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肥前之狼的野望 > 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肥前之狼的野望 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作者:狂言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03:09:58 来源:笔趣阁

波多壱岐守盛似乎认为青方家的顾虑是正确的,因此欣然应允,将防备南面大村家的工作交由青方家,而有马家波多盛则显得毫不担心,大概是因为他老婆是有马晴纯的女儿,跟后藤纯明也算是五五开的关系吧。等到夏收刚过的时候,北肥前的两位有力国人很快地就调动了起来——刚刚继承家业的松浦隆信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值此乱世,仅仅是一次外交成果可是完全不够的,家督若是没有胜利,就永远会被家臣们当做嘴上没毛的小屁孩来看待。而为了自己亲戚高举“讨逆”大旗的波多盛,自然也是摩拳擦掌。

当时晴朗,空中稍微有些云彩。平户松浦家的数十条大小船只从平户开拨,划过深蓝色的玄界滩开往唐津,波多家的兵船早已从壱岐渡海而来,在唐津进行兵粮的准备。隔壁的后藤家听到消息自然也开始了动员,青方家赶紧派遣使者向后藤家表明本次无意参与双方的冲突,后藤纯明探查到青方家只是加紧了上有田关卡的防御而没再有其他动作之后,选择相信了青方家,披挂上阵。

“出发!”“哦!”

“喔喔喔,开始了开始了。”青方隆雅带着仍在身边的几个侧近,以及修养完毕回归的白鱼盛高一起,在黑发山上排排坐,看着山底下的住吉城正在举行出征的仪式。

“这得有多少人?”青方隆雅随口一问。

“八百。”这是藤吉。

“一千。”这是源太,“那边城挡住的那里,看到没有,那里还有一队,看长宽大约有二百人。”

“嗯,不错。”青方隆雅扇着扇子老神在在地点了点头,其实他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反正大约是有那么**百人的吧。不得不说这小小肥前竟有如此多的卧龙凤雏,他可真是没想到武雄这看似巴掌大点的地方,居然能拉的出这么多人来——这其实也不能怪他想不到,要知道庆长检地时后藤家所在的杵岛郡石高高达七万石,跟有马家的高来郡都是五五开的局面,或许这就是日后后藤家能跟有马家打来打去的资本吧。

“我们这边有多少人?”

“是,据说有三千人。”八郎赶紧把新传到的消息报给青方隆雅。

“这么多?”青方隆雅思量了一会,“唐津这几日进了多少船?”

“是,载人多的大概有百余艘左右。”

“大船多么?”

“这……不是很清楚,恐怕不多。”

“知道了,两千上下。”青方隆雅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再加上波多家在陆地上领地拉出来的数量,大概就是这么个水平。

“赢面还是比较大的,不必我们费心啦。”看着后藤家装备不一的队伍拥簇着几面开扇旗向北开拨,逐渐消失在山的背面,青方隆雅也拍拍手站起来,领着一行人往山下走去,走了一半,远远地看见山麓里有几间房子,好奇之下走近一瞧,似乎是个小庙,本想走进去瞧上一瞧,却被白鱼盛高以“说不定是密宗的隐寺,不打扰为好”的理由给拦了下来,没有办法一行人只好就这样溜溜达达走回了有田。

过了几日,武雄的战事似乎决出了胜负——涩江军在日鼓城下击破了寻求野战的后藤军,后藤军败退回了住吉城,涩江公亲成功地夺回了长岛庄,进入日鼓城宣布了家门再兴。这个结果并没有超出青方家的预料,因此按照早就商定的计划,向日鼓城的涩江公亲道上一声喜。

快要到秋收的时候,青方隆雅不得不先赶回五岛进行秋收的处置。恰巧赶上汪直的船队前后脚地靠港,正在从船上往下运东西。福江港已经装备了实用化的木质人力起重机,即使是像福船或是安宅船这样有些高度的船只,也能方便快速地吊装货物,能把它从青方隆雅的图纸上变为现实,不得不说是木匠们的功劳啊。

“听闻阁下及冠了呀,可喜可贺,可喜可贺。”等青方隆雅从小早上跳下来,汪直已经在港口立着等候了。

“五峰近年来的生意似乎不错呀。”青方隆雅同他攀谈起来,“船都加了这么多艘了。”

“哈哈哈,阁下过奖,这些自然离不开诸位高朋的帮扶。”汪直虽然嘴上谦虚,但脸上的欢喜神色却是遮不住的。

“那帮商人们如何,好打交道吗?”

