旬铸币工坊也歇业了,工匠们也得准备过年的,对他们来说今年会是个好年,铸币的暴利可不止分在了青方家头上。经过几个月的发展,铸币工坊已经达到了年产四千贯的水平,但对于现在青方家能掌握的运力来说,这就差不多是极限了,需要等新屋左卫门以及青方正盛手下有合作往来的商人们慢慢做大才能跟着加量,毕竟想自己拿得多就不能给商人们分的多,卖金属过来五岛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利润最高的选择,主要是不担心没有下家,总归是个保底之选,也不能指望他们只运金属不是。大家倒是都很满意,整个青方家上下都没过过这么舒坦的日子。

有钱了可不是拿来享受的,经过宇久家这一闹,妙法丸深刻地感觉到有一支经过训练的队伍是多么重要,青方正盛也隐约有点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以五十贯的年俸寻了个青方港里有名且有心闯荡的船头出仕作为水军组头,让他操持组织青方家自己的水军——尽管平时还是做海贼的活,但是挂在编制内了,打仗的时候就得上。这消息一出可让青方港里的海贼们高兴坏了,平时又能抢又有年俸,就是打仗出人数而已,这么好的活上哪找。但是青方正盛的要求比较高,不是什么野鸡都能进的,不光对船只质量,对人员素质有要求,平时还要求操练,还有一堆规矩,对有些海贼来说这就没意思了。

青方家现在还是穷,仔细地挑挑捡捡,由两条桨帆船(松浦船,跟濑户内海的关船长得不一样,适波性好一些但是灵活性差),十多只小早组成了有编制的青方水军。尽管他们自己会想办法搞定吃饭问题,但青方家还是批了一年五百贯的经费用来操练、扩大规模以及筹办最重要的后勤准备——船料修缮所和造船所。这些事情对于这群老海贼们还是轻车熟路的,也暂时没有妙法丸这种海战弱鸡说话的份,毕竟他确实不懂得水战,没有造船厂也没法监督生产。

妙法丸能够重拳出击的部分自然是陆战,可五岛这个海贼泛滥的地方情况比他想的还烂。四处奔波了一圈妙法丸才知道,那一场仗是真正意义上的总力战,“领民”的大半青壮都被拉在两边上战场了,就这样也才凑了五六百人,这还是仗着五岛比较安稳,没什么战乱为前提。他跟着他爹一个村一个村确定人口的时候他就在想一个问题,五岛各家一直是没有军役制度的,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熟的很,征召都是直接跑乡里叫人,但不能永远没有军役啊,地盘大了怎么办。

五岛虽然气候好,地也肥,但有一些是旱田,就算每年能多收一毛别的作物,但总体上产量跟尾浓等地的好水田比可差多了。因此人多了真的养不活。如果要稍微保护农耕,按照只抽家里不只有一个儿子的作为军役众,妙法丸估计整个五岛能有一百五的军役就谢天谢地了。三丁抽一好一些,能出将近四百个。铸币这个摇钱树点出来以后,给这点人发饷基本是没有压力的,但这群人可不是能抛下地头不管只顾打仗的那种类型,毕竟地还是得有人种的。

常备也是问题,之前家中的侍从们算是常备,基本都是浪人或者海贼出身,一共十五个,跟宇久家干仗还没了一个。妙法丸准备把常备再扩招一些,毕竟现在他财大气粗,扩到五十人应该也稳稳养的动,这部分人反而好找,青方港这种地方浪人不要太多。这件事可以早早列上日程,军役还不行,得等到明年收一次年贡,彻底把新领地摸清楚,弄服帖以后才能制定。

转完二本楠町,走回福江港的山路上,正在思索着军役问题的妙法丸突然余光瞟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这是……”妙法丸叫住一行人,接着自己跑上山,把颜色与旁处不同的土壤捏起一些搓了搓。一同的奉行看到,于是说,“这座山上往下挖一些土就会变成白色的,据说吃下去就不会饿。但是有人吃这个死掉以后就没人敢吃了,想必是田尾权限发怒了吧。”

“果然啊,这是高岭土!”妙法丸大喜过望,真的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炼钢的办法有着落了!

“父亲,这是上国用来烧制瓷的高岭土,这种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上品!”

