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庶民帝国 > 第138章 三字经

庶民帝国 第138章 三字经

作者:贫民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0:49:16 来源:笔趣阁

王烨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他的一身所学一定要有一个出处。这是肯定的,他的知识不同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

但是,偏偏后世异界的知识又无比的强大,所以他只要展现了自己的一身所学,就会显得非常的出众。

所以,如果他不能为自己的一身所学,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处。那他必然就会惹人怀疑,这也算是他的一个破绽了。

想要掩盖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从现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找一个和自己的学识,最为相近的学派来解释自己的来历就是了。

其实,很多异界后世之人都听说过墨家的学说。墨家的思想和体系跟异界后世最为相似,但是却又原始得多。所以,王烨之前也考虑过,要用墨家来解释自己的来历。

可是在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墨家的存在。可是,听包岑正这么一说,王烨的心中多少算是有了点底。

王烨刚刚的表现让包、文两人的心中多少有些疑惑。他们不知道王烨是什么意思。王烨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实在是让它们摸不清头绪。

王烨笑着说:“其实,我也并不是很能肯定,我的学问到底来自于哪里。”

王烨并不想说谎,所以,他的一身所学究竟是不是墨家学说,那就交由两人自己判断吧。

于是,王烨说:“想必,你们也能猜得出来,我的学问来自于家学。至于我的学问是不是墨家,还是由两位自行判断吧。”

于是,王烨就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后世思想说了出来。在异界的后世之中,有很多人都说,墨家学说和我们的思想只差了一个国企。

所以,当王烨将自己一身所学,尤其是那种思想说出来之后。包岑正和文泰对视了一眼,包岑正说:“果然很像墨家学说,但是却又区别,应该说,更成熟、更先进了许多。”

文泰说:“或许,这是因为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墨家学说又有了发展吧?”

包岑正点了点头说:“先秦之时,儒墨两家并称显学。自汉以后,墨者渐渐消失于世间。有关墨家,我们所知的都来自于古籍。

也许,就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为了应对一家独大的儒学。墨家又有了新的进步也说不定。”

王烨没有想到自己的话,居然让两人有了这么多的联想。但是,这好歹也算是给自己的一身所学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由来了。

包岑正又想了一会儿之后说:“无论如何,我希望看到的,是一门已经成熟到足以和儒学抗衡的学说。现在看来,你的学问,似乎有这个可能。”

就连文泰也点了点头说:“没错,堡主的学说和圣人的微言大义确实多有出入。但是,却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是,不知道堡主能不能跟我们具体说说,你在书院之中具体打算教什么?”

“没错。”包岑正说:“我们和堡主一身所学相差甚大,如果堡主想将你的一身所学传下去。我们怕是不仅帮不上忙,而且,我们的学问甚至可能会让堡里的孩子们更难接受你的学问。”

文泰说:“如果可能的话,其实我们是更想在堡主的身边当一段时间学生的。不过我们也知道,现在万山堡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我们能帮得上忙,我们也不能推辞。”

王烨说:“无论什么思想,最基本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越是基础的部分就越是如此,更不用说,我这一身所学颇为繁杂,不是几年就能学明白的。现在,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先为孩子们打基础。”

说着,王烨就将自己已经印好的《三百千》拿出来两本,分别递给了两人。

两人郑重其事的接过了王烨手中的书籍,这由不得他们不郑重。虽然他们知道,王烨交给他们的,肯定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但是,既然王烨已经说了,这本书中的内容是给人打基础用的。那就正适合他们,毕竟对于“墨家”学说,他们也只是初学者而已。

可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刚一开始,他们就被书中的内容震惊到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这......”包岑正看着书中的内容,简直震惊得无以复加。在儒家之中,能被用“经”字来命名,且还能被大家所接受的书。就没有一本是简单的,其中的道理之深,无论在任何世界,都有能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此文章......”文泰表现的更加不堪,他激动的拿着自己手中的书,颤抖着说:“如此文章,我居然从未听说、从未得见......我得看看......我得好好看看......”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看到这一段,包岑正叹了口气说:“墨者们的心胸何其宽广?居然连我儒家先贤,也被他们写进了书中。”

王烨心中暗笑,这本来就是儒家的书籍,怎么可能不记录自家的先贤?想来,包岑正应该是想到了,现在儒家一家独大的由来。

说起来,王烨有时候有些怀疑。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在历史上,和我们所在的世界其实非常像。

包括其中一些非常具体的历史事件也是一样,就比如“孟母三迁”,这样的典故在大梁也一样存在。

只不过,王烨觉得,似乎是在某个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个拐点,让两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出现了差别。

在包岑正和文泰来之后,王烨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后来又改了一下自己准备的教科书。

其中一些典故他也敢加进去了,这样,自然是让三字经更加的完整,也更加的完美了。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至理名言、至理名言啊!”包岑正看着手中的书不住的赞叹道。

......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文泰呢喃着读完了三字经,他喃喃的说:“《三字经》......《三字经》......真的是当得起这个‘经’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