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目标太原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七十九章 目标太原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节度府中厅外,石守信率领内殿直禁卫值守。

朱秀伸长脖子往厅室里望,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到隐隐有怒叱声传出。

“什么情况?”朱秀小声问。

石守信瞟眼左右,嘴唇微不可觉地轻动:“陛下似是在叱责李筠。”

朱秀撇撇嘴,李筠确实该骂。

不好好骂一顿,让他知道厉害,那厮就不会深刻反思。

潞州打得残破不堪,百废待兴,李筠竟然还有心思搞什么隆重迎驾仪式,强迫百姓故意摆出一副热烈欢迎圣驾到来的场面,简直荒唐。

也就是李筠仗着元老功臣的身份,换作别人,只怕早就被军法处置了。

毕竟高平县杀东厢军七十二将的屠刀犹在,樊爱能、何徽哪个不是从龙功臣,犯了大错照样被斩首,已经没有人会怀疑,皇帝陛下会因为顾忌元老功臣的身份不敢杀人。

石守信挎刀挺立,身姿如劲松,忽地低声道:“巴公原之战结局,早在朱县公预料之内?”

朱秀轻笑道:“为何如此问?”

石守信目不斜视,低声道:“从开封出发前,你叮嘱我,无论何时都要紧跟在陛下身旁!你话中含义,分明是指巴公原战事,你早猜到此战会无比凶险,以至于陛下亲冒失石冲锋陷阵?”

朱秀嬉笑道:“石虞候过誉啦!在下不过随口一说,哪有这么多玄乎预料?你身为内殿直都虞候,本就该贴身宿卫陛下,不是吗?”

石守信微皱眉头,斜瞟朱秀一眼。

朱秀咧嘴笑容实诚,石守信却从他眼底发觉几分狡黠。

当日巴公原大战,是他第一个率领禁兵跟随柴荣冲锋。

最后战事结束,内殿直骑兵只剩十几人生还。

没有他不顾生死贴身保护,柴荣不可能直冲刘崇中军黄旗所在。

战后,柴荣私下里召见他,大加赞赏。

石守信知道,经此一战,他彻底赢得皇帝信任,将来只要不犯大错,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短短半年之内,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内殿直禁兵,成为大周皇帝御前禁卫大将,堪称一步登天!

石守信也明白,若没有当初朱秀向李重进举荐,提拔他担任内殿直都虞候,他根本没有接近天子的机会。

若没有朱秀事先提醒,巴公原战场之上,柴荣突然不顾阻拦下场冲锋时,他很可能反应不及时,无法对皇帝进行贴身保护。

那样一来,皇帝陛下不一定会有危险,毕竟赵匡胤当时就在他身后不远,还有张永德、高怀德等将领,但他也失去了获得柴荣信赖的良机。

石守信越琢磨,越发觉得朱秀早就料到巴公原大战的艰难和凶险。

可朱秀拒不承认,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更是让石守信觉得这家伙高深莫测。

“朱县公....”

“嘘!别说话!人出来啦!”

石守信刚想低声问什么,朱秀脸色一肃,赶紧低垂眼皮垂手肃立。

只见面红耳赤的李筠垂头丧气地出了厅室,看样子挨了好一通训斥。

李筠瞥了朱秀和石守信一眼,从二人身前快步走过。

朱秀对石守信笑眯眯地道:“在下可否入内觐见陛下?”

石守信侧身邀道:“朱县公请!”

朱秀道了声谢,不紧不慢地进了中厅。

石守信凝视他的背影,低声呢喃:“当真是位异人啊.....”

厅内,柴荣正坐在主位饮茶,脸上带着余怒。

“大娘子诞下皇子,巴公原又大破敌军,乃是双喜临门的大喜事,陛下该高兴才是,何必动怒?”

朱秀鞠礼,笑道。

柴荣放下茶盏,脸上露出笑意:“你小子消息倒也灵通。”

朱秀笑道:“臣执掌武德司,内廷密报,臣这里当然也有一份!”

柴荣笑道:“此事暂且不要声张,战事还未结束,朕也不愿分心。”

朱秀一听暗道糟糕,柴荣这么说,分明是有意继续往太原方向进军。

眼珠轮了轮,朱秀道:“大娘子产子,江山有后,乃是举国幸事,按照礼制,陛下应该及早册封皇后,为小皇子赐名,昭告天下,好让普天同庆!”

