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二十一章 烫手山芋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二十一章 烫手山芋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从土城回到泾州,徐铉出乎意料地没有提出要立即南下返回江南,对于农垦区镇长的职责,也没有马上撂挑子不干。

他带着李从嘉回到农垦区,并且拒绝了朱秀随行陪同的请求,冷着脸说,近段时间他们还会住在农垦区,他也会尽心尽职的履行镇长职责。

唯一的要求就是朱秀不得主动前来打扰。

任凭朱秀如何赔礼道歉,李从嘉如何劝解,徐铉也不为所动,一副决心与朱秀划清界限的样子。

看来当初暗中指使陶文举索要七十万贯的“肉票钱”,给徐铉心中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

无奈之下,朱秀只得让关铁石护送他们回农垦区。

半个月后,时间来到二月底,徐彪率人押送三十万贯钱,在鹑觚县镇兵的护送下抵达安定县。

裴缙组织度支署的官吏进行清点,大半日时间清点完毕核对无误,贴上封条收入节度府库房。

度支署的官吏们对于大批量的清点钱货工作已经麻木了,对于节度府时不时的就能收入一批盐款之外的巨额钱财见怪不怪。

他们不知道少使君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钱,也不知道节度府库房里究竟有多少钱,只知道彰义军三十年来的积蓄加在一起,也不如近两年来搞到的钱多。

反正泾州人人皆知节度府有钱,少使君更是富得流油。

殊不见不久前,还有党项人给节度府送来几百斤黄金,那金灿灿的金铤堆成小山似的,据说金光能把人眼睛晃瞎。

节度府财政宽裕,下属的官吏福利多多,将士们粮饷充足,皆大欢喜。

徐铉得知徐彪到来,第二日就带着李从嘉赶回安定县,一封辞呈也摆上了朱秀的书桌。

朱秀知道徐铉去意已决,而且他们的身份已经暴露,继续留在泾州不太安全,对于彰义军也是个麻烦。

朱秀痛快地批复放行,翌日,在县城东门外送行。

本来朱秀想为徐铉举办一个盛大的送行宴,可惜徐铉谢绝了,他反而带着李从嘉,专程到盛和邸舍,向邸舍伙计和后灶房的大师傅们、帮杂大婶们辞行。

为了感谢他们多日来的照顾,徐铉还特意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个红包。

大婶们千恩万谢,围着李从嘉七嘴八舌地表达着不舍之情。

这个与她们相处了大半年之久的兔牙小胖子,深得大婶們的宠爱,甚至表示如果李从嘉愿意留下,她们就把自家的女儿侄女嫁给他做媳妇。

李从嘉满头大汗地作揖感谢,等到逃离大婶们的包围圈,身上的衣衫已经湿了大半。

东门外,徐铉一身青黑色锦袍,披氅衣,负手望着安定县城头怔怔出神。

痕迹斑驳的古老城墙,皑皑积雪堆在城头,寒湿的空气,热情淳朴的百姓,各种推陈出新的典章制度,上至官府下至军民,一片生机盎然景象....这些都是徐铉留在心里,一辈子忘不了的记忆。

当然,还有某个人面兽心、奸诈狡猾的年轻人,吃了亏上了当,到头来还要念他的好,徐铉感觉自己一辈子的亏都在泾州吃完了,这才是他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

徐铉满眼复杂地看着朱秀,目光移到他身后,那个叫做胡广岳的邸舍伙计身上。

眼前的胡广岳一身鳞甲,腰悬佩刀,面容肃穆威势凛然,俨然一副军中悍将的架势,站在朱秀身后三尺距离,目光低垂,忠实地履行护卫职责。

徐铉暗暗苦笑,如此形象,与他印象中那个高大憨厚的邸舍伙计,差别实在太大。

觉察到徐铉的目光,胡广岳抬起眼皮,咧嘴笑了笑,微微颔首示意,又再度肃穆垂目保持警戒。

“这位胡将军,才是盛和邸舍的真正当家人吧?”徐铉叹口气道。

朱秀笑道:“胡广岳是我麾下副统领,盛和邸舍也是节度府名下产业。”

徐铉面皮颤了颤,原来他和李从嘉从住进邸舍那天起,就一直处于朱秀的监控之下。

当初他只觉得胡广岳这位朴实的县城青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邸舍伙计,但谈吐、见识颇为不凡,将来总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没想到啊,人家早有军职在身,藏的可真够深的....

徐铉自嘲一笑,果然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下属,一个个都是些腹黑阴险之徒。

朱秀撇撇嘴,瞧这家伙的模样,就知道他又在心里腹诽自己。

徐铉长吁一口气,缓缓拱手道:“不管怎么说,朱少郎对小郡王和徐某有救命之恩,在泾州这段时日,也有劳朱少郎多加照顾,此番恩情,徐某必定铭记在心!”

