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演员2003 > 第83章:一门生意两样做

演员2003 第83章:一门生意两样做

作者:骑龙攀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3:30 来源:笔趣阁

当晚,林意就一身轻装从火车站里出来。

林老师很是恣意潇洒。

手里一个行李箱都没有,就手腕处绑着一只装着水杯的袋子。

内袋里除了几张身份证、手机和几张毛票,整个人就属于是躺在绿皮车上睡觉小偷都不愿意光顾的那种,除非小偷困顿到连衣服都上眼,那确实没办法,毕竟林老师如今也算是一个体面人,身上的衣服和鞋子属实是名牌。

如此的轻便,这就是有助理的好处了。

倒不是助理随行跟着,而是一应行李都可以寄存到她车上。至于孙泞,当下则是开着公司的车继续在剧组打工。剧组不久后就会有一个转场,她需要在帮忙完后取车回沪。

这会儿,车门出口照例可以看到有不少男人女人,讲究一些的就骑坐在电瓶车上,车筐前挂着一写着明晃晃“住宿”二字的硬纸板。

此时全国范围内都还没有公共场所禁止炸街这一说,沪都这边的电瓶车后面,当下都流行是装上个车载音响,是放着当下街头巷尾的流行歌曲。

林意稍微听了一下,刀仙的统治依旧在继续,尽管这已经是往夏天走了,但属于刀仙的雪依旧在继续下。

但是,也有不少其他的音乐在崛起,开始在民众间流传。

例如:

有飞儿乐团的:“爱情是你独特的味道,在我的心中围绕......”

有我不是黄蓉的:“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爱情......”

亚洲舞娘蔡小姐的:“爱情三十六计,就像一场游戏......”

无可争议的甜心小姐王教主的:“多一点,让我心甘情愿,爱你......”

华语乐坛璀璨而又神仙打架的年代,林意就发现,这些骑在电瓶车上的住宿按摩的女人,放的歌就都挺爱来爱去的,emmm...就挺讲究。

从火车站出来后,林意是伸手叫了个车,拉开后车座,师傅还要拉人,林意直接一口价买断。

出租车黄黄的颜色,还是新鲜的黄,属于出租车公司奇奇怪怪、别具一格的颜色审美。

坐进去后,才听到车载广播是在播放着飞儿乐团的大作。林意挺感慨,自己这在剧组封闭了一个多月后,音乐圈是姹紫嫣红的出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嘛。

林意就乐道:“叔,你也听情啊爱的?”

出租车师傅也哈哈:“阿拉咋个不听嘞,广播一天到晚这个嘛,小哥是沪烟厂的?”

师傅有此猜测,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纵横于沪上大街小巷的老司机,后排这个年轻人给出的地址让他很熟悉,耳朵上别着的烟卷儿,就是那片儿出产的嘛!而且这年轻人挺狗大户,一张嘴就是要包车的。

林意摇了摇头,向司机师傅表示了否定。

抵达的时候,正是暮色蔼蔼的晚六点。

他顺着下班的人流一起往自家经营的奶茶店走。

于是,等走到距离明显靓丽的门店有五六十米距离时,林意便看到如此一般景象:巷道边,三三俩俩穿着蓝色厂服和工帽的子弟,手里或是拿着一杯奶茶,或是舔着一根冰淇淋,无一例外的,小群体之前,都捧着厚厚的一本小说书。

这应该是所有奶茶店所没有的特色,在网络小说愈发兴起的当下年代,林意是让自家老妈从书店里进了不少这种能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的网文书。进的货,全是林意点的名,属于第一批方兴未艾的论坛作品。

现在,经过四个多月的发展,位于提篮桥这片沪烟职工生活区的香飘飘奶茶冰淇淋店人流量挺是不错,这片区域里的固定消费人群正在形成。

步行至一个花台前的小群体前,林意好奇问:“你们看的这是什么?”

其中一人答:“租妻七十二小时!”

林意挺乐呵,想着要不自己什么时候也开个笔名,写上些后世广为日天的爆燃小说放到奶茶店的书架子上?

