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 第四百二十章大草原之火四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第四百二十章大草原之火四

作者:七海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06 来源:笔趣阁

对于前可汗穆罕默德·格莱伊,伊始兰·格莱伊只字未提,似乎在他眼中,他的这位哥哥无足轻重一般。

大酋长的使者带着欣喜和失望的情绪离去了。

汗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遍及黑海沿岸,如果是其他的势力,要将一个如此广阔的国家的所有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汇聚到一起,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可克里米亚汗国不一样。一直以来,克里米亚汗国的动员体系依旧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方式,那就是要动员速度极快,如果哪位可汗要是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动员,那是要被底下的鞑靼战士鄙视到死。况且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不需要专门的指挥官,族长就是天然的指挥官,目力所及、双手所指找到的男人就是队友。

在等候了七天,汇聚到了三万兵马后,伊始兰·格莱伊终于可以出征了。

长着一张极具欺骗性的文弱的娃娃脸的伊始兰·格莱伊很清楚在阿克曼的哥哥在做什么。他知道,自己在汇聚力量的同时,自己的哥哥,穆罕默德·格莱伊也在招兵买马,加固着阿克曼。时间对两方实力的增长是同样公平的。虽然失去了汗位的穆罕默德·格莱伊绝对没有自己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可是草原上从来都不缺野心家、冒险者和赌徒,巴耶济德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况且,鞑靼骑兵本就不善攻城,越拖到后来,阿克曼的防御越巩固,自己平定的难度也就越大。

所以,伊始兰·格莱伊认为现在就应该立即进兵阿克曼,打乱穆罕默德·格莱伊和巴耶济德的防御部署。

伊始兰·格莱伊可汗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乌曾贝伊和巴伦贝伊,这两位是伊始兰·格莱伊最忠诚的拥护者,推翻穆罕默德·格莱伊的谋划就是在这两个人的帮助下完成的。

听完伊始兰·格莱伊的话,年轻的乌曾贝伊率先说道:“伟大的汗,你是智慧的化身。”

这番马屁,无疑是代表乌曾贝伊对伊始兰·格莱伊计划的支持。

伊始兰·格莱伊笑了起来。他并非不知乌曾话里马屁的成分,可是他却很享受这样的吹捧。

伊始兰·格莱伊又看向了年迈的巴伦贝伊。这位老贝伊在伊始兰·格莱伊的父亲在位时期就为汗国效力,是真正的老臣,并且德高望重。

“汗,”满脸白胡子的巴伦贝伊说道:“我们的确应该派出一支部队在大军进发前赶往阿克曼扰乱敌人。可是这件事情不应该由汗你来做,我认为派出一名贝伊带领数千兵马即可。汗您还是应该在此等候所有汗国各地王公贵族的到达,毕竟这是您继承汗位以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也是您即位以来第一次召集汗国的所有贵族。”

***·格莱伊明白老贝伊的意思。自己继承汗位不过数月的时间,虽然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的承认,可是却还没得到汗国各地贵族正式的立誓效忠(每位克里米亚可汗即位,汗国的贵族都要汇聚到贝格齐萨莱向新可汗宣誓,伊始兰·格莱伊由于匆忙发动政变,几个月来又一直忙于镇压都城内地反对者,所以一直没有进行此项仪式)。这一次自己以可汗的名义召集汗国的贵族参加远征,正式一次举行即位仪式的大好机会。只要汗国的贵族也承认了自己,那么自己的哥哥,穆罕默德·格莱伊就成了真正的废汗,再无威信可言了。

“还是老贝伊您考虑周全。”伊始兰·格莱伊赞道。

巴伦贝伊坐着的身子微微屈身,谢过了可汗的赞扬。

如此一来,伊始兰·格莱伊最终决定由乌曾贝伊率领三千牧人兵先行,扫荡阿克曼周边。

当然,过分的劫掠同样也会造成伊始兰·格莱伊所率领的大部队补给匮乏,所以伊始兰·格莱伊专门给予了乌曾贝伊一份“箭筒钱”,并在地图上专门划定了几块区域分配给乌曾贝伊,以避免自己行军路上征集不到物资。

克里米亚鞑靼战士继承了他们蒙古先祖的优良传统。他们随身带的食物不多,在极端条件下,8磅烤过的小米和少量的奶酪和熏肉就是他们单兵50天的随身口粮。在做出决定的当天下午,乌曾贝伊便带着三千牧人军出发了。

而在阿克曼,彻辰也准备登船前往卡法。

克里斯蒂娜在码头上和他告别。这一次。彻辰只带了法蒂玛和黑森子爵以及一百雇佣兵,其他的人都留给了克里斯蒂娜。

之所以将绝大部分的人留下,也是源于对阿克曼防守的不放心。毕竟要面对超过五万的牧人军,阿克曼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比起彻辰的紧张,克里斯蒂娜倒显得轻松很多。

“放心吧,姐姐知道分寸的。我去看过巴耶济德汗的仓库,里面堆满了粮食和火药,足够我们使用半年以上的。我还在里面发现了六门火炮,虽然是老式的弗朗机,拿来对付没有火炮的鞑靼人应该是够的了。再说,如果真的事不可为了,我们还可用从海上撤退。”

“阿克曼还有火炮?那为什么他们进攻码头的时候没有使用?”彻辰惊讶道。

佣兵团的战车虽然能够防御子弹和弓箭,可却挡不住炮弹,哪怕是小口径的火炮炮弹。如果当时这些鞑靼人用弗朗机炮轰开一个缺口,哪怕不能攻下码头,在码头的黑森雇佣兵们伤亡绝对不会如此的轻微。

对与这个疑问,克里斯蒂娜也想不明白。她只能归结于阿儿浑米儿咱太托大了。

其实,巴耶济德汗和阿儿浑米儿咱托大轻敌的确是原因之一,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缺乏使用火炮的技术人员。巴耶济德汗以为打炮就像使用火枪般的容易,可却没想到,要将炮弹打得远、打得准,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是做不到的。而克里米亚汗国普遍缺乏这样的人才,他们一直是借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炮兵作战的。

彻辰、法蒂玛和克里斯蒂娜等留在阿克曼的同伴互道了一声珍重,便登上了前往卡法的帆船。他们将在卡法开辟第二战线,齐心合力完成为穆罕默德·格莱伊复国的任务。

而在千里之外的华沙,另外一场战争也正在慢慢地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