朱秀眨巴眼,觉得徐铉说这番话的时候,有种咬牙切齿的感觉,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徐先生言重了!在下与安定郡王和徐先生相识一场,获益匪浅,只恨不能时常跟随先生左右聆听教诲!”朱秀遗憾地摇头。

徐铉苦笑,“朱少郎有一位学究天人的恩师,徐某与之相比,不过银烛之于皓月,沙粒之于大漠,怎敢相提并论!徐某与朱少郎几次交谈,每次都能受益良多,有幸担任农垦区镇长这段时日,对于经世济民也有了全新的了解,该是徐某多谢朱少郎不吝赐教之恩!”

说着,徐铉态度诚恳地深躬揖礼。

朱秀连忙侧身避过,“徐先生不可如此,折煞在下了!”

胡广岳端着托盘上前,托盘上盖着一块红绸布。

朱秀揭开红绸布,底下有两份金笺纸。

“临别赠礼,还请徐先生收下。”朱秀笑吟吟地道。

徐铉原本还以为朱秀要赠送路费,刚要婉拒,见是两张金笺纸,愣了愣,取过展开来看。

第一张纸上誊抄了一篇文章,正是那篇《雪赋》。

第二张纸上写了一首诗,诗名《送友人》。

徐铉看了眼朱秀,低吟念出声:

“孤舟春别万花西,云淡山青水满溪。料得客愁何处是,绿阴官舍听莺啼。”

徐铉内心深处仿佛有什么情感受到触动般,震颤了下,眼眶竟有些许湿润,情不自禁地又把这首诗念了几遍。

“马上便是开春,祝愿先生此行南归,一路赏春踏景,愉悦而回!”朱秀笑着鞠身揖礼。

“多谢....朱少郎!”

徐铉动容不已,长叹一声,手捧两份于他而言弥足珍贵的金笺纸,敞怀大笑:“好字、好诗、好文章!能与四有先生结识,还能得此墨宝,当真不虚此行!”

“呵呵,先生过誉了,四有先生乃家师名号,在下只不过驴蒙虎皮,招摇过市罢了!”朱秀摇头一本正经。

徐铉笑容越发开怀了,捋须道:“假以时日,天下必知四有先生和朱少郎之名,反正你们师徒犹如一人,究竟是谁扯谁的虎皮,于天下人而言根本不重要~”

徐铉饶有深意地笑着,朱秀无奈地摊摊手。

“朱少郎,告辞!他日有缘再会!”徐铉小心收好金笺纸,郑重地揖礼作别。

“先生一路保重!”

徐彪上前搀扶着徐铉登上车驾:“三爷爷慢着点~”

徐彪本想恶狠狠地瞪朱秀一眼,瞟眼见到四周不少鳞甲佩刀的军汉,正在有意无意地盯着他,立马想到自己在改造场的遭遇,浑身有些发寒,低下头不敢造次,爬上马车挥动马鞭驾车而去。

李从嘉乘坐的马车停下,一颗圆滚滚的胖脑袋探出车窗,兔牙小胖子伤感地道:“朱兄保重,小弟去了。”

朱秀拱手道:“贤弟一路顺风!”

李从嘉依依不舍地道:“朱兄送我许多糖果点心,还把泰和楼的菜谱秘笈送给小弟,无以回报,希望将来朱兄能到江宁去,到时也让小弟好好尽一尽地主之谊....”

朱秀笑道:“一定有机会的,贤弟皇子之尊,将来说不定愚兄还要靠贤弟提携!”

李从嘉挠挠头不好意思地道:“朱兄高看小弟了,小弟不过是一闲散郡王,无权无势,只会吟风弄月,只怕给不了朱兄富贵前程....”

“哈哈~世事难料,反正贤弟将来不要忘了我就好!”

李从嘉胖脸正色道:“小弟蒙朱兄照拂,在泾州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朱兄恩情终身不忘!”

“贤弟珍重!”

“朱兄珍重!告辞!”

马车辚辚而去,长长的车队缓缓往南驶远。

停息多日的小雪再度落下,朱秀紧了紧衣襟,往手心呵出一口白气,新一年的倒春寒再度袭来。

朱秀突然叹了口气,面带愁容。

胡广岳感慨道:“少使君与徐先生李少郎真是情义笃厚啊!还请少使君莫要伤感,朋友别离乃是常有之事,将来还有机会再相逢....”

朱秀呵气搓着手,古怪地瞥了他一眼:“谁说我发愁是为了送别朋友?”

“那少使君因何叹息?”胡广岳一脸困惑。

朱秀白了他一眼:“你傻啊,到手的七十万贯就这么飞走了,谁能不心疼?别说叹口气,就算大哭一场也不为过!”

