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迎春门入城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迎春门入城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是夜,丑正时分,毗邻开封城东迎春门的一条民巷里,一支上百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地出现。

这支队伍人人身穿黑衣,左臂膀绑缚青布,上面绣着“邺”字。

领头几人中,其中一人拉下面巾,露出一张大饼脸,咧嘴时露出满嘴缺牙,走路有些跛脚,正是马庆。

几个领头人围拢,摘下面巾低声说话,陈安、曹彬也在其中,还有几个脸生的,是符家派出的子弟。

这是一支由藏锋营牵头,曹家、符家积极参与的“联军”。

符家在开封的主事人是符彦卿的三哥符彦图,郭威邺都起兵时,刘承右下诏令符彦卿率领泰宁军入京勤王,符彦卿口头答应奉诏出兵,转过头就写信给郭威表明心迹,表态绝不会为朝廷和郭威作对。

邺军进驻赤岗后,朱秀向郭威建言,可以联合符家、曹家作为内应,等到大军攻城时,两家出人出力响应邺军,里应外合助邺军入城。

得到郭威首肯后,朱秀派胡广岳联络马庆,让他联系符家和曹家。

符家和曹家之前在营救马庆一事上出过力,也算是旧相识,马庆秘密上门拜访,自然是一拍即合。

符彦图派出符家子弟,集合符家部曲,全部交由马庆统领。

曹家则让曹彬作为代表,要钱出钱,要人出人,响应郭威起兵。

曹彬的母亲和郭威继室张氏是同宗姐妹,曹彬也算是郭威的外甥。

张氏很早以前就嫁给郭威,曹家与郭威也往来亲密,曹彬也时常到司徒府拜访,和柴荣、李重进还有郭威的其余子侄关系密切。

司徒府满门遇害,张氏也惨遭不幸,曹家作为姻亲自然也被李业一党看作是郭威党羽,誓要赶尽杀绝。

好在曹家应对及时,广政殿事变传开后,曹家就全部迁往南城曲院街老宅躲避,李业派出的禁军把曹府翻了个遍,愣是没抓住一个曹家人。

在马庆的穿针引线之下,符家和曹家的力量被集中起来,加上藏锋营的先手布置,早早定下攻打迎春门的计划。

黑夜里,狭窄的巷道内,黑压压的一片人影如同幽灵般寂静无声。

马庆、曹彬等人凑拢商议最后的行动细节。

忽地,有望风的弟兄赶回来禀报:“隔壁迎春巷也有一支队伍,人数不详,应该不比咱们少,不知是什么旗号!”

饭团探书

众人一惊,曹彬沉声道:“难道郭公还联络了城中其他势力?”

众人目光看向马庆,毕竟与城外大营联络的人一直是他。

马庆摇摇头道:“郭公身边,联络城中之事由我家小官人负责,小官人可没有说还有其他布置,如果有的话一定会提前通知我们。”

“难道事情泄露,朝廷派来对付我们的兵马?”有符家子弟惊呼道。

马庆瞥了眼他们,都是年轻人,曹彬沉着冷静,这几个符家子弟就显得慌张许多,一看就没经历过什么大事。

陈安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去看看。”

陈安率领几个弟兄赶去,没一会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汉子。

“老马,你看看这位是谁!”陈安低声笑道。

黑衣汉子戴着面罩,露在外边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马统领!”

马庆听声音有些熟悉,愣了愣,欣喜道:“原来是赵将军!”

赵匡胤拉下面罩,笑道:“正是赵某!”

马庆头上裹着巾子,两鬓露出处隐约可见骇人疤痕,咧嘴时露出满嘴缺牙,黑乎乎一片,抱拳揖礼的右手也少了一根拇指。

赵匡胤心中一震,不禁叹息,想来这些都是马庆落入李业之中后,被百般严刑拷问落下的伤残。

看看他身上的伤,可想而知他当时经受了怎样可怕的折磨。

马庆虽然只是贱吏出身,与赵匡胤的身份天差地别,但丝毫不妨碍赵匡胤对他生出些敬佩之情。

“这位是?”赵匡胤见马庆身边有一名青年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笑道。

马庆忙道:“我来介绍,这位是曹彬曹公子,之前担任小底军步军都指挥使!这位是....”

曹彬微微一笑,抱拳道:“尊驾想必就是内殿直班虞候,赵老将军的大公子赵元朗!久闻元朗兄大名,今日终于有幸遇见!”

