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二十章 李重进受难日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二十章 李重进受难日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不知可探听到符娘子在蒲州城内的下落?”

赵匡胤和李重进消停了,张永德急忙把话题拉回正轨。

符昭信看向朱秀:“此事还要劳烦朱小兄弟解释。”

“符大哥客气了。”朱秀笑道。

张永德有些疑惑,怎么哪里都有这小子的事?

朱秀对张永德的嫌弃故作不知,有些猥琐地笑道:“敢问张大哥,柴帅对于此事,是何态度?”

张永德狐疑道:“营救符娘子事关重大,郭帅接到魏国公书信后,将此事嘱托给柴帅,柴帅自然是万般重视!且不说符氏与郭帅乃是世交,两家相互扶持,共同进退多年。当年在沧州,柴帅与符娘子合力守城,结下私谊。无论公理私情,营救符娘子都是郭帅和柴帅心中首要大事!”

符昭信喟然长叹:“郭枢密和柴帅此番恩情,我符氏必定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朱秀笑了笑,张永德这番话除了回答他的问题,更多的还是说给符昭信听,打消他心中忧虑。

毕竟攻城在即,而符娘子还被困城中,若是李守贞为泄私愤,妄图加害于符娘子可就麻烦了。

张永德说这番话,就是告诉符昭信,郭威和柴荣一定会重视搭救符娘子这件事。

按照朱秀的推测,符昭信此次代表符氏前来,一方面是担心大妹遭到李守贞父子的迫害,尽最大努力救她脱困,保全性命。

另一方面,也是为做最坏打算,万一符金盏遇害,符昭信要想办法联合郭威消除影响,避免牵连到符氏。

符金盏毕竟是李守贞的儿媳妇,按照朝廷对于叛逆的株连原则,符金盏必定在其中。

就算最后符金盏性命不保,也不能让朝廷以此为借口向符氏发难。

作为李守贞的儿女亲家,符氏的地位实在尴尬。

此两手准备,一为全父女兄妹之情,二为顾全家族大局。

郭威和柴荣自然也想救符金盏一命,卖个人情给符氏。

但在平叛大局面前,符金盏个人生死又显得微不足道。

郭威也绝不会因为符金盏而耽误攻城大计。

这些东西就是潜藏在话语之下的潜台词,郭威和柴荣明白,张永德和符昭信明白,朱秀和赵匡胤也能明白。

唯独李重进不明白,他也不在乎。

朱秀斟酌片刻,笑道:“符娘子在长安时便与我有多次联系,李守贞将她遣送回蒲州,我就担心她会受到李氏父子胁迫,有性命之忧,早早派遣人手潜入蒲州城,与符娘子取得联系。紧要之时,应该可以保证符娘子全身而退。”

张永德惊喜道:“蒲州城里有你的人手?”

朱秀摊摊手:“是有一些,但只够保护符娘子安危,张大哥就不要惦记,让这些人当作大军攻城时的内应了。”

张永德刚刚火热的心,瞬间就被一盆凉水浇冷,颇有些恼火地瞪了他一眼。

朱秀无奈道:“虽说李守贞叛乱早有苗头,但具体何时举旗造反谁也不知。他将蒲州城早早封锁,我就算想多派人手也不可能。”

张永德冷哼道:“你当真没有算到李守贞何时会反?”

朱秀耸耸肩:“小弟又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如何能知?”

“那你为何会安排人藏在开封城?还提前写好讨逆檄文,只等李守贞叛乱震动天下,牵连到你彰义军的时候,再将檄文公之于众,洗脱你彰义军勾结叛军的嫌疑,向朝廷大表忠心?”

张永德有几分恼火,朱秀凡事都预谋在先,好像全天下只有他一个聪明人,其他人都是蠢蛋。

可偏偏在蒲州城的安排上,朱秀似乎棋差一着。

朱秀哑口无言,摸摸鼻子尬笑两声,有些心虚。

原本他只打算保证符金盏的安全,没准备插手蒲州战事。

只救人,不参战。

所以在蒲州城内的布置的确只够救人,想要里应外合协助大军破城却不可能。

岐州和华州两场平叛战事的功劳,足够朱秀和彰义军消化,要是再立大功,就有风头过盛,引起朝廷瞩目的风险。

朱秀不能让彰义军受到叛乱波及,也不想被刘承祐惦记在心,只想安安稳稳度过战乱纷纷的乾祐二年。

不过根据战事进展来看,李守贞准备充分,蒲州城高大险固,临大河扼守险要,短时间内想要攻破非常困难。

蜀军又在岐州兴风作浪,郭大爷有些急了,想要尽快结束平叛战事。

朱秀笑道:“张大哥勿急,虽说我潜藏在蒲州城内的人手指望不上,但还有别人可以作为助力,当作一支奇兵,助我们破城也说不定!”

