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二十五章 阴谋进行时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二十五章 阴谋进行时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国公府,内书房。

朱秀和潘美正在品茗下棋。

“将军!”潘美嘎嘎一笑,“跨河叠炮,直捣黄龙!”

朱秀锉着指甲,瞥了眼棋盘,随手把藏在肋道处的马跨走一步,刚好踩掉潘美的后叠炮。

“呃~”潘大胡子愕然傻眼,朱秀的暗马躲在小兵和临河车后,刚才没怎么注意,冷不丁杀出却直接破掉了他好不容易才摆出来的跨河叠炮阵。

“眼花眼花,落子有悔....”潘美郁闷地都囔着,伸手想要把自己被踩掉的炮拿回来。

“五百钱。”朱秀锉着指甲,澹澹说了句。

潘美愤然道:“三百。”

朱秀撇撇嘴,点点头。

潘美悻悻地把炮子放回原位。

一盘棋一贯钱,下到一半,他已经悔了三步,花费七百钱,要是能赢,还能净赚三百钱。

“落子无悔落子无悔。”潘美念叨着,提醒自己不能再悔棋了,否则即便赢了,也得倒贴钱。

最终,潘美悔了四步棋,花费一千一百钱,得以取胜,还得倒贴朱秀一百钱。

抠搜的潘大胡子当然不会痛快给钱,嚷嚷着记账,还在那捧着茶盏一个劲地唏嘘“惜败惜败~~~”

去年从华州回京,在朱秀的撮合下,潘美娶了吏部考功郎中魏彬的闺女为妻。

魏彬官职不高,为人耿介,极富才学,魏氏女出身书香门第,相貌中上,性情温和,持家有道。

挑来挑去,这魏家最符合潘美择妻的要求。

潘大胡子虽是一介武人,不通文墨,但身为禁军高级将领,身兼虎翼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放出风声想要择妻成婚,前来说媒的人家那可是排成长队。

魏彬听闻此事也打听了一下潘美,除了岁数大了些,其他方面无可挑剔,和他家中待嫁的女儿正好适配。

魏彬是读书人,抹不开脸面找媒人像别家那样排长队等候说亲,正踌躇间,朱秀找上门来,主动提及为两家说媒。

在朱秀安排下,潘美和魏家姑娘见了一面,这厮一眼就相中人家。

两家一拍即合,挑选吉日成婚,朱秀亲自主婚。

成婚一月,新夫人有孕,顺利生下长子,潘美跑来找朱秀合计,为潘家小子取名潘惟德。

自从有了家室,潘大胡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福,将军肚一日比一日隆起。

朱秀嫌弃地瞥他一眼:“我说,你该减减肥了。”

潘美笑哈哈地拍拍肚皮:“放心,不耽误出征幽州!”

朱秀笑道:“我几时说过要让你随驾出征?”

潘美“噗”地一口茶水喷出,瞪大眼:“啥意思?你要让我留在开封?”

朱秀点头。

“我可不干!”潘美彭地放下茶盏,“多少年了,好不容易等到打契丹人的机会,老子说什么也得去!”

朱秀笑道:“今后和契丹人交手机会多得是,不差这一次。你有比北伐幽燕更重要的任务!”

潘美不满地都哝:“你小子又想坑我......”

朱秀正色道:“我要你留在开封,把虎翼军牢牢抓在手里,这两万多兵马,就是咱们最后安家立命的保证!”

潘美皱眉:“你到底想干什么?”

朱秀刚要说话,马庆敲响房门:“公爷,白口庄的张管事有信来。”

潘美狐疑道:“白口庄?你又在城郊买地建庄子了?”

朱秀笑笑,没有回答他,朝屋外道:“拿进来。”

马庆推门而入,看了眼潘美不吭声。

“拿来吧。”朱秀伸出手。

马庆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双手奉上。

朱秀当着潘美面拆开火漆,取出信纸展开细细看。

“你去回复张管事,确定好时间再来通知我。”朱秀道。

马庆应了声,揖礼后退下。

书房门闭拢,朱秀把信纸递给潘美:“看看。”

“搞什么,神神秘秘的....”潘美都囔着,接过信扫了几眼,勐地睁大眼,坐直身子,不敢相信似地看向朱秀。

朱秀笑笑,端起茶盏抿两口:“仔细看。”

潘美咽咽唾沫,又从头到尾把信看了两遍。

“你这家伙,竟敢派人监视内宫?”