赵匡胤忙还礼道:“曹贤弟客气了!算起来贤弟官职在我之上,以前又同在内殿禁军麾下效力,曹贤弟算是赵某的上峰才对。”

曹彬澹然一笑道:“曹家已经被朝廷定为逆党,在下的官职已被革除,今日你我当以长幼论序,过往旧职无需再提。”

“赵某也早早辞去了职务,赋闲在家多日矣!”赵匡胤洒然笑道。

二人相视一眼,会心一笑。

旧朝破,新朝立,已是大势所趋,聪明人都不会在乎过去旧朝时的官职地位,能在新朝鼎力过程中建功立业才是重中之重,事关家族和自己往后的前程。

曹家、赵家、符家都是同样的心思。

陈安笑道:“赵将军率领赵家部曲百余人,埋伏在隔壁迎春巷,好巧不巧,也是约定在丑正时分动手。”

马庆欣喜道:“如此正好,两家合兵一处,丑正三刻,以三支直挂东南夜空的火箭为讯号,城里城外一起动手!”

赵匡胤也笑道:“家父和赵某也是同样的意思,两处合兵,力量壮大,更能从容应对,尽快攻占迎春门,迎接郭公和邺军将士入城!”

“哦?赵老将军也亲自来了?”

赵匡胤不自然地笑笑:“家父与郭公交情笃厚,至此关键时刻,家父说要亲自上阵才安心....”

“赵老将军真是老当益壮,宝刀未老啊!”众人称赞。

赵匡胤苦笑,原本老父亲是打算抱着耿氏睡个安稳觉,等天明时再去迎接郭公。

可是白天被赵匡义一番话刺激到了,老爷子毅然决然地要亲自上阵杀敌,发挥老将余热,努力拔高赵家将来在新朝的地位。

自家老爷子的心思赵匡胤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以免别人觉得赵家太过功利。

片刻后,两支队伍全都聚拢在迎春巷,马庆曹彬等人跟随赵匡胤去见赵弘殷。

只见一处墙根下,一身黑袍的老爷子怀抱长刀斜靠着,鼾声有节律地响起。

赵匡胤苦笑着上前把他摇晃醒,轻声说了几句。

毕竟过了熬夜的年纪,赵老爷子精神有些不济,迷湖了一会才清醒过来。

众人见礼完毕,算算时辰差不多到时候了,陈安取出三支箭簇用硫磺硝石粉特制过的火箭交给赵匡胤。

“不如你我各射一支如何?”赵匡胤递给曹彬一支。

曹彬笑了笑,接过箭失,命人拿来凋弓,张弓搭箭试了试。

赵匡胤眼前一亮,笑道:“国华贤弟使得一手好弓!”

曹彬谦虚道:“论武艺,元朗兄在我之上,内殿直谁不知道元朗兄武艺出众。”

“哈哈~国华贤弟过誉了,依我看你我当不相上下。”赵匡胤道。

二人各分得一支箭,还剩一支,赵弘殷直接拿了去,“老夫也来凑个热闹射一射!”

当即,陈安用发烛点火,点燃箭簇,赵匡胤、曹彬、赵弘殷依次把火箭往东南方向夜空射去。

火箭带着点点火光划破夜空,直挂东南城外方向,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

接连三支火箭落下,引来城头些许骚动。

可惜开封城防早就人心各异,指挥混乱,号令不明,守卫迎春门的又是开封府尹刘铢,而刘铢在两日前就下落不明,朝廷却迟迟没有选派得力干将驻守城防。

三支火箭越过城头往东南方向坠落,城上不少兵士都看见,却只是相互议论几句。

直到迎春门外骤然间亮起一片火光,号角声四起,战鼓擂动,潮水般的邺军将士抬着云梯冲向城下,麻木的城门守军才反应过来,仓惶地敲响警钟传讯。

“杀!”

