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八月打老虎(五)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八月打老虎(五)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徐铉近来日子过得不错。

他以徐茂才为化名撰写的文章,得到报社重视,基本上每隔两三期,就能见到他的文章登上头版主面,作为当期报纸的核心读物。

作者徐茂才,成为安定县城一位不大不小的名人。

相应的,他的稿费也是水涨船高,加上担任周末兼职编辑赚取的薪酬,足够他和李从嘉在县城过上相当体面的生活。

就算每周在泰和楼吃三四日也绰绰有余。

徐铉在一个月内还清拖欠的房费,还请邸舍跑堂的大小伙计,几位厨房大师傅,一起到泰和楼搓了一顿,还给后灶房的帮杂大婶每人送了五十文钱红包,感谢他们近段时间对李从嘉的照顾。

徐茂才和他的外侄李嘉,一下子从邸舍众人口中的老赖,摇身一变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原本打算单独宴请邸舍掌柜,可堂倌头子胡广岳说掌柜实在太忙,无暇分身。

反正自从住进邸舍后,徐铉就没见过掌柜,只知道是一位异常忙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

邸舍里的人都知道有掌柜这么个人物,但真正见过的,只有胡广岳和其他几个堂倌,还有后灶房的几位大师傅。

徐铉猜测,这位掌柜说不定也是公门中人,经营邸舍不过是副业,真正的职业应该在官府之内。

在安定县城,盛和邸舍的规模不算小,也从没听说与别人有过纠纷,更无人闹事。

想要做到这些,掌柜必定是一位有相当能量的人。

徐铉暗暗琢磨,如果能结识这位掌柜,一来可以向他打听有关四有先生的下落,二来可以找门路,看看有无可能救徐彪等人脱困。

还有一事令徐铉感到困惑,邸舍众人对于能够去泰和楼吃席,好像并不太感兴趣。

泰和楼的许多新式菜肴,连徐铉和李从嘉也是第一次见,可上次吃席时,胡广岳竟然看一眼菜式就能说出名目来,看样子不像第一次吃。

徐铉没跑过堂,不知道做堂倌能挣多少月钱,从盛和邸舍的生意情况看,胡广岳应该能挣不少,但也不会奢侈到去泰和楼吃席的地步。

还有后灶房的总厨,对泰和楼的菜式经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原本徐铉认为老师傅是因为同行冤家的缘故,又或是羡慕泰和楼厨子的高薪。

后来老师傅有一日来了兴致,做了一道水晶肘子,李从嘉偷偷夹带了些带给他尝尝,味道比之泰和楼竟然分毫不差,像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

水晶肘子也是泰和楼的名菜,深得李从嘉欢心。

一个邸舍灶房厨子,竟然能做出泰和楼名菜,徐铉和李从嘉感到非常震惊。

难怪老师傅提及泰和楼时口气颇大。

徐铉和李从嘉不知道的是,这位老师傅和泰和楼的大厨,还真是师出同门。

他们都是经过朱秀亲自培训,严格考核后才得以出师的。

老师傅原本在泰和楼做大厨,后来因为脾气硬臭了些,经常与客人发生争吵,便调离岗位。

刚好盛和邸舍开业,缺少灶房总厨,便让他出任。

邸舍灶房对菜式要求不高,也很少有客人挑刺,老师傅干得轻松愉快。

整个邸舍,真正知道朱秀身份的,也只有老师傅和胡广岳。

所以严格意义上,徐铉和李从嘉在邸舍饭堂吃饭,跟在泰和楼吃饭,没有本质区别。

今日,徐铉又领了一笔丰厚稿费,特地到广和商铺买了些糖果点心,留给李从嘉一些,剩下的他带着去找胡广岳。

胡广岳正在一楼大堂,召集几个伙计开会,汇总半月以来,从各地商旅身上搜集来的情报,整理以后准备上报。

这几个伙计和胡广岳一样,都是藏锋营发展的情报人员,算是邸舍的核心成员,在彰义军都是挂了名的,算是有编制的堂倌。

“胡老弟!”徐铉拎着礼盒热情地喊了声,进到大堂里。

胡广岳没想到徐铉这个时候会来找他,急忙使眼色,让手下人把文书材料统统收走。

“你们这是在....”徐铉见几个伙计抱着一摞书册纸页快步离开,有些疑惑。

胡广岳干笑道:“闲着没事,弟兄们找点乐子,看看画册什么的....”

