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铉的考公之路(上)

徐铉离开县衙时,两腿有些软,脚底有些飘,脑中一片浑噩。

青袍掾吏恭恭敬敬礼送他出了县衙大门,徐铉依然没有回过神,只是木讷僵硬地拱拱手作别。

刚踏出县衙大门,徐铉就看见衙门前站着几十个人,都是刚才在前厅上交个人简历,被一轮轮筛选淘汰的报考者。

徐铉愣了下,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里应该有四十二人才对。

见徐铉跨出大门,现场嘈杂的喧哗声顿时消失,变得鸦雀无声。

一双双悲愤的眼睛怒视着他,众多落选者不约而同的围拢上前。

第一位落选者丁有富瞪大眼,将徐铉全身打量个遍,手一指嚷嚷道:“就这副长相,也能留到最后?瞅着跟我也差不多嘛!”

一声声细微的“嘁”声从人堆里响起,不少人当即冲他看去,眼神充满鄙夷。

臭不要脸之人同样可恨。

“此人凭借相貌取胜,我等不服!请县尊重新考核!”

最后因为长相气质被落选的四人,站出来高举拳头愤怒呐喊,引来一阵阵附和声。

“对!县衙设立的考察名目太过儿戏,我等泾州学子要求重考!”

“我们要见县尊!”

徐铉从未应付过此种场面,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甚至连他也觉得,这一趟县衙之行有些荒唐儿戏,他只不过是量量身高,说了几句江宁话,又跟温县令闲聊了几句,就被当场任命为农垦区镇长?

温县令这番决议,是否太过草率了些?

徐铉也觉得自己有些胜之不武,当上镇长实在侥幸,受之有愧。

徐铉涨红脸,连连朝四方揖礼:“诸位,请听某一言....”

青袍掾吏快步走出大门,制止了徐铉说话,双手高抬大声道:“肃静!”

此人看似瘦弱,嗓门却是洪亮,中气十足。

场面当即安静下来,落选者们大眼瞪小眼望着他。

青袍掾吏目光严厉地扫过众人:“县衙公门之前,岂容尔等肆意喧哗吵闹?成何体统?”

十几名皂衣佩刀的差役冲出大门,在青袍掾吏身后站成一排。

众人畏惧地低下头,不由自主往后缩。

“谁再敢聒噪,冲击县衙,即刻拿下押往改造场!”青袍掾吏厉喝道。

众人咽咽唾沫,谁也不敢再触霉头。

徐铉能够体会落选者们此刻的心情,苦笑着叹息一声。

青袍掾吏高声道:“这位徐先生,本名徐茂才,但凡看过泾州生活小报之人,必定认识他的名字!徐先生发表的署名文章,全都刊登在每期报纸头版!你们当中,有谁自问文章登上头版的次数,有超过徐先生者?”

众人面面相觑,以重新认识般的惊讶目光看向徐铉:“他就是徐茂才?”

“他的大作我读过,写得相当不错啊!”

“基本上每隔一两期,就能瞧见他的文章登上头版,厉害啊!”

“除了四有先生,本县也就属他的文章登上头版次数最多!”

“四有先生的文章通篇大白话,岂能与徐茂才相比?”

“不然,某倒觉得四有先生的文章白话虽多,却言之有物,发人深省!”

“那是你文赋水平不行,鉴赏能力太差!”

“岂有此理!你是何人?胆敢口出狂言?划下道来,某定要与你比划比划~”

人群中爆发议论声,很快议论声演变成争吵声,三五成群的落选者相互争吵怒骂,甚至推搡动手,场面乱哄哄,好像要爆发群殴。

徐铉目瞪口呆。

青袍掾吏拱手笑道:“徐镇长见笑了,泾州士子底子太差,且大多见识浅薄,这些,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徐铉眼看人堆里打斗起来,急忙道:“还是赶紧劝阻,莫要闹出人命?”

青袍掾吏瞟了眼,笑道:“徐镇长放心,小打小闹而已,不会出大事的。让他们打一阵子再说,然后以公衙闹事的罪名抓起来,全都送往改造场挖石头!

恰好这两日,改造场紧缺人手,浑和尚那厮整日叫嚷着缺人,卑职给他送些去,四十二人,不少了,浑和尚又欠卑职泰和楼一顿大酒....”