“自然。”

青方隆雅悄悄地问道:“我看奉行们的报告有些问题,是不是有商人跟你们搭伙的?”

这么一说汪直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大伙一看就懂的笑容。

“既然如此,本家有一事相求。”

“何事?”

“其实本家也想掺和掺和,只是苦于没有适合出海的船,不知五峰有没有路径可以替本家弄来艘福船?”

汪直脸上显现出窘色:“这……恐怕不太容易……”

“也是……毕竟自从宁波出了乱子之后,海事管的就严了。”青方隆雅也没有很坚持,“等你在双屿站住脚跟了再说吧,倒也不急这一时。”

“……阁下连双屿都知晓?!”汪直仿佛被击中了什么弱点似的,一瞬间陷入了动摇,定定地站住了。

“姓李的那厮不是风头正盛着么?”青方隆雅不介意在汪直面前装装逼,虽然他清楚汪直这人在他这一行当里绝对算得上是正人君子,但这也不过是因为干这行的没一个好东西而已,有能敲打敲打他的机会,青方隆雅自然不会放过。

这一下确实给汪直吓出一背的冷汗,他是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虽然说是已经及冠,但依然是小屁孩的“少主”怎么能把他的底摸得这么清楚,虽然此地与上国之间确实不算很是遥远,但怎么也不应当了解到如此指名道姓的地步。他不由得想起无聊的时候看过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隆中对的桥段来,“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这么邪门的事儿还真能让他这落榜书生碰上不成?

“……阁……阁下所求之事,小儒会替阁下想办法的……”

“啊,不必着急,本家就是随口一提,你这几年稳定些之后再说吧,阁下的天地广阔着呢,不急于一时呀。”

“是……”汪直一边擦着汗,一边赶忙跟上脚步。一愣神的功夫,他就被眼前之人给落在后面了。

“遇上此等神机妙算之人……眼下虽是善意……但也不知对我来说是凶是吉啊……”

走了两步,经过汪直的座船的时候,青方隆雅忽然注意到在船旁坐着的几个正在围在一起聊天打屁的海贼——晒得跟抛过光的卤蛋一样的海贼当然没什么好看的,但其中一个人怀里伸出来靠在肩上的那根管子可没被青方隆雅给漏过去,他当然知道那是啥玩意儿了。

“不过还有一事本家委实不知,还请五峰解惑。”

“是何事?”

“弗朗机夷也入双屿了?”

“这你都知道?!”汪直感觉今天是不是自己出门没看黄历撞了邪,他虽然自认不惧鬼神,但今天这事也太tm邪门儿了,好好的一孩子怎么和鬼上身了一样啥都知道,要说知道双屿和李光头也就罢了,毕竟在他们这行这些都是跟海上有浪一样的常识,就连广福等沿海地段的人也有许多知晓的。但弗朗机夷入双屿这事只有在双屿入过港的才会知晓,汪直快把脑子烧干了都想不出还有谁跟他的人一样跑九州这条线的。

“那玩意儿不就是夷人带来的?”看到汪直如此激烈的反应,青方隆雅心中大定,指了指水手怀里的那枝火绳枪。

“确……确实如此……”一时尚在震惊之中的汪直像个捧哏一样应答着。

“不知作价几何啊?”

“作价……”汪直忽然反应过来了,“弗朗机夷皆见利忘义之辈,精于计较而未顾大局也。阁下既然有意,小儒就赠予阁下十支便是。”言外之意就是这群洋鬼子只认钱,不认情理,我就不一样了,知恩图报多大度一人儿。

“那在下就谢过了。”青方隆雅对自己这波敲诈勒索还是很满意的,想想明年种子岛上的倒霉蛋要被葡萄牙人用两杆果阿式敲走整整两千两白银再加个小姑娘,心中最是暗爽。

汪直往船上喊了几句青方隆雅听不懂的家乡话(王直是福建人),船上又回问了些什么,汪直又语,于是船上应了两声,几个人抱着一个木盒子爬下船来。

打开盒子,里面码放着十支火绳枪,新旧不一,搞不好刚才是汪直让船上的人临时凑了十条枪送下来。青方隆雅从箱子里抱出一支端在手上打量。

“阁下见过此物?”