胡广岳挤眼睛,笑得很是猥琐。

“...噢....噢噢!”徐铉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胡广岳口中的画册是什么意思。

徐铉尴尬地有些脸红,站在原地有些手足无措。

大白天的凑一块看春宫图,还真是俗不可耐啊....

胡广岳倒是脸色如常,招呼徐铉坐下,给他倒茶:“徐先生今日怎么没去报社?”

徐铉把礼盒放下,强作镇定道:“去过了,刚回来,领了稿费,顺道买些糕点,这一盒专程送给胡老弟的,还请收下!”

“徐先生又有大作要登上头版了!恭喜啊!”

胡广岳瞟了眼礼盒,“广和商铺的?价钱可不便宜!太贵重了,我可不敢要,请徐先生收回!”

“胡老弟万勿推辞!”徐铉把礼盒塞他手里。

“徐某与外侄住在邸舍,一直承蒙胡老弟关照,一点心意,算不得什么,就当作感谢胡老弟两月以来的照顾。”

胡广岳笑道:“徐先生太过客气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

徐铉见胡广岳收下礼物,暗自松口气,笑容也愈发亲切了。

“胡老弟在邸舍干了许久了吧?”徐铉道。

胡广岳点点头:“从邸舍开办至今,我一直在此。”

徐铉笑道:“掌柜久不见人,一直将邸舍交由胡老弟操持,想来掌柜对胡老弟一定信任有加。”

胡广岳道:“掌柜家大业大,并不时常过来,他看我做事还算认真细致,便放心交给我打理。”

徐铉问道:“冒昧问一句,掌柜可是有官职在身?”

胡广岳看着他笑了,“徐先生今日是找我来打听掌柜底细的吧?”

徐铉不好意思地笑笑,拱手道:“胡老弟见谅,徐某并无冒犯之意。”

“无妨,徐先生有事不妨直说。”

徐铉看看大堂外,低声道:“胡老弟知道我们是从南边来的,当初入境时,还有几位族人,因为不懂事,犯了彰义军的规矩,如今被关押在改造场,想请掌柜帮帮忙,托关系找门路,看看能不能救族人脱困。”

“原来如此。”胡广岳点点头,皱眉沉吟不语。

“不瞒徐先生,我家掌柜虽然不是公门中人,但在县衙甚至节度府都颇有关系。只不过掌柜为人低调,甚少公开露面,想找他办事确实难啊~”

徐铉有些失望,急忙道:“可否请胡老弟代为引荐?徐某亲自求他?”

胡广岳苦笑道:“实在对不住,掌柜平日里不喜欢被人打扰,我虽然知道他的住所,但也不敢贸然登门,只能等他何时有空来邸舍时,转达徐先生的意思。”

徐铉叹口气,“也罢,劳烦胡老弟了。”

胡广岳见徐铉眉头紧锁,忍不住提醒道:“徐先生,改造场隶属于节度府直接管辖,连县府也无权过问,想从里面救人,难度不小。

徐先生和侄儿好不容易脱困,还是不要轻易涉险,万一被当作南国奸细,弄不好可是会有性命之忧啊~”

徐铉苦笑:“多谢胡老弟告诫,只是族人随我北上,如今我们脱困,他们却深陷樊笼,叫我如何能心安?”

胡广岳张张嘴想说什么,可是再说下去,涉及到保密条例,他也不敢多言。

徐铉突然想到一人,忙问道:“褚珣褚少郎已有近一月不曾露面,不知去了哪里?掌柜是他二大爷,可否请褚少郎代为说情,让我见见掌柜?”