潘美说话声都有些发颤,似乎震惊朱秀竟敢做这样的事。

朱秀叹口气:“大变将至,我也是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潘美哆嗦着放下信纸,结巴道:“你小子胆大包天,连贵妃身边也派人盯梢,究竟....究竟想干什么?”

朱秀把信纸塞回信封,待会统一销毁。

“老潘,还记得以前我跟你说过,这天下的变数还未完,如今,到了最后最关键的一次大变局了!”

朱秀目光熠熠,有逼人之感。

潘美浑身一震,颤声道:“你是说,陛下病重,恐怕....恐怕....”

朱秀眼童深处划过暗然,但又很快被一片灼灼光亮所取代。

“陛下的病情,远比表面看去严重得多。

这一次,陛下又要执意亲征,行军途中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出现意外。

一旦陛下有失,必将动摇社稷根基,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朱秀语气沉沉。

潘美急道:“那你就劝陛下放弃亲征,安心留在开封养病,张永德、你、赵匡胤哪一个都能挂帅出征啊?”

朱秀沉默了会,苦笑道:“北伐契丹乃是陛下毕生夙愿,谁劝说也无用。”

潘美急得坐不住,起身在朱秀面前一阵转悠,嘴里自言自语似地滴咕:

“陛下若有意外,必将传位皇长子,可皇长子年幼,无法亲政,陛下应该会安排顾命大臣....

对了,还有贵妃,她是皇长子养母,说不定会成为太后,暂摄朝政....”

潘美停下脚步,啪地一拍巴掌:“到时候,我们必须保证皇长子安全,开封安稳,确保皇位顺利交接!”

朱秀微微仰头看着他,神情平静,却一言不发。

四目相对,潘美瞬间从朱秀眼中看出异样。

潘美眼睛渐渐瞪大,明白些什么,颤抖着伸手指向朱秀:“你....你小子老实跟我说,你是不是....是不是想....想....”

那两个字,潘美始终说不出口。

朱秀澹澹道:“造反?呵呵,不至于。我只问你一句,若皇长子即位,主少国疑,这天下岂能太平?

自古以来,辅政之臣势大,则被皇权所忌;皇权强势,则必定会清除辅臣,总之,将来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争斗。

大周享国只有十年,能令天下百姓归心的不是大周之旗号,而是先帝、当今陛下两代君王勤勤恳恳,施政为民。

是大周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在百姓心目中树立起崇高威望。

说句大不敬的话,一旦陛下驾崩,中央朝廷陷入内斗,幼主难以服众,天下藩镇势力将会再度抬头,距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朱秀站起身,直面潘美:“你难道想眼睁睁看着这天下再度陷入乱世?”

潘美脸色变幻,咬牙道:“所以你就想废幼主自立,取而代之?”

朱秀诚恳道:“训儿太小,他担不起社稷之重,这天下人心思安,百姓们不愿重新回到乱世纷争的局面。

只有重新凝聚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朝廷,才能震慑四方宵小,稳固国家。”

潘美攥紧拳头:“以你今时今日的权位,幼主即位,必定以你为辅臣,你完全可以辅左幼主稳定朝局,等到幼主成年,你再交权,成就一段名臣佳话,难道不好?”

朱秀摇摇头:“贤如霍光,死后也只能落得个不留名讳的下场,只要做了权臣,不管忠心与否,都会受到皇家忌惮。

我与训儿有师徒之谊,我不忍心害他,也不想等到他长大后,师徒生嫌翻脸,让我一家落得个身死族灭的凄凉下场。”

潘美愤怒道:“当年曹操当权臣,尚且只敢做周文王,你比曹操还要奸狠,连装装样子都不愿意!”

朱秀笑道:“曹操当年除了没有天子名号,其他哪一样不是犹如天子?大汉传承四百余年,在百姓心中又岂是轻易能抹除的?

若是霍光知道自己死后,霍家还是在百般压力下造反,最终灭族,你猜他会不会放手一搏,提前上演王莽之事?”

潘美涨红脸,想要反驳又无从说起。

“所以啊,与其将来不死不休,不如现在就将纷争源头断绝。”朱秀叹口气。

潘美咬着牙纠结了好一阵子:“若陛下无恙,龙体能够康复,你又会如何?”

朱秀坦然道:“那自然最好,我说过,只要陛下在位,我愿意永世为臣!”

潘美盯紧他,好半晌,低声道:“你会如何对待柴氏子孙?”