柴荣道:“册封皇后的诏书朕早已命礼部备好,皇子名讳也已取定,只等公布。”

朱秀试探道:“陛下难道就不想赶回开封见一见大娘子和小皇子?”

柴荣迟疑了下,还是摇头道:“还是把眼前的军国大事办完,再见不迟!”

朱秀无语,心里苦笑,看来柴荣是下定决心要打太原了。

柴荣忽地皱眉道:“内廷密报说,大娘子产子困难,失血严重,产后身子虚弱,应该没有大碍吧?”

朱秀斟酌话语,道:“妇人生产本就是一道关卡,有的能顺利闯过,有的困难重重,多曲折磨难。大娘子有陛下庇护,苍天护佑,一定可以无恙的,请陛下勿忧!”

柴荣点点头,没有追问下去。

内廷密报只说符金盏生产时多有不顺,失血过多,好在折腾一番后,总算是顺利诞下皇子。

妇人产后虚弱也属正常,符金盏自幼习武,身子一向康健,除了那年在沧州中了流失受伤严重,倒是没有其他严重伤病。

柴荣没有多想,只是传旨回开封,命太医署好生照料,嘱咐符金盏悉心调养。

朱秀在心里叹口气,不到万不得已,内廷密报当然不敢如实禀报。

可据他接到的家信和缉事司密报来看,符金盏的情况不容乐观。

生孩子这道关卡对于她而言,或许是致命的。

眼下看似无甚大碍,可一旦伤及元气根基,她的身子只怕吃不消。

这种事朱秀更不敢乱说,只是写信回开封,让冯青婵和符金环进宫多加照料。

“你家中那位,也快生了吧?”柴荣笑问道。

朱秀搓搓手道:“大夫说应该在下个月。”

“哈哈~你我前后得子,当真是缘分!”柴荣也颇为高兴。

朱秀也乐得合不拢嘴,心里又有些紧张,毕竟这年头女人生孩子,当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如果有可能,他都想尽快赶回开封,陪在史灵雁身边。

朱秀搓着手试探道:“陛下,巴公原大破北汉兵,刘崇和耶律敌禄仓惶而逃,我军已然取得大胜。

经此一战,北汉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法再对我朝形成威胁,不如就此班师回朝,也让潞州得以休养生息。”

柴荣揶揄道:“怎么,你小子急着回开封抱孩子?朕都不急,你急什么?”

朱秀不好意思地道:“臣头回当爹,无甚经验,家中女卷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无法陪伴左右,心中难安!

灵雁父亲史老节帅,这次本想奏请随驾出征,正是因为担心女儿生产,这才打消念头。

陛下也知史老节帅的性情,若是生产有个意外,臣又不在身边照料,回去后非得被他骂死....”

柴荣摆摆手,“行啦,你小子婆婆妈妈说这么多,不就是拐着弯的劝朕收兵回朝?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何必兜圈子?”

“陛下英明!慧眼如炬!”朱秀忙递上一记马屁,拱手道:“陛下明鉴,我军粮草不济,从开封转运困难,如今算下来,只够一月之用。

潞州泽州,供给本州尚且困难,再难匀出余粮养军。

孟州、怀州、蒲州等地征调的民夫已经不够用,再多只能从曹州、兖州等山东之地征调,路途遥远,沿途还要耗费大批钱粮。

如此下去,只恐会耽误今年河南河中山东等地的春种,于国不利!”

柴荣站起身,负手踱步,沉吟好一会,才道:“你说的这些,朕何尝不知道?

这次亲征本就是仓促而行,大军准备多有不及。

但在如此劣势下,还能在巴公原一举大破敌人联军,大涨我朝军威,刘崇、耶律敌禄之流逃窜如鼠,朕实在不愿错过这个一举平灭北汉的良机!”

柴荣双目精芒熠熠,灭国之功对于他这样雄心勃勃的皇帝而言,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朱秀苦笑道:“北汉兵败却还有一战之力,太原城高大险固,绝非旦夕之间就能攻破。

加之契丹人虎视眈眈,一旦我军北上,契丹人绝不会坐视不管。

臣斗胆谏言,如此情况下,绝不是彻底灭亡北汉的时机!

