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黑袍军师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黑袍军师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大帐后用布帘子隔断,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还有军医说话声。

朱秀小声道:“郭帅伤势如何?”

柴荣笑道:“万幸都是皮外伤,腹部被流矢所伤处较为严重,休养这些天好转许多。”

“郭帅洪福齐天,定能逢凶化吉!”朱秀双手合十朝天拜了拜。

魏仁浦笑眯眯地看着他,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

朱秀只能还以人畜无害的憨厚笑容,心思却飞到了布帘子后,牵挂郭大爷的伤势。

史料记载,郭大爷作战勇猛,每逢大战便“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因此受伤也是常事。

以当下的医疗水平,难保不会留下后遗症,按照后世轨迹,郭大爷刚到中年就病逝,与此不无关系。

“节帅还是要多多规劝郭帅,身为三军统帅,不可再以身犯险,要以己为重,以全军安危为重!”朱秀正色道。

柴荣和魏仁浦相视一眼,笑了起来。

“朱少郎此话,当真与我们不谋而合!”魏仁浦捋须笑道。

柴荣无奈道:“怎能不劝,只是郭帅每次口头答应,临到大战之时,依然固执己见,谁也拦不住!”

柴荣打量朱秀,笑道:“不如将此事交给你,如果你能劝说郭帅惜身,算作大功一件!”

朱秀瞪眼道:“郭帅与在下素未蒙面,怎会听我劝谏?在下初来乍到,哪敢撩拨虎须,万一惹恼郭帅,我小命不保!”

魏仁浦打趣道:“朱少郎的确与郭帅没见过面,但郭帅却对你倾心许久!都夸你天生宿慧,不如想想办法,与我们一同劝谏郭帅!”

柴荣也开玩笑道:“你小子会做生意,当年在沧州,拿黑火雷换我保你性命,在泾州又做起了盐运生意,这次不妨也跟郭帅做做生意。”

朱秀脖子一缩,拱拱手讨饶道:“二位莫要拿在下取笑了,再借我十个脑袋,也不敢跟郭帅做生意,讨价还价呀!”

刚说着,布帘子后传来一声豪阔大笑:“是谁要跟本帅做生意?”

朱秀哆嗦,差点滑到椅子下,手忙脚乱地同众人一块起身,行礼道:“拜见郭帅!”

布帘子掀开,郭威走出,身旁跟着两名军医,正在对他嘀嘀咕咕地嘱托些什么。

“唉~行啦行啦,我晓得啦!啰啰嗦嗦,烦人!打了一辈子仗,哪年不得受伤几次,歇养歇养不就生龙活虎啦?哪有你们说的这般弱不禁风?”

郭威只穿一件薄薄内衫,在帅案后坐下,不耐烦地挥挥手。

柴荣急忙取一件军袍上前给他披上。

老军医苦口婆心地道:“帅爷已有四十五岁,不比年轻之时。年年征战,时常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身体亏损元气,必须要静心凝神安养几年才能恢复....”

“本帅哪有工夫养几年身子?”郭威板着脸,没好气地道:“你们先下去,有什么事找他们说。”

郭威指了指柴荣和魏仁浦。

两位军医无奈,魏仁浦也示意他们先行告退。

朱秀站在帐中,也是苦笑摇头。

难怪连柴荣和魏仁浦的劝说都不管用,在打仗这件事上,郭大爷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

“还真是头疼呀!”朱秀抓抓脑门,连军医的话都不听,他也不知道要如何劝郭大爷爱惜自己的身子。

“咳咳~”郭威环视帐中众人,笑呵呵地道:“都坐吧。”

众人分坐两侧,郭威又依次看去,忽地感叹道:“都是一帮年轻人啊!魏书生你瞧瞧,咱们两个已经算是老头子了!”

魏仁浦捋须,微笑道:“魏某还不到四十,正值壮年,不敢与帅爷相提并论!”

郭威语塞,拍桌子佯怒道:“好个魏酸儒,你这是话里有话!”

魏仁浦拱手正色道:“帅爷已是做翁父的年纪,的确算不得年轻。帅爷身兼枢密使和六军统帅,又受顾命于先帝,为我朝柱石之臣,决不可再以身犯险,置大局而不顾!”

柴荣起身道:“君子尚且不立于危墙之下,父亲身系国家安危,望请惜身!”

李重进也大咧咧地道:“舅舅只管稳坐帅帐发号施令,上阵杀敌这种事,交给我们做就好!大军统帅还要亲自上阵杀敌,那将军们岂不是成了吃白饭的?”

众人一同齐声道:“请帅爷以自身安危为重!”

“你们~~”

郭威讶然,旋即朝魏仁浦喝道:“是你这酸儒出的馊主意?让这帮小子联合劝我?”

魏仁浦笑道:“我等牵挂帅爷安危,此乃人心所向之体现!”

郭威虎着脸叱道:“好了,本帅伤势痊愈,每顿尚能食肉三斤,开两石硬弓,如何上不得战场?古时廉颇年过七旬尚大败秦军,本帅壮年之际,难道你们想让我早早解甲归田不成?”