听这书名,他也擅长嘛,不管是走眼球还是走肾,都可以写上一两本。

林意挺好奇当下这种类型的网文会写些什么,于是想要来看看,结果,几个子弟瞅着正起劲,果断摇头不客气的拒绝:“呐,那边奶茶店里你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这边我们自己要看。”

说完,继续对着手里的粗糙印刷纸聚精会神着。

而任这些围坐在花台下的子弟们根本不会想到,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此刻这个“奶茶 网文”模式的提出者。

林意一路走至自家店铺前。

打量了一眼,老妈并不在店内。然后,玻璃操作台后的奶茶小妹就习惯性的对走进门店的林意问道:“你好,请问要什么口味?”

林意要了根草莓蛋筒冰淇淋。

而后,奶茶小妹在抬头看向林意的一刻,惊讶出声:“呀,小老板!”

她们是认识林意的,尽管开业当日没出现,但此前店铺准备时是来过几遍,而且老板娘日常巡店里的电话,也是经常听到老板娘打给对方。

林意吸着蛋筒,感受着这口味,还不错的吖子,就问道:“你们老板娘人呢?”

奶茶小妹笑道:“在办公楼那边呢。”

闻言,林意想起来了,自己老妈好像是在一次电话里跟自己说她是在江对岸的世纪大道租了个房间,作为办公驻地。

有此一环,是老妈和老爹商议之后,想要从家中的往年储蓄里,在沪上几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设分店。

这叫:儿子主意,爹妈继承。

而若是分店一开,势必就需要一个各店铺集中汇总的地方,所以集体办公区是应运而生。

林意没好意思问办公区在哪儿,不然过于掉价和没面子,身为少东家,居然不知道门店办公区在哪边。

当即就打了一电话。

接到林意电话后,谢巧琴很高兴,她是知道儿子这两天会从剧组回来的,一直在等着。

这会儿她正在林意的住处,现在这处公司给林意配置的租房,已经是用家里的一些积蓄购置了下来。

电话里,听声音,不止是老妈,老爹林远国也在。

于是。

在这个晚风清凉的夜晚,顶着路边挨个儿亮起的路灯,林意迈开双腿,穿过这个日益繁华和人员聚集的城市街道,然后一头钻进地铁口,在地铁图前驻足了片刻,记住了转乘车站,然后一路往住处赶。

打开家门。

厨房里热火朝天,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几个菜。

电视里,正在放着联播新闻。

游子归家,父母肉眼可见的喜悦:“回来啦!嗯,拍戏拍黑了。”

林意迈着步,往沙发上一倒,骨子里开始散漫酥麻下来。

谢巧玲柔声问道:“很累?”

林意闭着眼说道:“以为呢,又不是报道里的吃喝有人送,人前光光鲜鲜。”

作为一个母亲,看着自家儿子动也不想动的样子,挺心疼。于她而言呢,老林家又不是过不下去的,怎么说在南湖也是有个家庭式作坊。可儿子要折腾,她陪着,现在看到同龄孩子在学校坦然接受没月打卡的年纪,自家小子却是到处东奔西走,心里升起一种“不知图啥”的心理感受。

谢巧琴就挺感慨:“明星这条路也不好走。”

林意颔首,这话放在眼下确实没错,当下并不是抠图就能拿钱的时代,上山下水滚泥塘,都是要身体力行的。

休息了一会儿后,坐在餐桌上,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饭。

吃着间,谢巧琴问道:“这次回来呆几天?”