“没有,不过听闻过,二十年前上国跟弗朗机夷起冲突的事儿本家还是知晓的。”

汪直给弄下来的枪毫无疑问是果阿式,蛇杆下头那根外置的弹簧表明了它的工作原理。青方隆雅其实多少有些看不起这东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瞬发枪机的安全性和点火率都不太让人满意,另一个则是这东西没枪托,作为一个现代人看着这种没法抵肩射击的火器总会有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阁下要不要试上一试?”

“好!”

青方隆雅带着人挑了个偏僻的角落,从汪直手下那里借来枪带,汪直本来还想指点一二,但青方隆雅在一众人惊悚的目光中快速分辨出哪个是药瓶,倒上引药,关上火门盖轻轻一吹,接着往枪管里倒上底药压实,从弹药盒里把铅弹也塞进去压一下,收好通条,拉起蛇杆,从水手手里接过刚刚点燃的火绳吹了两下夹在蛇杆上,拇指拨开火门盖,瞄准远处的一棵树,扣动扳机“磅!”地一声那树上就被铅弹打了个坑。

青方隆雅被从火门喷出来的烟呛得连连咳嗽,手臂传来的后坐力也告诉了他自己恐怕装药装多了的事实,心里庆幸着葡萄牙人这玩意儿质量还行,幸亏没有炸膛的时候,汪直忍不住说话了,“阁下……真没用过此物?”

“没有,不过俺寻思应该是这么使的。”取下火绳后,青方隆雅开始简单地清理枪膛。这倒也不是他谦虚,虽然他知道火绳枪的用法,但是实践确实是第一次,上辈子虽然打过现代枪械,但这么古早的玩具确实没玩过。

“阁下真乃天赋异禀啊……”汪直心口不一地拍着马屁,他已经不愿意再多想,直接开始自己骗自己了。

之后几日青方隆雅除了招待贵客以外,也给匠人町送去了五支火绳枪用以拆解仿制,他还连夜写了个制造指南,为他能想得到的难点,比如枪管的材质和制造方式做出了指导,并特别下令仿制上有任何困难都要上报——虽然他对这玩意儿熟悉得很,可这群匠人们可都是生瓜蛋子,现在谈改进为时太早,能做到仿制估计就得有一段时间。

像这种高度保密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交由以福江冶卫门为代表的御用匠人们进行,他们就相当于签了卖身契,以人身自由换取青方家给他们提供的各种保护和技术,双方基本上也都是基于你情我愿做出的决定。在这群匠人眼中,被青方家的人抱来的这一卷又一卷的“极密”真的属于那种干完活把他们全拉去祭刀都没人喊冤的东西。在包吃包住的基础上,青方家居然还允许把其中的一些成品拿去卖,绝对属于是天大的开恩,八辈子换不来的福分。所以这群人在保密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打下手的小工们根本不能接触到全貌,只能被匠人呼来喝去干点零碎的工作。这年代如果真的想设立技术壁垒的话可比后世强得多了,君不见贝灰调灰浆的技术被那两个喜欢筑城的家伙藏了多久。

直到秋收完成之前,青方隆雅全部的心思几乎都扑在新式武器的仿制和秋收的指导上了。本次秋收他还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两季稻虽然只种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收成情况就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这意味着土地肥力敲警钟了。

“果然还是不能外行指导内行啊!”听完农事奉行们的报告,青方隆雅只觉得头疼。

“明年开始还是大米和豆子或者麦子轮作吧,也可以尝试一下冬麦春豆夏水稻的模式,唔……这几日我写一份指导方案吧,你们在里头挑着便宜行事。”

“是。”

刚解决完了秋收的事情还没两天,青方正盛又是一封急信送到——武雄又出乱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