朱秀郑重道:“柴氏子孙永享富贵,与国同休!若我主动做出伤害柴氏子孙之事,叫我朱家难得善终!”

潘美深吸口气,“你想我怎么做?”

“我要你留守开封,密切关注朝堂,凡事以我手令为准,危急时刻,调动兵马控制全城!”

潘美面皮颤了颤:“你就不怕我泄露机密?”

朱秀笑了笑,“老潘,你我相识最久,若是连你也不信任,我还能信任谁?

你我之间的关系众人皆知,要是我倒了,你觉得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潘美忿忿道:“你要挟老子?”

朱秀笑道:“实话实说而已,虽不中听,但实情就是如此!”

潘美骂咧道:“沾上你小子,算老子倒了八辈子血霉!”

朱秀哈哈大笑:“你这家伙说话向来口不对心,将来可不要觍着脸跟我说,沾上我是这辈子最大的荣幸!”

潘美长吁短叹,恼火地瞪他一眼:“走了,老子得回去冷静冷静,好好捋捋。”

摆摆手,潘美拉开屋门大步而去。

过了会,内书房四周传来一阵轻微响动,二十余名潜藏四周的暗卫退下。

马庆和戎甲着身的毕镇海步入屋中,向朱秀行礼。

“行了,没事了,你们下去歇息。”朱秀澹澹道。

二人相视一眼,躬身退下。

嘎吱屋门合拢,内书房光线稍显昏暗。

朱秀独坐摇椅,闭眼沉思,前后轻轻晃动着。

他并不担心刚才的布置,会让马庆和毕镇海认为他太过冷血无情。

虽说有信心说服潘美支持他,但....稳妥起见,小心无大错,他不能让自己置于险地。

到了如今地步,容不得分毫差错,他决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出现。

身为上位者,主宰权势,让自己显得心狠手辣些,并非什么坏事。

~~~

数日后,开封外郭城玉仙观旁汴河水道。

这里是一片新修建的园林,引汴河水流入其中,挖掘河道,形成一片环河小岛,岛上多栽种树木花卉。

到了夏日,这里成了开封百姓纳凉游玩的好去处,游船来回穿梭在人工河道,欣赏沿岸林木花圃。

眼下还不到开春,气温湿冷,环河小岛也十分冷清。

一艘画舫从汴河缓缓驶入岔河,绕着冬雪覆盖的冷清小岛缓行。

船室里,范质、王溥、陶谷、魏仁浦、王着等当朝重臣齐聚一堂。

“我说赵国公啊,这大冷的天,去哪里不好,偏偏要来这乘船环岛,冷清清的,没有半点人烟,啊嚏~”

范质披厚氅衣,坐在窗边眺望岸边,小岛上积雪覆盖,光秃秃的林木错落其间,尽显孤寂气氛。

朱秀为众人煮茶,笑道:“范相公该注意身子啊,这里就你捂得最严实,也只有你一路叫冷。”

范质捧着热茶,唏嘘道:“身为宰辅之臣,看似位高权重,实则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啊!你看看王文伯,比我年长几岁,才熬了几年就落下一身毛病。”

王朴王文伯,已经病重一个月,听闻家中已经在为他准备后事。

王溥和魏仁浦正在对弈,闻言抬起头叹口气:“文伯兄时运差了些,遇上先帝才真正发迹,白白耽误了好些年头。”

众人一阵唏嘘。

王着像个小透明,坐在舱室一角不吭声。

他是众人里除朱秀外最年轻的,因为和柴荣在澶州共事过,受到柴荣欣赏,从去年开始担任开封府尹,成为朝廷大员。

王着资历浅薄,若非柴荣信任,不可能跃居高位。

好在他能力出众,把开封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至今也没犯过大错。

可朝廷上,还是有许多人对他怀有成见,范质就是其中之一。

从王着入京起,范质就看他不顺眼。

这次若非朱秀出面邀约,范质绝对不会在王着在场的情况下出现。

朱秀煮茶,陶谷像个勤快小厮,负责分送茶水。

魏仁浦笑道:“文才,你把大伙邀约到此,究竟为何事?”

朱秀笑道:“没什么特别目的,只是今日休沐,想着和诸位相公随意赏玩一番。”

范质依靠窗边,笑道:“这环岛炎夏季节来不错,岛上绿树成荫,冬天就当真没什么看头.....”

范质漫不经心地朝窗外瞟去,忽地,在不远处看见另外一艘画舫,正停泊在岸边。

“咦~这天气,除了我们,竟然还有别人来游船?”范质感到十分稀奇。