林意摇了摇头:“呆不了几天,学校那边还是春学期的,我基本落个脚就回校。不管以后会是如何,我还是想在校园里有一段安稳读书的时间的。”

对于林意而言,在学校于他而言,已经是一种难得的休息。他说不准等到《仙剑》拍摄并播出后的未来,自己还会有多少时间在校,但眼下且行且珍惜吧。

餐桌之上的家庭聊天,慢慢转到一定会聊到的奶茶店之上,毕竟老林家以后是要把事业重心放到这上面的。

作为首席且目前唯一的财务官,谢巧琴噼噼啪啪告诉了林意一串儿数字。归根到纯利上,开业四个月里,提篮桥奶茶店是进账了两万五千元。一家门店在当下能带来这般盈利,这也是父母开始热衷开设分店的原因。

林远国眯着小酒,就道:“这次我们,是带了家里一点存款,准备再开一个店出来。像这样的盈利,要是有个五家,一年下来也就赶上咱们老家的小电子作坊了。”

林意说:“一个一个来吧,买一个做一个,咱家这奶茶店其实不用讲究扩张,也不怕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大言不惭的讲,咱家奶茶以后做的是我的名声,核心竞争力和粉丝消费力在我这儿。”

父亲林远国是夹着菜说道:“我和你妈呢,是希望能够在你被更多观众知道之前,把家里做盗版MP3的作坊彻底转型掉,要是这边收入能支撑起来,那我那边也能放心停下不是?”

说这话的时候,其实不管是林远国,还是谢巧琴,都不知道自家儿子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门店先买下来再经营”的模式。

毕竟是重资产,单就以提篮桥这种规模的十几平小门店为例,目前买一个也是需要六到九万块不等。

林远国相信,要是以老林家目前能拿出来的资产,通过租赁方式一口气租个十个二十个,那铁定不成问题。可要是买门店,那也就一只手的量。所以,在父母看来,如果是租赁的话,多开几个门店支撑起家庭收入岂不更好?

林意没办法解释说,他是准备蹭一波日后沪都浩浩荡荡的动迁福利,不然大概率要被爹妈带到医院里瞅一瞅脑科。对他来说,开奶茶店既是卖奶茶这个IP,也是对未来魔都房产的一种投资。

这叫:一门生意两样做!

看着父母的模样,他想了想道:“要么,以后买一家租一家,买呢,我是想着沪都这人口越来越多,大楼越建越高,地下的地铁线越挖越复杂,我是相信这里的房价今后一定会上涨!”

林远国眼睛发亮:“所以,你也是想学温州佬?”

作为南湖个体户,林远国跟着朋友吹牛打岔并不消息闭塞,听说同省的温州佬当下正在浦东到处扫楼盘呢,看样子很是看好这片地界儿。

林意直摇头,谁能跟那些如日中天的皮革狗大户们拼财力啊,十个林家小作坊都不看的。

他只是道:“我只是在想,看沪都这些的发展规划新闻,既是要定位未来世界级城市,这七八万一个的十几平门店,现在买下来吃不了亏。只不过是有入门的门槛,既然咱家能拿出这些钱,那就是有了一点进场的资格。”

汤喝得有些多了......吃饭聊天到半程,林意起身离席,三步并做两步的溜进卫生间,不久后,哗哗哗的流水声响起。

在林意溜达着去厕所释放释放的时候,谢巧琴忽然道:“说不上来,反正就是感觉咱家儿子,现在是越来越不一样了。”

其实,经历了公司签约和剧组拍戏等等诸多以往从未感受过的这些事情后,林意此刻身上呈现出来的说话态度和为人处世,已经与刚步入大学时有了很多不同。

很有主见,很独立,敢于表达,想法很超前......概括起来而言,就是三个字:事业感。

当这样的感觉呈现到从小到大见证自己成长的父母面前时,尤其就这么一个独生孩子时,是会感切到的。

所以,身为一个母亲,谢巧琴不知道该如何来描述这样的感受,有欣慰,还掺杂着些失落。

林远国倒是身心舒畅:“天天在外面跑,见多了,没吃过猪肉也该见过猪跑的!”

儿子比自己想象中的还有想法,而且有理有据,更是有了成功案例摆在眼前,身为父亲,他是乐见其成。

这样的年纪,有想法是好事,就怕只会吃老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养废了可就没了。

林远国的想法也简单:做不成也不要紧,年轻人只要不沾假大空,大不了,老子给他兜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