郭大爷展露虎威,一众稚虎瑟瑟发抖,黑狐狸魏仁浦也只能苦笑摇头。

朱秀随众人坐下,抬眼偷瞟,只见帅案后,郭威脸色泛黄,眼袋略显浮肿,面貌黯淡无光,明显一副气血亏虚的状态。

外伤容易愈合,内伤则需要长时间的休养调理。

这一千多年来,天下间又能出几个廉颇?

郭大爷不信邪,非得拿万中无一的个例往自己身上套,最后一定会吃大亏。

郭威环视众人,目光落在朱秀身上。

一瞬间,朱秀只觉浑身发紧,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有一种被猛虎窥伺的颤栗感。

“你就是朱秀?”郭威笑道。

朱秀忙起身鞠礼:“正是!”

郭威倚靠椅背,悠悠道:“两年前,柴荣举荐你到我身边效力,为何不来?还跑到泾州,投在那彰义军史匡威麾下?”

朱秀腰杆又弯下去三分:“只因史节帅盛情难却,力邀学生前往泾州共事,学生又考虑到郭帅身边人才济济,自觉才识浅薄,恐无能力为郭帅效命,故而去了泾州!”

“哦?当真如此?史匡威没有强逼你?”郭威看了眼魏仁浦,问道。

朱秀认真地道:“史节帅视学生为子侄,优待亲厚,怎会相逼?”

郭威笑道:“你小子还挺仗义!罢了,你为何去了泾州,本帅不再过问,你现在是彰义军的人,本帅奉命持节都督诸州兵马,你也算是本帅麾下!”

朱秀长揖道:“为郭帅效命,乃学生毕生之荣幸!”

郭威笑了笑,示意他坐下说话。

“符大郎说你在蒲州城早早地安插了人手,可以确保符金盏安全?”郭威关切道。

“回禀郭帅,确实如此。蒲州城内,有我彰义军精锐虓士十五人,半年前潜入城中,就为了寻找时机营救符娘子!”

“可能想办法让你的人做内应,赚开城门,与我大军里应外合?”郭威迫切问道。

朱秀拱拱手:“郭帅见谅,恐怕不能。一来,目前城池封锁,无法再传递消息。二来,这点人手实在太少,难以成事。”

郭威难掩失望地摇摇头:“想救符金盏,必先破蒲州城,可城池坚固,久攻不下,如之奈何?”

李重进急吼吼地道:“我愿领兵攻城,请郭帅应允!”

李重进还不忘朝赵匡胤投去挑衅目光。

赵匡胤当即起身拜倒:“天雄军麾下赵匡胤,也愿率军攻城!”谷

郭威笑了笑没说话。

他对赵匡胤颇有印象,护圣军都指挥使赵弘殷的儿子,高大英武,一表人才,柴荣也几次在他面前提到过。

护圣军是拱卫开封的禁军之一,赵弘殷手握兵权,也算是开封城里一号人物。

自从知道赵匡胤投在天雄军麾下,赵弘殷往来枢密院、郭威的司徒府更频繁了,时常以各种名目请求拜见。

外人看来,赵弘殷已经是妥妥的“郭党”派系。

投桃报李,郭威也拿赵匡胤当作自己人看待,嘱咐柴荣重点培养。

柴荣看看怒目相视的二人,沉下脸道:“大军攻城绝非儿戏,更不是谁比拼炫耀的机会!一旦出现差错,连累诸军将士,扰乱平叛战局,必定军法从事严惩不贷!你二人退下,安心等候命令便可。”

柴荣语气严厉,赵匡胤不敢多话,低头道了声“是”,起身坐下。

李重进想嘟囔几句,柴荣目光一沉,狠狠瞪他一眼。

郭威看向朱秀道:“军报中提及的震天雷是何物?可是与黑火雷一样?”

朱秀忙道:“原理构造相仿,不过威力百倍于黑火雷!”

郭威大喜,急道:“你用此物炸开郑县城,不如故技重施,用在蒲州城下?”

一众目光都聚拢在朱秀身上,黑火雷的威力他们大多见识过,百倍胜之的震天雷又有多厉害,除赵匡胤作为首席爆破手清楚知晓外,其他人都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

朱秀摇头道:“郑县城墙大多用夯土垒砌,炸毁的那一段,常年浸泡在河水中,受潮严重,根脚破碎,诸多因素下,震天雷才得以发挥效力。

蒲州城乃天下雄城,河中重镇,历代以来无数次加以修缮加固,坚如磐石。四面城墙皆用条石垒砌,就算震天雷也难起作用。

震天雷的威力的确百倍于黑火雷,制造难度也是百倍胜之。半年来,穷尽彰义军之力,也只造出十二个,两个废弃,能用的只有十个。

我此行携带五个,在郑县用了三个,还剩两个....”

郭威火热的目光渐渐冷却下去,叹道:“如此说来,想破蒲州城,当真只有围困这一条路可走?”

