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肥前之狼的野望 > 第六十四章 远藤但马守来信

肥前之狼的野望 第六十四章 远藤但马守来信

作者:狂言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03:09:58 来源:笔趣阁

新的一年暂时没有战事的苗头,青方一家就在五岛上整顿家中诸事,顺带按照之前两年的情况,继续扩充旗本数量。由于海上贸易的便利,青方家光靠工商两道捞上来的钱就完全足以支持旗本的扩张。不过与更早些时候不同的是,这两年招人面临的问题是人手不足——浪人能被吸收的都吸收了,海贼也要么进了旗本要么进了水军,领内的散兵游勇基本都有了去向,导致旗本的扩招速度一下子就慢了许多,好在其他地方有听闻的浪人山贼之类三三两两地赶来出仕的,在今年年初也算是突破了四百人大关,只不过特别可用的还是最初的那些人,新加入的还不成气候,需要训练。不得不说这就是穷山恶水的缺点了,要么没钱也没人,有钱了结果还是没人,让青方隆雅没脾气。

趁着最后一季风,汪直的船队又抵了一次港,双方各取所需,在得知了松浦隆信和大内义隆都愿意开港之后那船头显得很是高兴,连说定然告知五峰,只不过此次时间紧,这一队从北边下来的船队只能稍作拜访就得趁风回去上国。妙法丸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桑树、枇杷和橘子的种子。最好的其实是幼苗,但考虑到海上运输难以保障存活率,还是大量地进口些种子,指望当地培养吧。汪直也是个有眼力见的人,不光按青方隆雅之前要求的弄来了种子,还真的带来几个了林农,这让他大喜过望,不必他自己去伺候这些树种了。青方隆雅懒得管这些人是怎么给“请”来的,对几个林农好生劝慰一番,说不论是逃债还是如何,只要好好干活还能把家人一起接来,他保障这群人的权力云云。接着带他们去奉行那里把名字入账,找地方落户和领补助的事就不用妙法丸管了,九郎会些简单的官话,连说带写加比划也不至于完全无法交流,有了领主的保证,交流上也勉强行得通,这些上国来的农人也就定下心来做准备去了。除去这些经济作物以外,其实佐世保种茶也是可行的,只是汪直的活动范围有限,不太容易搞得到茶树的树种,不过据说今川家是有种茶的,不知道新屋左卫门有没有办法给弄点树种来。

又过了些日子,没等到松浦亲送儿子来的消息,倒是等来了远藤但马守的信件,想要挑时间请来佐世保一叙,虽然信件中并没有明说,但是不妨碍大伙知道人家是为何而来。唯一的问题是青方家,或者说青方隆雅还没有准备好佐世保开发的事宜,不过既然人家都来信了,还是赶在开春农事繁忙起来之前过去稍微看一看吧。

于是妙法丸点了几个奉行,带着侧近一并奔赴佐世保。之前跟相神松浦家战斗的时候还没有注意过,这次直接从佐世保上岸,才觉察出佐世保这地方的问题所在。

“先不急着去面见但马守,咱们先在附近转一转看一看。”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一行人先是往东走了一段,走到日宇川,接着折返回来,沿着佐世保川往北走。农地的情况果然与青方隆雅所想的一般,虽然佐世保可以耕作的平地还算广阔,但离海太近的净是滩涂,种不了什么东西,能种些东西的地方又大多缺水,别说佐世保东边的那片了,就连佐世保川都不能保证一个月不下雨还不断流。所以耕地虽然不至于少得可怜,但真要说能产出什么东西也是笑话。远藤但马守所有的这一片地除了少量水田外,剩下的都是大片的旱田,只能种种麦子和大豆,农人平日里都得上山刨食吃,要不就去海里弄鱼,才能勉强饿不死。田地出产差,所以人也少,跟能种出好米的相神浦相比,佐世保就像是抱来的孩子一样。

但是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佐世保这地方跟有田还不一样,有田地都是好地,也不缺水,反而是水太多了需要治水,水利搞好了很快就能开新田。佐世保这唯一能考虑搞搞的水利工程可能也就是每个村自己挖点蓄水池之类的。佐世保川的上游倒是可以改造成较大型的水库,只不过这个口子可比有田和福江岛的大多了,目测得有三百来米呢,而且由于这地方是两河汇,山谷被冲击成了一个小平原,想要蓄水免不了筑高堤,以青方隆雅一路看过来的情况,光靠远藤但马守恐怕吃不下这么浩大的工程,至少得把相神松浦家的普请全发了才可能有门路。