相反,一旦在太原城下陷入苦战,我军损失惨重,后勤供养不及,反倒会给契丹人和刘崇反败为胜的机会!”

柴荣拧紧眉头,踱步不语,脸上明显带着些许愠怒。

换作别人说这些话,恐怕要被他当场呵责一顿。

“你就对朕这般没有信心?”柴荣有些生气,“朕在巴公原能败刘崇一次,就能在太原城下败他第二次!”

朱秀硬着头皮道:“陛下心知肚明,在巴公原迎战敌军,和在太原城下迎战敌军,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又如何?北汉已是强弩之末,朕有信心一月之内将其灭国!”柴荣话语带上些火气。

朱秀垂头默然,柴荣执意要向太原进军,已经是有些意气用事。

他想挟大胜之威一举平定河东,用一场耀眼的灭国之功来开启大周显德盛世。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思,已经让他忽视掉军事战略上的不利因素。

可朱秀知道,除非发生奇迹,否则此次周军北征绝无可能打破太原城,灭亡北汉。

噗通一声,朱秀双膝跪地,拱手恳求道:“及时班师尚且能保住巴公原战果,一旦北征失利,将会引发诸多不确定因素,请陛下三思!”

柴荣皱眉看着他,叹了口气:“起来吧,朕知道你一心为朕、为朝廷着想,此时班师或许是最好选择,但....朕心有不甘!”

朱秀还想再说什么,柴荣摆摆手道:“你派去堵截的两路兵马可有消息传回?”

“尚无。”

“这样吧,朕答应你,等到那两路兵马有消息之后,再做决定!”

朱秀苦笑,只能拜首道:“臣遵旨。”

~~~

两日后,随着曹彬和潘美率领两支兵马先后赶回潞州城,一个劲爆的消息在潞州军民中迅速传开!

周军分别在**岭、凋黄岭大败北汉和契丹军,斩杀北汉勐将张元徽,和契丹大政事令耶律敌禄!

柴荣在军营御帐召见众将和潞州官员。

潘美和曹彬洗刷一新,在无数火热羡慕的目光注视下,昂首阔步走进御帐,直抵御座之前。

他们身后,各有一名军士,捧着木盘,盘子上各摆放一颗人头,用红绸布遮盖。

“末将潘美、曹彬叩见陛下!”二人齐声大喝。

柴荣爽朗大笑,“二位将军平身,辛苦了!”

二人谢恩,起身后从军士手里接过木盘,单膝跪地大声道:“末将潘美献上贼将张元徽首级!”

“末将曹彬献上契丹将耶律敌禄首级!”

揭开红绸,两颗狰狞人头显露在众目之下,引来一片惊叹赞喝声!

两颗人头已经有些肿胀,足足胀大一圈,用酒和白灰涂抹浸泡,倒是没有多少腐烂迹象,面容清楚可辨。

对于潞州官员来说,张元徽和耶律敌禄是他们的两大苦主,此次敌人联军南下,就是此二将打得潞州昭义军节节败退。

李筠瞪大眼,咬牙切齿盯着两颗脑袋,没有人比他对这二人更熟悉。

就是这二人在芒车关下杀得他损兵折将,狼狈逃回潞州城龟缩不出。

他领教过这二将厉害,如今却死于别人之手,他这心里当真是五味杂陈,又是高兴又是嫉妒,还有些羞愧。

想他李筠可是从龙老臣,镇守一方多年。

张元徽和耶律敌禄两大敌将,杀得潞州军民胆寒,最后却死在两个无名小辈手里,无异于给了李筠狠狠一记耳光。

李筠低下头,大帐里响起的些许轻笑声,落入他的耳朵里,只觉得无比刺耳,仿佛是在嘲笑他无能。

朱秀顾不上理会李筠复杂心思,望着红光满面的柴荣,心里苦笑不已。

**岭、凋黄岭两场大胜,斩杀张元徽和耶律敌禄,不啻于又一场巴公原大胜。

如此一来,周军军威更是大振,柴荣只怕会下定决心向太原进军,一鼓作气灭亡北汉!

朱秀懊悔地摇摇头,早知如此,他又何必派潘美和曹彬去打埋伏,还不如就让刘崇和耶律敌禄顺顺利利逃回太原老巢。

现在倒好,弄巧成拙,反倒助柴荣坚定信心要打太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