众人默然,高大雄伟的蒲州城让人绝望。

若按后世轨迹,郭大爷的确只有围而不攻这一条路可选,在蒲州城外三面驻扎营寨,围困半年之后,才等到破敌良机。

可是现在,蜀军已经兵临散关之外,岐州危急,朝廷连下催战书,让郭威尽快破城,然后赶往岐州主持大局。

实在不行,只能分兵前往。

可蒲州城扼守关中与河东、洛阳开封等地的水陆要道,商贸通衢之咽喉,城中还有数万叛军,郭威担心自己离开以后再生变故。

数万河中军精锐兵士,郭威也舍不得放弃。

两难抉择,让他十分头疼。

魏仁浦捋须苦笑道:“如今之际,想要从速破敌,只有想办法招降李守贞麾下将领,从内部瓦解敌人军心。可究竟该从何处入手才好....”

朱秀笑道:“在下倒有些想法,恳请魏先生参详参详。”

“哦?朱少郎但说无妨。”魏仁浦来了兴致。

郭威大手一挥:“畅所欲言,无须顾忌。”

柴荣朝他投去鼓励的眼神。

朱秀起身走到一旁悬挂的城防布局图前,朝众人揖礼,指着图画道:“蒲州城一共有三部分组成,子城、内城、罗城,西北部为子城,乃是李守贞屯兵之处,罗城便是外城,也是整座城池的防御重点,天福十二年,李守贞赴任河中以后才修缮过。攻城重点,便在于罗城。”

魏仁浦捋须道:“守备罗城的,皆是李守贞从河东带来的心腹将领,不到最后关头,这些人只怕难以劝降。”

朱秀笑道:“魏先生可知李守贞麾下大将王继勋?”

魏仁浦道:“当然知道,前番镇守蒲津关的就是此人!王继勋颇有勇力,擅使铁鞭、铁槊、铁楇,军中称其为‘王三铁’,乃是李守贞心腹爱将!如今守备罗城的,也正是此人。”

王继勋有勇无谋,而且性情凶残。

后世还传闻他是赵大的大舅子,赵大第二任妻子王氏是他妹妹。

不过据朱秀所知,此事只怕子虚乌有。

王氏是陕西彬县人,王继勋是山西运城人,根本不是一家。

而且王继勋现在少说也有三四十岁,王氏还只是个六七岁的娃娃,差着辈分不说,要真是一个爹生的,这王家老父还真是老当益壮。

朱秀意味深长地瞥了眼赵匡胤,弄得他满脸懵。

“王继勋麾下有一副将,名叫周光逊,不知魏先生可听说过?”朱秀又笑道。

魏仁浦仔细想想,摇头道:“此人倒是从未听过。”

郭威和柴荣也摇头表示不知。

李重进哼唧道:“无名小卒而已。”

朱秀笑了笑,能在史书上留下几处笔墨的,也不算是无名之辈了。

据记载,周光逊便是李守贞麾下,第一个投降郭威的人。

此人投降,乃是蒲州大战的一处关键转折。

朱秀自从去到小镇后,就让潘美率人四处打探,还真让他探听到一些有关周光逊的消息。

“周光逊,华州华阴人,年约二十九岁,家中独子,父亲早亡,全靠老母拉扯长大。天福十二年,周光逊在蒲州投军,因为长相不俗,武艺出众,被王继勋收在麾下,参与过河东抗击契丹的大战。

王继勋受到李守贞重用,周光逊也随之一路升迁。

周光逊最大的特点,是一个在华阴县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朱秀背剪着手侃侃而谈,将众人神情一一收入眼里。

柴荣和赵匡胤若有所思,符昭信有些心不在焉,李重进打着哈欠,咂咂嘴满脸困倦。

郭威狐疑道:“难不成,你有办法劝降此人?”

朱秀笑呵呵地卖关子,魏仁浦紧锁眉头,猛然间想到些什么,急忙问道:“周光逊之母还活着?就在华阴?”

朱秀抚掌赞道:“魏先生果然知我!不错!周母尚在华阴!半月前,我已经派人赶去寻访,现已查明周母所在。”

魏仁浦沉声道:“你想利用周母劝降周光逊,可又如何将消息传入蒲州城内?又如何与他取得联系?”

朱秀笑道:“只需些许风声,或许就能让周光逊主动送上门来!”

魏仁浦捋须沉思,脸上渐渐露出笑意:“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当即,魏仁浦朝郭威揖礼道:“帅爷,下官请求与朱少郎一同负责招降周光逊之事!半月之内,定有分晓!”

郭威稍作考虑,看看二人,大笑道:“也好!本帅也想看看,你们这大小两只狐狸凑一块,究竟会产生多大惊喜!”

二人揖礼道谢,朱秀朝魏仁浦投去感激目光。

魏仁浦主动请求与他联手,并非为了争功,而是要与他一起承担失败后的责任。

招降周光逊的计策虽妙,但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但目前来看,这是短期攻破蒲州城最好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