望着青袍掾吏不以为然的样子,徐铉深感震惊。

浑和尚是谁他当然知道,改造场负责人,一个凶神恶煞的光头刀疤脸。

徐铉倍感无语,突然觉得他和李从嘉,之前被抓往改造场,或许也是被人随意草率的做出决定。

转身看看刚刚修葺一新的县衙,徐铉摇头感叹,这泾州衙门做事,还真是简单粗暴,直截了当。

“卑职命差役护送徐镇长回府?”青袍掾吏笑道。

徐铉忙婉拒道:“不必劳烦了!某就在离此不远的盛和邸舍落脚,有车夫相随。”

正说着,邸舍伙计驾车赶来,徐铉揖礼作别,登上马车离去。

青袍掾吏目送马车驶远,回到县衙大门前,挥挥手,差役们冲上前,将打成一团的人堆强行分开。

“全部收监,然后押往改造场挖一个月石头!”

青袍掾吏大声宣布,一阵阵哀嚎求饶声响起。

~~~

徐铉回到邸舍,被胡广岳和其他蜂拥而来的伙计、后灶房的大师傅大婶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关心他县衙之行的结果。

徐铉低调且谦虚地说结果还未知晓,只是与县令面对面坐着交谈了一番。

徐铉拉着李从嘉上楼回房,伙计和大婶们如何议论如何脑补,他可就管不着了。

俩人回房闭门,李从嘉见徐铉紧锁眉头沉默不言,紧张地小声道:“先生,究竟如何了?”

徐铉看着他,回忆似的说起他这一趟奇幻之旅。

“....我见到了安定县令温仲平,与他一番交流,然后....他便委任我为农垦区镇长....两日后赴任....”

李从嘉睁大眼,惊讶道:“完了?”

徐铉点点头:“完了。”

李从嘉有些难以置信:“先生这就算当上彰义军的官啦?”

徐铉想了想:“应该是。”

李从嘉胖脸满是惊怔:“彰义军授官都是这般随意的吗?”

徐铉苦笑摇头,连他到现在脑子还有些发懵。

“温县令早已知道你我二人的存在,万幸的是他并不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此人应该是位敦厚之人,还答应帮我送信到改造场,交给徐彪。

徐彪脾气火爆,我担心他再生事端,一定要尽快将信送到。”

徐铉开始铺纸,准备写信。

李从嘉研着墨,问道:“先生到农垦区上任,我如何办?继续留在邸舍还是随先生去?”

徐铉提笔想了想,说道:“小郡王独自留在县城,我实在不放心,还是随我一同前往为好。”

李从嘉点点头,胖脸有些忧愁,嘀咕道:“可惜了,老师傅还说我有干厨子的天分,准备收我当徒弟呢....”

徐铉哭笑不得:“小郡王当真喜欢上庖厨之道了?以小郡王的身份,当作玩乐图新鲜就好,切莫沉迷其中。”

李从嘉叹口气,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看得出,他有些舍不得离开邸舍,离开后灶房。

每日跟随老师傅品尝各色菜肴,研究新式菜式,已经成了他最大乐趣之一。

只是徐铉走了,他没有信心独自留在县城生活,只能跟随前往农垦区。

翌日,徐铉正在收拾行囊,李从嘉到后灶房,对相处两月的大师傅老师傅和一帮大婶们,作最后的告别。

得知李从嘉要走,老师傅颇觉可惜,感叹县城厨界少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大婶们眼里噙着泪,围拢李从嘉,依依不舍的告别。

胡广岳找上徐铉,笑道:“徐先生,褚荀来了,请您下去坐坐。”

徐铉一喜,忙下楼,在大堂见到褚荀。

“晚生特地来向徐先生道喜!”

一见面,朱秀就笑眯眯地揖礼。

徐铉急忙拉着他走到一旁,苦笑着低声道:“褚少郎切莫张扬,此事徐某并未透露。”

朱秀敬佩道:“徐先生当真是低调啊!放心,我懂!”

“多谢褚少郎保密!”

俩人坐下,徐铉轻声道:“此事过去不过一日,褚少郎是如何知道的?”