张永德皱眉,沉声道:“军国重事,万不可儿戏!”

朱秀忙正色道:“张大哥知我,在正经大事上一向不开玩笑。我已经授意潘美去准备了,本想见到柴帅再向他禀明!”

张永德思索片刻,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诸位马上随我赶回河西大寨,面见郭帅与柴帅!”

“小弟也正有此意!”朱秀笑呵呵,心里却在苦叹,看来蒲州大战是逃不过了。

李重进挑衅地对赵匡胤道:“赵大耳,你我回去就请命出战,看看谁先登上蒲州城头!”

赵匡胤扬眉冷笑:“如你所愿!”

朱秀苦笑,也颇觉头疼,将来夹在这哥俩中间还真不好受。

当即,众人分作两拨,符昭信和李重进先行一步,朱秀和赵匡胤回镇子打点行装,张永德与他们同行带路,一同前往河西大寨。

蒲州城,秦王府。

随着王景崇、赵思绾相继战败被诛,郭威又以声东击西之计打破蒲津关,潼关也陷入前后受困,孤立无援之境,李守贞的残余势力只能退城据守。

举事不顺,朝廷大军兵临城下,李守贞变得越发风声鹤唳,将秦王府布置得如铁桶一般,生怕有刺客入府行刺。

李守贞要防的不只是城外敌人,还有来自城内的暗箭。

作为一名大半生都在疆场上渡过的老军头,李守贞深知这年头忠字不值钱,谁能保证兵士们有粮吃有衣穿有钱拿,谁就有底气,拳头就够硬够大,正所谓有奶才是娘。

现在声势浩大的秦王大军,只剩蒲州城这一支,满城军民惶惶不安,士气低落,谁也不知城中粮食吃完会如何。

朝廷已经开出价码,诛杀李守贞者,接任河中军节度使,赏赐万金。

如此诱惑下,难保麾下兵将不会蠢蠢欲动,有想取他首级向朝廷投降邀功之人。

李守贞每日回府,只有在数十名心腹部曲的护卫下才能安心入睡。

李守贞将符金盏囚禁在府,现如今符金盏对他作用不大,郭威也不可能因为符金盏在他手里,就下令停止攻城。

李守贞已经打定主意,蒲州城破之日,就是符金盏之死期。

就算战败,他也要让郭威和符氏从此不得安生。

李崇训顾念几分夫妻情意,请求李守贞放松监禁,允许符金盏在府中随意走动。

李守贞不相信符金盏能从守卫森严的秦王府逃出,没多想便答应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对将死之人的怜悯。