同一时刻,迎春门内响起冲杀声,赵匡胤举刀冲锋在前,曹彬紧随其后,二百多名私兵部曲杀向城门,与内城守军发生激烈火并。

小半个时辰后,浑身浴血的赵匡胤和曹彬抢占城门,破坏落锁,大开城门放邺军入城。

大将史彦超肩扛郭字帅旗,一马当先冲进城门。

银枪将王彦超率领骑军紧随在后,邺军如决堤江水,滚滚而入,朝廷守军再也无力抵抗。

~~~

“蹄哒~蹄哒~”

天色将明未明之时,一阵急促马蹄声惊醒寂静的皇城。

一骑快马冲进端礼门,从宫城甬道一路疾驰而过。

沿途许多太监、宫禁侍卫驻足观望,人人脸上带着惶恐不安的神色。

所有人都在议论着开封城下的战事,议论着郭威和邺都大军何时入城。

报信军士冲到万岁殿前,勒马扬踢,不等马匹站稳就匆匆跳下,踉跄着脚步跑上台阶,仓惶冲进万岁殿。

“有紧急军情禀报!”

军士惊慌大吼声响彻殿宇。

万岁殿内,数十名朝臣已经在此等候了一夜。

有人神情憔悴,熬得满眼血丝。

有人眼藏窃喜,满心期待。

有人惊恐难安,满面愁容。

皇陛玉阶之下,临时摆放了一张宽大的锦榻,锦榻上躺着一名面容枯藁,形销骨立的少年人。

他身穿亲王蟒袍,头戴进贤冠,衣着贵丽,双眸微微合拢。

虽然衣着贵丽,却难掩重病缠身显露的萎靡之气。

他叫刘承勋,年不过十六七,乃是先帝刘知远的庶出幼子,刘承右同父异母的弟弟,自幼体弱多病,养在深宫极少示人。

刘承右在赵村遇难,朝廷众臣商议后,决定请刘承勋出面主持大局。

太后李三娘自从刘承右出宫前往七里郊后,整日居住在坤宁宫佛堂,不管谁去求见,一概被内侍张规挡下。

就连刘承右遇难的消息传入宫那日,宰相苏逢吉、苏禹圭等重臣赶到坤宁宫求见,太后也只是让张规传话,说天命自有定数,不可强求,朝廷和百官当顺天应人,切莫贪恋权柄,留下百世骂名....

当张规把太后原话说给众臣听时,所有人面面相觑,太后这话中意思,分明是让他们不要再跟郭威和邺军对抗,干脆打开城门迎接郭威入城,以免战火四起祸害天下百姓。

朝廷之上对于是战是和争论不休,刘承勋病恹恹无法理事,只能无奈地看着众人争论。

直到今日夜里,突然听闻邺军攻破迎春门的消息,朝臣们才惊慌失措地聚集在万岁殿商议对策。

苏逢吉没有穿官袍,随意地披着一件绒衣,平静地坐在绣墩上。

刚刚上任一月的新任宰执苏禹圭惶恐道:“外城战事如何?快说!”

军士哭丧着脸禀报道:“启禀苏相公,邺军已经从迎春门长驱直入,外郭城几乎全部落入邺军掌控下,朝廷守军大多投降,只剩控鹤军都指挥使张全左、骁骑军副都指挥使闫思明寥寥几人率军据守巷道,与邺军死战不休!”

苏禹圭骇然瞪大眼,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苏逢吉神情平静,无喜无悲,似乎早就料定是这个结局。

其余众臣惊呼着,大殿内爆发出嘈杂声,乱哄哄响作一片。

“还请两位苏相公快快下令,命外城守军全部退入内城,沿外城和宫城布设防线,同时诏令天下藩镇入京勤王!只要死守下去,朝廷还有一线生机!”

“不可!事到如今,多做抗争已无意义,只会徒增伤亡,连累开封战火连天,百姓受苦,不如开城投降了吧....”

“是啊是啊!还是请郭公入朝吧,一切听由郭公处置!”

“堂堂朝廷怎可向叛贼投降?太后在此,承勋殿下在此,大汉社稷还有传承,决不可投降?”

一时间,满殿朝臣在降与不降之间争论不休,一众朝臣争得面红耳赤。

“唉~眼下究竟该怎么做,还请苏相拿个主意!”苏禹圭跑到苏逢吉面前,低声求教。

苏逢吉澹澹地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没有说话。

苏禹圭似乎有些心虚,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

苏逢吉眼底划过几分讥诮,阖上眼皮不予理会。

苏禹圭的心思他岂能不懂,降与不降苏禹圭不是不知道该怎么选,只是不敢做出抉择,因为他不知道郭威会如何对待他,他不敢承担这份责任。

苏禹圭是靠投效李业、聂文进等人才爬上宰执高位,而这四人又是郭威钦点的祸国罪人,他担心郭威入主朝廷,秋后算账找他的麻烦。

苏逢吉心中已是一片冰冷死灰,这样一盘散沙的朝廷,拿什么来跟郭威和邺军对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