更糟糕的是以佐世保目前的情况,就算青方隆雅能在福江岛上把树苗养起来,这里也没有多余的人手能去种树——果树这种经济作物总归是要三五年才能有收获的,让这群人等三五年估计早饿死了,当时想的挺简单,结果这实地一探访还真是问题重重。

渔民那边倒是好解决,青方家出面收购贝类鱼类昆布之类的东西就好了,各种卖不出去的垃圾海产也有妙用,可以拿去做肥饼。当然这些事远藤但马守就指望不上了,地头上走一圈就知道了,他也是个穷光蛋,不一定有钱来盘活地方经济。

最大的问题还是农村和那大片的旱田,和奉行们交流了一下也不得什么要领,无奈之下青方隆雅只好亲自下基层碰碰运气。

随便找个了村子走去,乌泱泱十来个人的阵仗多少还是有点吓人的,村里人远远地看见,就已经各自回家准备武装,一看是武士样子的,就又放下刀枪,出来迎接。青方隆雅随便抓了个面带惧色的农人问清地头家在哪,那农人低头哈腰地带路往村中一个院子走去。

“你就是此地地头?”恰好村子的地头在家,一个也就比那带路的农民强上那么一点的半老男人出来迎接。

“是,不知大人此番前来……?”老男人一边招呼着青方家一行人进屋,一边唤妇人去取水来。青方家一行人各自喝下些水,但没有洗脚,就干脆坐在门口谈话。

“是这样,本家受远藤但马守之邀请,来佐世保做些开发工作,所以来地头上稍微问些事情。”

一听这话那地头脸一下子就黑下来了,青方隆雅忽然意识到缘由,赶紧补充,“放心,本家不是来检地的,也不是来征税的。”

这下那地头就长出了一口气,脸色好看得多了,“大人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吧。”

青方隆雅先是问了问土地的情况,地头上来就大倒苦水——什么一反地出不了五斗麦啊,什么老人跑进山里饿死啊,反正是怎么惨怎么来。这下青方隆雅算是知道奉行们平时跟地头打交道是个什么情形了,一边听着老头子倒苦水,青方隆雅一边递给了奉行一个“理解”的眼神,奉行则回以一个无奈的耸肩。

虽然青方隆雅有心改变这群人目前的状态,但这不代表他准备听眼前这个倒苦水的老家伙的话——为一家之言做出的决策是无法普度众生的。看老头子肚子里差不多没墨水了他开口打断:“你跟我说这个没用,我又不是来检地的。我就想问你们平时上山刨食都有什么。”

地头一看这小年轻也忒铁石心肠了吧,自己这么卖惨愣是一点被打动的意思都没有,只好悻悻地回答起问题。

“什么都有……蘑菇,栗子,松子,葛,稗子……”

“等等,你说有葛?”青方隆雅忽然想起些事情。

“是……是……”地头一时间不知道这武士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对葛起这么大反应。

“很好。”青方隆雅得到想要的情报,不再多待,直接起身带着侍从奉行们继续爬山去了。

“少主大人这是要去哪?”

“上山,找找有没有粉葛。”

“粉葛?”

青方隆雅之所以听到葛反应这么大,主要是因为他记得前世的时候曰本不少点心都是拿葛粉做的,而佐世保的葛粉在江户时期算得上是名物,既然能称得上名物的,那总不可能是依靠野葛那点可怜的出粉量吧,搞不好就能在附近山上找到现成的粉葛。

葛这个是正经的好东西,山上也能种田里也能种,种植也极其省事,发出种子来挖个坑埋进去就行,要是讲究一点的发出苗来再做移栽也行,就这么不管也行,想作粮食就掐芽,留着藤作他用就不管,这东西还不吃水不挑地,确实太适合佐世保这种好地都在山根下的地方了,山腰上开片地,除了种这玩意儿也没别的好选择。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产量——这年头就算是粉葛也不太可能有后世动辄亩产六七千斤的恐怖水平,制成粉之后更是会直接缩水到十分之一,但跟一亩地出一百斤不到的麦子(是真的,没有化肥和改良种以前全世界的粮食生产都很垃圾,以北条家收麦子的账为例,差田到良田也不过70斤至110斤的区间,而这个数字甚至算是相当高产的了。)相比也可以算得上是值得培养的副食品了。此外葛这东西浑身是宝,嫩叶嫩藤可以当菜吃,老了的可以喂牲畜,藤蔓可以直接拿去编用具,也可以抽取纤维制绳或纺织。(曰本现在就有一家小作坊的“祖传手艺”是用葛纺织)

从山上转到太阳过了半山腰,终于找到了一片看起来像是粉葛的葛藤,确定了有靠谱的作物,佐世保开发计划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