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肥前之狼的野望 > 第五十二章 筑城普请

肥前之狼的野望 第五十二章 筑城普请

作者:狂言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03:09:5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早,妙法丸就开始跟奉行们张罗普请的事宜。下苦力的一天能拿十五文,大工一天能有五十文——别看这普请看着似乎价格不贵,但是架不住人多啊。哪怕是简单地草草结个砦,怎么也得有个十天半个月才行。这就至少五十贯起了,若是想弄得正规点,多打几块平场,挖两条竖堀,再发个作事盖个望楼本馆仓库啥的,最少也得一个月,一百贯像水一样就花的精光,更别说普请是要名主家管饭的。若是换成穷名主,筑个城能把他们扒下一层皮来。也就是青方家仗着这几年突然暴富很是攒下了不少家底,而且开源节流做的不错,没来得及养成什么烧钱的不良嗜好,这才有充足的余力来应对这变幻无常的世事。

只是普请发到一半又出现了点情况,有田各村的作人并不少,农闲时节自然也愿意来下苦力,但是大工实在太少了。平日村里要修个房子之类的都是去伊万里找人,再加上有田对工匠需求不高,光靠给人修房子修农具糊口那大工早就饿死了。可是伊万里家两天了还没有消息传来,妙法丸也不敢直接跑到人家地盘上请人。好在仗地之类的工作还是能做的,起码可以先砍树和打土垣,大不了木头找个地方先堆起来。妙法丸只好先让普请众们先开工,之后在想办法,实在不行从福江拉些干活的来。

青方正盛意识到自己得给儿子留点人手看场子,于是干脆把一同来的旗本都留下,只带着新入伍连装备都还没有的菜鸟们踏上了回五岛的船,他们将在福江岛跟老旗本们一起训练,等到训练有成之后再安排回有田集中驻扎。

等青方正盛带着人离开,唐船城的本馆一下子显得冷清下来。馆内只有自己的奉行众、侧近众一共不到二十口子,一百名旗本除了轮值守卫本馆的一队以外,其余的都驻扎在下面。一想到过上一会儿他还得亲自去监管和设计广田城的建造工作,妙法丸就一阵头疼。“总觉得人好少啊……是不是又该扩充班子了。”即使把奉行众再扩上二十人,新入职的也不可能就派到这边来干活,只能是大头掺在老奉行众里在五岛上手,少数上手快的可以来这边和占多数的老奉行处理事务,但是没有三四个月总归是不济事的,自己这一枝独苗到处跑的状态可能还得持续很久。这种时候他才会羡慕起此时已经当上家督的晴信同学,哪怕甲斐是个穷地方,但一国守护的整个班子可是很充盈的资源。青方家这小的可怜的体量虽然船小好调头,随便什么法度的推行都几乎没有阻力,但只要稍微吃下一块地盘就要消化很久也实在让人心烦。

妙法丸看差不多该出发了,把侧近唤了过来,“我要去监工了,猪太郎,你带着八郎九郎还有小太郎看守唐船城,我们几个再带四队旗本走。剩下的交给你们了,伊万里家有什么消息记得给我送来。”

“是!”

接着妙法丸就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往广田跑去,一路上他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筑城的问题——说到底,他一现代来的臭老九哪里晓得怎么筑城。他只能依靠自己朴素的实用原则去猜想。毕竟筑城就是为了难攻不落,那就把攻城最讨厌的事情都做一遍就好了。

一行人到了广田,不得不说此处实乃筑城的好地方,妙法丸这么菜的人都能依靠朴素的逻辑思维找到方案。

妙法丸首先看上的是小森川南的这片小山:由于南北流向的小森川在下游撞上这片小山,拐了个急弯向西注入平户濑户,经年累月的冲刷之下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峭壁。别看这一条小破山最高也就不过五十米的高度,这足有三十多米高,坡度稳稳超过七十度的整面天然岩壁绝对能让任何进攻者放弃从此处入侵的图谋。

此地还是绝佳的取水地,妙法丸站在小森川北岸目测了一下,若是从山上筑城,在峭壁上面只要水桶里压上块石头就能稳稳地直接从山上甩到河里取水。小森川虽然不是什么大江大河,十米上下宽度的活水也不是投毒能有用的,若是有人想玩什么断水战术那可绝对会踢到铁板上。

接着妙法丸一行又渡河来到广田继续绕着山看了一圈。大致掌握了地形:如果俯视,整座山形状大约是有一点扭曲的“Y”,这个Y字两头向西朝向大海,一竖则沿着小森川向东延伸。Y的右侧和下半部分就是河对岸看得到的岩壁。山南坡就相对平缓得多,Y的左上枝比右边要胖的多,本丸完全可以设置在此处。

