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启大明朝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写篇假檄文(求订阅)

重启大明朝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写篇假檄文(求订阅)

作者:佳鸣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5:47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七年五月二日。

天津卫,总兵府。

朱慈烺正坐在大堂上与闫若曦商量军务。

第一件事就是昨日的暗杀事件,萧三式顺着总兵府女仆人身上的线索,找到城南的一家酒馆,但已经是人去楼空。

萧三式与附近的街坊打听到,这家酒馆的老板已经在天津卫经营多年,看来是个老油条,他为何要杀自己呢?

朱慈烺百思不得其解!

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鱼!

他看了一眼萧三式道:“继续加强总兵府的守卫,贼人在天津卫经营多年,肯定是有备而来,他们还会找上门来的!”

“这这天你就别回勇卫军了!全力负责安保,将总兵府的厨子、仆人全部换掉,严加戒备!”

“遵命!”

萧三式领命而去!

“等等!”

朱慈烺又将萧三式叫到自己身边,他轻轻抚慰了一下自己受伤的手臂,趴在萧三式的耳朵上,对着他一阵的嘀咕。

听到朱慈烺的话,萧三式脸色开始是沉闷,之后是惊讶,满眼都放着光。

他大声回复道:“属下遵命!”

即使领命而去!

在萧三式离开后,苏观生抱着一大叠账册,来到大堂之中。见左右除了闫若曦,没有其他人。

苏观生赶紧上前一步,跪倒在地,“下官苏观生参见太子殿下!”

“苏爱卿赶紧平身!不知对于替考一案,有何进展呢?”

“启奏殿下,昨日下官连夜彻查了天津卫提学官邸的档案,不止是张铁军一人被冒名顶替,几年来有据可查的一共是40多人,被大户人家子弟占了功名!”

话毕,苏观生拿出一个账册,将其中的详细情况,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拿过账册仔细快看了一遍,记载的内容其实不出他的意料,但结果却让他触目惊心。

之所以对内容不意外,朱慈烺知道考取秀才的院试,就在府县举行,每3年进行2次。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地方越小,监督越弱,人情越猖獗,出事的概率越大!以前如此,现在亦然!以后,呵呵…

院试的主考官虽然是上级派来的学政担任,但是考试的可操作空间,相对在省城举行的乡试,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差得很远。替考,冒名顶替者,肯定如过江之卿。

别看秀才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地位一点都不低,不仅有免税田,可以避2名家丁的徭役,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见官不跪,遇到官司可以不提堂。

省下这点税赋对大户人家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读书人的身份呢?却是好处多多。别的不说,就是见官不跪,就足以让大户人家经商时,把腰板挺起来!

有钱不能穿丝绸,见官就跪舔,那当富豪与咸鱼还有何区别?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现在他们连锦衣夜行都做到不,能干么?

更何况,很多商人干的生意,本来就是在hui色地带游走,没点身份,分分钟被干翻!

因此,很多的大户人家,都变着法子的将自己的子弟,悬梁苦读,至少考上秀才。当然,肯学的人,别说考上秀才,就是考上举人都是很多的。

但大户人家中,也有很多不学无术之徒,胸无点墨之辈,他们怎么办?只能冒名顶替混一个功名!有些是找人替考,更多的是直接替换卷纸,毫无察觉就被夺了别人功名!

所以,对苏观生呈上来的内容,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

但让他触目惊心的是,替考的人数,短短几年就有40多人。

要知道,当时天津卫一年也不过是考上几十个秀才而已。

这比例太高了!

气得朱慈烺将手中的案卷狠狠地摔在桌案上。

“夺人功名,就是夺人前程,简直就是杀人害命!可怜有些童生,卷子被人替换却不得而已,还以为自己努力不够呢!”

苏观生见朱慈烺生气,近前一步说道:“太子殿下神机妙算,这些贪腐的官员,将冒名顶替的案卷,做得天衣无缝。属下查了他们检查学业的记录,这才将一切查明!”

大户人家找人替考,自然是将上下打通,不费力的考上秀才。但是,秀才在明朝不是终身制,要经常进行考察学业的。这群大户人家的子弟,本来不学无术,复考怎么能过呢?

所以查复考的档案,就能揪出蛛丝马迹。

以此为突破口,苏观生将天津学政拿下,用“闯军”的方式一番审问,一切都水落石出。

苏观生以无比崇拜的目光看向朱慈烺。

如果说原来,苏观生对朱慈烺的佩服,出于臣子对太子的敬畏。现在他对朱慈烺则是真正的佩服。

他没想到,朱慈烺虽久居深宫,却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真真切切。竟然只用一晚上时间,就能将天津卫顶替功名的时间,查得水落石出。

莫非他是太祖转世么?若如此,大明中兴有望了!

“太子殿下,接下来下官怎么办呢?”

见朱慈烺身边只有闫若曦,苏观生也没有顾及直接称呼太子!

“苏大人,是时候给本宫正名了!”

朱慈烺看了一眼苏观生,接过话头说道。

正名?

这思维跳跃也太大了。讨论怎么给被顶替的人正名,你怎么扯到自己身上?

苏观生乍一听到朱慈烺要正名,有点不知所措,但即使双眼冒着蓝光,太好了,他等得就是这一天。

昨天晚上降服天津卫的各位将领,虽然他说得义正言辞,但是总觉得自己在帮着“闯贼”说服自己人,感觉怪怪的。现在终于可以挺起腰板做官了!

其实,给自己正名,朱慈烺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要吸收被冒名顶替的童生、秀才加入勇卫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恢复身份。

而自己现在只是勇卫军的首领,还穿着闯军的衣服,他能给这些人什么功名?什么也给不了!

否则,这群秀才加入勇卫军岂不等于从贼了?他们肯定不会加入进来。

所以,要给秀才、童生们正名,朱慈烺自己必须要正名。他是太子了,自然能给这些人身份和前途!

此外,恢复太子的身份,也能为他吸收一些能人进来。现在勇卫军缺少能打仗的将领,更缺能治理的贤臣。

在这个时代要招揽人才效力,名分是少不了的!

但亮出太子的身份,也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将朱慈烺推向风口浪尖,man清会紧紧地盯着他,甚至派兵来围剿。

即使是偏安江南的弘光朝,恐怕也会对自己千防万防。

如何既享受太子的红利,又不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呢?

朱慈烺看向苏观生,“爱卿,这件事就靠你施展的春秋笔法了!”

“靠我?”

苏观生一脸的懵逼。写文章,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通过几天的接触,他知道,朱慈烺的要求肯定不会如此简单!

果然如他所料,朱慈烺接着说道:“爱卿,你要给我写一篇檄文,看起来越假,越蹩脚、越穿帮,越好!若是多尔衮看到这檄文,都不相信我是太子,那就大功告成了!”

“啊!”

苏观生张大嘴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别人都要檄文写得气壮山河,可这太子却要自己写蹩脚假的檄文,太难了!

难,倒是还能克服,关键是坏自己名声啊!

自己想当骆宾王,写一篇类似《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檄文,可太子殿下这意思,就是要做骆宾王,顶多是逼着自己写出“鹅鹅鹅”的水准……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