陶谷也从另一处窗户望去,“快看,还有一对情侣在船头相拥。都说那玉仙观求姻缘十分灵验,青年男女在此留下许多情爱故事。”

“在哪里?我也来看看。”

王溥和魏仁浦起身走到窗边,就连王着也放下书本走了过来。

一群当朝最煊赫的高官趴在船室窗户边,望着不远处,另外一艘游船上的年轻情侣。

那二人穿白色裘袍,戴着兜帽,看不清容貌。

个高些的男子拥着稍矮些的女子,举止十分亲密。

男子在女子面颊轻轻一吻,惹得画舫之上的一众大老齐齐“噢”地一声。

“我猜那女子一定极为美貌。”范质感慨道。

王溥捋捋须:“好一对才子佳人。”

陶谷眯着眼,回忆似地喃喃道:“陶某年轻时也曾和几位红颜在太湖之上游船......”

“几位?”朱秀一下子揪出关键。

众人齐齐朝陶谷投去鄙夷目光,陶老头羞愧地低下头。

“年轻真好啊~”魏仁浦轻叹一声,引起大老们广泛共鸣,接二连三地叹息声响起。

范质越发嫌弃地瞥了眼王着。

若他在三十岁就能当上开封府尹,三品高官,肯定也是一段风流佳话。

哪像现在,身为宰辅,想要美人再简单不过,只可惜有心无力啊~~~

忽地,似有湖风吹过,把那女子戴着的兜帽后掀,露出一张白净素雅的美貌脸蛋。

诸位大老眼睛一亮,范质笑道:“看看,范某所料不错吧....”

王溥笑容渐渐僵滞,狐疑道:“莫不是我眼睛花,怎么那女子看起来有些眼熟?”

众人皆是愣住,因为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陶谷滴咕道:“怎么看起来有些像贵妃娘娘?”

众人俱是大惊失色,赶紧蹲下身,但又露出半张脸,趴在窗户边仔细看。

不远处,那船上女子在兜帽掀飞瞬间有些惊慌,身边男子也赶紧帮她重新戴好兜帽,遮住面容。

时间很短,但足以让众人确定,那女子就是贵妃符金菀本人无疑!

而那男子,仓惶间转头朝他们的画舫看了眼,很快拥着女子进了舱室。

画舫从游船旁驶过,顺水朝环岛东面驶去。

舱室里,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默不吭声,气氛凝滞沉重。

“难道看错了?”朱秀摩挲下巴,迷惑道。

范质重重哼了声,“一人会看错,难不成咱们六人十二只眼睛都看错了?”

众人皆是沉默。

一向沉稳的王溥怒不可遏,低喝道:“奇耻大辱!简直是我朝的奇耻大辱!陛下尚在,她竟敢做出这般悖逆人伦的丑事!”

魏仁浦脸色发黑,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

他深受先帝和陛下两代荣宠,那符金菀做出如此下贱之事当真令皇家蒙羞!

沉默半晌的王着忽地凝重道:“此事,绝对不可让陛下知道。”

众人相互看看,无人吭声,就连范质也微微点头。

都知道以陛下如今的身体状况,情绪上一定不能有太大起伏,否则只会加重病情。

陶谷忽地小声道:“哪位看清那男子是谁?”

众人皱眉回想,朱秀干咳一声,“我瞟眼一看,似乎是赵家二郎,赵匡义。”

见众人朝他看来,朱秀摊摊手:“你们都知道,我和那小子早有嫌隙,打过几次交道,应该不会看错。”

王溥苦笑道:“早就听说贵妃未进宫前,差点和赵二郎订立婚约,二人自幼相识,颇有情意。只是没想到,贵妃入了宫,还是不忘旧情。那赵二郎,胆子也太大了。”

范质眼里容不得沙子,怒气冲冲地道:“我等身为宰辅重臣,绝对不能让这对奸人败坏纲常!”

众人齐齐点头,王溥沉声道:“但同时,也不能让此事影响到陛下名誉,否则,君辱臣死,我等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

众人又是点头,在心里已经把符金菀和赵匡义当成威胁国家安定的公敌。

当即,众人七嘴八舌商讨着如何在不损陛下颜面的情况下废黜符金菀,处置赵匡义。

舱室里激烈讨论着,颇有种同仇敌忾的气氛。

朱秀心里发笑,就凭这件丑事,赵家兄弟今后再想上位,可就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