朱秀吸吸鼻子,挤挤眼睛,似乎想要酝酿一下垂泪的情绪。

挤眉弄眼捣鼓半天没感觉,嘟哝着一甩袖袍爬上马背回城去了。

胡广岳愣了愣,无奈地摇摇头,翻身上马跟上。

~~~

牙城监牢,是彰义军内设的一座囚牢,看管严密,关押着一些重刑犯,和犯了罪责的官员军将。

阴暗的走道两侧挂着火把,火光摇曳拉长了人影,寂静的监牢里,偶尔可以听见老鼠的吱吱声,和个别牢犯手脚镣铐的叮哐声。

如今泾州治安良好,民间的盗贼、凶犯大大减少,一些小蟊贼都送去改造场干苦力,甚少有犯人够资格关押在此。

官员将领经过薛氏流毒的清洗工作后干净了许多,当初朱秀定下彰义军治理工作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清查吏治,经过大力整饬后,整套军政系统运转得更加高效,也更加廉洁。

再有藏锋营的严密监督,极少有官吏将领敢冒着触雷的风险破坏纪律。

所以这座位于牙城的监牢,曾经一度面临空置状态,十几名狱吏有失业风险。

精简人手后,把多余的狱吏调配到其他岗位,只留下几个负责监牢的日常运作。

一扇厚重的铁门在绞盘转动下缓缓升起,光线投射进昏暗的走道,风雪呜呜灌入,刮得两侧石壁上的火光几近熄灭。

朱秀步入走廊,阴湿的冷气让他拢紧身上的厚氅衣。

胡广岳举着火把跟在身后。

两名狱吏恭敬地侍立一旁。

朱秀四处打量,监牢有十几间牢房,打扫得还算干净,只是鼻息间还能闻到一股难以清除的霉味。

他不禁想起了两年多前,被关在沧州大牢的日子。

同样都是监牢,两相比较,完全就是窝棚和五星级酒店的差别。

“启禀少使君,囚犯严平关押在最里间。”一名狱吏恭声道。

朱秀点点头:“朝前带路。”

跟随狱吏沿着走道去到监牢最深处,一处牢房前,狱吏打开铁链,推开牢门,便识趣地退到一旁,远远站着恭候。

“你也在此等候。”朱秀淡淡地说了一句,就要钻进牢房。

胡广岳迟疑道:“还是让属下陪在一旁....”

“用不着。”朱秀摇摇头,矮身钻进牢房。

胡广岳拦不住,只得守在牢房外,握紧腰间佩刀,神情冷凝,时刻留意牢房里的动静。

牢房打扫得干净,空气里弥漫一股霉味和血腥气。

靠墙处摆放一张简陋的木板床,垫着薄薄旧草垫,严平趴着,身上盖着皮褥子,一动不动,只有细微的呼吸声传出。

也许是刚才的链锁声和细微的脚步声将他吵醒,严平缓缓睁开眼,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看见站在牢房里的朱秀。

“....少使君....”嘶哑的声音从喉咙里艰难发出,严平挣扎着掀开褥子,爬下床板,跪倒在冷硬的石砖上。

他脸色苍白,批头散发,穿一身灰白色囚衣,整个后背到臀部都印出斑斑血迹,看着触目惊心。

那是八十杖刑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罪囚严平....叩见少使君!”严平脑门重重抵在石砖上,呜咽出声,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你之罪行有二,一是履职不力,致使背景不明之人混入节度府,泄露军机要务;二是麻痹大意,玩忽职守,多股可疑之人进入县城,通关过口,下属预警汇报,却被你视而不见,以至于发生农垦区事变。”

朱秀看着他,语气十分淡漠,“因你之故,杜方等五名藏锋营一等甲兵战死,农垦区百姓死伤十一人,镇署衙门差役死伤二十余人,按照藏锋营军规,本该将你斩首示众,鉴于胡广岳和一众藏锋营弟兄为你求情,老帅也亲自为你说情,便只打了你八十大杖。

严平,你记住,你这条命算是侥幸留下,但你永远对不起因为你的失误而死难的亡魂!”

严平拼命磕头,额头淤青流血,大滴大滴的眼泪滴落。

他嘶哑的哭声低沉响起:“严平知罪,不敢求少使君原谅,只求少使君能给小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秀漠然道:“按照藏锋营规矩,你已经被开革一切军职,成为白身....”

严平猛地抬头,双目赤红,跪行几步,重重磕头,嘶哑低吼:“小人愿受刺配之刑,只求少使君允许我继续留在藏锋营效力!小人愿从头做起!”

朱秀沉默片刻,“你想好了?”

严平挣扎着支起身子,颤抖着抱拳,咬着牙一字一句地道:“为少使君和藏锋营效命终身,万死不悔!”

朱秀点点头,淡淡道:“伤好以后,启程去太原吧,打理好那边盛和邸舍的生意....”

朱秀瞥了眼他身上单薄的衣衫,脱下身上的氅衣扔给他,转身跨出牢门。

胡广岳看了看牢房,低头快步跟上。

狱吏急忙上前闭拢牢门,锁上铁链。

牢房里,严平抱着厚实的氅衣,内里还残留暖暖的余温。

“少使君!”严平大哭一声,抱紧氅衣,朝着朱秀离开的方向重重磕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