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 > 第671章 连环套

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 第671章 连环套

作者:贝洛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06:11:25 来源:笔趣阁

因为魏军士卒没有反应,西夏士卒迅速攀登上了城楼。

当西夏士卒看到城楼上靠着墙边入睡的魏军士卒时,他们顿时静悄悄的靠近了魏军士卒并抹了魏军士卒的脖子。

只是短短一会儿的功夫,越来越多的西夏士卒攀登上了城楼。

随着西夏士卒越来越多,城楼上存活下来的北魏士卒终于反应过来了。

紧跟着,北魏将士起身便与夏军士卒交起手来。

虽然魏军士卒抵抗起来,可他们毕竟疲惫不堪,这也导致他们无法扭转形势。

城外的张须陀见夏军士卒源源不断的登上了城楼,他当即命士卒鸣鼓以振军威。

待鼓声响起,城门附近休息的凌仕终于惊醒了过来。

当凌仕看到城楼上的厮杀场面时,他顿时直呼不妙。

随即,凌仕快速跑上了城楼开始指挥起来。

魏军士卒听到凌仕的呼喊后,他们迅速按照凌仕的指挥开始行动起来。

夏魏两军又激战了一会儿,魏军将士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了,毕竟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巡逻让他们十分疲惫,再加上夏军发起奇袭的时间又正好是人最困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能完全打起精神。

凌仕见自己麾下的兵马节节败退,他顿时心想:‘这夏军主将果然厉害,如今我军将士完全不在最佳状态,继续坚守下去只怕损失更加惨重,但就这么放弃钱塘县的话我军防线就会彻底失效。’

稍微沉思了一下,凌仕决定退守县衙以待援军。

随即,凌仕当即下达了撤退的军令。

同时,凌仕派出了自己的亲兵前往富春和余杭县求援。

魏军将士听到军令后,他们立即跟随凌仕开始撤军了。

夏军士卒见状并未深追,因为他们的主将张须陀还未入城。

待魏军撤离钱塘县的东城门,夏军士卒这才打开了城门。

张须陀见城门已开,他顿时朝着城门而去。

入城之后,立即有将领来到了张须陀面前向其汇报了魏军的情况。

张须陀得知魏军已经撤离东城门时,他顿时下令让本部人马留守城门。

没过多久,长孙晟部便急行赶到了钱塘县外。

城楼上的张须陀见到城门外尘土飞扬时,他顿时说道:“是长孙将军到了!”

说完,张须陀便下了城楼准备迎接长孙晟。

长孙晟率部抵达城门附近后,他一眼就看到了出城迎接的张须陀。

随即,长孙晟走向了张须陀。

张须陀见状也是迎向了长孙晟。

待二人碰面,张须陀向长孙晟汇报起来:“长孙将军,末将已于刚才拿下钱塘县的东门,如今钱塘县的北魏守军已经退守县衙。”

“张将军干的不错,如今这个局面,我军只需围困住凌仕,那么富春和余杭的守军便会蜂拥而至,到那时,我军沿路设伏必能大获全胜。”

张须陀听后也是表达了赞同。

随后,长孙晟与张须陀合兵向着钱塘县的县衙而去。

与此同时,已经退守县衙的凌仕则被夏军包围了起来。

没过多久,张须陀和长孙晟二人便来到了县衙之外。

紧跟着,长孙晟试探性的开始招降起了凌仕。

县衙之内的凌仕突然听到长孙晟的招降时,他一口便拒绝了长孙晟,因为他的亲兵已经出城搬救兵去了。

长孙晟见招降不成,他顿时对张须陀说道:“张将军,这凌仕看来是宁死不降啊!”

“长孙将军,凌仕降不降与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只需重点伏击富春和余杭来的援兵即可。”

长孙晟感慨了一句英雄所见略同便与张须陀划分了伏击的路线。

长孙晟带一万人埋伏在西南方向伏击富春而来的援兵,而张须陀则带一万人埋伏在西北方向伏击余杭县而来的援兵。

至于余下的兵马则全部用以围困凌仕。

划分完毕过后,长孙晟和张须陀便各自带兵离开了县衙。

再说县衙内的凌仕等了许久迟迟没有等到西夏主将再次劝降,他的心中顿时产生了不好的预感,可以他的能力暂时还没有猜透。

这个时候,富春县内的袁衍和余杭县内的邓北皆收到了凌仕的求援消息。

当二人得知西夏兵马果真攻打了钱塘县时,他们刻不容缓的召集了本部人马。

随着兵马集结完毕,袁衍和邓北立即率部出城向着钱塘而去。

密切监视富春县的候君集在收到斥候的消息后,他顿时在心中感慨起来:‘看来长孙将军已经成功,如今富春空虚正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候君集挑选了一支五十人的敢死队。

待候君集挑选完毕,他当即对敢死队的士卒们说道:“诸位,据斥候来报,富春守将袁衍已经带着城内兵马向着钱塘而去,此时富春县正是空虚之际,吾命你们乔装百姓夺取城门并坚守一炷香的时间。”

五十名敢死队成员听完候君集所言当即便信誓旦旦的答应了下来。

随即,候君集命敢死队成员先行换装。

待敢死队将士乔装成百姓后,他们立即赶往了富春县。

与此同时,候君集则调集大军准备发起强袭。

转向敢死队这边。

五十名夏军士卒换成百姓服饰后很快便来到了富春县的南城门外。

富春县内的守军看到城外出现了几十名衣衫褴褛的百姓时,他们顿时在城楼上呵斥了起来。

敢死队将领见魏军士卒询问,他当即回答起来:“请官爷们行行好,我们是从会稽郡逃难来的。”

守城士卒听到这话完全不敢擅自做主。

很快,有士卒前去向城门守将汇报了情况。

南城门的守将得知消息后迅速来到了南城门上观察起来。

过了一会儿,南城门守将顿时喊道:“你们走吧,我们富春县不收难民。”

听到这话,城下的敢死队成员都很无奈。

这个时候,敢死队的主将开始哭喊起来,可南城门守将却是毫不动摇。

无奈之下,敢死队主将只得带着士卒撤离了。

候君集率部赶到半路时正好遇见了敢死队归来。

颇为疑惑的候君集当即询问起来。

待敢死队主将向候君集汇报完毕,候君集顿时心想:‘没想到留守富春的将领如此小心谨慎,如果不能诈开城门,那我的处境就很微妙。’

紧跟着,候君集开始沉思化解的办法。

突然,候君集就想到了一个妙招并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士卒们。

敢死队成员得知候君集让他们携带百姓诈城时,他们都表现的很意外,因为这与西夏的军规不相符。

候君集见状则拿自己护南将军的身份来压。

西夏士卒无奈只得允诺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