符金盏每日清晨和午后,都会到后花园走走散心,她身边侍奉的婢女奴仆全都换了李守贞的人,时刻盯紧她的一举一动。

从符氏带来的家仆随从,除潘美外,早已全数被处死。

这日午后,符金盏照例在后花园散步,身后一丈外,跟着三名婢女三名佩刀护卫。

正值春夏之交,花园里草木葱郁,百花盛放,入眼之处,尽是一片苍翠与姹紫嫣红竞相辉映之美景。

一袭绸裙的符金盏漫步其间,却无丝毫欣赏景致的心思。

她装作摆弄花草,实则目光四处寻找一人踪影。

忽地,不远处的凉亭边,有一身形瘦弱的花农,正在修剪杂草。

符金盏看见他后,暗暗舒口气,漫不经心地步入凉亭内坐下,双眸凝视亭外池塘里的荷叶,看似在赏景出神。

花农起身朝她行礼,然后又蹲下继续忙活。

此人穿一身沾满泥土的麻衫,头发散乱,扎着歪歪斜斜的帻巾,脸上有些黑灰泥印,脏兮兮地惹人嫌弃。

可若仔细看看,就会发觉这人脸盘狭小,五官秀气,喉咙平坦,竟是个女子所扮。

此人正是近一年前,奉朱秀之令,潜入蒲州城的毕红玉。

以往毕红玉就是扮作假小子混迹于盐仓,作为毕镇海盗盐的内应。

如今她又故技重施,装成男子混入秦王府充作花农,也算重操旧业,显得十分熟稔。

李守贞在蒲州城大肆征募青壮,连秦王府内的奴仆侍从也不放过,凡是有两把力气,能拿得起刀枪,都被征去当兵守城。

偌大个王府也不能无人打理,只能招收一些老妇和瘦弱者,毕红玉就是趁这个机会成功混入的。

进入王府后潜伏数月,毕红玉终于有机会与符金盏取得联系。

她携带朱秀的书信,符金盏一看字迹便知。

符金盏每日在花园散步,就有了与毕红玉碰面的机会。

只是她身边看守严密,凡事都得小心。

毕红玉埋头将亭子一角的杂草修剪完毕,余光瞥了眼亭子外站着的奴婢护卫,抱着一摞杂草穿过亭子,准备去往池塘边。

从符金盏身前走过时,她双手抱着的草堆掉落些到脚边。

“夫人恕罪!”毕红玉低沉嗓音,胆怯似地低头说了声。

符金盏淡淡道:“清理干净便是。”

“是~”毕红玉忙蹲下身,重新将草堆捆扎,趁亭子外的奴婢护卫不注意时,将一个纸团弹到符金盏脚边,被她轻轻踩住。

二人不经意地交换眼神,毕红玉抱起草堆,鞠身行礼走出亭子,蹲在池塘边清理乱草。

符金盏俯身整理鞋袜,将纸团捏在手中,又坐了片刻,起身离开,顺着小径回后宅卧房。

婢女们侍奉她更衣躺下歇息后,陆续退出屋,守候在门外。

符金盏这才躲在被褥里,将纸团一点点展开,细看上面字迹。

毕红玉在传信中告诉她,郭威大军已经屯扎在城外,一旦蒲州城破,城内府里必定是一片混乱,那时便是逃跑的机会,让她赶往约定地点汇合,然后伺机出府,逃入城中,再想办法出城。

符金盏连看几遍,将信中约定汇合地点牢牢记住。

那地方就在王府西边一处废弃的旧院,距离她居住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

符金盏将纸条用油灯点燃,碾成飞灰细细检查,确定不留痕迹才放心。

毕红玉与朱秀最近一次联系已是一月之前,那时朝廷大军刚刚攻破蒲津关,李守贞仓惶收拢兵马,退守蒲州城,城内城外着实混乱了好些日子,朱秀才得以与城中人手取得联系。

自那以后,蒲州城再度封锁,毕红玉与朱秀断了联系。

按照朱秀之前的布置,营救符金盏的机会就在蒲州城被打破之时。

那也会是符金盏最危险的时刻,李守贞肯定会拼尽最后的疯狂将她杀死。

毕红玉不知道何时才能攻破蒲州城,又是如何打破,只能按照朱秀的计划提醒符金盏,让她做好准备。

符金盏躺在榻上,怔怔地望着屋顶,手脚有些冰凉。

从她拒绝写家信,劝说父亲追随李守贞起事开始,她就知道李守贞一定不会放过她。

如果李守贞举事顺利,兵出潼关,与朝廷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她倒还有几分活命的希望。

李守贞为了继续拉拢、安抚符氏,还不会伤害自己。

可一旦战败,李氏父子走投无路,她也必死无疑。

符金盏不怕死,却也不想死,她才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华,虽已为人妇,夫妻间却从未真正恩爱过,更无子嗣,当真要这样憋屈的香消玉殒,她不甘心。

不过符金盏也深知,李守贞叛乱,将符氏牵连其中。

她要么以死证清白,洗脱符氏参与谋逆的嫌疑,要么活下来,以戴罪之身向朝廷辩白。

不明不白地死去,反而会成为朝堂上,有心之人攻讦符氏的借口。

符金盏冰凉的双手紧紧攥拢,毕红玉的出现带给她活命的希望。

她相信毕红玉,更相信朱秀,也只能相信朱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