脑中筑城方案有了大略的轮廓,妙法丸于是也不再浪费时间,钱都花了先让町人们做上活才是。直接让奉行带着看场子的旗本和干活的町人们上了山,在山顶上伐木、挖地、打土垣。这就不用妙法丸多做什么安排,只要说一句土垣至少要高两人半,仗地的就知道该如何行事。仗地的大工本就吃这口饭,大家爬到山顶之后先是四下里转了转,回来碰头商量了一会儿。接着就拿着绳子和桩子,用脚开始丈量本丸的平场范围。

等本丸丈量好,妙法丸一干人等就开始围绕着本丸做更多设计,比如最高的那个小山头被要求改成小平场留着用来放置橹台。看了看本丸范围内没有别的要做的,带来的町人们就各自搭伙,该砍树的砍树,该准备砸平场的四下里去找合适的石头。妙法丸也不能闲着,趁着本丸施工的时候也要逐渐向下完成设计。

由于小山南北越往下越陡峭,二之丸还能设计成半包本丸的带曲轮式样,再往下,西边第三条曲轮尚能在山南麓划出一片空地可以居高临下攻击,第四曲轮和第五曲轮基本上就只剩下让人绕绕路的作用了。第五曲轮再往下就连西侧也显得空间不足,只有南侧尚有几处可以打成平场的小片缓坡,这几处同样被设计用于攻击山南麓的敌军。而东边的空间更狭长,但也更平缓,设置五条长长的曲轮不是问题。更向东则是另一座山头,想要防备从那边攻来的敌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两个山头之间的山谷隔上五六米就挖深一些,这样中间只要架上梯子,对侧的山头上还可以放些人手形成夹击之势。另外山谷南侧很奇妙地形成了一片缓坡,可以设置一条小路。

至于山南的山脚下,与更南侧的金田川北岸的山之间形成了数处小盆地,有的里面还积着水,像是一串不连贯的小湖。妙法丸不由得感叹此地真是风水宝地,只要把山南的这几处盆地间挖上沟,把南边水会流出的位置用筑城剩下的土填高些,留好水道,再下上几场雨,四舍五入等于白送的另半边护城河就有了。这条护城河(池?)最重要的影响其实是把山南勉强可以行走的小路压榨得更难以通行。如此一来若是攻城方不围东门,那这城相当于白围,顺着山头先往东再往北走不了五百米就能下山到小森川畔,渡了河一路往北就能走回有田。如果要围东门,先不说这条勉强走一两人的小道上方就是曲轮,那东门下也几乎没有地方站人,更别说掩体了,两边山上的人完全可以当是射靶练习。

至于Y的右头,也就是一直顺着小森川的那条山本身就很狭长,尽管山脊走向的坡度很缓,甚至沿着这条路从山下走上这四十多米高的地方要走足足五六百米,但爬高之后若是从两侧滚下去也是几乎不可能留命在的。可以说山脊天然地形成了一条路,最多也不过能有十人左右进攻,若只看正面恐怕也就放得下五六人。更绝妙的是本丸所在的山头与其相交的地方意外地陡峭,只要把尚可攀爬的地方稍作修整,此地几乎就是条死路。因此妙法丸准备把这条道改造成诱饵——简单但层层叠叠的门卡,少量的防守人员,最后用梯子把阻击队带回城中,再在峭壁上装上一对假门。

“真不知道若是真有人上当,对着两扇嵌在石壁里头的破门猛攻不破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妙法丸充满恶意地想着,嘴角都控制不住地扬起来了。他突然感觉到筑城竟然是一项如此快乐的工作,只要想想有人在城下扼腕顿足、怒发冲冠的样子,浑身就能涌现出精力。

如此一来筑城的大体设计就完工了,妙法丸用纸笔简单地画出形状,并把要求一一详细地写明。如何实现这份图纸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妙法丸看着正在被奉行和大工们共同重绘成可用的施工图的设计原稿,越看越是满意。除了这两条山确实矮了点以外实在找不出明显缺点,只要往里塞上二三百人,再带上领民,除非对方拉着攻城炮过来把哪个门直接给轰塌了,不然等闲三五倍攻城队妙法丸感觉根本不惧的。

而且更棒的是施工成本并不高,别看好像做了很多设计一样,具体到施工层面大约就干这么几件事:一是挖土,二是堆土,三是夯土。再具体一点就是从山顶开始,缺土了去预计要挖空堀的地方挖,土多了就一层层往下运,最后都拉去山脚下堆水坝,没有一点浪费。木头则由木工们处理,等到作事阶段也就差不多处理好了,简单地拿来盖几间房,建个橹台,再给曲轮周围插一圈篱笆,还多的让町人们自己拿走就是,同样没有浪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