青方正盛虽然知道什么是瓷,这可是上国来的珍稀东西,他顶多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的水平,但他哪里晓得瓷器怎么烧。别说他了,妙法丸都不清楚那些官窑是怎么烧的,古代的瓷器工艺那可是不传之秘。但这不代表这一山的高岭土就没用了——妙法丸不会烧瓷,但他会烧砖啊,炼焦炉和高炉最大的问题就是耐火材料,这就是一山的高铝黏土砖啊!更不要说等汪武海来了,把他打点好,能给“请”几个民窑师傅来也行啊。这可是大大滴发财,指不定以后炸弹人松永弹正怀里抱的是咱家的窑里烧出来的呢。

烧窑的泥瓦工们有事做了,妙法丸把这个地方记下来,又让奉行确定能准确找到位置,这才继续赶路。妙法丸准备等过完年请一些苦力来挖土送到工坊那边烧砖,一方面用来盖新炉子,另一方面给他的炼钢大业做点前期准备。

十二月是青方家约定俗成的普请役时间,半个月里,领民们需要无偿给大名干活。今年并没有增设宇久家那好几个破破烂烂的城,最多自家人稍微修复了一下江川城以暂时过个冬。今年的普请役是在江川城下盖起来一些长屋,小归小点,盖起来很快,每一户也有几间长宽,住一户人家还是够的。没人知道这些屋敷是做什么用的,而青方家则另有准备。

此外妙法丸还准备给五岛换点新作物,就算妙法丸前世是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臭老九,但他的水平还是比五岛上这群农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至少间作套种轮种这些理论还是知道些的,而且哪些作物泼辣产量高也清楚,就是不知道这个时代靠自然育种的到底有多少产量。当然他也只准备定个大方向,日本没人会种地可不代表全世界都不行,至少上国的民吏们都是种地好手,这也要仰仗汪武海之力了。

尽管妙法丸想的又多又好,先不提这些事情能不能实现,现在还远不是他说了算的时候,还是得跟青方正盛商量着来,总之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青方家终于是在新年之前把福江岛的情况摸了个差不多,二本楠分给了为青方家奉公多年的老近侍扶持二本楠少主,赐名叫二本楠忠正,认了二本楠家的老大人作干爹,无人从旁煽风点火的话,二本楠家也可以说是完全从属了。三井乐还是三井乐家,其余各家也没什么变化,只有宇久旧领变成了青方家的直领。

因为不能检地,只能按照宇久家的旧数据编制年贡,也就是地头说这片地能出多少,那就是出多少。总之是定下来一份扯犊子的年贡账,确定标准上以半米半钱,五公五民的形式,每年收取合计两千五百贯文的年贡,另栋别钱每间一百文,段钱一升米,每年夫役半个月,无其他苛捐杂税,另外新田前三年四公六民免段钱。妙法丸跟青方正盛讨论过这个问题,由于收入来源拓展且还能继续拓展,青方家没有跟宇久家一样使用六公四民的税率,钱粮比例也下降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花里胡哨的各样苛捐杂税通通都取消了。这倒是从地头上大大的提升了好感,老农民们快要感动哭了,老农民们自己一合计,每年能少交三分之一的税,哪里还有人不满青方家的统治的,恨不得都觉得青方家晚来了二十年。

总的来说,如果只计算农业的收入,换算出来整个五岛大约有两千贯,商税、渔税等还能有个两千多贯,虽然其中只有大约两千贯能确实地流到青方家的口袋里,其余的都是手下豪族、地头人之类要分润去的部分。

青方正盛乐见地方平稳下来,而妙法丸则认为这是改良年贡体系的第一步,以前那种缴什么都搞不明白,收多少也看心情的办法太蠢了,不仅损害农民利益,还会间接影响名主的收入,在中间做买卖的商人吃完买家吃卖家,这部分钱不能流进名主口袋,总之是害人又害己。别的大名不懂商业不在乎这种“小事”,但既然妙法丸来了,他就有必要改善这些问题,他希望以后的自己领下兵强马壮,府库丰裕,人民都能过上四公六民的好日子——当然与当世不同,只种地没有钱的对他而言也算是人,之后让仅四分公的年贡,就拥有超过其他地方五分甚至六分公的能量。

妙法丸并不觉得兵强马壮就是强,尽管值此乱世,这是最为直观的,不够强的家族终为土灰。他认为真正的强大是只有强大一词可以形容的,而不可在之前加任何定语,即从大名自身到每一个农人,从军力到经济,从农业到手工业无不强于别人,实现生产力和制度的碾压,此乃大道之行也。

但他的理想遥不可期,现在就连他这小破岛都管不明白,如何妄图执行大道呢?唯有抬头望高,低头看路,方为正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