胡广岳目光古怪地看着他,犹豫了一会,才说道:“褚少郎进了泾州学堂,想是学业繁忙,无暇外出....等下次褚少郎来时,我提前通知徐先生。”

“有劳!”徐铉感激地揖礼。

又闲聊了几句,徐铉告辞上楼去,胡广岳看着他离开,快步走到后院,招来一名伙计,附耳低语几句。

~~~

过了几日,没等来褚珣,更是没见到那位神秘的掌柜,徐铉却等来另外一个消息。

周末休沐日时,徐铉如往常一样,去报社帮忙校对刊物,回来时拿着一份招聘告示。

距离县城四十余里的农垦区,要公开选聘一位镇长。

镇长一职徐铉从未听说过,仔细看过告示介绍,才知道是一名介于县府与乡村之间的官员。

农垦区要设立镇署衙门,介于县府与乡里之间的一级行政官衙,统管乡村。

由县府选任的镇长,和当地选出的耆老乡贤共治地方。

主要行政权力归于镇长,耆老和乡贤只有参议之权,也能直接越过镇长上报县府。

这样的行政划分令徐铉耳目一新,回到邸舍房间,迫不及待的认真研究起来。

自古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开唐以来,乡里制度将地方宗法社会与官府行政有限度的结合到一块,有效加强基层行政管理。

不过宗法制在地方仍然有庞大权力,有时甚至威胁县级官府。

特别是有世家豪族所在的州县,皇权还比不上世家说话管用。

唐末乱世,天下烽烟四起,战火连绵,碾碎的不光是李唐皇朝二百多年的辉煌,还有自魏晋以来延续的世家门阀。

地方宗法制极大削弱,的确是加强基层行政管理的最好时机。

泾州当地没有望族,节度府的权威如日中天,设立镇署公衙,让官府行政直接触及基层百姓,似乎是水到渠成之事。

“妙!妙!妙啊!”

徐铉看完招聘告示,连声称赞。

节度府的当权者抓住时机,设立行政改革试点,把官府决策贯彻到基层,可谓是极其高妙的一步棋。

徐铉出身吴郡望族,江南之地受宗法制的影响更深,他更加明白宗族权力在地方有多大威能。

想要把基层权力抓到手中,江南朝廷做不到,开封朝廷也做不到,偏远的泾州倒是有可能成功。

只是这镇长一职,为何要大张旗鼓的从民间选任,徐铉有些想不通。

不过告示上还写明了一系列报考人员的限制条件,密密麻麻一大堆,徐铉赶紧逐条仔细看。

看完,徐铉茫然抬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低头仔细看。

再看一遍,徐铉终于确定,他好像符合报考条件!

“先生我回来了。”房屋门推开,李从嘉走进。

在后灶房帮厨两月,李从嘉的身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宽,加厚,走起路来,甚至有一摇一晃的感觉,嘴唇中间露出两颗兔牙,更像一只白白胖胖人畜无害的肥兔子。

“小郡王快来看!”徐铉忙招呼李从嘉坐到身边,指着招聘告示,把上面的内容讲解一遍。

李从嘉看罢,惊讶的睁大眼睛:“这么多限制条件,先生好像全都符合呀!”

“第一,必须精通文墨,在泾州生活小报头版发表过三篇以上署名文章....

第二,必须会说江南官话....额....在泾州做官,为何要会说江南官话?”

李从嘉肉乎乎的脸上满是不解。

徐铉摇头苦笑:“徐某也不知。”

“第三,身高必须在五尺四到五尺六之间....先生有多高?”

徐铉想想:“五尺五左右。”

李从嘉又愣了下,接着往下看:“第四,要五官端正,相貌儒雅平和,有名士风范....”

徐铉忍不住起身踱了几步,展展袖袍:“如何?”

李从嘉笑道:“先生本就是江南名士,气质高雅,完全符合。”

徐铉笑了笑,示意他继续往下。

“第五,要擅长文墨,会抚琴弄箫,考试现场要进行丹青笔墨、诗词歌赋方面的考察....”

李从嘉嘟囔道:“这般选官,也太过荒唐了些,怎会要求如此苛刻,但先生却恰好全都符合条件。”

徐铉把招聘告示放到一旁,说道:“徐某有个想法,想跟小郡王商量。”

“先生请说。”

“我去应选,如果能侥幸成为镇长,说不定能有机会接触节度府内部实权人物,一来方便打听四有先生的下落,二来可以发展人脉,找机会救出徐彪等人。小郡王意下如何?”

李从嘉认真思考了会,说道:“先生想的周全,全由先生做主就好。”

徐铉拱拱手笑道:“多谢小郡王支持。”

徐铉心里生出些激动,如果能成为镇长,真正参与到泾州火热的建设大潮中,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场难得的历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