朱秀笑道:“自然是晚生的二大爷透露的。”

徐铉饶有深意地看着他:“褚少郎这位二大爷,可着实不简单。县衙之内的消息,不过一日就能打探到。”

朱秀不以为然道:“徐先生应该能猜到,我这位二大爷在县城颇有手腕,虽不是公门中人,但因为祖上从军立过战功,与彰义军诸多实权人物有旧,所以....嘿嘿~”

“原来如此!”徐铉恍然大悟,难怪盛和邸舍能在县城扎根,原来背后那位神秘掌柜,当真不是寻常人物。

“徐先生明日赴任,可需要晚生帮什么忙?”朱秀关切道。

徐铉笑道:“多谢褚少郎关心,我与外侄身无长物,等县衙派人来接就好。”

朱秀点点头,拱手道:“预祝徐先生一路平安,顺利到任。”

“多谢。”

徐铉犹豫了下,又道:“与徐某一同前来泾州的,还有几位族人,因犯小过,被抓进改造场,关押至今。此事昨日拜见温县令时,某也说起过,温县令也知晓了。

几位族人在南边都是各地跑商的,身上难免沾染江湖气息,不懂规矩,凶劣难驯。

据温县令说,他们在改造场谋划越狱,抢夺看守兵器,还打伤几个看守,犯下大罪。

温县令答应替徐某送信到改造场,交予那几位族人,叮嘱他们不可再闹事....”

徐铉把徐彪几人的事讲了一遍,朱秀认真听着,笑道:“既然有温县令帮忙,先生那几位族人,收到信得知先生安好,应该不会再闹事。”

徐铉苦笑道:“那几位族人原本罪过不大,关押期限已经届满,某想请褚少郎的二大爷找找门路,看能否托人求情,释放几位族人出来,哪怕先放一两个也好,徐某有十万火急的要事,让他们赶回江南处理。”

朱秀沉吟了会,皱眉道:“据晚生所知,改造场直属节度府,旁人无权过问,想从里面捞人,难度不小。”

徐铉拱手道:“徐某知道此事不易,只能求助于褚少郎。贵二大爷与彰义军有旧,想必有法子解决此事。打伤看守的罪过,徐某可以让族人加倍赔偿,多少钱都可以商量。家族中有急事,徐某必须让他们赶回去处理。”

朱秀想了想,道:“徐先生可否跟我说实话,你的族人来泾州,究竟所为何事?”

徐铉犹豫了下,压低声道:“为泾州白盐而来。”

朱秀惊讶道:“徐先生的族中也是做盐运生意的?”

徐铉说道:“江南士族,或多或少都涉足私盐生意,这在江南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徐某便跟你实话实说。

吴郡徐氏也不例外,某那几位族人,便是掌管家族盐运生意。”

朱秀不解道:“江南并不缺盐,湖盐、海盐、石盐,还有川蜀井盐多得是,为何要从遥远的泾州贩盐?”

徐铉苦笑道:“并非为了贩盐,而是为了彰义军掌握的石盐制取和精炼技艺。褚少郎或许对石盐采制不太了解.....”

徐铉说了一通石盐制取的工艺流程,朱秀佯装仔细倾听,其实心思早就飞到爪哇岛去了。

开玩笑,彰义军石盐采制的工艺本就是他捣鼓出来的,他岂会不懂?

朱秀惊讶的是,徐茂才这家伙看似温文尔雅,家里竟然也是干盐贩的。

弄了半天,原来是同行。

难怪啊,这年头盐运绝对算是利润丰厚的大宗交易,想要发家致富,肯定要插一手。

这个现象,不管南北都是普遍存在。

徐家来泾州,原来是想跟彰义军学习石盐的精制技艺,回去以后自己捣鼓生产。

朱秀摩挲着下巴,面前侃侃而谈的徐铉,立马在他眼里成了一座闪闪发光的金山。

吴郡徐家可是豪族,得想办法趁此机会,在他们身上剜下一块肉来。

徐铉说的口干舌燥,喝口茶,眼巴巴地望着他:“褚少郎可知晓某的意思?”

朱秀点点头笑道:“明白,明白。”

“那请褚少郎引荐贵长辈之事....”

朱秀拍胸脯满口答应:“徐先生放心,小事一桩,晚生现在就赶回去禀报二大爷,争取今晚就将此事安排上。”

徐铉大喜,连连揖礼:“如此,多谢褚少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