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庶民帝国 > 第12章 标准化生产

庶民帝国 第12章 标准化生产

作者:贫民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5:16 来源:笔趣阁

谈话结束之后,老杨头给了王烨一个包裹,王烨打开一看,里面都是一些有字的布片。据老杨头说,这些布片都是那位先生留下的。

回到自己房间之后,王烨认真的看起了布片上的内容。看过之后,王烨越发的觉得惋惜,没能见到那位先生,对王烨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遗憾。

那些布片可以说就是那位先生的遗书,他自己命不久矣这件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也非常清楚,这些村民依然需要自己的智慧。

所以他便留下了遗书,希望后来人能通过遗书继承自己的智慧。

那位先生在遗书之中,详细的记录下了,很多他认为有用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他对村子的规划。

他的很多想法和王烨不谋而合,包括结寨自保,以及如何帮助村子恢复生产等等等等。

王烨相信,如果那位先生当初没有死,那么这些村民后来一定不会过得那么惨。

不过王烨既然已经对村子有了规划,那么那位先生的遗书,能起到的作用就已经很小了,最多它也只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真正让王烨在意的是,那位先生在书写遗书的时候,使用的文字。

在来到小山村之后,王烨很轻易的就被村民们定位成了读书人。可是王烨自己却不敢轻易承认。

因为他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即便王烨通过和村民们的交流,已经发现了他们双方使用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但是他并不能肯定双方使用的也是同一种文字。

看过了那位先生的遗书,王烨发现,这个世界的人使用的文字,就是我们常说的繁体字。

王烨年少之时,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毛笔书法,所以他在书法和繁体字的使用上都有不小的造诣。

看过先生的遗书之后,王烨这才有底气认下读书人的身份了,即便他没看过这个世界的经-典,但是至少他是识字的,在封建社-会,只要是识字就可以勉强算是读书人了。

第二天,王烨就开始帮助村民恢复生产,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制造生产工具。

现在村民们手中的工具,用来耕田还行,但是想要打造武器,营造村寨,那还是差了很多。

王烨从村民们手中的工具上,已经看出了一点点这个世界的生产力水平,总的来说,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处在了铁器时代。

可是王烨现在却没有打造铁器的条件,且不说现在村里没有铁匠,他就连铁匠铺和打铁的锤子都没有。

面对这样的困境,那位老先生在遗书之中,留下的解决方案和王烨的想法完全一致,那就是——冶炼青铜。

青铜其实就是锡铜合金或者是铅铜合金。这三种金属,王烨在山上都发现了小规模的矿藏,所以冶炼青铜器的条件王烨他们已经具备。

青铜虽然已经被淘汰,但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局面下,青铜至少还有两个优点。

其一,就是青铜的熔点低。纯铁的熔点是1535度,含碳较低的钢熔点大概在1500度左-右,即便是生铁的熔点也有1200度甚至更高。

可是青铜的熔点却能降低到八百度左-右,虽然王烨已经找到了煤矿,但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局面下,想要建造出能稳定提供1200度高温的高炉,对王烨来说难度实在太大了。

所以熔点更低的青铜,在这一方面自然就有了很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相比起钢铁,青铜还有另一个方面的优势,那就是它的铸造工艺更简单。

很多-人都知道,在秦朝的时候,秦人就已经有了标准化生产的概念。他们大规模的使用模具来生产武器。

这样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他们补充战争消耗的速度就要远远超过其余六国。

而且秦人生产出的武器误差极小,他们生产的每一架弩机,都可以随意的替换其他弩机上的零件,并且还能保证弩机可以正常使用。

这样又变相的减小了秦人的战争消耗。加上秦人本就在国力上有优势,其他六国输的就不冤了。

可以说,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人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是在汉朝建立之后,这么强大的技术,似乎是突然就失传了,一直到十九世纪的美国,人类才再次重现了这种技术。

如果不详加考证的话,很容易就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秦末的战乱,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就此失传了。

很多-人认为,秦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失传,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倒退,和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可是事实的真相可能不是这样,秦朝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关键,在于模具的大量应用,可是在秦亡之后,模具依然还在中原大地上被广泛应用。

如果标准化生产,真的仅靠模具就能实现的话,那么王烨可不会认为在之后的两千年,就没有人往模具上想过。

王烨认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失传,不仅不是中-国古代冶炼技术的倒退,反倒是秦汉交替之时,冶金技术提升的证据。

如果说秦朝还处在青铜器时代,那么汉代就是铁器时代了。铁器和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铁器是不能直接浇铸的。

这么说可能不准确,准确的说,用模具浇铸出的铁器是没有实用性的。

因为铁器在被浇铸出来之后,其内部的裂纹,气泡,夹渣,晶粒不均,偏析等缺陷非常的多,如果直接拿来使用的话,那么铁器的脆弱将让人绝望。

所以铁匠在打铁的时候,才一定要反-复锻打,就是为了将以上缺陷去除,或者是减弱。

真正让秦人技术失传的原因是,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铁器的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了青铜器。

如果说在秦朝,因为秦人卓越的技艺,他们青铜器的性能还能与铁器相当,甚至是超-越铁器的话。

那么从汉朝开始,青铜器便已经全面落后于铁器。如果可以的话,王烨自然也是希望能有铁器用的。

可是现在,他既然没有制造铁器的条件,制造更加易得的青铜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王烨和那位老先生,在这一点上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先制造青铜器用来恢复生产,等到这座小山村有了生产铁器的能力之后,再淘汰青铜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